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工程机械手册——钢筋及预应力机械
》
售價:HK$
360.8

《
何以中国·何以大唐:唐帝国与突厥斗争史
》
售價:HK$
85.8

《
自学脉诊:图解《濒湖脉学》
》
售價:HK$
46.2

《
漫画非暴力沟通 好好说话写给孩子的社交话术让你的学习和生活会更加快乐正面管教的方式方法 教会父母如何正确教育叛逆期孩子 用引导性语言教育青少年男孩女孩 帮助孩子拥有健康心理的沟通方法
》
售價:HK$
54.8

《
氢能利用关键技术系列--氢能材料
》
售價:HK$
393.8

《
(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 理论与实践)构建中国——东盟“蓝色伙伴关系”研究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1.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珍贵写作秘籍。
专职写作30多年的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向孩子们传授亲身体会和实测有用的灵感获取秘籍,用孩子能理解和感兴趣的方式,帮助孩子实现写作灵感大爆发!
2.堂源自生活的写作灵感课,随学随用。
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灵感,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本书教会孩子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通过做记录、看新闻、读历史、做游戏、做联想等方式随时随地获取写作素材,并学会挖掘平凡生活经验背后的深刻内涵,打破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困境,将平凡的小事写出彩!
3.真正启发孩子的想象力与观察力,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孩子拥有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往往能产生许多新奇想法。本书作者从孩子的思维和认知能力出发,启发孩子用童真的思维,赋予生活童话般的色彩,将奇思妙想化为一篇篇动人心弦、发人深省的好作品。
4..独家放送作者5篇童话代表作品,给予孩子最直观的启发。
书中,作者选取自己的童话代表作《从现在开始》《口水龙》《谁是蝙蝠侠》《礼物改造机》《捉拿古奇台风》,它们都是作者通过书中的方法,抓住闪现的灵感,所创作出来的优秀的获奖作品。通过这些作品,孩子可以最直观地学习到如何从生活中获取灵感,
|
內容簡介: |
小学生写作文最大的难题是什么?是不知道写什么。因为孩子的见闻相对较少,容易缺乏写作灵感和写作素材。所以,小学生写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激发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哪里来?当然是来源于生活。孩子拥有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角,往往能产生许多新奇想法。本书旨在教小学生随时随地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寻找合适的写作素材,并将它们运用到写作中,创作出优秀的作文。
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凝聚30多年的写作经验,通过15堂写作灵感课,向孩子们传授激发写作灵感的宝贵经验,让孩子们真正发现写作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爱上写作。
|
關於作者: |
管家琪
儿童文学作家。祖籍江苏盐城,1960年出生于台北,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曾任报社记者7年,专职写作逾30年。已出版的童书作品,包括原创、翻译、改编等多种类型,总计逾400册。
作品入选德国法兰克福书展最佳童书、德国慕尼黑青少年图书馆典藏图书,荣获香港书展百大好书奖、台湾金鼎奖等奖项。
插画师简介:
吴嘉鸿
自由插画创意工作者。喜欢做梦玩耍,喜欢收藏与接触大自然,把绘本与插画当作生活与梦想的调色盘,梦想在画布与笔尖上,碰出一道道烟火般灿烂的色彩。
有近30年绘画经验,出版作品:《一只母鸡叫葱花》《我是一只狐狸狗》《一张纸的奇幻旅程》《爷爷的神秘阁楼》等。
|
目錄:
|
推荐序? 创造心视界 许建崑 4
推荐序? 用心揣摩必能意会 林? 玮 7
作者序? 难以言传的技巧 管家琪 11
1 善用“如果” 1
2 勤于做记录 9
3 随时做好准备 17
4 真实的经验 25
5 抓住心动的感觉 35
6 ? 留意新闻 43
7 ? 关注历史 53
8 ? 多接触百科全书 61
9 注重阅读 69
10? 联想的奥秘 81
11 ?在游戏中捕捉灵光 91
12 善用“应景”思维 99
13? 善用分析 107
14? 旧瓶装新酒 115
15? 深挖“背后的故事” 123
附录(故事欣赏) 129
●? 从现在开始 130
●? 口水龙 133
●? 谁是蝙蝠侠 141
●? 礼物改造机 149
●? 捉拿古奇台风 166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创造心视界 许建崑
多年以前,管家琪老师与两个朋友来台中东海大学玩。她们看见文理大道上的老榕树,垂挂着长长的须根,觉得很有趣,拍照时,就把它抓过来当作自己的胡子,像极了土地公公。她就是这样一个随时随地都会迸发生活趣味的人,而她最厉害的,就是总能将这些趣味片段记录下来,将之变成一篇篇好读的故事。
三十多年来,管老师用笔写下的故事,不只是她记得,连我们也记忆犹新。
《口水龙》,肯定是她在自己孩子还在流口水的时候获得灵感并写下的。
她的孩子要当“蝙蝠侠”,管老师就化身蝙蝠侠的助手——罗宾,搜集世界各地不同蝙蝠的资料,好确认她孩子的性格特征,并写下了《谁是蝙蝠侠》。孩子们喜新厌旧,每样玩具玩五分钟就生厌,所以管老师写下了《礼物改造机》,这样孩子可以不断更替玩具,而送礼物的大人就轻松多了。但最后的结果怎样呢?
那一年,有好几个台风相互牵引,滞留在台湾省上空,给了她创作《捉拿古奇台风》的灵感;同时,她也想以此为孩子争取“做自己”的权利。
这个故事与本书所附的第一个故事《从现在开始》有相同的主题,就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按照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生活”。
管老师写这些故事之前,小猴子、阿丹、孟博士、古 奇台风等都只是在她的脑海里浮沉,后来她通过想象、记 录、读新闻、查阅百科全书等方法,一点一滴让它们“活过来”。她在书中把自己的创作经验一五一十地写了下来;还带着读者去分析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系列、罗琳的《哈利·波特》等,了解他们“好点子”的灵感来源及写作历程,让人不禁赞叹作家们创造的“心视界”,竟可以如此历久弥新。
通过这本书,读者可以一窥管老师的“心视界”,了解她写作的奥秘,同时学会体悟生活的智慧与乐趣。我猜想,管老师更大的愿望是读者能拿起笔,一起来创作,也成为创造“心视界”的一员。
善用“如果”
“好点子”,这个说法实在是非常传神。创作的灵感,一开始经常就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就是一种灵光乍现的感觉,抓住这个点,再进一步去慢慢进行联想和发挥, 也许就能把“点”发展成“线”或是“面”,然后完成一篇或是一部作品。
那么,怎样才能找到一个好点子呢?
秘诀之一,就是善用“如果”这个词,多使用这个词来激发创作灵感。
● 灵光乍现
我们不妨来看看,有多少文学作品使用“如果”。
如果有一个穷小子,突然交上了天大的好运,居然能够碰到降落凡尘的仙女,而且美丽的仙女谁都不爱,就一心一意只爱他一个人,简直就是专程为了帮助他摆脱贫困的生活而来……(《牛郎织女》《董永和七仙女》等一大堆民间故事,以及《聊斋志异》里各种各样的人鬼恋、人妖恋,可以说这些都是穷小子的白日梦)
如果有一个神灯里的精灵,能够实现你的三个愿望; 如果有一块魔毯,能够载着你在天空中翱翔……(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之《阿拉丁神灯》)
如果有一个地方,住在那里的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小飞侠彼得潘》/詹姆斯·马修·巴利)
如果有一种机器,能够在海底通行无阻,带你领略奇 妙的海底风光……(《海底两万里》/儒勒·凡尔纳。这可是凡尔纳在真实世界中还没有出现潜水艇的时候,就想象出来的!)
如果人类可以进行时光旅行……(《时光机器》/西 蒙·威尔斯)
如果有一幅画像,画中人能代替本人衰老,甚至会随着本人心灵的堕落而变得越来越丑陋,但是本人自己的外表,却可以一直保持着不可思议的年轻和美丽……(《道林·格雷的画像》/奥斯卡·王尔德)
如果有一种变身药水,能把人性中的善和恶完全分开,把一个人性格中的恶呈现出来,连带也使得他的相貌变成一个截然不同的人……(《化身博士》/罗伯特·路 易斯·史蒂文森)
如果生命可以以人为的方式,在实验室里像拼玩具似的,被组装创造出来……(《科学怪人》/玛丽·雪莱)
如果一个穷光蛋,一夜之间突然变成了百万富翁,他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百万英镑》/马克·吐温)
如果一对夫妻,他们虽然贫困,但是能够互相体贴、 相亲相爱,甚至不约而同地以自己最心爱之物换取金钱,再悄悄去为对方买一个喜欢的礼物……(《麦琪的 礼物》/欧·亨利)
● 最初的构想
你瞧,不管是民间故事、科幻小说,还是童话,最初的构想,很多似乎都是基于“如果”,也就是基于一个设想。
那么,“如果”又是怎么来的呢?
我没办法替别人发言,只能以自己创作童话和小说的经验来分享,那就是“再多想一下”。
如果有一只小恐龙,突然变得总流口水(原因在故事 结尾再揭晓),会为自己和朋友带来什么样的困扰?面对这样的困扰,朋友们的反应如何?他自己又该如何应对 呢?……(童话《口水龙》)
一到儿童节,学校就会送给每个小朋友一份礼物,但可想而知,就算再好的礼物,恐怕也会有小朋友不太喜欢。那么,如果能够有一台机器,为小朋友改造礼物,让每个小朋友都非常满意……(童话《礼物改造机》)
如果有一部手机,会把自拍修图后的相貌,变成真实世界里的人物的相貌,但是在改变了外貌的同时,也会改变人物的性格……(少年小说《我的PS姐姐》)
如果有一个漫画中的人物,能从漫画书来到真实世界里……(少年小说《从漫画里跳出来的男孩》)
● 如果……会怎样?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其实往往就是在看到一个现象、一个场景,继而冒出一个想法之后,就赶快抓住它, 然后再多想一想。
好点子是需要酝酿的,这个酝酿的过程就是,先紧紧抓住一个点,然后把这个点作为着力点,集中精神发散思维, 想想这个点子可以怎样扩展,为什么这样扩展,慢慢地想、 耐心地想,想得越多、越细,就有可能挖出更多的素材。
● 再多想一想
最后以一个五年级小朋友的作文为例,来具体说明该怎样去想。
自从外婆过世以后,妈妈的脸上就失去了笑容,这让 小作者和爸爸、哥哥都很担心。小作者总想着怎么样才能安慰妈妈,如果能在妈妈的脸上再次见到久违的笑容, 那该有多好……这个“如果”,就是一个小小的点,有了这个点,小作者就经常动脑筋,还会跟哥哥悄悄讨论。 终于,有一天,他们觉得机会来了,因为妈妈的生日快到了,于是兄妹俩就和爸爸一起,暗中为妈妈策划了一个生日会。
后来,小作者把整个事件的经过写成了一篇很有感情的记叙文,题目叫作《妈妈笑了》。
请大家试试看,不妨针对一个状态、一个场景,或一 件事,“再多想一想”,活用“如果……会怎么样呢”, 也许就能挖掘出一些作文的好素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