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HK$
79.2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HK$
74.8

《
明代一条鞭法(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85.8

《
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经典心理学著作(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74.8

《
消费是什么 : 关于消费主义的社会学研究(一本书告诉你为什么买买买之后也有巨大空虚感)
》
售價:HK$
64.9

《
人类简史系列(白金纪念版)(套装共4册)
》
售價:HK$
347.6

《
深度学习推荐系统2.0
》
售價:HK$
140.8

《
小欢喜2:南京爱情故事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本书运用社会表演理论,探讨多方面内容。丰富理论应用,深化理解。为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启迪公众思考。适合多领域学者及对剧场文化感兴趣者。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江苏大剧院为研究对象,兼及全国各类剧院的发展。全书运用社会表演理论,深入探讨建筑设计、剧目引进与制作、市场营销等方面,并由此映射城市的文化治理模式。本书的理论贡献在于丰富了社会表演理论对剧场研究的应用,深化了对中国城市文化治理模式的理解。现实意义在于为城市文化建设和剧场管理提供参考,启迪公众对剧场文化的思考和参与。本书的目标读者包括艺术学、文化研究、社会学、城市规划等领域的学者和专业人士,以及对剧场文化和城市文化治理感兴趣的人士。
|
關於作者: |
周淑红,女,1989年生,江苏太仓人,201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学位,2019年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出站。现任教于浙江传媒学院,讲师。
|
目錄:
|
目录
绪论 001
第一节田野缘起 002
第二节剧场与城市 005
第一章江苏大剧院的呈现 009
第一节视觉呈现 010
第二节构想剧院 038
第三节社会表演 050
第二章江苏大剧院的日常 061
第一节剧目引进 062
第二节营销推广 101
第三节面临困境 132
第三章城市、剧院与人 141
第一节地方与全球化 142
第二节政治、经济与文化 169
第三节人的能动性 181
参考文献 187
后记 191
|
內容試閱:
|
前言
剧场是理解城市的一个典型社会空间。它作为文化生产空间,不仅是物质的存在,也是精神的存在,同时也是社会关系的容器。剧场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地理学意义上的概念,也是一个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剧场”作为一个具象化、微型化的社会空间,可以从中看出社会秩序的建构过程。本书是笔者在一学期内对江苏大剧院调查的基础上写的。
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构成。
绪论简单谈了一下田野缘起、通过剧院理解城市的可行性,以及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谈江苏大剧院的整体情况,江苏大剧院投资巨大,而且外观是标志性的建筑,这是适应近年来国家的文化政策,在全国各地兴建大剧院这股潮流中建起来的,大剧院一般都是政府的工程,用来展示国家或者地区的形象。江苏大剧院的宗旨定位是:人民性、艺术性和国际性,它从未开幕到开幕都需要展示它事先构想好的形象,本文用了“社会表演”这个词。第二章主要谈江苏大剧院的日常。这一章可以看作是“社会表演”在日常的扩展,江苏大剧院不仅仅是一个提供表演这一艺术行为的空间,它的剧目引进、营销推广也可以放到表演的范畴。这一章主要是笔者在田野过程中获得的材料,为了直观地展现江苏大剧院的日常,笔者把很多材料作为案例放在这一章,这部分也可以看成是艺术管理的内容。第三章把江苏大剧院放到南京这个城市的语境中,从城市、剧院与人之间的互动,从社会这个大背景下来审视江苏大剧院。第一节主要谈地方与全球化之间的互动,在全球化时代,江苏大剧院通过自制剧目来进行“地方性”的生产。第二节谈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三者在江苏大剧院身上的体现,这三者有复杂的交集,“文化治理”这个概念比较能体现江苏大剧院作为一个提供文化消费的地方它独特的功能。第三节试图分析在南京这个城市中的人对大剧院这个被主流意识形态定义的空间有多少能动性。
结语试图反思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的、体现现代精神的大剧院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节田野缘起
我第一次走进江苏大剧院是2017年8月,观看歌仔戏《蓬莱大仙》,那时候是它刚刚开幕。从南大仙林校区出发,地铁坐了很长时间才到奥体中心站。下了地铁,走了一段路,还没到达,远远就能看到灯光闪烁着的剧院,非常醒目,一派辉煌的模样。
《蓬莱大仙》是明华园戏剧总团的歌仔戏,是它连演千场以上的招牌大戏。一开场便是衣着华丽的神仙们腾云驾雾登台,场景不仅糅合现代剧场的调度节奏,更配合多媒体高清投影与3D动画制造立体云景。《蓬莱大仙》改编自八仙传说中李铁拐“借尸还魂”的故事,讲述了神仙界武功高强的第一美男子李玄,因狂妄自大而最终失去俊美的容貌,孤独地登上蓬莱仙
岛悟道成仙的故事。剧情巧妙融入“满招损,谦受益”的警世之意,轻松幽默的同时发人深省。与往常对神话故事的处理相比,《蓬莱大仙》把神仙的性格塑造得更加人性化了,神仙不再是快快乐乐地开悟成道,而是在经历了种种转折、教训、挣扎之后,方才能得道成仙。李玄的结局看似很圆满,但他经历的转折过程、面对的不可抗拒的命运,却是悲凉、无奈而沉重的。
《蓬莱大仙》的演出阵容集合了明华园总团的精英,李玄的扮演者更是大名鼎鼎的头牌“无敌小生”孙翠凤,表演大气灵动、细腻自然,名角的“范儿”显露无遗。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蓬莱大仙》同时也是江苏大剧院开幕首次爱心公益演出,特别邀请了南京河西建环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的环卫工人代表及南京同心未成年人保护与服务中心的孩子与志愿者前来欣赏。
2018年9月的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江苏大剧院招实习生,然后就报名了,过了几天,被通知面试,我坐地铁过去将要到达的时候,接到剧院人事处的电话,说一开始没看清楚我的简历,问我有没有学生证?我说没有,但是以前的学生证都在。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让我不要去了,没有有效期内的学生证不能招我做实习生。我说既然快到了,还是让我来面试一下吧,人事处的人说随便你。到达剧院的行政楼,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先带领来面试的同学去食堂用餐,在食堂用晚餐的时候,我跟人事处的几个工作人员说自己是来学习的,因为我以前学的是戏剧,属于艺术学领域,现在在学社会学,不能一天到晚泡在图书馆,需要实践一下,不介意有没有劳动报酬,希望剧院可以给我一次学习的机会。人事处的工作人员表示很理解,但是我没有学生证,如果来做实习生不符合用工条例。那天面试的主要内容是现场采写,那一晚7点半江苏大剧院的国际报告厅将上演俄罗斯圣彼得堡赛蒙扬奇剧团的默剧《瞧这一家人》,实习生将看这个戏剧,然后写一篇评论,要求在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发送到一个指定的邮箱,然后就根据写的评论的水准来决定招谁来实习。人事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向我明确表达了不能来实习的意思,在食堂吃完晚饭,她问我还想不想参加接下来的现场采写。当时我想,既然坐了那么长时间的地铁来了,那免费看个戏也是好的,然后留了下来。人事处工作人员先带领大家(来面试的实习生基本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大四学生)参观了一下剧院,然后到了7点过一点的时候,俄罗斯圣彼得堡赛蒙扬奇剧团的小丑演员们来到剧院大厅和观众合影和互动,这应该是一种宣传策略,7点半,演出开始了,我在台下欣赏了一场默剧表演,坐在我周围的实习生拿出笔和纸时不时记录一些,为了等一会儿要交的评论,当时我想:既然实在不行,不符合规章制度,那就算了,免费看一场戏也是挺好的。看完戏之后,我回了学校。
第二天早上,江苏大剧院推广营销部的一个工作人员小爽打电话给我,问我昨天面试得怎么样,我把实情告诉了她,说因为没有学生证,不能来实习。她当时挺为我打抱不平的,觉得人事处的做法非常教条,不懂得变通。后来在小爽的帮助下,我得以以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江苏大剧院的推广营销部。
一开始进入推广营销部,我没有跟任何人说什么“做田野”,但是说了一个让别人更加信服的理由:为了免费看戏。小爽跟我说,剧院招实习生,一般是把实习生当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实习生每周需要来剧院坐班三到四天,一个月有一千元的工资,小爽说,实际上这是一种对学生的压榨。不过,来实习的学生一般是大四或研三的,他们也大多是为了一张实习的证明。小爽安慰我说,不当实习生也好,做志愿者,时间上更加自由,可以写一点微信推送文章,按稿费算,一个月拿的不会比实习生少的。于是,我在江苏大剧院的推广营销部比较自由地做志愿者。这里的工作主要有这样一些:
1.日常微信撰写,主要内容包含:演出剧目推荐、鉴赏、剧评、普及、剧院大小活动。
2.日常新闻通稿撰写:剧院大小活动的现场采访,后期配合媒体需求准备素材。
3.演出前,开票时所需要做的是:①撰写剧目开票的微信和通稿②整理上架信息文字,给票房上架③节目单、节目册的文字撰写、翻译、制作对接④编辑宣传视频的文字⑤户外广告设计的确认与对接。
4.演出推广期间,与营销项目人拟定活动方案和创意,与经纪公司协调线下活动、宣传推广的可行性,能争取到的支持、场地和将涉及的媒体等细则,撰写现场活动的宣传文稿并配合营销部门做好线下售票等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