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HK$
74.8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HK$
108.9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HK$
86.9

《
大马士革:刀锋下的玫瑰(方尖碑)
》
售價:HK$
130.9

《
造脸:整形外科的兴起(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HK$
85.8

《
理由至上
》
售價:HK$
129.8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HK$
96.8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HK$
1078.0
|
編輯推薦: |
底本精良,全文注音,内容详解,典故扩展,老少咸宜。
|
內容簡介: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中国传统社会孩童的启蒙读本,俗称“蒙学三书”“三百千”,对于小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掌握基本国学知识具有启蒙价值。新华出版社之前推出了多本注音、详解经典典籍的通俗读物,其中《古文观止》《论语》《四书》等取得了不错的销售。现在我们推出这本《注音详解蒙学三书》,增加该系列产品线的产品,更好满足低龄读者及其家长的国学启蒙要求。全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个图书版本为底本,作者吸收最新的古籍研究成果,增加全部注音,并加上关键字词解释,最后做简要点评。
|
關於作者: |
郑蕊,女,1986年生,内蒙古包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本科,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文献学硕士,中央民族大学专门史博士在读,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主要为经学、历史文献学。曾在《江海学刊》《经学文献研究》《佛学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
目錄:
|
一、《三字经》简说/1 《三字经》全文/5 《三字经》详解/13 二、《百家姓》简说/67 《百家姓》全文/71 《百家姓》详解/79 三、《千字文》简说/197 《千字文》全文/201 《千字文》详解/207
|
內容試閱:
|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注释】“人”,泛指众人。“初”,是生命的初始。“性本善”,指人的天性原本善良。“性相近”,指性情相去不远。“习”,人在成长中逐渐养成的习惯。
【译文】人在生下来最开始都是本性善良的,性情差别不大,因为后天成长环境、所受教育和遇到事情的不同,渐渐地会有很大的差距。
【点评】这段话讲的是人的差别和来自后天的影响,教育是培养人很重要的手段。
苟不教,信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注释】“苟”,是苟且,敷衍了事,马虎。“乃”,于是。“性”,性情。“迁”,是流水往下流动,也指向不好的方向变化。“教”,是指导教育、训导教诲。“专”,是专心致志。
【译文】(父母应该好好地教养孩子)若是马虎地任由孩子性情,想做什么做什么,那么孩子的性情就会往不好的方向发展。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专心致志地去引导孩子。
【点评】这段话讲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必须有清晰确定的引导方向,若没有好好引导,听之任之,容易造成不好的结果。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注释】“昔”,指往日,从前,过去。“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姓孟,名轲,是战国著名的思想家。“择”,意为选择。“邻”,指邻居,居住在附近的人。“处”,居处也。“子”,即孟子。“不学”,是不好好读书。“断”,指截断。“杼”,织布机上穿引纺线的梭子。
【译文】战国时,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多次搬家。一次孟子不好好学习,孟母就割断织机的线,让孟子看到半途而废的可惜之处,以此来教育孟子。
【点评】这段话用孟母的两个典故来说明好的学习环境和坚持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文中引用了孟子的母亲教育孟子的两个典故,一个是“孟母三迁”,一个是“孟母断机”。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期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的“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实行仁政,宣扬天生“性善”的人性论。其主要思想言论载于《孟子》一书中。
“孟母三迁”,指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曾经三次搬家以给他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母亲依靠纺织谋生。开始,孟子家离墓地非常近,经常有办丧事吹喇叭的队伍从他家经过,孟子总会被声音所吸引,跑出去玩。孟母发现之后,将家搬到了市场旁边,孟子又经常去观察商人买卖的行为,与小伙伴模拟做生意的场景玩。孟母又搬了一次家,这次搬到了学校旁边,孟子与小伙伴玩的都是读书识礼的游戏。这次孟母很满意,一直住在了这里。孟子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果然成长成了一代儒学大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母断机”,也是孟母教育孟子流传很广的故事。孟母为了给孟子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孟子长大一点的时候,逃课回家玩,回到家里的时候,孟母正在织布,看到他不珍惜学习机会,直接截断了织布机上已经辛苦织了很久的布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辛苦织布没有完成就截断了一样,努力都白费了。”孟子看到这个场景,既可惜又害怕,从此日夜勤勉学习,后来成为著名的思想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