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索恩丛书·苏莱曼大帝的崛起:奥斯曼宫廷与16世纪的地中海世界
》
售價:HK$
86.9

《
攀龙附凤:北宋潞州上党李氏外戚将门研究(增订本)宋代将门百年兴衰史
》
售價:HK$
97.9

《
金钱的力量:财富流动、债务、与经济繁荣
》
售價:HK$
97.9

《
超越想象的ChatGPT教育:人工智能将如何彻底改变教育 (土耳其)卡罗琳·费尔·库班 穆罕默德·萨欣
》
售價:HK$
75.9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HK$
85.8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97.9
|
編輯推薦: |
本套书在编写过程中着重突出以下几个特色:1)将主要知识点融于任务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精简传统知识点,强化识图与绘图技能训练。2)全书从制作简单零件的三维造型入手,从认识三视图到绘制三视图,到*后实施项目训练,符合高职生源认知事物的规律。3)上篇每一任务都采用统一思路,即从“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归纳总结”→ “课堂练习”→ “知识拓展”,脉络清晰,特点鲜明。4)在每一任务(或项目)学习之后均安排了“课堂练习”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部分任务的*后还安排了“知识拓展”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习惯。5)下篇训练项目的选择在难度上是逐渐递进的,即从“主导项目”到“引导项目”,再到“提高项目”,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实施性强。6)在编写过程中,“相关知识”力求精简;“任务实施”力求详细;“归纳总结”力求拎出任务实施过程的关键。7)全书配备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AR技术、动画及微课,全面打造3D立体教材。
|
內容簡介: |
本套书上篇共由四个模块组成。内容主要包含了平面图形绘制、三维造型制作、三视图及剖视图等AUTOCAD软件绘图与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以21个工程实际中常见的简单零件为载体,将知识点全部贯穿其中并采用任务驱动模式。通过完成每一任务来加强识图、绘图技能训练。下篇共由三个项目组成。内容主要包含了螺纹及其连接、键连接、销连接、弹簧、齿轮、滚动轴承、表面结构、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零件图、装配图等知识。以三个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小型机械装置为载体,将知识点全部贯穿其中并采用递进式的项目训练模式组织教学。全书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主线,讲中学、学中练的鲜明职业教育特点。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学院机电类各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其它专科院校使用或技术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刘海兰,汉族,山西大同人。本科学历,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致公党党员。1988年7月至1992年5月,在常州市第二煤矿机械厂任技术员;1992年5月至今,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主要成果:江苏省第八批“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先后主编出版教材四套,参编教材两部。获得院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院级精品教材1套。先后获学院“金讲台”教师及学院“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先后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横向项目10多项;主持省级纵向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863项目1项。获得专利20多项。
|
目錄:
|
绪论(1)
上篇
模块1认识机械图样并绘制平面图形(5)
任务1认识密封垫片机械图样并绘制其平面图形(5)
任务2认识交换齿轮架机械图样并绘制其平面图形(32)
模块2认识简单零件的三视图并建立其三维模型(52)
任务1认识楔块的三视图并建立其三维模型(52)
任务2认识顶针的三视图并建立其三维模型(61)
任务3认识轴承座的三视图并建立其三维模型(67)
模块3简单零件三视图的绘制与识读(73)
任务1基本几何体三视图的绘制(73)
任务2楔块三视图的绘制(86)
任务3接头三视图的绘制(90)
任务4顶针三视图的绘制(93)
任务5阀芯三视图的绘制(98)
任务6三通管三视图的绘制(101)
任务7轴承座三视图的绘制(105)
任务8轴承盖三视图的识读(111)
任务9夹铁三视图的识读(115)
任务10轴承座三视图的尺寸标注(117)
模块4机械零件的表达(129)
任务1阀体的表达(129)
任务2压紧杆的表达(135)
任务3泵盖的表达(139)
任务4支架的表达(144)
任务5模板的表达(150)
任务6摇臂的表达(153)
任务7阶梯轴的表达(155)
下篇
项目1千斤顶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167)
子项目1千斤顶零件图的识读(193)
子项目2千斤顶零件图的绘制(194)
子项目3千斤顶装配图的绘制(200)
项目2铣刀头机械图样的识读(206)
子项目1铣刀头零件图的识读(219)
子项目2铣刀头装配图的识读(220)
项目3齿轮油泵装配图的识读(227)
子项目1齿轮油泵装配图的识读(232)
子项目2齿轮油泵泵体零件图的拆画(233)
附录A常用机械制图标准(245)
参考文献(265)
|
內容試閱:
|
前言本书以2010年出版的《机械识图与制图》(上下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成果教材)为基础,结合这些年使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进行了重新改编。本书仍采用任务驱动和项目训练的模式,将主要知识点贯穿于简单的机械零件(上篇)和3个训练项目(下篇)当中。在编写过程中,以任务为主线,在对原有知识点进行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既考虑了知识点与任务的相关性,又照顾了知识点本身的关联性,从而很好地解决了原书中部分项目对知识点解构过度的问题。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着重突出以下几个特点:(1) 将主要知识点融于任务或项目实施过程中,精简传统知识点,强化识图与绘图技能训练。(2) 全书从制作简单零件的三维造型入手,从认识三视图到绘制三视图,到*后实施项目训练,符合高职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3) 上篇每一任务采用统一思路,即从任务分析→相关知识→任务实施→归纳总结→知识拓展→课堂练习,脉络清晰,特点鲜明。(4) 在每一任务(或项目)之后均安排了“课堂练习”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部分任务还安排了“知识拓展”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习惯。(5) 下篇中的三个训练项目在难度上是逐渐递进的,即从主导项目到引导项目,再到提高项目,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实施性强。(6) 在编写过程中,“相关知识”力求精简,“任务实施”力求详细,“归纳总结”力求拎出任务实施过程的关键。(7) 全书采用最新《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国家标准。采用任务驱动与项目训练模式组织教学,要适时利用机房进行现场教学、理论上机一体化教学,并应配合书中给出的各类资源,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8) 全书配备了充足的教学资源,利用现代AR技术、动画及微课,打造3D立体教材。书中的大部分案例均提供了AR立体模型。对于装配图,其装配过程及工作原理通过三维动画展现。对于大部分重要的知识点,都配有微课讲解,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理解掌握知识,从而提高绘图、识图能力。本书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机械类各专业教学使用,参考学时为120学时左右。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教学时数及教学条件进行适当取舍。本书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刘海兰(绪论、模块3、模块4、项目1)、周正元(模块1、模块2)、宋巧莲(项目2、项目3)编写。资源部分由许志荣(模块4、项目1螺纹部分微课)、渠婉婉(项目1除螺纹部分以外部分和项目2、3微课)、周正元(模块1、2微课)、刘海兰(模块3微课、所有AR模型及动画)完成。为使学生真正掌握识图与绘图技能,与本书配套的习题集同时出版。全书由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刘海兰统稿,赖华清教授审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欢迎读者不吝指正。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