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跨越山海:从世界一隅走来的文化使者

書城自編碼: 403775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世界各国文化
作者: [日]梅若·玛德琳著,党蓓蓓 郭连友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71688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3.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分解工作法:聪明人如何解决复杂问题 》

售價:HK$ 65.8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售價:HK$ 75.9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HK$ 74.8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售價:HK$ 547.8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HK$ 86.9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HK$ 107.8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HK$ 98.8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HK$ 274.5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8.2
《日本企业的活法(喜马拉雅》
+

HK$ 78.2
《带上查理去旅行:重寻美国(远方译丛)》
+

HK$ 70.2
《丹麦一年:追寻幸福生活的秘密》
+

HK$ 149.6
《跨文化对话(第50辑)》
+

HK$ 85.0
《许倬云十日谈: 当今世界的格局与人类未来》
+

HK$ 177.0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四卷)》
編輯推薦:
本书讲述了一位黎巴嫩少女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成长为一名日本能乐传人,将日本古典能乐文化介绍给世界的传奇人生。主人公梅若·玛德琳的人生经历向读者展现了她睿智丰富的心灵世界。书中对主人公飘留欧美求学,邂逅命运恋人。嫁到日本传统文化世家,在异国他乡相夫教子,陪伴老母亲住院治疗等经历,无不娓娓道来,于细微之处给人深思。译文流畅典雅,读之引人入胜,堪称介绍国际文化交流的优秀译著。
——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主任李廷江教授
內容簡介:
本书通过女主人公梅若·玛德琳非比寻常的经历,揭示了文化间交流的力量与深度。玛德琳因黎巴嫩内战逃离故土,勇敢地跨越山海,抵达遥远的日本,并在那里与年轻的能乐师相遇,开启了一段超越国界的跨文化对话。
本书以女性的细腻视角,记录了玛德琳从世界一隅到成为文化使者的转变历程,展现了她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勇敢与坚持,以及在面对生活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玛德琳无论是作为能乐艺术的传播者,还是作为多元文化家庭的核心成员,都展现了其作为女性的力量。本书不仅讲述了这条充满挑战与温暖的跨文化交流之路,更深入地探讨了文化交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适合对跨文化交流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品鉴。
關於作者:
作者:梅若マドレーヌ出生于黎巴嫩,贝鲁特,在英国雷丁大学学习计算机科学并以优秀的成绩取得了理学学士。之后入学大阪大学研究生院的工学科,退学;其后,进入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情报科学研究科继续研究。在日本和世界各地通过参与包括新作品的能的舞台公演,致力于“能“的普及。在反映黎巴嫩国内活跃的艺术文化活动的纪录片“如果明天到来”的制作中担任制片人,该作品获得2015年黎巴嫩文化部的颁发的文化推介功劳奖
目錄
第一章 告别黎巴嫩 // 001
1 贝鲁特和我的家庭 // 002
童年时代 // 002
我的父亲 // 005
“记忆剧场” // 008
我的母亲 // 009
2 内战下的生活 // 013
不停地搬家 // 013
与家族分别 // 015
3 邂逅年轻的能乐师 // 018
姐姐玛丽·罗斯结婚 // 018
初识犹彦 // 020
回国 再赴英国读大学 // 023
返回贝鲁特 // 027
重返日本 // 029
与犹彦重逢 // 031
面对梅若一家 走进婚姻 // 033
第二章 邂逅能乐 // 037
1 被赋予的传统和使命 // 038
痴迷能乐 // 038
犹彦和能乐 // 039
父亲犹义的影响 // 043
2 重塑与超越:追求变革的探索 // 048
能乐世界的“规矩”和我们夫妇俩 // 048
向外国人推广能乐 // 051
向日本人推广能乐 // 053
3 能乐舞台的幕后 // 055
夫妻间的距离 // 055
“老派守旧的人” // 060
舞台上的“可见”与“隐形” // 062
第三章 梅若家的育儿生活 // 068
1 能乐师的孩子 // 069
怀孕 // 069
命名 // 070
能乐训练 // 075
2 不同文化下的教育 // 078
学习日语 // 078
在英国的学校生活 // 082
暂别东京和能乐的世界 // 088
3 寻求自我认同 // 090
回到日本 // 090
归国子女的困惑 // 092
“为什么我的爸爸是日本人?” // 094
研究多元文化下的儿童及其择校问题 // 096
苦于适应的托莫 // 101
难忘的愚人节 // 105
第四章 能乐走向世界 // 108
1 为能乐注入新活力 // 109
梅若实:振兴能乐的践行者 // 109
向世界传播能乐的外国人 // 111
“新作能”的战略 // 115
通往梵蒂冈宫的路 // 117
作为制作人推广能乐 // 121
2 转机 // 124
一个电话 // 124
樱花与能乐 // 127
陪同犹彦海外巡演 // 129
在博登湖畔演出《屋岛》(弓流·素动) // 131
共同主演《李尔王》 // 134
犹彦的先锋戏剧 // 139
3 “她是我的老板” // 143
能乐表达了我的心声 // 143
辛勤付出的回报 // 149
终 章 与母亲在黎巴嫩、日本一起生活的日子 // 153
外祖母 Teita // 154
母亲的健康危机 // 156
在黎巴嫩的生活 // 162
黎巴嫩的艺术界 // 164
母亲最后一次赴日 // 166
幸运的事情 // 171
温暖人心的跨文化交流 // 174
后记 // 178
內容試閱
在世界的一隅
1995年,为纪念黎巴嫩内战结束,设计师阿尔芒·费尔
南德设计建造了“和平的希望”纪念碑。它的不同寻常之处在
于内部镶嵌了各个时代和各个国家的78辆军车
1976年夏天一个闷热的日子,黎巴嫩各地频发的暴乱不
断升级,紧张的局势使得我和姑妈玛格特(Margot)决定一
起逃离贝鲁特,前往塞浦路斯。在我们乘坐小艇穿越地中海的
途中,玛格特裹着毯子蜷缩在小船的一个角落,显得十分无助。
那时,我十八岁,对接下来命运的走向充满了未知和焦虑。我
们逃离黎巴嫩时,激烈的内战已经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国内几
乎所有的道路、政府机关、大使馆和唯一的机场都被封锁,唯
一的逃离通道只剩下了海路。
当时,我们家住在东贝鲁特的辛埃尔·费尔(Sin el Fil)
地区。父母决定让我出国逃难,因为我家附近的两个巴勒斯坦
难民营(Tel Za’atar和Jisr el-Basha)爆发了基督教派民兵组
织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之间的冲突。不难预见今后冲
突会持续升级,所以父母希望我能够逃离这里。那时我感到十
分迷茫,从未想过自己会如此匆匆地、在不知归期的情况下离
开故乡贝鲁特。
提到黎巴嫩,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它的政治动荡不安。而
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是造成其持续动荡的原因之一。黎巴嫩北
部和东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毗邻,西部则隔着地中
海与塞浦路斯相望。
内战爆发前,贝鲁特曾被誉为“东方巴黎”。尽管从1923
年到1943年贝鲁特处于法国的委任统治下,但它也曾经是充
满活力的艺术和文化中心。贝鲁特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会地
带,是中东地区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各族人民聚集的繁
华之地。
然而,生活在这里的民众的身份认同却十分复杂。黎巴嫩
被称为“人种熔炉”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前
5000年。在新石器时代晚期a,贝鲁特沿海地区曾居住着通过
海上贸易繁荣起来的腓尼基人,并且他们的存在已经得到证实。
贝鲁特的历史是一部屡遭外敌入侵、占领和统治的历史。埃及
人、亚述人、巴比伦人、马其顿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
阿拉伯人、奥斯曼帝国、法国人、叙利亚人、以色列人以及许
多其他民族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他们的痕迹。
所以,在黎巴嫩国内拥有18种以上的宗教和教派也符合
常理。大多数政党和意识形态都建立在各宗教或教派的信仰基
础之上。其中,伊斯兰教什叶派、逊尼派、德鲁兹派,基督教
马龙派,东正教和天主教势力较大。1932 年开展的唯一一次
官方人口普查显示,基督徒占了人口总数的半数以上。
十年后,随着1943年《国民公约》的签署,法国对黎巴
嫩的委任统治也随之宣告结束。该公约将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
a 新石器时代末期也称为“铜石并用时代”,距今约5500—4000年。少
量的小型铜制工具开始出现,但石器仍然是人们从事生产活动和征战
时的主要工具和武器。石器及陶器制作技术均很发达。——译者注

间的权力分配做出了规定。黎巴嫩的政治权力机构由基督教马
龙派、穆斯林逊尼派和什叶派分别掌握,总统是马龙派基督徒,
总理是逊尼派穆斯林,国会议长是什叶派穆斯林。为此,黎巴
嫩成为一个独特的阿拉伯国家。尽管教派主义与政治联盟的结
合是一种民主形式,它试图在不同族群之间寻求权力分配的平
衡,但黎巴嫩人的政治身份认同也因此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1948年以色列建国导致数十万巴勒斯坦难民涌入黎巴嫩,
使得黎巴嫩的情况变得愈发纷繁复杂。由于担心黎巴嫩的国家
主权受到威胁,许多基督徒反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黎巴嫩扩
大其影响力。而穆斯林则为了追求更公平的权力分配,转而支
持巴勒斯坦难民。最终,巴以冲突成为点燃各地黎巴嫩人民强
烈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对立的导火索。
1975年4月13日,极右翼基督教长枪党a袭击了一辆
载有26名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车,并将车上乘客全部杀害。
该事件是为了报复企图刺杀长枪党领袖皮埃尔·杰马耶勒的
行动。消息一经传出,贝鲁特各地就爆发了武装冲突,市民瞬
间便陷入了恐慌之中。我就读的高中也受到影响,修女立即打
电话给家长来接学生。从那天起,黎巴嫩陷入了一场长达15
年的内战,我不得不中断了高中阶段的学习。
a 基督教长枪党:又译弗朗吉亚党,马龙派的政治组织。——译者注

在此期间,许多联盟和民兵组织在外国势力的支持下相
继涌现。西方国家主要支持基督教势力,而叙利亚和伊朗则是
伊斯兰教什叶派的主要支持者。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和波斯
湾的阿拉伯国家则支持伊斯兰教逊尼派。
虽然内战最初是由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之间的局部武装冲
突所引发,但后来逐步升级,最终导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内部
出现分裂。不同教派的民兵组织间的战斗持续不断,造成了巨
大的人员伤亡。内战爆发前,人们即使信仰不同的宗教,也仍
然可以成为朋友。然而,如今他们却投身于彼此相互敌对的组
织,开始互相残杀。不仅如此,任何参与战斗的人员,无论其
宗教信仰如何,都有可能被绑架,普通平民也不能幸免。仅仅
因为他是基督徒或穆斯林,就会在检查站被拦截盘问,甚至有
可能被杀害。不同教派之间的同盟关系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
中,所以有时很难判断哪个派系会针对哪个组织发起攻击。
当炮弹开始像雨点一样砸在我家门口时,我们全家就不
得不频繁撤离到地下避难所避难。有时,出于对这场内战无声
的抗议,我曾经拒绝前往避难所。这时,我的父母就会劝说我
和他们一同逃离。我能否活着醒来,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城里
所有亲戚能否在下一次袭击中幸存下来?日复一日,我们都在
惴惴不安中度过。
我仍然清晰地记得离开贝鲁特的那一天,与骨肉至亲的
分离给我带来了刻骨铭心的痛苦。就像是黎巴嫩——我的故乡,
被人强行掠夺走了一样。我和我的家人,像许许多多黎巴嫩人
一样,不得不为了躲避战乱,流离失所,散落在世界各地。而
我则经由塞浦路斯南岸的城市拉纳卡逃到了日本。
当初,我从未预料到日本会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也未曾
想过在神户的国际高中,我会遇见一生中的挚爱——犹彦。更
出乎意料的是,我能在黎巴嫩与日本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之
间建立起一个家庭,更没料到其中所蕴含的艰辛与坎坷。而且
冥冥之中,命运竟将我与日本传承已逾六百余载的能乐世家紧
密联系在一起。黎巴嫩内战爆发前,遥远的日本只是我脑海中
的一个地理概念,而我只是一个在黎巴嫩——世界一隅中过着
平静生活的少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