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
內容簡介: |
现代矫形器能够做到为肢体残障人士量体裁衣、个性化配置与智能化调控,能够突破性改善以至重建肢体的形态与运动功能,提高肢体残障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改善精神状态。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辅具装配部与以秦泗河教授为首的矫形骨科团队进行了十几年的合作研究,在实践运用中,创新改进了假肢接受腔口型设计方案,加强矫形器与骨外固定器的结合研究与应用。在引进和推广国外的新产品及新技术过程中,不断地创新、研制适合中国肢体残障患者需求的矫形器与假肢,形成了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流程,积累了丰富、扎实的装配工作经验,已为上万名肢体残障患者装配了矫形器,获得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一致认可。本书是辅具装配部对既往几十年辅具装配经验、系列创新产品、假肢矫形器配置流程以及疗效随访进行系统、认真梳理的结果。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赵立伟
高级技师,假肢、矫形器制作执业资格注册师,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从事假肢与矫形器临床装配和研究工作 20 余年,为 5000 多例肢残患者配置了假肢、四肢与脊柱矫形器。近 10 年来与秦泗河矫形外科团队合作,对四肢、脊柱矫形器的研发、装配与临床结合做出了系列创新,成为矫形器师与肢体重建外科医师合作的典范。
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全国民政行业优秀技能人才”“全国民政行业领军人才”称号。国际二级矫形技术员,施罗斯脊柱矫形SBP高级康复治疗师,施罗斯脊柱矫形 GBW 支具装配师。
秦泗河
国际知名矫形外科专家,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矫形外科主任、名誉院长。截至 2021 年底,主持各类肢体畸形残疾手术 36 664 例,创建了相关手术病例数据库,形成了秦泗河医学理念、诊疗风格、四肢畸形残疾手术重建技术体系。发表论文 400 余篇,主编专著 12 部,英文专著Lower Limb Deformities 在国际骨科学界引起广泛关注。
现任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及国际 Ilizarov 技术应用与研究学会(ASAMI)中国部主席;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残障功能重建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委员会(CEFS)名誉主任委员、肢体延长与重建学组组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脊柱裂学组组长;第六届世界肢体重建大会(北京 2024)组委会主席;俄罗斯国家 Ilizarov 科学中心荣誉教授。
张晓玉
教授,现任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顾问。历任湖北省假肢厂副厂长、中国假肢学校副校长、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总工程师、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副会长、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从事假肢学、矫形器学、康复工程、智能辅具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50余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假肢学校和假肢矫形器专业。出版《人体生物力学与矫形器设计原理》《伤残辅助器具装配指南》《轮椅选用养护技巧》《智能辅具及其应用》等多部专著,发表 50 多篇康复工程专业相关论文。
|
目錄:
|
●第一章矫形器概述1
第一节矫形器的概念与作用1
第二节矫形器分类及命名3
第三节矫形器的配置7
第四节现代矫形器智能化的发展趋势10
第五节矫形器在肢体畸形残障者应用数据统计14
第二章上肢矫形器与肢体重建18
第一节上肢畸形、疾患与矫形器应用概述18
第二节上肢矫形器的临床应用22
第三章下肢矫形器与肢体重建39
第一节下肢畸形、疾患与矫形器应用概述39
第二节下肢矫形器的临床应用47
第四章脊柱矫形器与肢体重建84
第一节躯干各部位的畸形与疾患84
第二节脊柱矫形器的临床应用98
第三节脊柱矫形器装配典型病例121
第五章矫形器联合骨外固定器在肢体重建中的应用165
第一节概述165
第二节矫形器联合骨外固定器在上肢重建中的应用167
第三节矫形器联合骨外固定器在下肢重建中的应用176
第六章假肢在肢体重建中的应用187
第一节假肢概述187
第二节假肢与骨外固定结合在肢体重建中的应用200
第三节假肢与矫形器结合在肢体重建中的应用209
第七章佩戴矫形器后常见并发症及注意事项217
第一节常见并发症217
第二节注意事项223
第八章矫形器历史与肢体重建应用策略225
第一节矫形器与肢体重建的历史225
第二节矫形器临床应用策略228
索引241
|
內容試閱:
|
前言
现代矫形器能够做到为肢体残障人士量体裁衣、个性化配置与智能化调控,能够突破性改善以至重建肢体的形态与运动功能,提高肢体残障者的工作能力、生活质量,改善其精神状态。对某些较软性的脊柱、四肢关节畸形,可以通过矫形器在体外持续、缓慢、稳定的推拉力作用,无创伤地矫正畸形,从而避免了手术矫正的痛苦与风险。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肢体残障人士逐渐增多,这对适合中国人群运动健康需求的矫形器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6 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60 号),首次在国家层面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业态进行专门部署和系统安排。假肢矫形器是康复辅助器具的支撑核心,如何从全球视角、中国国情、大健康需求、行业标准等宏观层面,研究实施矫形器与肢体功能重建的发展战略与创新模式,是十几年来本书作者不断探索、实践、总结与创新的动力。
从百年假肢矫形器发展的历史脉络显见,真正使矫形器突破性发展与推广的契机,在于辅具装配部门与矫形外科临床科室紧密结合,以患者的需求为导向,秉承医工结合理念,矫形器师、临床骨科医师与肢体残障者三位一体,方能依据临床医疗的目标、患者对改善功能的愿望以及矫形器师的能力和条件,装配成能满足患者功能需求、外形符合艺术审美的矫形器作品。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辅具装配部与以秦泗河教授为首的矫形骨科团队进行了十几年的合作研究,在实践运用中,创新改进了假肢接受腔口型设计方案,加强矫形器与骨外固定器的结合研究与应用。在引进和推广国外的新产品及新技术过程中,不断地创新、研制适合中国肢体残障患者需求的矫形器与假肢,形成了标准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管理服务流程,积累了丰富、扎实的装配工作经验,已为上万名肢体残障患者装配了矫形器,获得了广大患者和同行的一致认可。本书是辅具装配部对既往几十年辅具装配经验、系列创新产品、假肢矫形器配置流程以及疗效随访进行系统、认真梳理的结果。
书中介绍的最大创新与突破,是矫形器师与临床医师合作,将工程技术、骨外固定器与推拉组织再生重建原理进行优化组合,模仿自然重建理念,从而能矫正既往单纯矫形器难以矫正的畸形,实现了不用开刀手术,就能重建某些肢体形态与功能的目标。实践中自然升华出现“矫形器与肢体重建”书名,奠基了康复辅助器具行业一个全新实用的交叉学科。毕竟,预防肢体畸形发展、增强或重建肢体残障者的肢体形态与功能,是假肢矫形器行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目标。此书的立题、编写思路与出版是在秦泗河教授的鼓励与指导下进行的,并得到了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相关领导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尽管经过了数十位相关领域专家的编写和选材,但限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读者指正并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今后补正。感谢各位编者为本书的出版付出的艰苦努力和工作。本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感谢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赵立伟 秦泗河 张晓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