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现代实用气动技术 第4版 SMC(中国)有限公司

書城自編碼: 397090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機械/儀表工業
作者: SMC有限公司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717102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358.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拐点:站在AI颠覆世界的前夜 》

售價:HK$ 82.8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HK$ 118.8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HK$ 309.6
好的爱,有边界
《 好的爱,有边界 》

售價:HK$ 70.8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售價:HK$ 69.6
马王堆考古手记
《 马王堆考古手记 》

售價:HK$ 118.8
全靠演技
《 全靠演技 》

售價:HK$ 54.0
流人系列01:驽马
《 流人系列01:驽马 》

售價:HK$ 94.8

 

編輯推薦:
本书由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气动元件研发、制造、销售的跨国公司之一——SMC(中国)公司编写,首版出版以来,深受读者的欢迎,仅第3版就连续印刷9次,销量达2万余册,无其他同类产品与之比肩,是气动设备设计、生产、管理和维护人员的宝典,也是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师生的学习参考书。
內容簡介:
本书介绍了气动技术基础,各类新型气动元件的结构、原理、特点、选用方法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阐述了典型气动回路及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气动回路的管理知识,以及系统维护、故障分析方法和对策等,特别对新型节能环保产品和节能回路进行了重点介绍。
本书可供气动设备设计、生产、管理和维护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工程和自动化专业的师生参考。
關於作者:
张士宏,毕业于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现在就职于SMC(中国)有限公司,研究员,从事气动产品开发及气动产品测试工作。发表论文20余篇。
目錄
◆ 目录:◆

第4版前言
第3版前言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气动技术及元件的发展概述1
第一节气动技术及元件的发展现状1
第二节气动元件设计的新思考3
第三节气动技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5
一、半导体生产过程中气动技术的应用5
二、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中气动
技术的应用7
三、生产自动化、智能化中气动
技术的应用8
第四节气动技术、元件、市场新生态13
第二章气动元件在各行业中的应用14
第一节气动元件在半导体行业中的应用14
一、工艺简介14
二、气动元件在各工艺段的应用15
三、半导体行业气动解决方案16
第二节气动元件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16
一、医药行业的工艺17
二、气动元件在各工艺段的应用17
三、重点应用产品展示18
第三节气动元件在新能源中的应用18
一、硅电池模块生产工艺18
二、气动元件在各工艺段的应用20
三、二次电池的主要工艺及相关
气动产品20
第四节气动元件在智能手机行业
中的应用21
一、智能手机生产工艺22
二、气动元件在智能手机生产工艺
中的应用22
第五节气动元件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24
一、汽车生产工艺24
二、气动元件在汽车生产工艺中的应用24
三、气动元件在汽车发动机及其他零部件
等工艺中的应用24
四、汽车行业中重点气动元件的应用25
第六节气动元件在食品灌装行业中的
应用26
一、食品灌装行业工艺26
二、食品灌装各工艺段对气动
元件的需求26
三、气动产品示例——卫生级耐水气缸30
第七节气动元件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30
第八节气动元件在机床行业中的应用32
一、机床行业工艺33
二、气动元件在机床中的应用33
第三章气动技术的理论基础38
第一节空气的组成及特性38
一、空气的组成38
二、空气的度量39
三、空气的物理性质39
第二节空气的状态41
一、空气的压力41
二、空气的状态方程43
三、空气状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转化46
第三节空气的不可压缩流动52
一、空气的流量、流速52
二、空气流动的连续性方程53
三、伯努利方程55
四、雷诺数、层流和湍流 57
五、空气在不可压缩流动时的管道压力
损失58
六、不可压缩流动条件下气动元件的
流量特性63
第四节空气的可压缩流动69
一、声速、马赫数、空气的可压缩流动69
二、空气的流动和滞止70
三、临界状态、收缩喷管出口面积76
四、可压缩流动条件下的气动元件流量
特性参数78
五、气动元件流量特性参数的合成83
六、空气的超声速流动 89
第五节空气的填充与排放90
一、固定容器的放气特性91
二、固定容器的充气特性93
第六节空气中的水分96
一、绝对湿度、相对湿度、露点96
二、压缩空气的相对湿度、压力露点97
第七节气动技术的特点100
第二篇元件篇
第四章气动系统构成及元件分类103
第一节气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及新兴拓展103
第二节气动元件的分类104
第五章气动系统执行元件109
第一节气缸基础知识109
一、分类和特点109
二、气缸的基本构造117
三、气缸的性能121
四、气缸的选用125
五、气缸配套件141
六、使用注意事项143
第二节标准气缸146
一、圆形及方形气缸(CJ2、CM2、CG1、MB、
MB1、CA2、CS2和CS1等系列)146
二、省空间气缸153
三、扩展品种气缸(杆不回转、直接安装、
低摩擦、洁净等)155
四、特殊订货气缸(-XB5、-XB6、-XC8、
-XC11、非标准品等)160
第三节无杆气缸165
一、机械接合式无杆气缸(MY□系列)165
二、磁性偶合式无杆气缸(CY□系列)173
第四节功能增强型气缸180
一、结构复合型180
二、性能扩展型222
第五节气爪(MH、MIW、MIS等系列)246
一、结构原理247
二、主要技术参数252
三、选型方法253
四、使用注意事项256
第六节摆动气缸258
一、齿轮齿条式摆动气缸(CRJ、CRJU、
CRA1、CRQ2、MSQ、MSZ系列)258
二、叶片式摆动气缸(CRB、MSU系列)261
三、伸摆气缸(MRQ系列)263
四、选用方法263
五、使用注意事项270
第七节吸盘271
第八节气枪及喷嘴276
第六章气动系统控制元件280
第一节压力控制阀280
一、减压阀280
二、溢流阀302
三、双压阀(XT92-59、VR1211F系列)302
第二节流量控制阀303
一、单向节流阀(速度控制阀)(AS
系列)303
二、带消声器的排气节流阀(ASN2系列)311
三、带消声器的快排型排气节流阀
(ASV系列)312
四、防止活塞杆急速伸出阀(SSC系列)312
五、节气阀(ASR/ASQ系列)315
第三节方向控制阀及单向阀和梭阀316
一、分类316
二、电磁方向阀(EVS、S070、SJ、SQ、SV、
SY、SYJ、SZ、V100、VEX3、VF、
VFR、VFS、VG、VK、VP、VQ、
VQC、VQD、VQZ、VT系列) 322
三、气控方向阀(□A系列)384
四、机械控制方向阀(VM系列)388
五、人力控制方向阀(VM、VH系列)391
六、单向阀和梭阀395
七、方向阀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选用398
八、使用注意事项404
第四节电气比例阀406
一、概述406
二、先导式压力型电气比例阀(ITV
系列)408
三、高速开关阀式复合型电气比例阀(VY1
系列)411
四、比例电磁铁型电气比例阀(VEF、VEP、
VER系列)417
五、小型电-气比例阀(PVQ系列)420
六、使用注意事项421
七、应用示例422
第七章气动系统气源及周边元件427
第一节系统气源设备427
一、空气压缩机427
二、后冷却器 (HAA 和 HAW 系列)431
三、气罐(AT系列)434
四、管路系统435
第二节气源处理元件439
一、概述439
二、自动排水器441
三、过滤器448
四、干燥器461
五、空气组合元件(AC系列)471
第三节局部增压元件474
一、 动作原理475
二、主要技术参数475
三、选用方法477
四、使用注意事项480
第四节局部真空元件 481
一、概述481
二、真空发生器483
三、真空阀485
四、真空压力传感器489
五、真空过滤器492
六、真空组件494
七、其他真空元件501
八、真空元件的选择504
九、真空元件的使用注意事项506
十、真空元件的应用示例508
第八章气动系统附件511
第一节润滑元件511
一、油雾器511
二、集中润滑元件516
第二节消声器和排气洁净器519
一、消声器(AN系列)519
二、排气洁净器(AMC、AMV、AMP
系列)522
第三节磁性开关526
一、有触点式磁性开关526
二、无触点式磁性开关531
三、磁性开关的选用534
四、IO-Link对应产品536
五、应用示例537
第四节液压缓冲器538
一、概述538
二、工作原理538
三、主要技术参数540
四、选用方法540
五、使用注意事项541
第五节流量开关544
一、检测原理544
二、产品系列545
三、使用注意事项547
四、应用示例548
第六节压力开关549
一、检测原理549
二、产品类别550
三、选用方法556
四、使用注意事项556
五、IO-Link对应产品556
六、应用示例556
第七节便携式数字压力计(PPA系列)557
第八节压力表(G系列)558
一、技术参数558
二、使用注意事项559
第九节气动显示器(VR31□0系列)560
一、工作原理560
二、气动显示器性能560
第十节气液转换单元(CC系列 )560
一、工作原理560
二、选用方法562
三、使用注意事项565
第十一节管子及管接头567
一、管子(T□系列)567
二、管接头(K□系列)571
三、使用注意事项581
第九章与气动系统相关的新兴元件584
第一节流体阀(VDW、VX、VN、SG
系列)584
一、流体阀产品地图584
二、流体阀的工作介质584
三、流体阀的几种典型结构589
四、主要技术参数591
五、选型方法591
六、使用注意事项596
七、应用示例596
第二节化学液用阀(LV□、SRF
系列)598
一、概述598
二、适合工作介质及结构原理598
三、主要技术参数599
四、应用示例607
第三节气动隔膜泵(PA、PB、PAX、PAF
系列)608
一、适合输送的液体608
二、气动隔膜泵的工作原理609
三、气动隔膜泵的使用方法611
四、主要技术参数612
五、选型方法614
六、使用注意事项615
七、应用示例615
第四节高真空阀(XL、XM、XY系列)616
一、高真空阀的应用616
二、高真空阀的特点与名词说明617
三、高真空阀的动作原理620
四、高真空阀的规格623
五、使用注意事项624
第五节工业过滤器624
一、不用更换滤芯的工业用过滤器(FN1
系列)625
二、快速更换滤芯型过滤器(FQ1
系列)629
三、小流量的工业用过滤器(FGD
系列)631
四、滤芯的主要技术参数634
第六节高压气动元件635
一、产品简介635
二、使用注意事项639
三、应用示例639
第七节气动位置传感器640
一、检测原理(ISA3系列)641
二、主要技术参数642
三、使用注意事项642
四、应用示例643
第八节电动执行器(LE□系列)643
一、概述 643
二、动作原理(LEY、LEFB系列)647
三、控制系统(LEC、JXC□系列)647
四、选型方法656
五、使用注意事项661
六、应用示例662
第九节温控器(HE□、HRW、HRS、HRZ
系列)664
一、概述664
二、工作原理664
三、主要技术参数666
四、选用方法666
第十节静电消除器(IZ□系列)670
一、概述670
二、静电消除器相关专业名词670
三、工作原理671
四、静电消除器671
五、主要技术参数675
六、使用注意事项679
七、应用示例679
第十章气动系统中的工业通信技术682
第一节工业通信技术概述682
第二节工业通信技术原理及基础688
第三节工业通信技术应用示例692
第三篇回路篇
第十一章气动系统基本回路和应用
回路713
第一节气动换向回路713
第二节压力(或力)控制回路722
第三节速度控制回路737
第四节位置(角度)控制回路749
第五节气动逻辑回路756
第六节气动往复回路761
第七节气缸同步回路765
第八节安全保护回路768
一、双手操作回路768
二、过载保护回路769
三、互锁回路769
四、缓冲回路769
五、防止起动时活塞杆“急速伸出”的
回路771
六、防止落下回路771
七、残压释放回路773
第九节其他回路776
一、洁净压缩空气系统776
二、计数回路776
三、节能回路777
第十二章气动系统程序控制回路的
设计782
第一节概述782
一、行程程序控制782
二、行程程序的表示方法783
三、行程程序回路设计中的主要矛盾784
第二节单往复程序回路的设计方法786
一、绘制“信号-动作状态图”787
二、判断障碍信号、消除障碍信号和确定
执行信号789
三、绘制控制回路794
四、单控主控阀控制回路的设计方法799
第三节多往复程序回路的设计方法801
一、多往复运动的特点和处理方法801
二、多往复程序X-D图的画法803
三、判断障碍、消除障碍信号和确定
执行信号804
第四节气动系统的设计805
一、气动系统的设计步骤805
二、气动系统的设计举例806
第四篇节能篇
第十三章气动系统节能理论815
第一节空气消耗量815
第二节压缩空气的有效能816
一、气动系统中的能量转换817
二、空气的压缩与做功817
三、有效能的定义818
第三节气动功率818
一、气动功率的定义818
二、气动功率的构成819
三、温度的影响820
四、动能的考虑821
第四节能量损失分析821
一、气动功率的损失因素821
二、气动系统的系统损失822
三、气动系统中的主要损失823
第十四章气动系统节能技术826
第一节概述826
一、生态产品826
二、生态工厂826
三、节能服务827
第二节节能技术路线828
一、压缩空气的成本828
二、气动节能技术路线828
第三节压缩空气泄漏830
一、确定泄漏位置830
二、核算泄漏损失831
三、剖析泄漏原因,提供解决方案 831
第四节吹气合理化833
一、喷口合理化833
二、节能气枪(VMG系列)834
三、新型节能喷枪(IBG系列)836
四、脉冲吹气阀(AXTS系列)837
第五节真空吸附高效化838
一、节能型真空发生器组件839
二、磁力吸盘MHM系列840
第六节局部增压840
一、VBA系列增压阀841
二、带排气回收回路的增压阀841
第七节驱动元件节能841
一、非做功行程低压化841
二、倍力气缸省能842
三、排气回收气缸843
第八节低功率元件844
一、带节电功能五通电磁阀844
二、省功率型两通电磁阀844
第九节过滤元件规范化管理845
一、滤芯更换指示牌845
二、滤芯堵塞指示器、差压指示计845
三、压力降监测报警846
第十节能源可视化846
一、模块式流量传感器847
二、无线监控系统847
第五篇维护篇
第十五章气动系统的维护管理848
第一节气动系统的管理848
一、气动系统的使用要求848
二、气动系统的安装工作848
三、调试工作和作业完成工作851
四、非正常停止的处理851
第二节维护保养852
一、经常性的维护工作852
二、定期的维护工作852
第十六章气动元件的故障检测855
第一节故障诊断与对策855
一、故障种类855
二、故障诊断方法855
三、常见故障及其对策860
第二节维修工作919
第十七章气动系统维护检修示例922
第一节气动系统执行元件故障检测922
一、故障调查案例——CL单向锁紧气缸922
二、故障调查案例——CQ2直线气缸923
三、故障调查案例——CY磁耦合无杆
气缸924
四、故障调查案例——MHZ气动夹爪925
五、故障调查案例——MSQ摆动气缸926
六、故障调查案例——MX滑台气缸927
七、故障调查案例——MY机械接合式无杆
气缸928
八、故障调查案例——MGP气缸929
九、故障调查案例——LEF无杆型电动
执行器930
十、故障调查案例——LEY出杆式电动
执行器931
第二节气动系统控制元件故障检测932
一、故障调查案例——VBA增压阀932
二、故障调查案例——EX600 SI单元934
三、故障调查案例——ITV(电气比
例阀)(一)935
四、故障调查案例——ITV(电气比
例阀)(二)936
五、故障调查案例——SY五通阀937
六、故障调查案例——VFS间隙密封
五通阀938
七、故障调查案例——VX两通阀939
八、故障调查案例——AR直动式
减压阀940
第三节气动系统附件故障检测941
一、故障调查案例——ZK2真空
发生器(一)941
二、故障调查案例——ZK2真空
发生器(二)942
三、故障调查案例——AF聚碳酸酯杯体
过滤器943
四、故障调查案例——D-M9B磁性
开关945
五、故障调查案例——ISE20压力开关946
第六篇设计选型篇
第十八章气动系统常用计算948
第一节气动系统的基本计算950
一、湿度单位换算950
二、排水量计算951
三、空气状态变化951
四、流量和流量特性参数952
五、合成流量特性参数952
六、气罐充放气954
七、设备的耗气量957
第二节工厂的节能计算957
一、压缩空气的成本957
二、空气压缩机的功率958
三、能量换算958
四、主管路的压降959
五、主管路的最大推荐流量959
六、供气管路959
七、空气泄漏造成的成本损失961
八、喷嘴的选定和特性参数961
九、吹气管路的选定与特性参数计算963
第十九章气动元件选型程序966
第一节气源处理元件的选型程序966
第二节气动执行元件的选型程序972
第三节气动系统相关元件的选型程序976
第二十章气动系统动态特性980
第一节气动选型程序的功能简介980
第二节动态特性解析法981
一、系统的特性982
二、有效截面面积法982
三、动态特性解析法982
第三节负载率、空气消耗量和所要
空气量984
一、负载率984
二、空气消耗量984
三、所要空气量986
第四节液压缓冲器的选型986
一、选定流程986
二、冲击形式的分类986
三、计算公式988
四、负载形态的种类988
第五节结露计算990
一、结露现象990
二、结露的机理990
三、结露的防止对策991
附录993
附录A热力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993
附录B闭口系统和开口系统的能量方程997
附录C多变过程的状态方程998
附录D充放气过程特性的求解方法999
附录E声速的计算公式1005
附录F常用气动图形符号(摘自
GB/T 786.1—2021)1006
参考文献1016
內容試閱
◆ 前言:◆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工业体系,各工业领域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近年来世界各国制定了明确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更加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制造业的IT化和自动化进程,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建成高效智能制造体系。
气压传动以其洁净、小型轻量化、集成化、易于推广和普及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电气、纺织、化工、医药食品、包装印刷、轻工等领域。在那些令人兴奋的自动化装置和高效率的生产线上,处处可以看到小巧的气动元件的身影,气动技术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半导体、液晶面板、太阳能电池、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高端装备领域,看起来似乎少了传统气动元件的身影,但由气动技术衍生的新产品却无处不在。气动技术的发展、气动新产品的开发及其在新兴领域中的应用,始终受到世界各国产业界的关注。
《现代实用气动技术》一书是为SMC(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及广大客户技术培训编写的,自1998年首次正式出版以来,历经2次修订再版,累计印数达7万余册,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好评。应广大读者的期望,决定再版发行。第4版保留了本书“现代和实用”的特色,同时尽量反映近年来气动元件新产品及其在高新技术、新兴领域的应用,介绍气动技术发展的新成果。我们要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努力,让气动技术不断延伸,让气动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针对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SDGs计划和我国提出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今后我们必须重视气动技术的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要从气动产品的设计、制造,直至使用、报废、再利用的产品全生命周期审视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书强调了气动技术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的方针,增编了气动系统的节能理论、节能技术和系统管理。同时,考虑到现场技术人员的需求,进一步充实了气动元件和回路故障诊断、分析及解决对策等内容。
本书各章节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适用于不同读者的需要。我相信,本书第4版的发行,对气动技术应用、回路设计、元件选型和系统维护等工作有所帮助,并真诚希望它能成为高职、大学本科及相关专业研究生的一本较好的现代气动技术基础与应用方面的教材和反映气动技术最新发展动向的参考书。
本书前3版的编写与校对,公司技术顾问、北方工业大学徐文灿教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气动功率与损失评价,气动系统节能的理论与实践等章节,反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茂林教授最新的研究成果。
第4版《现代实用气动技术》一书是在第3版的基础上,增编了SMC气动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介绍了新型气动元件及其在新兴领域的应用,着重强调了低碳经济下气动技术的节能减排并重新审视和加强产品的生态管理,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参与再版重编工作的SMC(中国)有限公司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了新增部分的主要撰写工作,各篇内容的主要编写人员为:第一篇(基础篇)张士宏,第二篇(元件篇)凌青、李庆光,第三篇(回路篇)汪林昊,第四篇(节能篇)陈洪涛,第五篇(维护篇)凌青,第六篇(设计选型篇)张士宏。
借此机会,对长期以来给予SMC(中国)有限公司年轻工程技术人员悉心指导的,公司技术顾问徐文灿教授(北方工业大学)、蔡茂林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涛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SMC日本技术中心的张护平博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30年的创业,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批年轻的工程技术人员在不断成长,他们不负老一辈的期望,从第4版开始,他们担负起内容更新,新产品与新领域应用以及反映气动技术最新研究成果的编写工作,长江后浪推前浪,衷心希望中国气动行业人才辈出,事业更加兴旺。
SMC(中国)有限公司
名誉董事长兼首席顾问
赵彤博士
第3版前言
“现代实用气动技术”是以气动自动化为主体,将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有些场合还将液压自动化,紧密结合成一体的一种最先进的传动与控制技术。其应用领域已不局限于普通机械、机床、汽车等一般工业领域,还迅速向有超干燥、超洁净、高真空、节能环保、高速、高频、高精度、小型、轻量等要求的电子半导体、生命科学、食品饮料、精密机械等众多领域扩展。气动所控制的工作介质,虽然仍以压缩空气为主,但已经扩展到对高真空气体、水、水蒸气、油、酸、碱、有机溶剂等多种气体和液体的流动进行控制。故本书不仅编入各种典型的气动元件和新型的气动元件,如比例阀、超低功率电磁阀、高真空阀、高精度气缸、平稳运动气缸、高压气动元件等,还编入了与气动自动化相配合,以达到更高控制水平所需要的一些电气元器件,如电动执行器、温调器、静电消除器等;编入了适合对多种液体和气体进行控制的流体阀、化学液用阀、管接头、压力开关、流量开关、气动隔膜泵等。加上熟悉气动技术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回路、应用回路及气动回路系统设计方法方面的内容,及对气动元件及系统进行管理、维护和故障处理方面的内容,故本书是一本内容全面、技术先进、适用性强的气动技术专著。
书中介绍了世界各国常用的表达气动元件流量特性的各种参数,例如:流通能力CV、KV值,额定流量下的压力降,流量-压力降特性曲线,有效面积A,容量系数AV,有效截面面积S,流量系数Cd,声速流导C和临界压力比b,以及这些特性参数的相互联系和换算方法,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局限性,以便读者正确选用最适合的特性参数。书中介绍了如何计算并联和串联气动回路的流量特性参数,由此可推广计算任何复杂气动回路的流量特性参数。这样,给定各气动元件的流量特性参数,在一定压力差作用下,便可计算出通过各个气动元件,以及由这些元件组成的任何气动回路的流量。已知气动回路系统的流量特性参数,便可对该气动回路系统中的各类元件进行选型,并以实例加以说明。充放气特性一章,介绍固定容器在一定条件下的充放气时间计算和气动元件及气动回路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计算。压缩空气的能量一章,提出评价压缩空气有效能量的指标,可作为衡量气动系统的功率损失和评价节能的依据。
元件篇介绍了各种元件的作用、种类、工作原理、技术参数、选用方法及使用注意等。因SMC公司有10100多个品种的气动元件,本书不可能完全介绍,只能介绍一些典型元件的结构原理、元件选用的一些大致原则和方法,以及主要的注意事项。读者掌握了这些知识,便可容易地阅读本公司各种元件的详细的产品样本,从这些样本中,了解你所关心的元件的结构、详细的选用方法和选用的图表资料等。
气动回路控制,目前大部分已使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PLC控制已有大量资料论述,本书不作介绍。对气动程序控制回路的设计,本书介绍了一种“信号-动作状态图法”。对初学者来说,此方法简单易懂,容易理解行程程序回路设计的主要关键所在,各执行元件与控制元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一目了然,有利于绘制气动回路图,也便于对气动回路的故障进行分析和采取对策。掌握了这些内容,对理解PLC控制气动回路系统是有帮助的。
与本书第2版相比,第3版删除了一些使用量小及已被新产品取代的老产品,增补了许多近几年来得到较多使用,以及为适应气动技术的最新发展而开发的新型元器件,增补了许多适用回路及气动系统完整的设计步骤和方法等。
本书所有元器件、大量应用回路及管理、故障分析内容,都来自SMC公司提供的产品样本和技术资料。基础篇除基本知识外,大部分为本书编者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气动回路设计方法及其他少量内容,考虑到本书内容的完整性,参考或引用了其他书籍和刊物,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本书对气动系统的设计人员和选型人员,对气动应用现场的操作管理人员,对高等院校及中等技术学校的机电自动化等专业的师生了解气动自动化,都是一本十分有用的科技书。
本书第七章由SMC(中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蔡茂林教授编写,其余部分由北方工业大学徐文灿教授编写。书中气动元件插图由SMC(中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周敏杰、杨瑞诚、汪林昊制作。
SMC(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工学博士赵彤教授规划了本书编写的宗旨和框架,对各章节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为本书内容的完整性、先进性、实用性奠定了基础。
受到编者水平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