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HK$
119.9

《
法国商业400年(展现法兰西商业四百年来的辉煌变迁,探究法国企业家“外圣内王”的精神内核)
》
售價:HK$
74.8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HK$
75.9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
編輯推薦: |
编辑推荐:
适读年龄:3-6岁
1.“三个一百”原创工程获奖作家宋海东全新力作
宋海东, “三个一百”原创工程获奖作家。出生在大山里隐秘起来研制火箭推进剂的研究所,并在那里度过“自制玩具,撒欢儿战斗”的童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学院,曾在航天部任职。父亲、母亲、妻子、姐姐等家人都从事与火箭相关的工作。对火箭既有专业的认知,又有深厚的情感和儿时最美好的回忆。
首套给孩子的火箭科普绘本,为孩子打开航天和科学的大门。
用拟人化的火箭、富有童趣的对话和轻松明快的画面,以从古至今的经典中国火箭为切入点,用孩子喜欢的绘本故事形式,讲述中国火箭的发展历程、原理及其在古代军事和现代航天上的特殊贡献,轻松开启孩子的科学启蒙。
一部妙趣横生的火箭发展简史,让孩子在阅读中收获欢乐和知识。
从“火箭”一词的由来,到万户飞天、古代经典火箭的代表、长征一号、二号、三号、五号……一直到未来火箭的展望,用幽默、好玩的方式较为系统地讲述火箭上千年的发展历史,让孩子以火箭为切入点,更好地了解航天及其背后蕴含的科学原理和探索精神。
4.一场别开生面的航天探索之旅,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和中国火箭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少儿科普绘本,它以现代经典火箭为切人点,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轻松明快的画面和拟人化的火箭,讲述长征一号、长征二号E等火箭发送卫星的过程、速度以及不同卫星的用途等相关航天、物理科普知识。 轰一声巨响,一枚火箭冲天而起。它要去的地方是比云彩还要高的太空,它运送最多的物品是卫星。为了让卫星不从天上掉下来,火箭练就了分级加速的本领,突破了第一宇宙速度。火箭千辛万苦送上天的北斗、墨子号、鹊桥、悟空号等卫星,有什么神奇的用途呢?
|
關於作者: |
宋海东,199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曾任职于国家航天部;曾在央视做现场漫画主持人;独立办过军事杂志,做过艺术设计等;他擅长用“科学”“漫画”创作出知识和趣味相结合的科普童书;作品《蛋蛋学校》曾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
|
內容試閱:
|
分册简介: 《火箭的故乡》
从节日中常见的烟花爆竹入手,以孩子熟知的“窜天猴”的口吻,讲述了火箭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从“火箭”一词最早的由来、火药的发明、万户飞天、火龙出水……一直到现代火箭的出现。它不仅用有趣的历史事实阐明了中国是火箭的故乡,激发孩子的民族自豪感;还探寻古今火箭之间的联系及其背后原理,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
《送卫星上太空》
以鸟儿和火箭的对话为主线,讲述了长征一号、长征二号、长征三号系列等火箭为送卫星上天而练就的各种本领,及其北斗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墨子号”量子卫星等在日常生活和科学探索中的作用和意义。用儿童化视角和生活中常见实例来讲述,让孩子深入浅出了解火箭和卫星等前沿科技的基本原理及其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搭建空间站》
本书用悬念的方式,先介绍了长征二号F火箭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及其返回地面的壮举,为完成一件大事做铺垫。接着讲述为完成这件大事,火箭家族增添的新成员——长征五号。让孩子以好奇和期待的方式,对这件大事——搭建空间站有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既轻松开启孩子的科学启蒙,又传递了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的航天精神。
《载“嫦娥”探月》
从嫦娥和玉兔奔月的神话故事开始,展开我国探月工程的壮丽画卷和动人故事。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都先后乘坐长征三号系列火箭和长征五号火箭进入太空,飞向月球,完成了各自的航天任务,让“玉兔”号行驶在月球上,书写了新时代“嫦娥”探月的传奇。让孩子学习航天知识的同时,感悟中国航天与神话的奇妙碰撞。
《向火星出发》
围绕长征五号送天问一号飞向火星的真实故事进行展开,既科普了火箭发射场地、第二宇宙速度、登陆火星的过程、火星的环境等天文、物理、航天知识;又突出了中国火箭对中国航天的特殊贡献——中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并畅想了未来的火箭是什么样的。以火箭为切入点,带孩子们探索火星,走向未来。
审读委员:
黄兵,就职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现任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体副总设计师。全程见证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研制、失利到成功复飞以及逐渐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
陈青,中国航天博物馆副馆长,由于成绩突出先后获得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巾帼建功”标兵、“长征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