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火焰世:一部火与人类的文明史

書城自編碼: 396924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史
作者: [美]斯蒂芬·J.派恩[Stephen J. Pyne]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0176121
出版社: 中译出版社(原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8.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HK$ 97.9
甲骨文字综理表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47.2
《汉字书法五千年》
+

HK$ 112.7
《饮酒思源:蒸馏烈酒的博物志》
+

HK$ 122.5
《西方现代思想史:1789年至今》
+

HK$ 142.6
《发现李庄:一张中国大书桌》
+

HK$ 101.2
《人文与社会译丛:荒原(一部文化史)关于“反风景如画”态度的经》
+

HK$ 66.7
《读懂中华文明》
編輯推薦: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名誉教授、环境史学家最新力作!北大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鼎力翻译!自古以来,人类如何与火共存?人类如何操控火,又被火制约?从火与人类文明关系的历史出发,重新定义与诠释“人类世”!
《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顶尖学术期刊权威推荐!
內容簡介:
在地球的悠悠岁月中,万物生生不息,自有生命出现以来,火就一直蓬勃旺盛地燃烧着。然而,在过去的两百万年里,有一个物种获得了操纵火的能力,并迅速地改造了自身,也最终改造了世界——这个挥舞着火的物种就是人类。人类对火的使用,可谓不拘一格。通过烹饪食物,人类发展出了更复杂的消化系统和更发达的大脑;通过改变景观环境,人类成功攀升到了食物链的顶端;如今,通过改变地球的面貌,人类已经成为地质力量的塑造者。
从古至今,我们一直编织着人类与火相遇后所发生的故事,试图理解世界并在其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在火的催化下,气候发生了全球性改变,使地球进入了一个新的地质时代。本书即着眼于这一段特殊的历史,并将其定义为“火焰世”(The Pyrocene)。这是一种重新诠释“人类世”的叙事视角,讲述人类如何以火为笔,改写地球的历史,又是如何寻回我们身为星球“护火者”使命的。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斯蒂芬·J.派恩( Stephen J. Pyne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名誉教授,环境史学家,擅长火灾历史和管理领域。1995年,获得《洛杉矶时报》 ( Los Angeles Times ) 颁发的“罗伯特·基尔希奖”。其至今出版著作40余部,大部分是关于火的专著,其中《冰雪奇缘:南极之旅》 ( The Ice: A Journey to Antarctica )入选《纽约时报》( New York Times )“1987年10本最佳书籍”,《美国的火灾:荒地和乡村火灾文化史》 ( Fire in America: A Cultural History of Wildland and Rural Fire ) 荣获“森林历史学会最佳图书奖”。
主要译者简介
丁林棚,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专攻英语文学与翻译学方向。在文学和翻译学领域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代表性专著有《自我、社会与人文: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的文化解读》《加拿大地域主义文学研究》等,译有《凝视太阳》《云端革命:新技术融合引爆未来经济繁荣》等10余部作品。
目錄
译者序
前言
火行星:缓慢之火,迅捷之火,深度之火更新世火生物:生物景观火生物:石质景观火焰世
尾声 第六轮太阳
后记
內容試閱
三类火之间

火似乎无处不在。
但凡野火频发的地方,如澳大利亚、加利福尼亚和西伯利亚,火的范围和烈度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规模。2009年,在澳大利亚发生的“黑色星期六火灾”创下了一次性火灾的新纪录,而2019—2020年的“黑色夏季火灾”整整烧了一个季度,打破了此前的纪录。在加利福尼亚,大火接连不断,已经进入第4个年头,火势愈“烧”愈烈,不断创下新纪录。火灾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到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跨过大陆分水岭,吞噬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西伯利亚的野火向北蔓延,一直燃烧到了北极圈外。平时不易发生火灾的地方,或者只在个别区域有零星火灾的地方,如今也烧起了大范围的野火——南美洲中部的潘塔纳尔湿地爆发了火灾,亚马孙河流域也出现了20年来最严重的的火灾季节。火焰没有烧及之处,也是浓烟滚滚。澳大利亚火灾导致的浓烟笼罩了整个地球。在美国西海岸,大火过后,烟尘扩散半壁国土。大火带来的重创,影响甚广,所到之处满目疮痍,正如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那样,给人们留下了阴影。日间,浓烟淹没了次大陆;夜里,火光如同一条烈焰星河穿行在大地上。而看不到火焰的地方,则是灯火通明的城市以及从火炬中喷出火焰的油气田——煤和石油通过燃烧转化为电力。目睹这种景象,许多人感觉,这简直就是大灾变的 前兆,就连格陵兰岛也燃起了熊熊火焰。
浓烟与烈焰只是一种病症而已,还算不上综合征。地球这种毫无规律的火情地理学成因,同样来自那些本应延续至今却销声匿迹的大火。这些大火曾在历史上燃烧过,它们要么是自然之火,要么是人为引起,而且地貌已经适应了它们的塑造作用。如今这些大火已然退去,造成的后果是生态退化,同时积累了大量可燃物,并引发更多、更猛烈的野火。换句话说,地球的火危机说的不只是那些在城镇里横冲直撞、把乡村变成一片废墟的危害性火灾,也包括那些被人类主动扑灭而销声匿迹或者无法再次点燃的有益之火。地球生物群的崩解不仅因为野火的屡屡爆发,也由于温驯之火的缺失。2013年,平肖特保护研究所调查了美国的森林状况,对未来趋势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了调查结果《人类世的森林保护》——这是许多专家的集 体智慧结晶,包括对植物、水、空气、土壤和野生动物进行的全面生态扫描。其中,每项学科研究都包括一个共同元素(不同研究的汇聚点)——火灾。地表面貌瞬息万变,火贯穿于其他一切进程。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火,就无法理解其他一切。
地球的火三角结构还存在第三个方面,我们要看到的不只是当前存在和缺失的火,还要看到深度时间,其燃烧物并非来自有生命的生物质,而是来自石质。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的行为愈演愈烈。他们从古老的地层中获取燃料,在当前的时间中借助复杂的(且难以理解的)交互反应进行燃烧,然后将剩余物排放到未来的地层。工业燃烧重组了地球上的火系统。简而言之,化石燃料的燃烧起到了助燃、增效和普及全球的作用。它使得地球上没有什么地方可以不被火影响。
燃烧生物景观和燃烧石质景观,这两者间的辩证关系解释了地球火场上的大部分矛盾现象。矛盾之一:我们越是试图把火从随之共同进化的地方上清除,火的反扑就越是猛烈。如果没有汽油驱动的机器(从直升机到轻便泵)提供的反作用力,人们恐怕一开始就不会再在消除火灾方面耗费精力了。矛盾之二:虽然野火引起越来越多媒体的关注,但实际被大火焚烧的土地总面积在减少。将化石燃料作为能源的社会开始寻找火的替代物,并力图消除或限制生物和石质景观中的火。加利福尼亚州在2020年有420万英亩(1英亩≈4046.86平方米)土地被烧;而在前工业时代,这一数字可能会超过1000万英亩,尽管这并非野火集中爆发的结果。矛盾之三:随着化石燃料的使用逐渐减少,人类不得不增加生物景观的燃烧。这样便形成了火赤字。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情况,我们需要使火燃烧得更健康,而这可能是最可靠的方法。
把所有这些火的影响加起来——包括来自火焰的直接影响以及烟雾、已消除的火、经过火催化的土地再利用和气候变暖带来的间接影响——我们就能看到地球火时代的大致轮廓了,它相当于有火的冰河时代,这便是火焰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