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HK$
307.6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HK$
74.8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HK$
74.8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編輯推薦: |
1.优秀作家文学经典,当代文学佳作。
2.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
3.作品独具特色,令人拍案叫绝。
|
內容簡介: |
本书经林斤澜先生本人对其作品精心筛选后,结集而成,涵盖了其小说的主要风貌。主要有《溪鳗》、《小贩们》、《同学》、《哆嗦》、《五分》、《春节》、《梦鞋》等!
|
關於作者: |
林斤澜,中国当代作家。1950年到北京市文联工作,任文学创作组成员,创作小说、剧本等,曾参加全国次青年作家代表大会,参加北京作协的筹建工作。先后任北京作协驻会作家、北京作协副主席、名誉副主席、《北京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名誉全委等职。2007年获北京作协”终生成就奖”。出版有小说集《满城飞花》《林斤澜小说选》《矮凳桥风情》,文论集《小说说小》,散文集《舞伎》等。
|
目錄:
|
代序:小车不倒只管推
溪鳗
丫头她妈
小贩们
同学
李地
哆嗦
黄瑶
五分
春节
梦鞋
万岁
氤氲
白儿
电话
Y丫没有娘
门
去不回门
“跳”
轻重小驴车
井亭
短篇三痴
短篇三树
隧道
惊乍
火葬场的哥儿们
乡音
绝句
微笑
阳台
头像
紫藤小院
猪爪
十门(一)
|
內容試閱:
|
总 序
“中国小说100强”(1978—2022)是资深出版人张明先生和腾讯读书知名记者张英先生共同策划发起的一套大型文学丛书。他们邀请我和宗仁发、谢有顺、顾建平、徐晨亮、文欢一起组成编委会,经过认真研讨和多轮投票最终评定了100人的人选小说家目录。由于编委们大多都是长期在中国文学现场与中国文学一路同行的一线编辑、出版家、评论家和文学记者,可以说都是最专业的文学读者,因此,本套书对专业性的追求是理所当然的,编委们的个人趣味、审美爱好虽有不同,但对作家和文学本身的尊重、对小说艺术的尊重、对文学史和阅读史的尊重,决定了丛书编选的原则、方向和基本逻辑。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1978年以后开启的新时期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不仅涌现了一批至今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家,而且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经典,并某种程度上改写了20世纪中国文学史的版图。而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经典家族中,小说和小说家无疑是艺术成就最高、影响力最大的部分。“中国小说100强”(1978—2022)就是试图将这个时期的具有经典性的小说家和中国小说的经典之作完整、系统地筛选和呈现出来,并以此构成对新时期文学史的某种回顾与重读、观察与评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丛书是对1978—2022年间中国当代小说发展历程的一次全面、系统的整体性回顾与检阅,是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重要成果,从特定的角度集中展示了中国新时期文学在小说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需要说明的是,与1978-2022年新时期文学繁荣兴盛的局面相比,100位作家和100本书还远远不能涵盖中国当代小说的全貌,很多堪称经典的小说也许因为各种原因并未能进入。莫言、苏童、余华等作家本来都在编委投票评定的名单里,但因为他们已与某些出版社签下了专有出版合同,不允许其他出版社另出小说集,因而只能因不可抗原因而割爱,遗珠之憾实难避免,而且文学的审美本身也是多元的,我们的判断、评价、选择也许与有些读者的认知和判断是冲突的,但我们绝无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别人的意思。我们呈现的只是我们观察中国这个时期当代小说的一个角度、一种标准,我们坚持文学性、学术性、专业性、民间性,注重作家个体的生活体验、叙事能力和艺术功力,我们突破代际局限,老、中、青小说家都平等对待,王蒙、冯骥才、梁晓声、铁凝、阿来等名家名作蔚为大观,徐则臣、阿乙、弋舟、鲁敏、林森等新人新作也是目不暇接,我们特别关注文学的新生力量,尤其是近10年作品多次获国家大奖、市场人气爆棚的新生代小说家,我们禀持包容、开放、多元的审美立场,无论是专注用现实题材传达个人迥异驳杂人生经验、用心用情书写和表现时代精神的现实主义作家,还是执着于艺术探索和个体风格的实验性作家,在丛书里都是一视同仁。我们坚信我们是忠实于自己的艺术理想、艺术原则和艺术良心的,但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角度和标准是唯一的,我们期待并尊重各种各样的观察角度和文学判断。
当然,编选和出版“中国小说100强”(1978—2022)这套大型丛书,除了上述对文学史、小说史成就的整体呈现这一追求之外,我们还有更深远、更宏大的学术目标,那就是全力推进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历程和“全民阅读·书香中国”建设。
代序:小车不倒只管推
一、耄耋
零二年我虚岁八十,走上耄耋路程。
想想前人先贤,有四十五十就写自寿自白自述的。亲朋好友如若“唱和”,也会热闹一时。我做文字工作半个多世纪,写点什么不烦难。就是五言七言、合辙押韵也是能够的。
零三年周岁八十。
看看前一年文字,实在“老套”。只有“小车不倒只管推”,贴近心态。但这句话一看就是来自歌谣,决非个人的创造。难道真落得“天下文章一大抄”?
再者,想想世界上抄来抄去,千年还不休。看看个人,抄到古稀今不稀,无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偏偏都硬撑着一句话了不得:“语不惊人死不休。”
又是“一大抄”,又是“死不休”,我遂“困惑”终生。耄耋路程上,本当超脱。如此不妨问问这“困惑”是怎么起的?
回头先找找“古稀”吧。
二、古稀
古稀今不稀,我给香港那边编了本书,题名“句点年月”。“句点”两字,是我“锁门”想出来的。那年月赶上节骨眼,那节骨眼赶上“大事小情”。“大事小情”是媒体上爱用的词儿,指的是特别的风波,另外我是说文学上的特别。我觉得需要格外安静地想一想,就从门缝里出手,给栅栏挂上铁锁,把自己锁在里边。先前先后,我都没有这样的习惯,这回是从同事那里听来的。正在斟酌“句点”的时候,有人远近找我开笔会,差点儿发生了误会。
我发过牢骚,把“句点”和“经典”弄浑了。文学是什么?不过是“写什么”“怎么写”。
永恒的主题就那几个,流行的样式就那几样。写了千百年下来:“写什么”?嚼过的馒头。“怎么写”?偷来的锣鼓。
这几句牢骚其实也陈旧,不过是老古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翻版。
那一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也硬撑在千古流传之中,不是翻版,也是盗版。
翻版与盗版,风吹又雨打,立碑如碣,模样如经典。倒叫人挖根刨底,不妨再“返祖”一时代,抠抠“知命”不“知命”。
三、知命
知命不知命,反正自我感觉良好。总开夜车,熬一路的磕绊,拼十年八年的输赢。可怜眼见冒了头,出山有日,却碰着这个那个的阳谋阴谋沙尘暴,紧接着史无前例的黑暗,整十二年什么也干了,就是不干本行,不写一字。
忽然可以写字了。我坐小板凳,按发黄的稿纸于大板凳之上,眉花眼跳之际,想起最良好的时光过去了。好比市场上切段卖鱼的,中段叫猫叼走了,摊上只剩下头尾。
忽然政策大变。
敏感的叫道:作家活着,作品死了。
钝感的离了政策挪不开步,不是老泪纵横,就是目光茫然。
我又感觉良好,提起精气神,把宣传政策的写作叫作“图解”。这名称来自建筑,最常识的解释是“看图织字”。最逻辑的演绎是“概念化”。从概念出发,经过概念的矛盾,用概念结束。
我高呼“图解”是写作的大敌。“图解”把写作带进了死胡同。多少年来,“图解”窒息了写作。我套用少年时学来的警句:“图解”,还有什么文艺呢?
这时,恰好改革到来。门户开放,外国思潮涌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