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HK$
97.9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HK$
63.8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22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收集的影视与媒介文化相关的论文为主,分别从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影视作品的技术探索、影视作品文本分析等角度,对文学与影视跨媒介传播的现象、原因和意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这些文章所研究的影视文本,涵盖了中外经典电影、时下流行的电视剧、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等,试图通过对作品、观众、媒介的交叉考察,寻求影视作品与大众审美、新兴技术、主流价值、本土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跨媒介视角重新审视影像中的融合、创新、变革,展现多元跨媒介叙事内容、体验、思考,触摸当下时代的脉搏,解读时代精神,剖析时代价值,交汇多学科领域研究者的思考、感悟和研究,挖掘影像中的跨媒介内容、语言和形式。
|
關於作者: |
徐兆寿,甘肃凉州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甘肃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全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甘肃省领军人才、“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首批荣誉作家。《当代文艺评论》主编。
冯晓临,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纪录片专业委员会理事、网络视听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首批创新创业导师,甘肃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兰州市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出版《电视节目形态学》《湖南卫视电视节目形态演变研究》《西部农村广播电视影响力研究》等专著,主持完成人文社科项目《西部农村广播电视影响力研究》,发表论文若干。
|
目錄:
|
001 碎片 化的互动与想象
——《梦华录》热播与争议的文化意义 (杨 早 彭江河)
011 叩问“现实”:新闻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影响 (陈 蕾)
026 《 我心向上》:平凡土地上的个人生命追寻 (冯晓临 漆文博)
035 论《活着》的小说修改与电影对小说的“轻构述” (秦亚轩)
048 主体 确立与观看倒置
——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白蛇2:青蛇劫起》 (马丽娜)
056 数字技术时代影像艺术的审美嬗变 (丁 婕)
065 三维水墨动画艺术的应用与发展探究 (樊婷婷)
072 类型 探索、个体视角、微观细节
——近年来献礼片的影像呈现与创新表达 (何 鹏)
082 论伍 迪·艾伦电影中的存在主义思想
——以《安妮·霍尔》和《赛末点》为例进行分析 (杨丹迪)
090 黑色 电影中暴力审美化的双重性表达
——以《南方车站的聚会》为例 (谭鹏麟 董 玮)
099 电影《风声》中字幕的图文互动与艺术功能 (张晨阳 唐开颜)
108 论国产都市情感剧的姐弟恋题材对女性的物化 (刘馨贝)
116 影响、赓续与融合:香港电影的本土化风格探析 (董新宇 张宸萁)
124 表征 建构·视觉奇观·集体记忆
——对我国电视文化节目的文化考察 (王旸之)
134 电视剧《幸福到万家》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叙事 (张丹丹)
144 《 网络谜踪 2》:叙事空间的桌面化表达 (张 沐)
153 《 封 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东方史诗神话层面上的人物形象重塑与叙事策略研究
(梁昕玥)
161 文学 与影像的碰撞
——探析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樊 洁)
173 人性 、记忆、身份
——对《七月与安生》的多重解读 (李 莉)
180 《 第一炉香》小说与电影中都市印象的叙事差异 (郭静宜)
190 技术 神话·奇观建构·价值表达:《流浪地球2》科幻想象
下的现实观照 (刘启星 张 浩)
200 真实 建构与意义呈现:20 世纪80 年代中国农村题材影片的声音
空间 (李欣阳 何玉斌)
212 编后记
碎片化的互动与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