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药药剂学(第5版)

書城自編碼: 390207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高职高专教材
作者: 杨守娟,王小平
國際書號(ISBN): 9787117349154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5.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科普勒斯顿阿哲学史11
《 科普勒斯顿阿哲学史11 》

售價:HK$ 62.4
被动成交:让业绩质变的微进步指南
《 被动成交:让业绩质变的微进步指南 》

售價:HK$ 94.8
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 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

售價:HK$ 66.0
推荐系统:算法、案例与大模型
《 推荐系统:算法、案例与大模型 》

售價:HK$ 119.8
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
《 变态心理学:案例、成因、诊断、治疗 》

售價:HK$ 71.8
兵临险境 : 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兵临险境 : 德军1942年11月—1943年3月的最后反扑 》

售價:HK$ 179.8
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
《 新浪潮:一代年轻人的肖像 》

售價:HK$ 201.6
轩辕黄帝认同与建构研究
《 轩辕黄帝认同与建构研究 》

售價:HK$ 117.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9.3
《 动物解剖(第2版) 》
+

HK$ 56.6
《 发酵食品生产技术(吴秋波) 》
+

HK$ 43.9
《 电工基础(第五版)(高职) 》
+

HK$ 59.3
《 中式服装制作技艺——红帮裁缝技艺的历史传承 》
+

HK$ 51.2
《 微博营销与运营 (第2版 慕课版) 》
+

HK$ 119.8
《 基于低代码工具的工业APP开发及应用 》
內容簡介:
为了深入贯彻《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和全国中医药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人民卫生出版社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上一轮教材建设的基础上,经过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启动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编写和修订工作。本套教材旨在体现职业教育教学实际,为培养现代中医药职业人才服务。本教材为全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十四五”规划教材,全书在上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根据教改要求和院校需求进行编写,主要包括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教材内容实用,针对性强,得到了院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關於作者:
承担国家职业教育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子项目《中药制药技术》负责人;参与山东省药品生产技术资源库建设;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中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中药制药设备》的建设;参与山东省精品课《中药药剂适用技术》的建设;主持《中药传统制药技术》获2020社区教育优秀资源荣誉称号;主持《中药制药技术》获2021年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优秀课程荣誉称号。主持《中药制药技术》在智慧职教平台MOOC学院开课第二次。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概述 /1
一、 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简介 /1
二、 中药药剂学的任务 /2
三、 中药药剂学的常用术语 /2
第二节 中药药剂学的发展 /3
一、 古代中药药剂学简介 /3
二、 现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介及发展方向 /4
第三节 药物剂型 /7
一、 药物制成剂型的目的 /7
二、 药物剂型的分类 /7
三、 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9
第四节 中药药剂的工作依据 /9
一、 药品标准 /9
二、 药事法规 /12
第二章 中药调剂 /14
第一节 中药调剂认知 / 14
一、 中药调剂的含义 /14
二、 中药调剂的任务 /14
第二节 中药处方 / 15
一、 处方的含义 /15
二、 处方类型 /15
三、 处方格式 /16
四、 处方管理 /16
第三节 中药房的组织结构与管理 / 17
一、 中药房的类型与任务 /17
二、 中药房调剂室的设施 /18
三、 中药斗谱的编排 /19
四、 特殊中药存放 /19
五、 调剂工作制度 /20
第四节 中药饮片调剂基本知识与操作规程 / 21
一、 中药处方调剂基本知识 /21
二、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规程 /25
三、 中成药调剂操作步骤 /28
四、 特殊中药的调剂操作 /28
第五节 调剂用药的供应 / 29
一、 饮片的供应 /29
二、 中成药的供应 /30
实训一 中药饮片调剂操作 / 31
一、 中药饮片处方审查实训 /31
二、 中药饮片调配实训 /32
第三章 中药制药卫生 /34
第一节 制药卫生认知 / 34
一、 制药卫生的含义 /34
二、 中药制剂的卫生标准 /34
三、 微生物污染中药制剂的途径及预防措施 /36
第二节 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 / 37
一、 中药制药环境的基本要求 /37
二、 空气洁净技术及应用 /38
三、 人员进出生产区 /41
四、 物料进出生产区 /41
第三节 灭菌方法与灭菌操作 / 42
一、 灭菌工艺验证 /42
二、 物理灭菌法 /43
三、 化学灭菌法 /46
四、 无菌操作法 /47
第四节 防腐 / 47
一、 防腐与防腐措施 /47
二、 常用防腐剂及使用要点 /48
实训二 参观中药制药企业 / 49
第四章 中药制剂生产过程管理 /50
第一节 生产前准备 / 50
一、 生产文件管理 /50
二、 物料准备 /51
三、 生产现场准备 /51
第二节 生产操作管理 / 51
一、 生产投料 /52
二、 生产工序衔接 /52
三、 状态标识 /53
第三节 生产记录管理 / 54
第四节 物料平衡管理 / 55
第五节 清场管理 / 56
一、 清场的具体要求 /56
二、 清场记录 /56
第六节 与生产管理有关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概念 / 57
一、 验证 /57
二、 偏差 /57
三、 变更 /57
四、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58
第五章 制药用水 /59
第一节 制药用水认知 / 59
一、 制药用水的含义 /59
二、 制药用水的种类 /59
三、 制药用水的质量标准 /60
第二节 制药用水生产技术 / 60
一、 饮用水生产技术 /60
二、 纯化水生产技术 /60
三、 注射用水生产技术 /62
四、 灭菌注射用水生产技术 /64
第六章 中药制粉技术 /65
第一节 粉体学基础知识 / 65
一、 粉体学的概念 /65
二、 粉体的特性 /65
三、 粉体学在药剂中的应用 /68
第二节 粉碎 / 68
一、 粉碎的目的 /68
二、 粉碎度与粉碎细度 /69
三、 粉碎的基本原理 /69
四、 粉碎原则 /70
五、 粉碎方法 /70
六、 粉碎设备 /71
第三节 筛析 / 73
一、 筛析的含义及目的 /73
二、 药筛的种类及规格 /73
三、 粉末的分等 /74
四、 筛析的设备 /74
五、 筛析的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 /76
第四节 混合 / 76
一、 混合的含义及目的 /76
二、 混合的影响因素 /77
三、 混合的方法 /77
四、 混合的设备 /77
实训三 中药饮片的粉碎、过筛与混合 / 79
第七章 浸提技术 /81
第一节 浸提技术认知 / 81
一、 中药成分与疗效 /81
二、 中药浸提目的 /82
第二节 中药的浸提 / 82
一、 中药浸提过程 /82
二、 影响浸提的因素 /83
三、 常用浸提溶剂 /84
四、 浸提辅助剂 /86
五、 常用浸提方法与设备 /87
第三节 中药浸提液的分离 / 92
一、 沉降分离法 /92
二、 滤过分离法 /92
三、 离心分离法 /95
四、 超滤 /96
第四节 中药浸提液的精制 / 97
一、 精制的含义和目的 /97
二、 常用精制方法 /97
第五节 蒸发 /100
一、 影响蒸发的因素 /100
二、 常用蒸发方法与设备 /101
第六节 干燥 /104
一、 影响干燥的因素 /104
二、 常用干燥方法与设备 /105
实训四 浸提实训操作 /108
一、 浸提岗位实训 /108
二、 蒸发(浓缩)岗位实训 /109
三、 干燥岗位实训 / 111
第八章 浸提药剂 / 113
第一节 浸提药剂认知 /113
一、 浸提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 113
二、 浸提药剂的分类 / 113
三、 浸提药剂生产环境要求 / 113
第二节 汤剂 /114
一、 概述 / 114
二、 汤剂的制备 / 114
三、 典型品种举例 / 115
第三节 合剂 /115
一、 概述 / 115
二、 合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 116
三、 合剂的制备 / 116
四、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118
五、 典型品种举例 / 118
第四节 糖浆剂 /119
一、 概述 / 119
二、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 119
三、 糖浆剂的制备 /120
四、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22
五、 典型品种举例 /122
第五节 煎膏剂 /123
一、 概述 /123
二、 煎膏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23
三、 煎膏剂的制备 /123
四、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24
五、 典型品种举例 /125
第六节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125
一、 概述 /125
二、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25
三、 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的制备 /126
第七节 酒剂与酊剂 /126
一、 概述 /126
二、 酒剂与酊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27
三、 酒剂与酊剂的制备 /128
四、 典型品种举例 /129
实训五 浸提药剂制备技术及质量评定 /129
第九章 液体药剂 / 132
第一节 液体药剂认知 /132
一、 液体药剂的含义与特点 /132
二、 液体药剂的分类 /133
三、 液体药剂常用溶剂与附加剂 /133
四、 液体药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35
五、 液体药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136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136
一、 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特点 /136
二、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7
三、 表面活性剂的性质 /139
四、 表面活性剂在中药药剂学中的应用 /141
第三节 溶液型液体药剂 /142
一、 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142
二、 溶液型液体药剂概述 /143
三、 溶液型液体药剂的制备 /143
四、 典型品种举例 /145
第四节 胶体溶液型液体药剂 /145
一、 概述 /145
二、 胶体溶液的分类 /146
三、 胶体溶液的性质 /147
四、 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147
五、 胶体溶液的制备 /148
六、 典型品种举例 /148
第五节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 /149
一、 概述 /149
二、 乳浊液的形成 /149
三、 乳化剂 /150
四、 乳浊液的稳定性 /151
五、 乳浊液的制备 /152
六、 典型品种举例 /153
第六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154
一、 概述 /154
二、 影响混悬液稳定性的因素 /154
三、 混悬液的稳定剂 /155
四、 混悬液的制备 /156
五、 典型品种举例 /156
实训六 液体药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157
第十章 注射剂与其他灭菌药剂 / 163
第一节 注射剂认知 /163
一、 注射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163
二、 注射剂的给药途径 /164
三、 注射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164
四、 注射剂生产环境要求 /166
第二节 热原 /167
一、 热原的含义与特点 /167
二、 热原的基本性质 /168
三、 注射剂被热原污染的途径 /168
四、 除去热原的方法 /168
五、 热原的检查方法 /169
第三节 注射剂的溶剂 /169
一、 注射用水 /169
二、 注射用油 /170
三、 注射用其他溶剂 /170
第四节 注射剂的附加剂 /170
一、 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 /170
二、 帮助主药混悬乳化的附加剂 /171
三、 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 /171
四、 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 /171
五、 调节pH 值的附加剂 /171
六、 减轻疼痛的附加剂 /171
七、 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 /172
第五节 中药注射剂的制备 /174
一、 中药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174
二、 注射剂的容器与处理 /174
三、 中药注射剂原料的准备 /178
四、 注射剂的配制与滤过 /179
五、 注射剂的灌封、灭菌、灯检、印字与包装 /181
六、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184
七、 典型品种举例 /185
第六节 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 /186
一、 输液剂的含义与种类 /186
二、 输液剂的质量要求 /186
三、 输液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187
四、 输液剂的制备 /187
五、 输液剂质量问题讨论 /190
六、 血浆代用液 /190
七、 典型品种举例 /191
第七节 注射用无菌粉末 /191
一、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含义、分类及特点 /191
二、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质量要求 /192
三、 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制备 /192
四、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94
五、 典型品种举例 /195
第八节 滴眼剂 /195
一、 概述 /195
二、 滴眼剂的附加剂 /196
三、 滴眼剂的制备 /197
四、 典型品种举例 /197
第九节 海绵剂 /198
一、 概述 /198
二、 海绵剂的制备 /198
三、 典型品种举例 /199
实训七 小容量注射剂的制备技术及质量评定 /200
一、 白花蛇舌草注射液的制备 /200
二、 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 /202
第十一章 散剂 / 206
第一节 散剂认知 /206
一、 散剂的含义与特点 /206
二、 散剂的分类 /206
三、 散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07
四、 散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08
第二节 散剂的制备 /208
一、 工艺流程图 /208
二、 制备方法 /208
三、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 211
四、 典型品种举例 /212
实训八 散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213
第十二章 颗粒剂 / 215
第一节 颗粒剂认知 /215
一、 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215
二、 颗粒剂的种类 /216
三、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17
四、 颗粒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17
第二节 颗粒剂的制备 /218
一、 工艺流程图 /218
二、 制备方法 /218
三、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23
四、 典型品种举例 /223
实训九 颗粒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224
第十三章 胶囊剂 / 226
第一节 胶囊剂认知 /226
一、 胶囊剂的含义与特点 /226
二、 胶囊剂的分类 /227
三、 胶囊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27
四、 胶囊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28
第二节 胶囊剂的制备 /228
一、 硬胶囊剂 /228
二、 软胶囊剂 /231
三、 肠溶胶囊剂 /233
四、 胶囊剂的包装与贮藏 /234
五、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34
六、 典型品种举例 /234
实训十 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235
第十四章 片剂 / 237
第一节 片剂认知 /237
一、 片剂的含义与特点 /237
二、 片剂的种类 /238
三、 片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39
四、 片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41
第二节 片剂的辅料 /241
一、 稀释剂与吸收剂 /241
二、 润湿剂与黏合剂 /242
三、 崩解剂 /243
四、 润滑剂 /245
第三节 片剂的制备 /246
一、 湿法制粒压片法 /246
二、 干法制粒压片法 /250
三、 粉末直接压片法 /250
四、 压片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50
第四节 片剂的包衣 /252
一、 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与要求 /252
二、 片剂包衣的方法与设备 /252
三、 片剂包衣物料与包衣操作 /254
四、 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57
第五节 片剂的包装与贮藏 /258
一、 片剂的包装 /258
二、 片剂的贮藏 /259
第六节 典型品种举例 /259
实训十一 片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261
第十五章 丸剂 / 265
第一节 丸剂认知 /265
一、 丸剂的含义与特点 /265
二、 丸剂的分类 /265
三、 丸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66
四、 丸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68
第二节 水丸 /268
一、 水丸的特点 /268
二、 水丸的规格 /269
三、 水丸的黏合剂 /269
四、 水丸对饮片粉末的要求 /269
五、 水丸的制法 /270
六、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73
七、 典型品种举例 /274
第三节 蜜丸 /274
一、 蜜丸的含义与分类 /274
二、 蜜丸的特点 /274
三、 蜂蜜的选择与炼制 /275
四、 蜜丸的制备 /276
五、 水蜜丸的制备 /278
六、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78
七、 典型品种举例 /278
第四节 滴丸 /279
一、 滴丸的含义与特点 /279
二、 滴丸基质的要求与选用 /279
三、 滴丸冷凝介质的要求与选用 /279
四、 滴丸的制法与设备 /279
五、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80
六、 典型品种举例 /281
第五节 其他丸剂 /281
一、 浓缩丸 /281
二、 糊丸 /281
三、 蜡丸 /282
四、 微丸 /283
五、 典型品种举例 /283
第六节 丸剂的包衣 /284
一、 丸剂包衣目的与种类 /284
二、 丸剂包衣方法 /285
第七节 丸剂的包装与贮存 /285
一、 丸剂包装 /285
二、 丸剂贮存 /286
实训十二 丸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286
一、 泛制法制备水丸 /286
二、 塑制法制备大蜜丸 /288
第十六章 外用膏剂 / 291
第一节 外用膏剂认知 /291
一、 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291
二、 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 /291
第二节 软膏剂和乳膏剂 /292
一、 软膏剂、乳膏剂的定义 /292
二、 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93
三、 软膏剂、乳膏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93
四、 软膏剂、乳膏剂的基质 /294
五、 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 /296
六、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297
七、 典型品种举例 /297
第三节 膏药 /298
一、 膏药的定义、特点 /298
二、 膏药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298
三、 膏药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299
四、 黑膏药的制备 /299
五、 白膏药的制备 /300
六、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300
七、 典型品种举例 /301
第四节 其他外用膏剂 /301
一、 贴膏剂 /301
二、 贴剂 /304
三、 糊剂 /304
四、 凝胶剂 /305
实训十三 外用膏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305
第十七章 栓剂 / 307
第一节 栓剂认知 /307
一、 栓剂的含义、特点及分类 /307
二、 栓剂的质量要求及检查 /308
三、 栓剂中药物吸收途径及影响因素 /308
四、 栓剂生产车间环境要求 /309
第二节 栓剂的基质 /309
一、 栓剂基质应具备的性质 /309
二、 栓剂常用基质的种类 /309
第三节 栓剂的制备 /310
一、 栓剂中药物的处理与加入方法 /310
二、 栓剂的附加剂 /310
三、 置换价 /310
四、 栓剂的制备方法 / 311
五、 栓剂的包装与贮藏 /312
六、 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312
七、 典型品种举例 /312
实训十四 栓剂的制备及质量评定 /313
第十八章 气雾剂和喷雾剂 / 315
第一节 气雾剂 /315
一、 概述 /315
二、 制备方法 /318
第二节 喷雾剂 /320
一、 概述 /320
二、 制备方法 /320
第十九章 其他剂型 / 322
第一节 胶剂 /322
一、 概述 /322
二、 制备方法 /323
第二节 鼻用制剂 /324
一、 概述 /324
二、 制备方法 /325
第三节 膜剂 /325
一、 概述 /325
二、 制备方法 /326
第四节 涂膜剂 /327
一、 概述 /327
二、 制备方法 /327
第五节 其他常见传统剂型 /328
一、 锭剂 /328
二、 搽剂 /328
三、 茶剂 /328
四、 洗剂 /329
第二十章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简介 / 330
第一节 长效制剂 /330
一、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含义与特点 /330
二、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分类 /331
三、 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的制备 /333
第二节 速效制剂 /333
一、 固体分散体 /333
二、 微型灌肠剂 /335
三、 其他速效制剂 /335
第三节 靶向制剂 /336
一、 靶向制剂的含义与特点 /336
二、 靶向制剂的分类与制备 /336
第四节 中药药剂新技术 /337
一、 环糊精包合技术 /337
二、 微型包囊技术 /339
三、 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341
第二十一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 344
第一节 中药制剂稳定性研究认知 /344
一、 研究中药制剂稳定性的意义 /344
二、 研究中药制剂稳定性的任务 /344
三、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345
第二节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稳定化措施 /345
一、 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 /345
二、 中药制剂稳定化的措施 /347
第三节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 /348
一、 化学动力学简介 /349
二、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项目 /350
三、 中药制剂稳定性的考察方法 /351
第二十二章 药物制剂生物有效性 / 354
第一节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简介 /354
一、 生物药剂学 /354
二、 药动学 /354
三、 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之间的关系 /355
第二节 影响药物制剂有效性的因素 /355
一、 药物的吸收 /355
二、 药物的分布、代谢与排泄 /357
第三节 药物制剂生物等效性 /358
一、 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评价指标 /358
二、 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 /359
主要参考书目/361
內容試閱
中药药剂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是中药、中药制药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衔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本教材供高职高专中药学、中药制药等专业使用。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卫生部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于2005 年出版,《中药药剂学》第2 版、第3 版、第4 版相继修订,《中药药剂学(第4 版)》被评为“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随着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发布实施,其中制剂通则、检测方法等已重新整合,部分剂型名称、质量要求等有新的规范与调整。因此,本教材的相关教学内容有待修订与更新。
本版教材的修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抗疫精神融入教材当中,并严格遵循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以及第五轮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规划教材编写会议精神,参照《国家职业标准》所确定的工作岗位职责,确定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为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结构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内容体现岗位需求;课程顺序遵循学生能力成长规律,学生成绩评价基于工作全过程。坚持“三基、六性、三特定”原则,按照中药剂型的生产工艺规程诠释各相关知识点,精简理论知识讲述,满足中药调剂工、中药制剂工岗位(群)的能力、素质培养及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要求。在保留第4 版教材体例层次,突出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基础上,本版教材修订重点如下:①章节编排按照一定规律进行整合,由第4 版的31 章合并为22 章,便于讲授与学习;②根据202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四部,对各剂型名称、质量要求进行规范化修订;③增加思政元素模块,加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效果。
参与本次教材修订的编者们高度负责,数易其稿,按时完成了编写任务。参编人员及编写任务安排如下(以章为序):王小平(第一章),梁丽丽(第二章),吴飞(第三章),杨守娟(第四章、第十一章),陈玲玲(第五章、第六章),罗红梅(第七章),李卿(第八章),刘舜慧(第九章),邹毅(第十章、第十六章),刘丽敏(第十二章、第十三章),张立庆(第十四章),夏清(第十五章),胡志华(第十七章),藏婧蕾(第十八章),吴杰(第十九章、第二十一章),燕雪花(第二十章),蒋媛媛(第二十二章)。
本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参阅了部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论著,在此一并致谢!虽几经易稿,但因编者水平有限,疏忽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师生及读者不吝指正。
《中药药剂学》编委会
2023 年4 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