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HK$
86.9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HK$
316.8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HK$
74.8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編輯推薦: |
◇史学大家钱穆一生广涉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造诣深厚,本书为其经典代表作!
◇从宏观视野阐释中国文化独特价值,在中西比较中重建中国文化自信!
◇在书中,钱穆就中国文化中的“中心思想”“人和人伦”“民族与文化”“进退升沉”“终极理想”“中庸之道”“前途展望”“武功武德”做了详细解说,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人”“人事理”等内容做了深入阐述。
◇钱穆指出,这些文化传统的精要,是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的极大贡献。
◇语言通俗,见解深刻,金句迭出,令人深思,宛如在现场聆听大师讲课一般。
|
內容簡介: |
本书汇集了钱穆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十二次讲演辞。在书中,先生就中国文化中的“中心思想”“人和人伦”“民族与文化”“进退升沉”“终极理想”“中庸之道”“前途展望”“武功武德”做了详细解说,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人”“人事理”等内容做了深入阐述。先生指出,这些文化传统的精要,是中国对全世界、全人类文化前途的极大贡献。
|
關於作者: |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中国知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云南大学、江南大学等校。1949年赴香港,参与创办新亚书院。钱穆一生广涉经史子集,著述颇丰,造诣深厚。代表作有《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国史大纲》《国史新论》《古史地理论丛》《中国历史精神》《晚学盲言》《先秦诸子系年》《庄老通辨》等。
|
目錄:
|
钱穆作品精粹序
序
一 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性道合一论
二 中国文化中的人和人伦
三 中国文化中理想之人的生活
四 民族与文化
五 中国文化的进退升沉
六 中国文化与世界人类的前途
七 中国文化中的最高信仰与终极理想
八 中国文化中的中庸之道
九 前途的展望
十 中国文化中的武功与武德
十一 中国历史上的军人
十二 历史上之人与事与理
|
內容試閱:
|
我去年八月曾在空军松山基地做过一次讲演,十月来台定居。十一月又赴空军各基地做巡回讲演凡八次,以中国文化为中心分讲八题。“空军总部政治作战部”整理各次录音,送我校改,集为一书。并增附我在“三军联合参谋大学”“海陆空三军官校”及“陆军第二集团军官团”分讲三题,取名《中华文化十二讲》。
讲述文化,必从两方面人手。一则文化千头万绪,必从其各方面各部门分别探究,而认识其相互汇通,以合成一大体系。二则文化非一成不变,必从其历史演进中分别探究其随时因革损益,以见其全体系之进向与其利弊得失、长短轻重之所在。我在对日抗战时期曾写《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即从以上两点着眼。
港居之后,初次来台,曾在“师范大学”及“陆总政战部”做过两番连续性讲演,均记录成书,一为《文化学大义》,一为《中国历史精神》。嗣又在“国防研究院”讲“民族与文化”,亦将讲演记录成书。此次空军讲演,乃我对中国文化做有系统讲演之第四次。每次所讲内容,均从某一角度,偏重在某一方面发挥。虽可相通互足,而其着眼与侧重点则并不全同。读我此十二讲者,倘能再看我以前之各集,庶于我所阐说有一更完备之了解。
我此次遍历空军各基地,获与各地官长士兵接触,参观其各项设备与活动,深信我空军健儿精神饱满,志气壮旺。并使我更益深信我中华传统文化精义,实无背于时代潮流,而仍有其更高更大之启示。即以我所目睹之空军生活而言,亦可有不少之例证。
我常爱读唐以下各派禅宗祖师与宋明理学诸儒之语录,尤其关于心性修养方面,认为此乃我中华文化传统精要所在。此次历经空军各地,虽属匆促,却觉空军生活实有堪与禅宗理学之所揭示相证发者。从前禅宗及理学家修心养性,有一共通主要之点,厥为空诸所有,系心一处。理学家说“敬”说“静”,敬即教人随时随地心主一处,静则教人心主于一,更不为其他外物所动。理学家所反对于禅宗者,禅宗祖师只求系心一处,而不复求此心之用。故理学家谓之有体而无用。心系一处是为体,此心落于空虚则无用。故又谓其弥近理而大乱真。今我所睹空军生活,其实亦是要系心一处,然而却是系在一真实有大用处。试问驾驶飞机,升空临敌,在个人则是一死生关头,在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则是一存亡绝续关头,岂止军事上之或胜或败而已。若非心在一处,焉能胜任而愉快。
我观空军各休憩室,均称待命室。一当命下,即有紧急之动作随之,其间不容以瞬。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人生实各有一大责任、一大使命。若我们知得有此大命在身,自然会无朝无夕、无作无息,而此心常主在此。常动即是常静,常静即是常动。动静一致,使此生命永恒圆满,无亏欠,无间断,此乃人生最高境界,亦即人生最高理想。
空军某一军官告我说:“每一基地,地勤空勤,各有分职,而莫不紧密相关,联成一体。若一人一职疏失,即可影响到全体之各部。”我又参观某一基地,其士兵终日夜坐暗室中监视雷达,稍有踪影,即遍告各地。其所任职务,极单纯,又极严肃。若论其部队之本身生活,则可谓干枯之至。然其在全军中之任务,则实是机动之至。空军后方如前线,平时如战时,故能使其全部队人具有紧密联成一体之警觉。使人人各自系心一处,而其各别系心之处则相互会合,融成一体,而后可以完成全体空军之一大使命。
我又参观空军驾机升空之种种衣装设备。在其一身,自顶至踵,几成一机器人。其机上座位四周,则完全是一机器世界。人则在此机器世界中,全仗一心指挥运使。科学愈进步,机械愈发展,在此愈益唯物之环境中,乃愈见心灵活动之重要。物则依心为主,心则与物为体。宋儒“万物一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之格言,在空军生活中,岂不更易具体指陈其内涵意义之真实性?
今天我感觉得非常荣幸,也非常高兴,能借此机会在空军八个基地做一次巡回讲演。我最高兴同军人讲话,因为我们国家民族前途的重大责任,主要就在我们军人身上。特别是空军,虽在后方,实如在前线。虽在平时,亦如在战时。大后方社会平安和空军息息相关。我能来此讲话,自感无上兴奋。
而且我们自大陆来到台湾,一切进步中最大的进步就在军方。尤其是一般军人对于学术知识方面的追求,这种风气已表现了很好的成绩,这是大家公认的事,亦是向所未有之事,我当先向诸位亲致十分诚恳的敬意。
我们可以说,我们国家在近几十年来遭受到种种困厄灾祸,其最大原因,正为国人失却自信,不自尊重,把自己文化传统看得太轻了,甚至对自己文化产生一种轻蔑而排斥的心理,这是一切原因中之最大主要的原因。文化能复兴,国家民族才会有希望,有前途。
任何一个国家民族,它能绵延繁衍,必有一套文化传统来维系,来推动。倘使一民族本身无文化,专待学别人,其前途必有限,其希望亦黯淡。我们是自己有文化,而且这一套文化又发展得很深厚,很博大,很精密,深入人心,牢不可拔,一旦要全部丢掉去学他人,其事更难。所以我们必须自尊自发,大家一致同心,来响应复兴中国文化这一伟大的号召,这是有关国家民族将来前途最基本所在。
我这一次来到空军八个基地讲演,讲题只集中在复兴中华文化一问题上。分讲八次,今天是第一次。希望此八次讲演能有一个系统,来表达我个人对此问题的看法。
(一)
首先我们要问什么叫文化,第二我们要讲清楚中国文化之主要特质是什么,而后我们才能来讲如何复兴。
一般讲文化的都认为文化就是人生,但此所谓人生,并不指我们个人的人生,而是指的群体的人生。人生是多方面的,一个社会,乃至一个民族、一个成群的大团体所包有的多方面的生活,综合起来称人生,也就是文化。
“文化”这两个字,本从英文翻来。在西方,有了一个新观念,便会创造一个新名词。在无此名词之前,可证他们也无此观念。我们译的“文化”二字,英文是civilization,此字从希腊文变出,大意是指一种偏近城市生活而可互相传播者而言,因此其意义所指不免偏重在物质方面。如说电灯,不是世界各地同时有电灯,一定从某一地开始,再传播到另
一 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性道合一论
外一地去,这就是civilization。英国比较是近代物质文明最先起的国家,有轮船,有火车,有纺织机,一件一件的新东西,影响到世界人类的生活。他们创造这一新名词,殊足自傲。但在当时,德国人就不满意这个字,因德国的现代物质新生活比较后起,多半从外面传来。德国人不满意此字,便另造一新字称culture。这字也从希腊文变出,比较是指偏近田野农作方面,如一切植物般,有它自己的生命和生长。这是说一切人的生活和文化,主要不从外面传来,却从自己内里长出,有它本身的生命。这两字流传到中国,我们把civilization一字翻作文明,把culture一字翻作文化。这两字也可通用,有时说civilization文明即是culture文化,不必细分。
但若细分来说,却更具意义。我们用来翻译的文明、文化两字,在中国古经典里自有来源。《易经?贲卦》的《彖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小戴礼记?乐记》篇亦有:“情深而文明”之语。可见“文化”“文明”“人文”这三个字,本出于中国古经典,但用来翻译近代西方新起的观念,却恰相符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