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HK$
87.8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教指委相关指导文件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编写而成。践行四新理念,融入思政元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內容簡介: |
我们希望写出一本简约版的沟通指南。它能够指引读者方方面面的沟通,从生活到职场、从常识到学理、从身边到跨职业跨文化的沟通。使读者,尤其是本科学生或是有志于走进职场的年轻人能愉快地阅读。如果是在课堂上,借助教师的引导、各种案例和游戏的穿插,同学们能发现自己的进步是在沟通中收获的;还能从自己或同学的错误或失败中体会到有效沟通的更多意义,进而有信心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未来不确定的现实世界中把握住自己和职业人生,体会生命的快乐。
|
目錄:
|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 管理沟通策略 001 第一节 什么是沟通/ 002 第二节 管理与沟通/ 006 第三节 管理沟通策略概述/ 008 第四节 管理沟通中的重要错误/ 020 本章小结/ 024 案例分析/ 025 自我诊断/ 026 管理沟通游戏:互动交流/ 027 第二章 有效地写 029 第一节 管理写作/ 030 第二节 一般情况下的写作/ 033 第三节 特殊情况下的写作/ 042 本章小结/ 048 案例分析/ 048 管理沟通游戏:服从 / 052 第三章 写的规则 054 第一节 写作原则/ 055 第二节 写作的宏观问题/ 065 第三节 写作的微观问题/ 069 本章小结/ 070 案例分析/ 070 自我诊断/ 072 管理沟通游戏:词语选择/ 073 第四章 写得专业些 074 第一节 基本策略分析/ 075 第二节 直接策略/ 088 第三节 间接策略/ 091 本章小结/ 095 案例分析/ 095 自我诊断/ 096 管理沟通游戏:请点头示意/ 099 第五章 写出成效 101 第一节 个人简历/ 102 第二节 求职信/ 108 第三节 备忘录/ 112 第四节 正式报告/ 114 本章小结/ 124 第六章 有效地说 125 第一节 说话时常见的心态/ 126 第二节 如何有效地说/ 133 第三节 五种说话技巧/ 141 本章小结/ 146 情绪小测试/ 147 第七章 开会的规则 149 第一节 开会前/ 152 第二节 开会时/ 157 第三节 开会后/ 160 本章小结/ 162 第八章 学会用信息技术 163 第一节 信息时代的沟通/ 165 第二节 如何运用信息沟通技术/ 170 第三节 如何运用演示文稿/ 174 本章小结/ 178 第九章 说出效果 179 第一节 面谈的心理效应/ 180 第二节 如何有效进行面谈/ 183 第三节 招聘面试/ 187 第四节 绩效面谈/ 190 本章小结/ 193 第十章 尝试谈判 194 第一节 提高谈判筹码的方式/ 195 第二节 常用的谈判策略/ 199 第三节 谈判风格的类型/ 204 本章小结/ 206 多方谈判练习:河岸罢工/ 206 第十一章 有效地听 210 第一节 倾听的意义/ 212 第二节 倾听的障碍/ 215 第三节 如何有效地听/ 218 本章小结/ 224 自我诊断/ 224 第十二章 安静的艺术 226 第一节 非语言沟通的重要性/ 227 第二节 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231 第三节 非语言信号分析/ 232 本章小结/ 237 第十三章 职场上的人际沟通 238 第一节 职场的沟通环境/ 238 第二节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与沟通/ 241 第三节 沟通中的冲突/ 244 第四节 管理人际沟通中的冲突/ 246 第五节 没有简历的职场沟通/ 251 本章小结/ 254 提问与讨论/ 255 第十四章 跨文化沟通的体验 256 第一节 跨文化沟通的原则/ 256 第二节 从差异认清需求,克服沟通障碍/ 260 第三节 认识文化倾向/ 263 第四节 在不同文化环境中工作/ 267 本章小结/ 269 第十五章 是的魅力 270 第一节 闲谈的力量/ 270 第二节 劝说的技术/ 272 第三节 八个永远需要面对的难题/ 274 本章小结/ 280 参考文献 281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管理沟通》一书初版交稿至今已13年。2009年,我与许罗丹老师相遇于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今广州南方学院)。经许老师力荐,我有幸与之一同教授“管理沟通”课程。课程很受学生欢迎,课上和课后皆反响热烈,收到学生的来信和反馈不计其数,这使我们受到极大的鼓舞。学生们向我们提出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类沟通困惑,他们对沟通问题的关注和对相应解决方案的渴求,将我们思考的焦点从具体的沟通实践拉回管理沟通的教程设计和教材写作中,使我们致力于写出一本“从实际情景出发”“强调年轻人特征和理性决策”的书,提供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有效管理沟通策略。 《管理沟通》第1版付梓面世的2011年前后是沟通类课程的快速成长期。国内越来越多高校的商学院或管理学院引入“管理沟通”课程,系统编写和翻译的教材纷至沓来。承蒙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和读者们的厚爱,我们的书一出版便融入管理沟通教学和科研蓬勃发展的洪流中。此后,我负笈英伦,2015年年底回国。这四年的海外求学生涯为我的跨文化交流和人际沟通提供了崭新的体验和持续的积累与反思。 回国工作后,我发现管理沟通在学术与生活中的关注度不减反增。在课程开发上,“管理沟通”课程在高校中覆盖面更广,吸引了学生们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这一现实本身不仅充分反映了沟通作为普遍性的议题,人们对其的关注度能够跨越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职业经历、不同人生阶段,而且体现了管理沟通作为一门学问,需要学生刻意练习,具有教与学的深刻价值。在同行多年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精品课程相继涌现。在教材出版上,近年来出版的同类教材在内容上更加多元化,沟通策略和技能开发的总体框架与听、说、读、写等具体环节的精细分析并存,理论探讨和案例分析并重,既有对各国优秀教材与指南的翻译与推介,又有对我国情境下管理沟通的及时总结与提炼。不少管理沟通著作几经修订,与时俱进。 与此同时,在偶然的际遇下,我再次承担了论文写作指导等相关课程的讲授工作。恰巧此时,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联系了我,为延续此书的生命力提出修订的建议。我猛然意识到这13年来,有关管理沟通的研究确实有不小的进展,而我们也从现实中挖掘和积累了许多更加生动有趣的沟通案例,对原先稍显稚嫩的一些看法产生了新的感悟和认识,于是欣然同意。 时至今日,本书第1版有关管理沟通的策略框架和对听、说、读、写的论述仍合理有效,因此,此次修订在结构和论证逻辑上未做大的修改,也坚持了原有的写作风格。然而,在管理沟通知识体系的细节上,我们结合管理沟通新情境、新发展和新感悟做了较多修改和补充,以下为修改内容的简单说明。 第一,补充了13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完善了已有的沟通分析框架。一方面,参考和引用了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深化和完善了已有的管理沟通知识框架。具体而言,在第一章“管理沟通策略”中,补充了学习沟通的新视角,拓展了对沟通内涵、四要素、功能和策略的理解;在第二章“有效地写”中,补充并完善了修改与校对文稿以及电子邮件写作的具体建议;第三章在“写的规则”中,新增了对细节描写方法的分析并以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加以佐证,以山水诗与山水画为例,新增了对写作“空白法”的阐述,提出了“学术腔”的表达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的写作困境;在第四章“写得专业些”中,从对正式语体和非正式语体的分析入手,补充了对“正式性指数”的说明;在第五章“写出成效”中,增加了简历撰写技巧、修改和校订正式报告的建议;在第六章“有效地说”中,对“说话时常见的心态”进行了补充,新增了“乔哈里视窗”理论。 第二,更新了部分案例和数据,提高了本书的时效性和实用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我国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具体成果为本书的修订提供了生动丰富的素材。第2版深入挖掘这一沟通素材资源库,及时积累案例,更新数据,结合国内外关于管理沟通的理论研究和调查报告,对缺乏时效性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修订。 第三,新增参考文献目录,强化本书的规范性。为了符合学术规范要求,我们对全书的参考文献进行了及时更新,并在文后新增参考文献目录,以便读者核查、进一步深入研读与探讨。 最后,感谢本书责任编辑常爱艳女士积极推动和督促此次修订再版,感谢许罗丹老师领我入门,也感谢为本书写作提供启发、关心本书的读者朋友们!本书遗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诸位读者专家批评指正。 林蓉蓉 2024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