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HK$
148.5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HK$
76.8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HK$
86.9

《
煤气灯效应:识别并摆脱情感操控
》
售價:HK$
86.9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HK$
75.9
|
編輯推薦: |
本书配套多种数字化资源。是为响应“新工科”建设发展所规划的普通高等院校“新工科”创新教育精品课程系列教材中的一本。同时是机械教指委教材。本书是在“新工科”建设的宏观指导下,根据*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结合近年来各院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编写而成的。本书按照与AutoCAD、机械测绘分离的教学模式编写,未编排AutoCAD、机械测绘的教学内容,旨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每章配有内容框图和课程矩阵及课后测试题,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答案。全书内容从基本体出发,把“轴测图”和“换面法”融合到“点线面体”的讲解中,试图通过图与形的实时转换,一个问题多角度分析、多途径解决来有效拓展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构型设计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基本几何元素的正投影原理及相对位置、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组合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类、近机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供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配套多种数字化资源。是在“新工科”建设的宏观指导下,根据**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结合近年来各院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编写而成的。本书按照与AutoCAD、机械测绘分离的教学模式编写,未编排AutoCAD、机械测绘的教学内容,旨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每章配有内容框图和课程矩阵及课后测试题,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答案。全书内容从基本体出发,把“轴测图”和“换面法”融合到“点线面体”的讲解中,试图通过图与形的实时转换,一个问题多角度分析、多途径解决来有效拓展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构型设计能力。主要内容包括:基本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基本几何元素的正投影原理及相对位置、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组合体、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类、近机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供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關於作者: |
丁乔,女。博士学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副教授,教研室主任。多年来一直在从事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的教学工作。
|
目錄:
|
目录
绪论(1)
第1章平面基本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5)
1.1投影法(6)
1.2平面基本体的三视图(8)
1.3平面基本体的轴测图(14)
测试(17)
第2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8)
2.1点的投影(19)
2.2直线的投影(23)
2.3平面的投影(39)
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49)
测试(59)
第3章曲面基本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64)
3.1曲面基本体的三视图(65)
3.2曲面基本体的轴测图(72)
测试(75)
第4章切割体与相贯体的三视图(77)
4.1切割体的三视图(78)
4.2相贯体的三视图(91)
测试(97)
第5章制图的基本知识(99)
5.1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99)
5.2绘图工具和仪器(110)
5.3尺规几何作图(114)
5.4平面图形分析及画法(120)
测试(125)
第6章组合体的三视图和轴测图(127)
6.1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表面关系(128)
6.2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130)
6.3组合体正等轴测图画法(134)
6.4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139)
6.5组合体视图上的尺寸标注(148)
测试(156)
第7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157)
7.1视图(158)
7.2剖视图(162)
7.3断面图(171)
7.4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174)
7.5剖视图的尺寸标注(177)
7.6第三角投影法简介(178)
测试(181)
第8章标准件和常用件(182)
8.1螺纹(183)
8.2螺纹紧固件(190)
8.3键(197)
8.4销(199)
8.5滚动轴承(201)
8.6齿轮(204)
8.7弹簧(208)
测试(210)
第9章零件图(212)
9.1零件图的作用与内容(212)
9.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214)
9.3零件常见的工艺结构(216)
9.4零件尺寸的合理标注(220)
9.5零件的技术要求(225)
9.6看零件图(239)
测试(244)
第10章装配图(246)
10.1装配图的内容(247)
10.2装配图的图样画法(249)
10.3装配图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253)
10.4装配图的零件序号及明细栏、标题栏(254)
10.5装配图的画法(256)
10.6读装配图(267)
10.7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270)
测试(273)
附录(276)
参考文献(307)
|
內容試閱:
|
前言本书是在“新工科”建设的宏观指导下,根据*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有关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结合近年来各院校教学改革实践经验和成果编写而成的。本书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每章配有内容框图和课程矩阵及课后测试题,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答案。全书内容从基本体出发,把“轴测图”和“换面法”融合到讲解 “点线面体”知识点的章节中,试图通过图与形的实时转换,一个问题多角度分析、多途径解决来有效拓展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构型设计能力。全书采用的《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按照与AutoCAD、机械测绘分离的教学模式编写,未安排AutoCAD、机械测绘的教学内容。本书由丁乔担任主编并统稿,参加编写工作的老师有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丁乔(绪论、第1~5章、附录)、孙轶红(第4、10章)、仵亚红(第2、7章)、张孟玫(第6章)、韩丽艳(绪论)、张建军(附录),北京印刷学院王晓华(第8、9章),东北农业大学刘冬梅(第2章),北京建筑大学王少钦(第3章),哈尔滨技师学院孙宇(第1章)。本书由清华大学田凌教授主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吴波教授、赵增慧副教授对本书编写给予了很多帮助,在此表示感谢。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同类著作,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具体书目作为参考文献列于书末。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机类、近机类各专业的课程教学用书,参考学时为56~100。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编者2019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