新書推薦: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HK$
79.2
|
內容簡介: |
全球气候变暖日益严重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碳足迹息息相关。碳标签(碳足迹标签)将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指标,以标签形式告知消费者。中国“碳足迹标签”推动计划始于2018年。目前作为应对贸易制约的威胁、引导消费者认识碳中和的一道门槛、挖掘企业减排潜力的重要手段,碳标签对于中国企业及消费者的意义重大,碳标签也正从公益性标志变成商品化的国际通行证。未来碳标签是全球的“绿色通行证”,有计划、有目的地制定和执行减碳战略,已成为企业碳减排闭环效应的必经之路。 “通行证”就意味着各国要建立碳标签准入制度,其中既包括本国产品也包括进口商品。碳标签准入制度会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两大影响,一就是发达国家因掌握的低碳技术而轻易实现碳减排,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型企业则必须购买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第二是碳足迹测算标准都是发达国家制定的,发展中国家易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全球贸易大国,也为此面临重大机遇:一是在低碳认证标准的制定和核查上争夺话语权;二是利用碳标签制度督促我国企业在低碳技术和管理方面实现突破;三是自上而下地推动我国碳减排工作由自愿转为强制;四是鼓励碳足迹问题的研究;五是完善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六是积极参与全球碳交易市场,在国际博弈中获取主动权。 撰写团队基于多年从事碳排放研究的经验积累和成果总结,在书中重点阐述了国内外碳标签体系的发展现状、不同主体不同类别的碳足迹核算方法及报告、横向/纵向展开碳标签评价、相关案例、总结和展望。撰写团队坚持从排放源视角、全生命周期视角对净减排量、碳排放评价等进行全面剖析。
|
目錄:
|
1 碳标签概述
1.1 碳标签研究背景
1.2 碳标签的定义及概念
1.3 国际研究现状
1.4 国内研究现状
2 碳标签标准及核算方法
2.1 国外核算标准
2.2 国内核算标准
2.3 核算方法
3 产品碳标签计算与报告,
3.1 计算步骤
3.2 确定目标
3.3 确定温室气体种类
3.4 设定边界
3.5 数据收集与质量评估
3.6 分配
3.7 结果计算
3.8 结果解释
3.9 报告与保证
3.10 设定减排目标和跟踪变化
4 企业碳标签计算与报告
4.1 设定组织边界
4.2 设立运营边界
4.3 识别和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4.4 管理排放清单质量
4.5 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
4.6 核算温室气体减排量
4.7 建筑全生命周期计算
5 行业产品碳标签计算与报告
5.1 农产品全生命周期计算
5.2 农田
5.3 草地
5.4 湿地
5.5 畜牧业
5.6 海鲜和其他水产食品
5.7 药品
5.8 纺织品
6 供应链碳标签计算与报告
6.1 目标
6.2 范围三核算及报告步骤
6.3 设定范围三边界
6.4 收集数据
6.5 分配
6.6 设定减排目标和跟踪排放
6.7 保证
6.8 报告
6.9 识别碳排放源并减少供应链中的碳排放
6.10 用于评估货物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样本
7 碳标签评价1具,
7.1 数据库
7.2 评价软件
8 碳标签案例分析
8.1 碳减量标签
8.2 无碳标签/负标签
8.3 低碳标签
9 总结和展望
9.1 开展碳标签趋势策略选择
9.2 开展碳标签的减碳策略
9.3 研究总结
9.4 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