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1、魏晋南北朝史权威学者的通俗作品。 2、史学界权威学者毛佩琦、宁欣、侯旭东一致推荐。 3、从民族史角度切入,观察魏晋史的断代佳作。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魏晋南北朝史前辈专家陈琳国先生献给大众的魏晋南北朝断代史,全书用通俗的笔触描绘了魏晋时期的北方乱世。
280年西晋灭吴,完成中国统一,仅36年后,前赵灭晋,晋王室携百姓南渡长江,中国再次陷入大分裂时代。此后北方内迁中原的诸族:匈奴、鲜卑、羯、氐等纷纷建立政权。大分裂伴随着大融合,在这一时期,北方诸族与中原人混同一地,彼此影响。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南迁都城到洛阳,从上到下全面向汉文明靠拢,民族大融合达到顶峰。北方可汗的后代渐渐湮没在中原的茫茫人海中,北方胡族也在中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而中国也即将迎来下一个大一统时期。
全书内容扎实、视野开阔,文字生动,兼具学术价值和可读性,是读者进入魏晋史、民族史的上佳读物。
|
關於作者: |
陈琳国(1943年-2023年),福建省龙海市人,历史学博士,原中国文物报社副总编辑;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特聘教授。陈先生是中国著名的中古史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制度史、民族史。其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中古北方民族史探》《可汗的子孙与魏晋乱世》等。
陈群,江苏省淮阴市人,历史学博士,原江苏淮阴师院历史系副教授。发表有《刘宋建立于士族文人的分化》《吴兴沈氏与刘宋皇权政治》等学术论文十多篇。
|
目錄:
|
卷首?大厦将倾
病入膏肓 / 1 嗣位风波 / 5 “叔世”现象 / 8 祸起萧墙 / 11 废黜太子 / 15 赵王篡位 / 18 诸王混战 / 20 流民起义 / 24 风雨飘摇 / 28
一、“五胡”先锋——刘渊 刘曜:从离石到长安
并州匈奴 / 003 冒顿单于 / 006 附塞和亲 / 009 南北分裂 / 012 刘渊入洛 / 015 以“汉”为号 / 018 刘聪上台 / 021 攻占洛阳 / 024 奢侈昏暴 / 027 明争暗斗 / 030 刘曜夺权 / 033 羊后传奇 / 036 由盛而衰 / 039 前赵败亡 / 041
二、中原驰骋——石勒 石虎:从附庸到自立
十八骑士 / 047 逐鹿中原 / 051 经营冀州 / 054 兼并王、刘 / 057 乱世明君 / 060 祖逖北伐 / 063 虎视眈眈 / 066 跋扈丞相 / 069 黑暗岁月 / 072 肘腋之变 / 075 内乱迭起 / 079
三、辽东之剑——慕容廆? 慕容儁:从边裔到内地
东部鲜卑 / 087 创业辽东 / 090 志在天下 / 093 玉玺之梦 / 097 前燕贤相 / 101 为渊驱鱼 / 104 潞川惨败 / 107
四、英雄蒲家——蒲洪? 苻坚:从全盛到覆没
挺进中原 / 113 “艸付应王” / 115 苻坚政变 / 119 关陇清晏 / 122 安定内外 / 125 统一中原 / 127 骄态初露 / 132 一意孤行 / 135 东晋备战 / 138 淝水惨败 / 141 千古遗恨 / 144
五、河西风云——凉州人物争霸录
西域归师 / 149 艰难时世 / 152 兄弟阋墙 / 157 拒受封爵 / 159 文治武功 / 163 穷兵黩武 / 167 誓师卢水 / 170 君臣权术 / 173 小国明主 / 175 归于统一 / 179
六、北国雄鹰——拓跋珪、元宏:从统一到融合
英雄年少 / 185 入主中原 / 189 远见卓识 / 193 赫赫武功 / 196 统一北方 / 199 国史冤狱 / 203 太后临朝 / 207 改革伟业 / 210 迁都洛阳 / 215 功垂青史 / 219
结卷?六镇烽火
六镇起义 / 222 帝后争权 / 225 昙花一现 / 227 高欢崛起 / 230 北魏分裂 / 233 后记 / 236
|
內容試閱:
|
李氏是原来聚居于汉中的賨人,汉魏之际被曹操迁徙到略阳,北方人称他们为巴氐。李特祖上被曹操任命为将军,李特“少仕州郡,见异当时,身长八尺,雄武善骑射,沈毅有大度”。一路上,李特兄弟扶老携幼,救护贫困有病的流民,受到广大流民的爱戴。在入川的剑阁道(今属四川)上,李特和大家坐在地上歇息,眺望周围险峻的山势,他喟叹说:“刘禅据有如此险要之地,却做了人家的俘虏,岂不是十足的庸才么!”
流民入川的时候,益州地区正在酝酿着一场动乱。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废黜贾后的宫廷政变,控制了朝政。这时,朝廷征召益州刺史赵廞进京任大长秋,由成都内史耿滕接任益州刺史之职。赵廞是贾后的姻亲,接到诏书后心中惶惶不安,他见政局动荡,便企图像刘备一样割据巴蜀。他想到流民人多势众,如果能够加以控制,就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于是大发“慈悲”,开仓赈济流民,收买人心。六郡流民们当然对赵廞心存感激,他们大多数人的原籍是益州巴西郡,听说赵廞也是巴西人,对他更加备感亲切。于是,流民们聚集在李氏兄弟的周围,一起拥戴赵廞。耿滕见赵廞依仗流民,扩张势力,没有上京赴任的意思,便秘密上表朝廷,说流民骠悍,蜀人懦弱,主客不能相制,必然会出现变乱,因此应该遣送流民还乡。否则,一旦他们占据险地,秦、雍之祸将会在梁、益重演。赵廞知道后,心想这是冲着我来的,恨得咬牙切齿。耿滕上任那天,益州文武官吏千余人都去迎接耿滕。当时,益州州府在成都太城,成都内史府在成都少城。耿滕兴高采烈而来,队伍刚刚到达太城西门,赵廞预先埋伏下的军队突然杀了过来,耿滕毫无准备,转瞬之间就成了刀下之鬼。
赵廞虽然有割据之志,可是无割据之术。他谋杀耿滕后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朝廷当然不会听之任之。而他在自己远未站稳脚跟的情况下,就对部下疑神疑鬼。当时,李氏兄弟和流民首领们带领4000骑归附赵廞。李特之弟李庠被任命为威寇将军,他招集六郡壮勇万余人,领兵切断北道。李庠颇晓军事,带兵有方,部伍齐整。这本应得到赵廞的奖赏,却受到猜疑。赵廞的长史杜淑、司马张粲又进谗言,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倒戈授人,窃以为不可”之类的昏话,这无异于火上加油。恰巧李庠求见,赵廞传他进来。李庠哪里知道赵廞已经动了杀机,他建议说:“如今中原大乱,晋朝不可复兴。明公应该应天时,顺民心,拯救万民于水火,使百姓知有所归。如此,则全国都可以平定,何止巴蜀之地而已。”赵廞图谋割据,是人所共知之事;李庠这番话,本是劝进效忠之言。不料赵廞一下子翻了脸,喝道:“这岂是人臣所应该说的话么!”于是以谋逆的罪名杀掉李庠及其子侄30余人。不久,赵廞的亲信们也因为争权夺利而互相残杀,杜淑、张粲等都死于非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