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
幻想底尽头:穆旦传(《穆旦年谱》编撰者历时二十余年心血之作,基于《穆旦评传》精心修订,文献翔实可靠,完整讲述了一位中国诗人与翻译家并不平顺的一生。)
》
售價:HK$
140.8

《
“义与制不相遗”:蒙文通与近代学界
》
售價:HK$
107.8

《
从黑船来航到开罗会议:近代日本外交历程
》
售價:HK$
140.8

《
论美国(附赠解读手册)
》
售價:HK$
140.8

《
熬通宵也要读完的中国史
》
售價:HK$
74.8
|
內容簡介: |
《张謇与近代中国》第一辑是关于张謇与中国近代化的论文集,分设“专题研究”“张謇与实业”“张謇与教育”“张謇与社会”“张謇与法治”“近代人物研究”“文史札记”等七 个版块,共收录论文十七篇。全书主题丰富,既涵盖张謇研究中实业、教育等传统研究领域,又涉及张謇的社会治理思想、法治观念等新兴研究领域。论文质量较高,多是国家社科基 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jiaoyu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各类课题的研究成果。作者群以高校知名教授和青年博士为主,反映了国内学界张謇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最新学术资讯。
|
關於作者: |
钱荣贵,南通大学文学院院长、张謇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重大项目1项。获江苏省、湖北省优秀成果一等奖,jiaoyu部优秀成果二等奖。
|
內容試閱:
|
张謇的易学思想
梁林军
摘要:张謇认为,《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周易》是天道之书,也涵括了圣人之道。《周易》是变易之书,也是不变之书,所谓不变就是“守正而处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变化,应对策略是要“不忘危”,懂得进退、存亡、得失无定的道理,并且能够时刻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他认为,学《易》可以知命,不知命者无以学《易》。易学研究方面,张謇对于郑玄、朱熹积极肯定,尤其认为朱子的《周易本义》是《周易》历代注疏和研究中唯一做到“参天道、明人事而切于日用行习者”。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张謇的思想和实业实践,“生”字再恰当不过,充分体现了易经“生生之谓易”的思想。“父教育、母实业”运用易经的阴阳和合思想,“棉铁主义”则运用易经的刚柔相推思想。张謇处于变世、乱世之中,运用易经的革卦,阐述和表达革故鼎新、改革社会的思想。尤重易经谦卦中满损谦益的道理,强调谦虚守正,由此通达。
关键词:张謇 周易 谦虚 不忘危 守正处中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著名实业家。张謇是中国近代化、工业化的开拓者和先驱,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在实业、教育、公益等方面的贡献为人熟知,但他在易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和贡献却鲜有人知。诸经之中,张謇于易经着力最多,对易学史颇有研究,曾致力于易经的训诂工作,并著有其一生唯一一部儒学研究专著——《周易音训句读》,对研究《周易》的文本意义大有裨益。张謇经历颇为丰富,曾治学、随幕、从军、为官、经商、办学、治水等;亲历晚清、民国初年几乎所有重大政治事件,一生创办了40多家企业、近400所学校。晚年,张謇认为自己一生得力于《周易》,易经是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经典。由此,本文着力探讨这位学问、人格、事功俱高的先贤的易学思想和要旨,探析他对易经的理解以及易经对他思想和事功的作用和影响。
一、 一生得力于《周易》
《周易》是中国最早的哲学著作。张謇曾邀请美国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到南通讲学,在欢迎词中说:“博士之历史,已由南通报刊布传阅,不复赘述。博士于哲学研究有年。哲学之作用最大,能呼吸高尚之空气,而使之附丽于实质之中。此实质之为物,使无空气以为营养,则日就陈腐而无用。故政治教育不能与哲学宣布独立。中国讲哲学之最古者,莫如《易经》;其次则《礼记》亦有所发明。《易》《礼》讲圣字,圣即无所不通之谓,宋儒解释拘束,失其本义。近世能以哲学灌入于政治教育者,首推美国。故美国之共和制度,实足为吾人之模范。”张謇:《为杜威博士介绍词》,李明勋、尤世玮主编:《张謇全集》(第四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第462—463页。张謇对于西方“哲学”的理解是,与政治学、教育学相比,哲学的作用最大,哲学相当于新鲜、洁净的空气;空气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人又赖之以维持生命;哲学讲的是高尚、形而上的道理和内容,哲学概念在现实世界中难以找到一一对应的事物,但是人、国家和社会如果不能用哲学进行思考,就会像缺氧、不能呼吸一样,必将陈腐而无用。张謇具体举《周易》讲“圣”字为例,“圣”即无所不通,有超越性。“圣”字就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其对应的事物,但是人却不能离开它。美国的共和制度在政治上的意义非同小可,但“共和”的思想不是天赋,也没有先例可以循照,如果不是美国人一直对政治、政体、政治制度进行哲学性的思考和探索,美国也很难有共和制度的创造。可见,张謇认为《周易》是哲学著作,《周易》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新鲜、高尚的“空气”,它不仅滋养着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而且因为其“高尚”与现实之间形成的张力,于无声无息中助力中国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