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1.治愈系推理重磅来袭!一段跨越年龄的友谊,抚慰了孤寂濒死的灵魂
2.一支为死人演奏的乐队,奏响泣泪带血的命运华章
3.一个失明的六岁女孩×一个失意的大提琴家;
一个失去女儿的父亲×一个婚姻失败的母亲;
一个头脑敏锐的女记者×一个遮遮掩掩的外地务工者
4.一段关于音乐、关于教育、关于苦难、关于命运的故事,催人泪下
5.因一场意外的命案,一群不同身份的人,彼此对抗与合作,他们是敌人也是朋友,从怨恨中渐生怜悯,穿过黑暗走向光明
6.为了复仇,他打消死亡的念头,为了爱,他重拾生活的意义
7.唯罪不可逃避,唯爱不可舍弃
8.人只有轻得像一片羽毛,才不会惧怕坠入万丈深渊
|
內容簡介: |
大提琴家李然准备在旅途中结束自己的生命,濒死之际,他得知自己的女儿死于一场“意外”。
远在异乡的一间出租房里,先天失明的六岁女孩经历了她一生中最恐惧的事,她的哥哥“害死”了一个邻居女孩。
李然回到那个让他支离破碎的城市,阴差阳错地成了失明女孩的大提琴老师,他一边调查女儿死亡的真相,一边用琴弓小心翼翼地演奏复仇的乐章……
直到真相曝光,这足以翻转所有人的命运。
|
關於作者: |
万顺章,“90后”小说家,杭州富阳人,定居宁波。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寻鳞》。2024年作品《我的硬茬母亲》,上架微信读书,登顶新书榜榜首。
|
目錄:
|
引子
一 割舌者
二 大提琴家
三 一根藤
四 金鱼
五 暗流
六 殡仪馆
八 晚餐
九 虫儿飞
十 冰柜
十一 欢乐颂
十二 复仇者
十三 食物链
十四 共振
十五 父子
十六 金子
十七 暴雨
十八 蚂蚱
十九 呐喊
二十 真相
二十一 莫斯科
|
內容試閱:
|
引子
李然准备去参加女儿莫妮卡的葬礼,是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午后。
此前,他携带着一只大提琴包,跟随一支弦乐团,从北京乘坐K19次俄式列车前往莫斯科。
每年秋令,莫斯科大剧院都会举行一场中俄音乐文化交流演出,以庆祝两国友谊,这支名为“茉莉”的弦乐团是中国今年的代表团之一。
列车从北京出发,经过唐山、山海关、昂昂溪、海拉尔,再到满洲里出境,再途经后贝加尔斯克、伊尔库茨克、叶卡捷琳堡……沿着几乎跨越地球周长四分之一的西伯利亚铁路,最终抵达莫斯科雅罗斯拉夫尔站。
车厢内的气氛很好,乐队成员谈论着苏联的文化,也谈论着列宁、斯大林、戈尔巴乔夫以及众多苏联的风云人物。之后,他们奏起了《喀秋莎》,吸引了附近俄罗斯乘客与列车员的关注。诚然,苏联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它的文化、它的影响却如东欧天寒地冻的气候,从未消散。
李然是个大提琴手,他并未参与这次即兴演奏,与茉莉乐团的人也不相识。他静默地坐在隔壁车厢,琴包靠在肩上,里面是空的。
他只是一个旅客,而非这支乐团的演奏者。
列车在满洲里停靠,旅客需提供护照、签证等材料入境。在这半程的旅途中,他睁着眼睛做了一场梦。回到现实后,他匆匆逃离,不再乘坐列车前往莫斯科。
内蒙古的气温在九月份就已经转冷,他穿着一件皮衣,在一条冻土路上左顾右盼,西伯利亚季风把他的骨头和皮肤吹得结结实实,从远处看,跟一块风干的肉没什么区别。
他找到一家车站附近的旅店,办理入住手续。
进屋后,他脱下皮衣,搬来一把椅子踩上去,伸长胳膊拧下一个灯泡,把灯泡用皮衣包起来,啪地往地上一摔,挑出一块碎片。随后,他打开行李袋,摸出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纸袋,倒出几片安眠药。他在床上躺下,把药往嘴里一送,拧开水瓶盖,吞了两口水。接着他用灯泡的碎片来来回回在手腕的动脉处割了好几
下,直到血液顺着掌纹流到潮湿的地板上。
过了一阵,他的听觉变得灵敏起来,他能听见虫子在昏暗的屋内窃窃私语,他听见满洲里的列车在铁轨上驶过。他原本是要随它一同去莫斯科的,至于他为什么选择在这里了结这条命,他也说不上具体原因。
又过一阵,他眩晕了,出现了幻觉。他见到自己正坐在莫斯科大剧院的舞台上独奏,舞台下是他死去的母亲,他多年未见的父亲,他从前的妻子,还有他两岁的女儿——莫妮卡。如今,她应该已经七岁了,只不过他对她的记忆,一直停留在她两岁的时候。他入狱已有四年零三个月,女儿如今是什么模样,他真想象不出来。
正如那辆K19俄式国际列车会在数十个站点停靠,那些人和事就像他人生中的一个个站点,可终究,他决定在中途下车,独自走向生命的终点。
曾经极度自尊的他,如今只想苟且地逃离这支离破碎的生活。
为了减轻遍布全身经脉的恐惧和痛苦,他打开手机,放起一首柴可夫斯基的交响乐。音乐还没放几分钟,手机响了。他单手撑着床垫,支起宛如生了锈的脊椎,本想将手机关掉,一看来电的人是前妻陈雯,他犹豫几秒后接起电话。
电话通了。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有轻微的喘息声。
她也在那头听着李然的喘息声。
他们就像两只陷进沼泽地的羚羊,不安着,无可奈何着。
他等待着她说点什么,说什么都好,哪怕如从前般吼他一句:混账王八蛋。
倏忽间,陈雯终于开口说话:“李然,你回来吧,你女儿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