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編輯推薦: |
从零基础到持续改善,三个阶段精益班组建设:小学、中学、大学 管理技能提升 绩效设计优化 改善文化推进
|
內容簡介: |
本书主要描述如何构建从零基础到持续改善三个阶段的精益班组建设过程,致力于解决企业战略落地“最后一公里”的三个问题:有了明确的目标却无法有效落地执行;班组管理干部管理技能难以胜任公司对他们的要求;知道班组建设很重要,却对班组建设如何推进无从下手。 本书作者有丰富的日资、美资、民营企业管理与实战经历,同时是国内少有的日产训TWI-MTP 五项全能资质认证讲师,长期为制造企业提供精益管理落地咨询与培训服务。本书案例丰富,借鉴性强,均为作者亲身经历的实战案例。 本书非常适合传统制造企业提升班组建设水平的企业负责人、制造部门负责人、车间主管、精益推进负责人与企业学院负责人参考使用。
|
關於作者: |
林炜生 精益改善实战专家,立志于利用精益的理念、遵照因果逻辑关系,打通企业从经营战略到落地执行的精益改善应用路径。林炜生知行合一,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围绕着该使命而努力。 在学术上,他一直深耕,取得了工业工程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国际项目管理认证专家、日产训TWI-MTP五项全能认证讲师等相关资质;在实践上,他不断探索,在战略制定、年度经营规划、精益财务、精益运营管理、生产模式设计、日常管理、班组建设、改善氛围营造等方面,为制造企业提供长期的管理落地咨询与培训服务。 他服务过的企业既有美的、海尔、联想、欧珀手机、海科、比亚迪等上市集团企业,也有上百家民营企业,精益项目辅导经验丰富。
|
內容試閱:
|
前 言 对于班组建设,很多企业对它既爱又恨,因为成在班组,败也在班组。成是因为很多企业的高层管理者都是从一线管理者晋升来的,他们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企业在刚创办时打造了非常坚实的基础;败是因为企业在变、时代在变,以前成功的管理经验与失败教训对现在来说不再好用,原有的粗犷要求对现代化的规范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从长远来看,打造持续改善的学习型班组才是最终的目标,这也是传统班组建设转化成精益班组建设的要求。有句俗语说“根深才能叶茂,基固才能楼高,地基不牢,地动山摇”。班组建设就是整个企业经营大厦的地基,地基不牢,就无法经营,企业赚钱的能力就会变弱。通过我这些年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四个推进班组建设过程中的挑战: 1)如何选择适合企业现状的班组建设活动。 2)如何系统地训练中基层的管理技能。 3)如何开展班组的绩效管理与提升。 4)如何构建持续改善的自主管理学习型班组。 首先,在整个班组建设的过程中不可能一刀切,不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就将班组搞好,因为班组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导入的过程。从精益的角度来说,班组建设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企业应该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班组建设的重点。班组建设的对象并不是仅仅聚焦在班组长身上,而是以班组长技能—部门目标绩效—公司改善机制这样的顺序来进行动态的有序的精益班组建设。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三个阶段的动态建设理论,我以学校为参照进行三个阶段的划分: 1)小学阶段:针对企业班组管理基础薄弱,一线主管缺乏系统的管理能力训练,且管理职责不清晰的企业班组,该阶段的目标是梳理管理者的标准作业并提升班组管理的技能,形成班组管理的一天,让企业的班组管理从无序变得有序。 2)中学阶段:针对企业制造部门管理基础薄弱,如部门使命、目标、职责、分工、绩效、流程等不清晰的问题,该阶段的目标是推进部门的管理基础建设,将班组管理的各项技能与班组管理的目标形成因果关联,提升班组管理的绩效,让企业的班组管理从有序变得优秀。 3)大学阶段:针对企业的改善氛围不足,如改善制度、改善人才、改善文化等不清晰的问题,该阶段的目标是构建企业的持续改善机制,培养企业的改善教练,激活每位员工的潜力,让企业的班组管理从优秀变得卓越。 市面上的班组管理的书籍非常多,各有各的特色,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不管企业的现状如何,更多的是选择一刀切的形式来告知班组建设的各模块。一些企业因为选择了与企业现场不适合的推进内容,导致效果事倍功半,甚至导致班组更加不稳定。 2)未能有清晰的班组管理胜任力模型,看完后无法清楚地知道自身能力现状与下阶段目标,很容易打击一线主管的积极性。 3)更多的是从一线主管如何提升自身能力的角度来描述,缺少从部门管理目标的角度、公司管理机制的角度阐明如何开展全方位的班组建设。如果只有能力提升,缺少相关的部门管理基础与企业改善机制建设,很难形成持续改善的自主管理学习型班组文化。 本书结合精益班组建设过程中的实战经验,完整描述了推进精益班组建设的全过程。本书有以下三个特色: 1)针对不同的班组管理水平,动态地推进每个阶段班组建设重点。 2)在班组管理能力提升中,构建清晰的班组管理胜任力模型,可直接制订一线主管自己的管理能力提升计划。 3)除班组管理自身能力提升以外,还会从部门管理基础建设、企业全员持续改善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地构建持续改善的自主管理学习型班组文化。 这里我要感谢精益自主研协会俞世洋先生、东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黄辉宇教授、彼得?德鲁克思想实践落地者宋曦先生为本书作序,以及我的恩师蒋维豪老师、姜伟先生、蔡森泉先生对本书的推荐。另外,我还要特别感谢程爱华,他为书稿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恳请大家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来阅读,取其精华(如果有的话),去其糟粕。不管是批评、建议、疑问或者点评,请与我联系,我的电子邮箱:13556770194@139.com。 林炜生 2024 年1 月于广东东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