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文明互鉴:古代中西印哲学比较研究

書城自編碼: 402884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姚卫群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301354575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02.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纯粹·一枕书梦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HK$ 79.2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新版-零基础茶艺入门 》

售價:HK$ 38.5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HK$ 76.8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HK$ 85.8
服装材料基础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HK$ 63.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7.2
《道家·佛学·印度哲学》
+

HK$ 45.8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
+

HK$ 98.9
《黑格尔著作集(第8卷) 哲学科学百科全书 Ⅰ 逻辑学》
+

HK$ 83.0
《理想国(柏拉图代表作。如果好人不易当,我们为何还是要做个好人》
+

HK$ 68.2
《孟子译注(简体精装本)》
+

HK$ 89.7
《人与机器人:伦理、行动与拟人论》
編輯推薦:
深入探讨三大古文明哲学精髓的学术著作
內容簡介:
本书是对古代西方(希腊等欧洲)哲学、印度哲学、中国哲学的比较研究,对古代中西印哲学史上一系列基础性的思想概念和理论范畴,进行了梳理和对比分析。作者通过剖析古代印度、中国、西方哲学思想中最基本且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范畴,全面展示了三大哲学传统在各个哲学领域的丰富内容,并由此分析了三大传统在同一哲学主题下的相同处与不同点。全书语言精炼,史料丰富,可以看作是一部介绍中西印传统哲学的小型百科全书,对于全面了解三大哲学传统的基本观念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關於作者:
姚卫群,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曾任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佛教与道教教研室主任、外国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主任。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1981 年开始执教北京大学。曾赴荷兰、日本、奥地利、英国、法国、德国、印度、美国、泰国、越南、蒙古等国学习或讲学及访问研究。开设过佛教导论、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印度哲学、汉译佛典选读、印度古代哲学原著选读、东方哲学概论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是佛教、印度哲学、东西方哲学比较研究。出版了《佛教基础三十讲》《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印度古代宗教哲学文献选编》(编译)、《印度婆罗门教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研究》等著作十六部。发表论文二百七十余篇。著作获得过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大学优秀教材奖等。指导的博士论文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中西印三大哲学传统发展的差别与特色 …………………… 1
一、 发展方式的显著差别 ……………………………………………… 1
二、 哲学关注的重点不同 ……………………………………………… 6
三、 资料文献的保存状况 …………………………………………… 10
第二章  古印度和古希腊哲学的本原论……………………………… 014
一、 古印度的本原理论 ……………………………………………… 014
二、 古希腊的本原理论 ……………………………………………… 021
三、 比较分析 ………………………………………………………… 026
第三章  古印度与古希腊的辩证思维………………………………… 029
一、 古印度的辩证思维 ……………………………………………… 029
二、 古希腊的辩证思维 ……………………………………………… 035
三、 比较分析 ………………………………………………………… 040
第四章  古印度的极微论与古希腊的原子论 ……………………… 043
一、 古印度的极微论 ………………………………………………… 043
二、 古希腊的原子论 ………………………………………………… 048
三、 比较分析 ………………………………………………………… 054
第五章  古印度的句义论与古希腊的范畴论 ……………………… 056
一、 古印度的句义论 ………………………………………………… 056
二、 古希腊的范畴论 ………………………………………………… 061
三、 比较分析 ………………………………………………………… 065
第六章  古印度和古希腊的 “一多” 观念 ………………………… 069
一、 古印度的 “一多” 观念 ………………………………………… 069
二、 古希腊的 “一多” 观念 ………………………………………… 076
三、 比较分析 ………………………………………………………… 080
第七章  古印度和古希腊的灵魂观念………………………………… 083
一、 古印度的灵魂观念 ……………………………………………… 083
二、 古希腊的灵魂观念 ……………………………………………… 091
三、 比较分析 ………………………………………………………… 097
第八章  古印度和古希腊的善恶观念………………………………… 099
一、 古印度的善恶观念 ……………………………………………… 099
二、 古希腊的善恶观念 ……………………………………………… 106
三、 比较分析 ………………………………………………………… 110
第九章  古代印度与欧洲的平等观念………………………………… 112
一、 古代印度的平等观念 …………………………………………… 112
二、 欧洲经典的平等观念 …………………………………………… 119
三、 比较分析 ………………………………………………………… 125
第十章  古代印度和欧洲关于神的观念……………………………… 128
一、 古印度关于神的观念 …………………………………………… 128
二、 欧洲古代关于神的观念 ………………………………………… 134
三、 比较分析 ………………………………………………………… 140
第十一章  古代印度和欧洲的无神思想……………………………… 143
一、 古代印度的无神思想 …………………………………………… 143
二、 欧洲经典的无神思想 …………………………………………… 150
三、 比较分析 ………………………………………………………… 156
第十二章  三大文明古国的 “中道” “中庸” 和 “适中” 思想 …… 158
一、 古代印度的 “中道” 思想 ……………………………………… 158
二、 古代中国的 “中庸” 思想 ……………………………………… 163
三、 古代希腊的 “适中” 思想 ……………………………………… 167
四、 比较分析 ………………………………………………………… 171
第十三章  三大文明古国的万物生成理论 ………………………… 173
一、 古代印度的万物生成理论 ……………………………………… 173
二、 古代中国的万物生成理论 ……………………………………… 178
三、 古代希腊的万物生成理论 ……………………………………… 184
四、 比较分析 ………………………………………………………… 187
第十四章  三大文明古国对人与自然现象分析的异同 …………… 189
一、 古代印度对人与自然现象的分析 ……………………………… 189
二、 古代中国对人与自然现象的分析 ……………………………… 194
三、 古代希腊对人与自然现象的分析 ……………………………… 197
四、 比较分析 ………………………………………………………… 201
第十五章  古代中西印哲学的真理观念……………………………… 204
一、 古代印度的真理观念 …………………………………………… 204
二、 古代中国的真理观念 …………………………………………… 210
三、 古代欧洲的真理观念 …………………………………………… 217
四、 比较分析 ………………………………………………………… 221
第十六章  古代中西印哲学的 “有” “无” 观念 ………………… 224
一、 古代希腊的 “有” “无” 观念 ………………………………… 224
二、 古代中国的 “有” “无” 观念 ………………………………… 229
三、 古代印度的 “有” “无” 观念 ………………………………… 234
四、 比较分析 ………………………………………………………… 239
第十七章  中西印哲学的 “出世” 与 “入世” 观念 ……………… 241
一、 古代印度的出入世观念 ………………………………………… 241
二、 古代中国的出入世观念 ………………………………………… 246
三、 欧洲的出入世观念 ……………………………………………… 251
四、 比较分析 ………………………………………………………… 255
第十八章  中西印哲学的 “心识” 观念 …………………………… 258
一、 古代印度的 “心识” 观念 ……………………………………… 258
二、 古代中国的 “心识” 观念 ……………………………………… 264
三、 欧洲的 “心识” 观念 …………………………………………… 270
四、 比较分析 ………………………………………………………… 276
第十九章  中西印哲学的 “欲望” 观念 …………………………… 278
一、 古代印度的 “欲望” 观念 ……………………………………… 278
二、 古代中国的 “欲望” 观念 ……………………………………… 284
三、 欧洲的 “欲望” 观念 …………………………………………… 288
四、 比较分析 ………………………………………………………… 294
第二十章  中西印哲学的 “直觉” 思维方式 ……………………… 296
一、 古代印度的 “直觉” 思维方式 ………………………………… 296
二、 古代中国的 “直觉” 思维方式 ………………………………… 301
三、 欧洲的 “直觉” 思维方式 ……………………………………… 305
四、 比较分析 ………………………………………………………… 309
主要参考书目 …………………………………………………………… 311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