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粤港澳大湾区:图片故事
》
售價:HK$
404.8
《
操盘华尔街:“百年美股第一人”的的投资智慧
》
售價:HK$
74.8
《
戏剧舞蹈人物动态图集(绝美的服装设计和极致的身体动态美感展现)
》
售價:HK$
352.0
《
政治权力与公司控制 公司治理的全球政治学新解
》
售價:HK$
126.5
《
隈研吾建筑图鉴 50座名建筑的深度拆解与访谈
》
售價:HK$
118.8
《
古雅典的民主与法治(当城邦服从法律时,所有这些资源都会为共同的利益服务)
》
售價:HK$
118.8
《
社会法哲学(全二册)(社会法与法社会论丛)
》
售價:HK$
272.8
《
中国传统药食同源物质图典
》
售價:HK$
250.8
|
編輯推薦: |
选题特点有二:一是厘清课程思政理论注重与教学结合的实施方法探究;二是发掘专业课教学环节中课程思政教育的着力点,侧重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方式方法呈现。
|
內容簡介: |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而且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该书旨在反映我国高校教师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使各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的理论成果,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修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探讨如何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一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反思;二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方法探究;三是关于课程思政教学的案例精选。
|
關於作者: |
董尚文,男,1965年生,湖北潜江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先后于武汉大学获得哲学学士、法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要招标项目和*重要攻关项目的子项目各一项,主要代表作有《阿奎那存在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阿奎那语言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K. 拉纳的认识形而上学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09年第6期)、《阿奎那的问题类型论及其意义》(《哲学研究》2013年第3期)等,目前正在主持托马斯?阿奎那《问题辩论集》的翻译与研究工作。
|
目錄:
|
目录理论研究1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马丽3新媒体时代下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闭思明12徐悲鸿《愚公移山》作品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探析胡随21高校网球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渗透与融合赵祚福汪波29实践探索43高校工科类教材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径探索与实践——以“应用电工技术”教材为例张瑜杨振坤康彦青高英45“物理光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云茂金王美刘眉洁王进郝伟滕冰59基于情境模拟的交替传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徐彤赖祎华65基于Rubrics量表的课程思政评价研究与设计张佳音任宇涵张建勋80教学设计99“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张勇101“信号与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实践安树王勇郭鑫110“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王琼肖华东121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生时间管理”为例汪媛媛陈发祥程玉风129“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例吴艳138热点研讨149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基于湖北省某高校课程调研的分析覃愿愿151人工智能赋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逻辑理路、创新进展与优化路径江文路彭佳捷16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路径研究潘博邓帅17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趋势、困境与路径翁俊芳18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现实问题与优化对策李文爽吕宏山201校本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路径优化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王锐213观点撷英227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新进展——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程新宇伍健吴皓229
|
內容試閱:
|
导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思政教育正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高校教师须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建设规律和高校思政教育规律,持续开创高校思政教育新局面,不断丰富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强化人才支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也秉持着这种精神,乘时代潮流大步向前迈进,切实体现着我们对时代号召的回应。我们将一如既往砥志研思、力学笃行。本卷理论研究部分共4篇论文。马丽的论文《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路径研究》细致地探讨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的路径和方法。后三篇文章均采用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形式进行课程思政理论研究。闭思明的论文《新媒体时代下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的策略研究》揭示了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意义,提出与时俱进开拓思政教育的策略及途径,即“三个创新三个促进”:创新教育理念,促进应用技能培养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创新教育内容,促进教材内容与新媒体教育资源有机融合;创新教育形式,促进传统教学方式与新媒体教学手段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成效。胡随的论文将《愚公移山》的文学背景、创作环境与图像分析结合,从三方面深入探究了作品所具有的首创精神、拼搏精神、共进精神,并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开展课程思政,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的同时,促进其养成使命感、责任感。赵祚福、汪波的论文《高校网球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渗透与融合》从“网球课程思政元素”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高校网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挖掘高校网球课程可融入的思政元素,探究了思政元素与网球教学的融合方式。本卷实践探索部分共4篇论文。以张瑜、杨振坤、康彦青、高英为共同作者的论文,探讨了“应用电工技术”课程的思政融入目标设计及内容和元素分析与研究的实践方法,并基于目标设计完成了具体的应用实施。以云茂金、王美、刘眉洁、王进、郝伟、滕冰为共同作者的论文是他们多年的“物理光学”教学实践和探索的结晶,论文结合“物理光学”课程实用性强、时代性突出的特点,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深挖教学内容所蕴含的课程思政元素,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徐彤、赖祎华的论文基于情境模拟的交替传译教学模式,尝试构建多维度的量表评价体系,并进行量表的信度与相关性研究,探索交替传译课程思政教学中运用情境模拟法对于学生专业口译技能与思政素养双提升的成效及各维度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相应教学建议。张佳音、任宇涵、张建勋的论文《基于Rubrics量表的课程思政评价研究与设计》试图通过不断改进,将Rubrics量表变成教学评价、课程思政评价的利器。本卷教学设计部分共5篇论文。前两篇为理工科类:张勇撰写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研究》对“大学物理”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安树、王勇、郭鑫撰写的《“信号与系统”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与实践》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并探索了实施方法。后三篇为社科类:王琼、肖华东对“金融风险管理”课程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汪媛媛、陈发祥、程玉风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基点,对“大学生时间管理”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吴艳的论文对“国际贸易理论”的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探索和设计。本卷增加了热点研讨专题,编发了6篇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其中,覃愿愿基于湖北省某高校课程调研的分析,以“讲好中国故事”为重要抓手,探讨了如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入脑入心、见行见效。江文路、彭佳捷的论文《人工智能赋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逻辑理路、创新进展与优化路径》强调,应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核心,构成数字引擎,赋能高校思政课程,推进课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切实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实效。潘博、邓帅的论文探索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路径。翁俊芳的论文具体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转型的趋势、困境与出路。李文爽、吕宏山讨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现实问题与优化对策。王锐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例,分析和论述了校本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路径。本卷观点撷英部分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的新进展”为主题,介绍了第二届全国“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中与会学者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在会议发言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