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HK$
116.8

《
16至20世纪知识史中的流亡者与客居者
》
售價:HK$
103.8

《
家庭经济学:用经济学视角解读家庭关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加里·S. 贝克尔全新力作)
》
售價:HK$
81.4

《
人间词话汇编汇校汇评(新)
》
售價:HK$
54.8

《
王名扬全集:美国行政法(上下) 王名扬老先生行政法三部曲之一
》
售價:HK$
173.8

《
军人与国家:军政关系的理论与政治
》
售價:HK$
140.8

《
中国雕塑 高等院校艺术与设计类专业
》
售價:HK$
86.9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
售價:HK$
69.3
|
編輯推薦: |
本书根据教学实录,生动还原教学过程,为教师开设拓展课教学提供了“拿来就能用”的、切实可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参考,为教师在拓展课自主选题、开发和设计指明了思路和方向。
|
內容簡介: |
本丛书是作者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以改变数学学习内容的单一现状为目的,分年级段、分类别地从近几年众多研究中筛选出一些经典案例,进行总结、梳理、完善形成的。该丛书按照年级从易到难共分6册,每册收集24~25个案例,对师生的互动未作较大的改动,生动还原教学过程。每个案例从“课前思考”“教学目标”“教学实录”“课后体会”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小学数学拓展课的实践运用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本,拓宽学生探究的空间。本册建议适用于小学五年级,读者可以根据自己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修改或补充。
|
關於作者: |
陈加仓 浙江省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访问学者,浙江省优秀教师,浙江省新课程主题构建课堂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著有《小学数学拓展课:教什么,怎么教》,主编《名师教你学数学》丛书。 谷尚品 浙江省温州市蒲鞋市小学数学教师。高级教师,温州市教坛新秀,温州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温州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浙江省陈加仓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在省、市级教学研讨会上开设公开课、讲座达20余次。多篇论文在市级获奖,编写《名师教你学数学 三年级》《名师教你学数学 四年级》。
|
目錄:
|
案例1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购票魅力
——“购票学问多”教学实践与反思 /1
案例2 操作感悟,寻找数学本质
——“轴对称图形”教学实践与反思 / 7
案例3 巧设情境,感悟数学的简洁美
——“巧妙的加法”教学实践与反思 / 17
案例4 借助画图,渗透对应思想
——“瓶子的质量”教学实践与反思 / 24
案例5 唤醒生活经验,发展推理能力
——“合理分钱”教学实践与反思 / 30
案例6 赋予童趣,体验符号化思想
——“巧数图形”教学实践与反思 / 37
案例7 借助游戏,建立数学模型
——“猎狗追兔子”教学实践与反思 / 48
案例8 动手尝试,培养空间观念
——“拼接图形的周长”教学实践与反思 / 54
案例9 借助列表,寻找内在规律
——“探险相遇”教学实践与反思/ 62
案例10 建立模型,在变化中寻找不变
——“变化中的图形周长”教学实践与反思 / 69
案例11 研究数字黑洞,探索数学奥秘
——“数字黑洞”教学实践与反思 / 77
案例12 借助画图,巧解数学名题
——“长绳测井深”教学实践与反思/ 85
案例13 寻找规律,感受运算的魅力
——“神奇的算式”教学实践与反思 / 92
案例14 数形结合,解经典名题
——“高斯求和”教学实践与反思 / 100
案例15 基于模型思想,展现有序思维
——“搭配问题”教学实践与反思 / 106
案例16 利用加法原理,巧解数学名题
——“不同的走法”教学实践与反思 / 113
案例17 在研究记录中学会有序思考
——“有多少种不同的摆法”教学实践与反思 / 123
案例18 巧妙求和,探索月历中的秘密
——“月历中的秘密”教学实践与反思 / 131
案例19 借助杠杆原理,渗透守恒思想
——“杠杆原理”教学实践与反思 / 138
案例20 打破思维定式,开拓思维空间
——“怎样剪最多”教学实践与反思 / 151
案例21 经历探究过程,提升思维水平
——“数字与页码”教学实践与反思 / 160
案例22 运用转化策略,开拓思维空间
——“巧求面积”教学实践与反思 / 169
案例23 数形结合,打破思维定式
——“正方形个数的计数问题”教学实践与反思 / 180
案例24 借题发挥,渗透化难为易思想
——“排队报数”教学实践与反思 / 190
案例25 数形结合,理解算理
——“两个数的平方差”教学实践与反思 / 198
跋 /207
|
內容試閱:
|
课前思考
“购票问题”取材于宋乃庆、张健主编的《数学文化读本 3年级 上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它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生活中的门票有成人票、儿童票、团体票等,一般成人票比团体票贵,团体票比儿童票贵。三年级学生一般都有购票的生活经验,且购票中的计算只涉及简单的加法或乘法等知识,解决“购票问题”对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但如果需要学生设计几种不同的购票方案,并分别计算出不同购票方案所需要的费用,然后通过比较,找到最划算的一种,是有一些难度的。
教学目标
1、在探索研究活动的过程中,理解购票问题的结构特征,并掌握解题思路,并能按要求正确地设计购票方案。
2、在设计方案、分析比较等活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验购票问题与生活实际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实录
一、揭示课题,初步研究
1、揭示课题。
师:国庆节,许多小朋友外出旅游,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假期。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会用到很多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票学问多”。
2、呈现问题。
研究问题1:国庆节大酬宾,某景点门票的优惠如下:成人票每张10元;儿童票每张5元;团体票(8人及8人以上)每张6元。小明、爸爸、妈妈、爷爷、奶奶5人一起去该景点游玩,怎样买票最划算?需要多少钱?
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买票?
生1:买4张成人票,再买1张儿童票,一共需要45元。算式:10×4+5=45(元)。
生2:我们可以买团体票5张,一共只需要30元。算式:6×5=30(元)。
生3:反对!不能买团体票,因为要8人及8人以上才可以买。
师:是的。如果要买团体票,我们至少需要买几张呢?
生4:8张。
师:买8张团体票需要多少钱?
生5:需要48元。算式:6×8=48(元)。
师:看来这种情况下,我们还是把成人票与儿童票分开买比较划算。
二、探索研究,掌握方法
1. 研究问题2:4个成人,3个儿童,怎样买票划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交流、展示。
生1:买4张成人票,需要40元;再买3张儿童票,需要15元,一共需要55元。
生2:我觉得买团体票比较划算。算式:6×8=48(元)。
生3:总人数只有7个人,不能买团体票。
生2:我先把7个人当8个人算,买8张团体票后,还有1张多余的票可以留着以后再用。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划算?为什么?
生1:买团体票更划算。因为单独买成人票1张10元,如果买团体票1张只需要6元。
生2:因为成人较多,买团体票更划算一些。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这种情况买团体票更划算一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