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追梦珊瑚 献给为保护珊瑚而奋斗的科学家

書城自編碼: 39347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者: 刘先平,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020183272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9.9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人工智能新时代:核心技术与行业赋能 》

售價:HK$ 105.6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西方文明4000年(战争与和平,野蛮与文明,沉沦与觉醒,记录影响西方文明发展的历史瞬间) 》

售價:HK$ 93.6
樱照良宵(全2册)
《 樱照良宵(全2册) 》

售價:HK$ 83.8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我应该,我要,我愿意 》

售價:HK$ 62.4
长江小史
《 长江小史 》

售價:HK$ 59.8
智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与时空演化
《 智慧城市安全韧性评价与时空演化 》

售價:HK$ 93.6
流程即组织力:华为高效增长的业务管理逻辑
《 流程即组织力:华为高效增长的业务管理逻辑 》

售價:HK$ 78.0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
《 资治通鉴全本新注(全十四册) 》

售價:HK$ 1873.8

 

編輯推薦:
★《美丽的西沙群岛》姊妹篇
★70多岁老人的海洋探险,真实记录科学家们保护、恢复珊瑚礁和海洋生态平衡的追梦之旅
★四色印刷,内含50余张海底世界实拍图,梦幻珊瑚、神奇鱼类一应俱全
★有趣味的海洋知识科普,有温度、有情怀的探险科考纪实
★天然的生态文明教育读本
★澎湃的激情,跌宕起伏的情节,科学的探索,真诚的呼吁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精彩的探险纪实作品,熔丰富的海洋知识、有趣的故事、深沉的哲思于一炉。在作者和夫人李老师的探寻、追问及历险中,一个异常绚烂的海洋世界在读者面前缓缓打开,而以皇甫晖团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研究、保护珊瑚礁的科考历程也被细致地呈现出来。
關於作者:
刘先平(1938—2022),安徽人,我国当代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历任《安徽文学》编辑、《传奇·传记》杂志主编、安徽省作协常务副主席、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等。他在大自然中凿空探险四十多年,足迹遍布我国生态关键区,并致力于大自然文学的创作与思考。著有《云海探奇》《大熊猫传奇》等长篇小说及《山野寻趣》《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美丽的西沙群岛》《一个人的绿龟岛》等几十部大自然探险奇遇故事。其作品多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
目錄
呼唤生态道德(代序)001
引子001
发现钻石红珊瑚?003
吃出了珍珠012
珊瑚梦020
流星雨026
珊瑚狂舞034
谁在偷袭?045
月亮鱼太阳鱼056
三只螃蟹分类067
飞箭齐射074
南沙群岛有湖087
剑鱼疯狂103
寻找黑宝石113
美人鱼127
炮弹鱼发起攻击135
“魔鬼”很淘气141
天上掉下个小蝠鲼148
海上漂起红带子158
小笪的故事177
还是那个鹿回头?181
遭遇轰炸190
警报:海底躺着核弹200
名片掉色204
梦想的光辉212
深海更迷人227
刘先平四十多年大自然考察、探险主要经历229
內容試閱
呼唤生态道德(代序)
生态道德的缺失,是造成生存环境危机的肇因之一。
感谢大自然!在三十多年的山野跋涉中,大自然给予了我最生动最深刻的生态道德教育。因而无论是我创作的描写在大熊猫世界、相思鸟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还是我描写的在野生动植物世界探险的奇遇,都在努力宣扬生态道德,呼唤生态道德在人们的心间生根、发芽。
环境危机重压着这个世界,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人们纷纷追究其原因,并寻找济世的良方。实际上,环境危机就是生态危机。
建设生态文明可以让中国为世界树立榜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呼唤着生态法律的完善、生态道德的树立,以从根本上消解环境危机,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
法律和道德是一切文明的两大支柱,也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几千年来,我们已拥有处理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法律及道德规范,却缺少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行为规范。《辞海》对“道德”的释义是:“道德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节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和人类自我完善的一种社会价值形态。”这足以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根本未纳入“道德”的范畴,生态道德缺位;抑或可以说,生态道德根本没有进入我们的观念。这是认识的失误。
“生态”一词的出现,至今不过二百来年的历史,而对生态与人、与生存环境的紧密关联的讨论,在时间上则是更近的事情。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然、认识人与自然、认识人与环境方面的重大失误,更加说明了树立生态道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如果不能在全社会牢固地树立生态道德的观念,就无法建设生态文明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正是生态道德的缺失带来了环境危机。长期以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根本没有建立系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律也严重滞后。因而,人们对大自然进行无情的掠夺,无视其他生命的权利,任意倾倒垃圾;没有预后评估、监测的科技滥用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让生态失去了平衡。这些行为招来了大自然的严厉惩罚,直到危及人类本身的生存时,人类才迫不得已地去重新审视其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人与自然关系的法律和生态道德的重要性才得以凸显。生态道德与其他道德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它强调、突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亟须建立人类针对自然的行为规范,以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消解环境危机,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重大命题之一。
相比较而言,树立生态道德比制定、完善生态法律,有其更为艰巨的一面。法律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则”,而道德则是公民应具有的修养和品质,是自觉的自我约束。当然,对法律的遵守,也是完善修养和道德的表现。法律可以明令从哪一天开始执行或终止,但同样的方式并不适用于道德。例如,有的行为违背了道德,却并不违背法律。这大概也就是媒体纷纷设立“道德法庭”的原因。生态道德在全社会的树立,是一个艰难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历经启蒙和培养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甚至可能是终生的。它需要全体公民的参与和努力。
......

发现钻石红珊瑚?
世界上只有一种呼吸,吐纳之间具有惊天动地的神奇。这就是大海的呼吸,它以潮起潮落宣示着生命律动的波澜壮阔。
大海的灵魂是月亮。月亮虽远在38.4万千米外的高空,却赋予了大海血脉的张弛、生物的荣衰。难道月亮是从大海出走,却又时时眷顾故乡的游子?难道这也是引力波的作用?
我和李老师在西沙群岛读海。
椰树的羽叶在微风中絮语,永兴岛和七连屿之间的红海门海况很好。午后的一场小雨将蔚蓝的天空洗得透明、晶莹。靛青的大海闪着红晕。只有在南海极目天空和大海,你才能领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春来江水绿如蓝”所说的那种色彩相融与变幻的美妙。
细浪悠闲地漫步。远处时而蹿起巨大的水花,如大漠孤烟——是鲸,是鱼?
读得我思绪如大海一样翻涌……
不知为什么,山海关那副千古传颂的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时时在我脑海里浮现。
李老师在退潮后的礁盘上拾着贝壳,以另一种方式读海,探视大海深处的五彩缤纷。
昨天,她在一个小水凼中,看到一条灰黑的虾虎鱼正驮着一只彩色的枪虾寻找猎物。那位穿着花里胡哨的“彩衣骑士”在虾虎鱼的导猎下张牙舞爪,显得神气活现。看久了,才发现枪虾竟然是个近视眼,需要借助虾虎鱼敏锐的眼力才能捕猎成功。李老师故作扰动,可还未看清仓皇的枪虾是怎么动作的,虾虎鱼就以闪电般的速度驮着“骑士”,钻进了一个已掘出的洞里……它们组成的生命共同体,令她赞叹不已。
“你看,那边是什么?就在露出来的珊瑚礁上面!”李老师惊乍乍地喊出声,还未等我答话——其实我什么也没看到,在野外,她一向眼尖,常常比我先发现新奇——她已经一溜儿小跑过去了。
“哎,正涨潮哩。当心!”我说。
潮水已摧起水波向这边涌来。她不是不知道。别看落潮后露出的礁盘看似平坦,但坑坑洼洼,小水凼密布;更有软礁盘,就像沼泽地,一脚下去,就是个大窟洞。是什么宝贝使她如此着急?慌得我连忙追去。
李老师涉水声很大,溅起的水花乱飞。潮水来得真快,我心里更急,只得拼命追去。
只见李老师从礁石上抓了个物件,转身飞快地抄近路向岸边跑。
我们的裤子、鞋子都湿了。我直埋怨她:“你没看到涨潮吗?”
“没看到我会那样急着跑?现在你还能再看到那块礁石?”
真的,它已被潮水淹得只露出个尖尖。
“什么宝贝?”我问。
她把右手一摊,一块深红色的珊瑚躺在手心。说是块状,却长不长、圆不圆的,然而那艳红的色彩却很热烈。
“是红珊瑚?”她问。
我心里一激灵,但并不敢肯定。在西沙群岛的几十天里,很多渔民都说过红珊瑚的神奇、宝贵。其实,人类早已认识到珊瑚的价值,不仅将它列为四大有机宝石之首,还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而红珊瑚更是珊瑚中的极品。可我们至今还未在大海中见过,渔民们也没见到。这更引起了我们的无限向往。
我把那块深红的珊瑚审视了一番,发现它像海绵,身上有很多小孔洞,一摇,却很坚硬,没有海绵的弹性。
“不太可能是红珊瑚!听说它生长在深海,怎么可能会在这里出现?”我说。
“不会是潮水打上来的吧?”李老师还沉浸在发现的快乐中。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