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时间之野(精) 何述强散文集

書城自編碼: 3942694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何述强
國際書號(ISBN): 9787540796808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1.4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竞争优势:透视企业护城河(珍藏版) 6[美]布鲁斯·格林沃尔德 》

售價:HK$ 118.8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日本通史(修订本)上下 》

售價:HK$ 309.6
好的爱,有边界
《 好的爱,有边界 》

售價:HK$ 70.8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心悦读丛书·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 》

售價:HK$ 69.6
马王堆考古手记
《 马王堆考古手记 》

售價:HK$ 118.8
全靠演技
《 全靠演技 》

售價:HK$ 54.0
流人系列01:驽马
《 流人系列01:驽马 》

售價:HK$ 94.8
电工大手册(第二册)——电工常用电路、接线、识读、应用案例
《 电工大手册(第二册)——电工常用电路、接线、识读、应用案例 》

售價:HK$ 95.8

 

編輯推薦:
本书呈现了作者内心的自我探寻与向外的不断求索,从整体结构到篇章内容再到语言文字,都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视角和艺术风格。不论是对乡村的书写,还是对历史的思考,抑或对山河风物的记录,作者总能从中生发与众不同的感悟,而这些感悟既另辟蹊径,又合情合理,让人品之既惊喜又感叹。作品内容回归心灵,其中所透露出的精神信仰,既超然于物外,又有对自然的敬畏,让作品于细腻、有力之外,多了一份严肃与厚重。
內容簡介:
本书是广西仫佬族知名作家何述强的一本散文精选集,共收录其近年来创作的37篇代表性作品及30条蕴含哲理与诗性的微段落。作品兼具历史感和诗性,直面现实,文笔细腻、灵动、有力,文气沉静,有正大气象,含金石之声,涵盖个人成长、感怀故乡、行走感悟、历史思考等多个主题,所饱含的真挚情感很让人共情、共鸣。此外,该文集的亮点还在于作者对广西自然山川及人文旷野进行了诗意的洞察和理性的思考,在隐微之处发现亮光,向人们展现了广西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为读者深入理解广西文化打开了一扉窗口。
關於作者:
何述强,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出版有城市传记《山梦为城》,民族文化随笔《凤兮仫佬》,散文作品集《隔岸灯火》《重整内心的山水》,非遗专著《百鸟衣——羽光绚丽的传奇》等。现任广西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
目錄
第一辑?隐伏的村庄
这些不起眼的一草一木,构成砖混楼房林立的当下村庄里另一个隐伏的村庄,那是他们的精神故乡,那是夜晚给他们睡得安稳的东西,那是滋养生命的重要事物。

时间的鞭影
故山松竹月
来宝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隐秘的事物
沉寂中的轰鸣
死亡故乡
寂寞的坟碑
土城童话
石龟行走在记忆的洪荒旷野中
江流无声
隐伏的村庄
生命中总有些仪式不能省略


第二辑?仿佛一道电光?
那一朵被叫作天香的花儿,那些僻静的村落,那些神情寂寥的古镇,那些荒弃的庙宇,沧桑斑驳的古道,将在这一道亮光中露出笑靥,敞开心房,缓缓开始诉说。

青砖物语
拉住你的手,这样的夜晚才不会迷路
荒野文字
青龙偃月刀守护的阅读
仿佛一道电光
应说阳明旧草堂
三界轩辕庙
乌雷的那一场雨
聆听湘江 回首苍茫
深夜,与一坛酒对话
回到竹简——忻城漫笔


第三辑?江山诗意此中藏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山是陡峭的山,水是湍急的水。山水
的恩赐,丰厚无比,但是,它们绝对不奖励懒惰和懦弱。

木村坡的温暖火塘
和尚岗是一本书
高山岭顶的侗天湖
认出你的混茫
老木棉
江山诗意此中藏
照亮记忆里的事物
七百弄:七百个迷人的传奇
夜访铁城
灵渠梦寻
锄云种花到德保
感受赫章
用一根琴弦征服世界
千秋眉眼龙江河

刀锋上的光芒
?你可以模仿一把刀,但你无法模仿刀锋上的光芒。
內容試閱
记忆中的故乡与童年记忆中的童年,村庄里到处都种有花。村前池塘有荷花,荷花落瓣后有青青的莲子。溪畔路侧、竹林边、菜园篱笆旁有粉红色的木槿花,还有美人蕉。美人蕉花朵的底部有一滴甘甜的琼浆。从这些各处种花的细节我就知道,我们祖上是有审美素养的。他们知道,养活一个村庄,不仅仅需要粮食和盐,还需要松树和竹子,需要花朵和果园。(P12)我的那种成年人的情绪大抵是在归途中开始产生的,并且在归途的风雨泥泞中不断饱满丰硕。故乡的召唤,像一声穿透灵魂的叹息,把人活生生地朝她的怀抱中扯。不管你是滚打,还是爬行, 你都会不顾一切地朝一个熟悉的、梦缠魂牵的地方奔驰,直抵内部。(P50)我想到那些燕子,为了建自己的巢,飞到外面衔来一根根的小树枝和草,三合村的人也像那些可爱的燕子一样,用心、用情,从外面衔来一根根的草木,细心地建设、呵护自己的家园。尽管他们都已经住上砖混结构的楼房,他们拿回的东西不一定用得上,甚至与他们楼房的精致装修、冰箱家电等极不和谐,放在楼房里面多少有点尴尬,很可能只能放在楼下的杂物房里,或者倚靠在菜园边,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他们拾掇这些从野地带回的东西,一方面是在丰富完善他们物质意义上的村庄和家园;另一方面,我认为他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维护着他们精神意义上的村庄和家园。无论村庄怎样改变,都不能缺少这些从旷野中带回的、有大地温度的基本素材。这些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它们不一定能在物质上发挥太大的作用,甚至已经用不上,只能默默地被储备、收藏,但是在精神上,它们一直是重要支撑。这些不起眼的一草一木,构成砖混楼房林立的当下村庄里另一个隐伏的村庄,那是他们的精神故乡,那是夜晚给他们睡得安稳的东西,那是滋养生命的重要事物。(P81)与死亡和坟碑的对话经历亲人的死亡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这里边有一种沦陷的伤痛。像河滩上的沙子,水一冲,分崩离析,再也难以聚合。幸亏飞逝的光阴,有让人逐步学会遗忘的功能。累累的坟冢,整合着我们的悲伤,同时也淡化了我们的悲伤。把这一次死亡和以往众多的死亡排列在一起,把它纳入一个宏大的背景和世界中,那么,近切的会变得有些遥远,激烈的会变得有些宁静,重要的也就会变得有些次要了。就好像一滴滚烫的水跌落一桶冷水中,由于它体积太小,它的热度很快就会消退。但那桶水无形中壮大了,日积月累,它将越发给你一种冰冷的感觉。死亡是一个无比深邃的世界,它以如许冷漠的表情牵引着你,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它都不紧不慢地为你安排归途。它在你看见和看不见的地方延伸着,横亘着,亲切而又遥远。它是构成你故乡的重要元素,这元素博大精深,比梦还飘逸,比血还黏稠。没有它,整个故乡会陷落,会黯然失色,会漂泊无根。故乡,是一个人庞大而幽微的系统,它记录有你生命的密码,你得受它萦绊,同时又获得它的滋润。(P53-55)生是庄重的一件事,死也是不能随便打发、草草收场的一件事。而这样的感受,是我在毛南族聚居地环江行走时变得真切的。我第一次到环江凤腾山看到毛南族古墓群,完全被那种满山遍野气势雄浑的古墓坟碑震撼了。每一座古墓的墓碑和墓石都雕刻精美,有一些墓碑上还雕刻了立柱、重檐楼阁,毛南族的先民把死亡这个归宿提升到了艺术的境界。谁敢说南方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化,没有品位?大山深处的人们,生得寂寞,死也寂寞,有大量的时间可完成他们想要的那种效果。并不富裕的他们,用日积月累的财富,在生前就准备好他们的坟墓和墓碑。异草奇花、人物、神人灵兽、宫殿、琳琅文字在石碑和墓砖上出现,共同呈现一个活泼灵动的艺术世界。或许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人一定要留下一些认真对待的东西,比如一座坟墓。最后的归宿地,焉能潦潦草草,不负责任?与山间草木鸣虫晨昏与共的时候,得有一样拿得出手的物件,作为曾经是万物灵长的一个交代。在滔滔星光月华之下,得有一些琪花瑶草、灵兽神仙从石头上醒来,为这个世界的黑夜献出它们的生动;得有一些诗联吟哦从石头中走出,应和大自然的节拍,与山鬼的语言共鸣,回响在山谷之间。(P85)我喜欢轻轻地蹲在坟碑前,或者干脆坐下来,坐的动作也是小心翼翼的。这世上有许多东西是不能惊动的,坟碑就是其中的一样。就好像晨路上碰见一位老成的长者,你不能过于热情,太热情他吃不消,也不能大喊大叫,大喊大叫会破坏他固有的平衡。你只能悄然驻足,轻呼一声,点头微笑。(P99)行走中的思考刚刚到乌雷时下着小雨,正当我准备走进伏波庙的时候,雨越下越大。于是,在乌雷伏波庙我经历了一场大雨。没有雷声,并不是所有的雨都需要有雷声。同样的道理,并不是所有的雷都需要伴着雨滴。况且,有些雷声是听不到的,有些雨是无形的。没有声音的雷有时候更加震动心灵。海雨天风,与我一起拜谒了将军。情动于中,当下吟成一首:“天风海雨拜将军,千载乌雷有余情。庙祀英雄国魂在,轻敲神鼓振我心。”(P135-136)回想起来,翻过那座山,就像是啃一部内容艰深的名著。
一部经典著作不会让你轻易进入,一座高山也一样。有些人会视为畏途,望而却步,即使是惯走山路、驮运物资的马匹,也有登山时怯场的,还没到半途就退下来,再怎么打它也不上去。爬山时,所有的艰难、乏味、疲惫,都一齐涌来,这时候需要意志力,需要平常心,跟阅读艰深的著作一样。如果你被击退了,你就无法发现许多深藏的秘密,进入不了深邃的世界,也无法体验攀登过程的那种快乐。(P177)
车子绕着山腰行进,我看到一块向阳的坡地,种着青葱的作物。瑶族人民因地制宜,不会放弃大石山中任何一块生长希望的泥土。现在只看到农作物,只看到阳光,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家,在深深的?底,披一缕朝霞出发,要踢落多少露珠,才能到达这片坡地?这一块向阳的坡地,是他们一世的荣华、枯寂和希冀,是他们生命所能达到的高度。(P225)八桂有星光随着平陆运河的开凿,从横州到钦州一线的自然、人文景观以及历史人物、风土人情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可想而知,通航以后的平陆运河,亮亮的河水将仿佛一道电光,照彻两岸的许多事物。那一朵被叫作天香的花儿,那些僻静的村落,那些神情寂寥的古镇,那些荒弃的庙宇,沧桑斑驳的古道,将在这一道亮光中露出笑靥,敞开心房,缓缓开始诉说。我感到这块土地寂寞已久,这块土地上的河流缺少对话,河流与大海更是缺少交流。运河的开凿,正是提供了对话和交流的机会。(P108)有一支独特的“高山汉”于近代从外省迁来,汉文化与黔桂边陲少数民族文化在这里融合、生发,交相辉映。星星与星星不会相互埋没,相反,它们共同的光芒会使天空更加明亮。山高林密,为了传递信息,取得照应,天峨人的声音都比较洪亮、准确,一发音就具备提神醒脑的功能。相邻的两座山,可以看到对方的房子,但是,要走到对方家中喝上一杯酒,可能要走上一整天。早上出发把露珠踢落,夜晚进门把晚霞捎上。隔山喊话,可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词,在极少量的语言中必须蕴含足够的信息和明确的目的。另外,山里云遮雾罩,光照不足,娱乐活动较少,人们在谈话中增加故事性和戏谑的成分就比较多。这叫在语言中找乐子吧。语言的快乐部分充实了他们在大山中生活的寂寞。个性常常源于与众不同的生长环境。从这里走出了有名的作家、学者、教授,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比如,作家东西,纽约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于仁秋,评论家张柱林,等等。一个人口不多的山区县份,能够产生好几个在文学上、学术上有建树的人物,的确了不起。(P213)邕宁的文化中,“婆文化”十分丰沛。信仰是人类精神世界需求的投射。民间的信仰,往往最有温度,最接地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五圣宫里有两位母性神,她们与卖粥的老阿婆、送子嗣的花婆圣母、照看婴幼儿的十八奶娘一同构成了蒲庙的“婆文化”精神谱系,在民间的信仰里,能够带给人们现世安稳和宁静,能够驱除阴霾邪魔,呵护孩子健康成长。这“婆文化”甚至延伸到旷野之中,那楼镇那良村那蒙坡有一处清凉胜境雷婆岭。我没有深研雷婆岭的来历,但是,一个“婆”字,已向我们传达出母神对万物生灵的眷顾。传说五月初五那一天,雷婆岭上所有的草木都是消灾祛难的灵药,随便采上一把,回家煮水洗个澡,都可以获得一年的康宁。我想,这不是“婆子心切”的变现又是什么呢?雷婆岭上众多的摩崖石刻记录了先人们对自然和神灵的感恩,而现在每年五月初五雷婆岭上热闹非凡,附近老老少少都走向那里,这说明,民间文化的确是民族文化之根,有着强大的摄受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呵护,庄严地感恩,这些东西不会过时。(P222)懒人的文学与创作猎人打猎物,还会闭着一只眼睛呢,你能说他猥琐吗?人类产生力量的状态,都不是太光鲜的,太光鲜就是摆了。最勇猛的鹰,站在树上都像生病了一样,猥琐极了,但它突然的一击,却是致命的。我觉得文学的语言,就应该是这样的状态。(P274)文学也一样,懒人才能做好。懒人敢于把收集到的素材晒干水,以免做成作品后架子松动、变形,造成散架。懒人把作品的生产期拉长,实则是为了让作品在成型过程中吸收更多的天地日月精华。懒人喜欢悠悠梦寐,是为了养成闲散自由的心态,像篱笆上的瓜藤,开花结果自有其时,用口号喊不出来。(P278)就像冷风,通过树洞和崖隙吹出乖戾口哨,通过空旷原野发出呜呜悲鸣,通过潮水拍响万马嘶吼。文字,通过形形色色的手指,幻化个性迥异的风景。文字过境时,可能微服私访,悄无声息,可能吹吹打打,极尽张扬,也可能飞沙走石,留下荒乱残迹。声名狼藉的作家,往往就是第三种,承受着狂风骤雨之后的萧条。(280)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