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价值的颠覆—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生存困境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8874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宫昀
國際書號(ISBN): 9787511744494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极地竞赛:19世纪南极开发史(精装典藏版)
《 极地竞赛:19世纪南极开发史(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81.4
跆拳道运动入门教程 精编视频学习版
《 跆拳道运动入门教程 精编视频学习版 》

售價:HK$ 47.0
AI大战略
《 AI大战略 》

售價:HK$ 93.2
彼特拉克的战争:黑死病阴霾下的佛罗伦萨(新史学译丛)
《 彼特拉克的战争:黑死病阴霾下的佛罗伦萨(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8.6
甲申三百年祭(纪念集)
《 甲申三百年祭(纪念集) 》

售價:HK$ 35.2
中国瓷器谈
《 中国瓷器谈 》

售價:HK$ 103.8
历史四季(全4册) (跳读王朝兴盛衰亡,读懂历史周期率的底层逻辑)
《 历史四季(全4册) (跳读王朝兴盛衰亡,读懂历史周期率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214.8
权力与影响力   [美]约翰·科特
《 权力与影响力 [美]约翰·科特 》

售價:HK$ 93.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3.1
《 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 》
+

HK$ 54.0
《 王阳明:心学的力量(百家讲坛) 》
+

HK$ 58.6
《 1962夹缝中生存(重写文学史 经典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
+

HK$ 29.3
《 诗词格律:插图版(语言学大家王力经典作品,诗词格律入门读物,于平仄之中窥见诗词之美。) 》
+

HK$ 48.8
《 1978激情岁月(重写文学史 经典 百年中国文学总系) 》
+

HK$ 205.0
《 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 》
編輯推薦:
探索普通人的生存困境,重建爱的神圣意义
巴恩斯与舍勒的对话,解读当代困境,重塑爱的神圣价值
共情当代人生存困境,捕捉不可或缺的道德力量
探索生存困境,发掘爱与善意,遇见平凡但不妥协的自己
英国当代文坛最笔触轻灵的作家,德国现代时期最肆意激昂的哲学家,朱利安·巴恩斯和马克斯?舍勒的思想在本书中产生共鸣。价值颠覆、内心失序的当代,仍有人以严肃的态度维持神圣的道德勇气。他们对世界的善意值得这份精细的阅读和透彻的书写。
內容簡介:
本书以马克斯·舍勒对现代性的诊断“价值的颠覆”作为切入点,研究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生存困境主题,把握19世纪末至今英国现代化进程中个体命运和民族国家的走向,发掘貌似浅薄的文类实验和文字游戏背后所潜藏的巴恩斯对英国及其人民的悲悯情怀。
本书以舍勒构建的先验的情感价值体系为框架,研究四部小说中个体的生存困境: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时遭遇的自我认知困境,追求平等的正当价值时遭遇的性别困境,追求正义的正当价值时遭遇的族裔困境,以及追求善的正当价值时遭遇的心理困境。分析可见,若能重拾舍勒的先天价值级序,去营造爱、构建爱,或可恢复爱的秩序,重建爱的共同体,进而引领当代人逃离生存困境。
關於作者:
宫昀,女,1981年生,文学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现任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曾参与编写《辞海》(第七版)外国文学分科,在《四川戏剧》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解析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21)等译著2部,参编教材1部。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主持省级项目1项。
目錄
目录
摘 要 i
Abstract iv
缩略词简表 viii
引言 1
I. 朱利安?巴恩斯与他的作品 1
II. 朱利安?巴恩斯小说研究综述 4
III. 理论方法概述 16
第一章《福楼拜的鹦鹉》中的自我认知困境 27
I. 传记叙事中作者的地位 30
1. 功利主义作者 31
2. 作为唯美主义者的作者 39
II. 虚构叙事中自我的身份 49
1. 有不贞妻子的男性或有荣誉的男性 51
2. 杀妻者或安乐死实施者 56
3. 后现代叙事者兼隐含作者 59
第二章《英格兰,英格兰》中的性别困境 66
I. 性别角色的伪造 69
1. 男性的推诿 70
2. 女性的进击 83
II. 性别化空间中的压迫 88
1. 从属性的英格兰中的操纵 89
2. 主导性的“英格兰,英格兰”中的物化 99
第三章《亚瑟与乔治》中的族裔困境 111
I. 族裔背景下的宗教信仰困境 115
1. 亚瑟: 从天主教到唯灵论 116
2. 乔治: 从英国国教到琐罗亚斯德教 122
II. 宗教信仰下的婚姻困境 126
1. “保护他的女士的骑士” 126
2. 作为代理妻子的妹妹 137
III. 种族怨恨下的司法不公 140
1. 遭遇司法迫害的律师 143
2. “强者帮助弱者” 154
第四章 《终结的感觉》中的心理困境 167
I.自我保存以逃避心理难题 169
1. 自我的构建 170
2. 自我的崩塌 173
3. 自我的调适 176
II. 对心理同质化的反抗 181
1. 福特夫人: 嫉妒的维纳斯 183
2. 艾德里安: 从追求完美的爱神到幻灭的死神 187
3. 维罗妮卡: 忠诚的普赛克 195
结论 202
参考文献 208
內容試閱
摘 要 马克斯?舍勒将现代性表述为“价值的颠覆”,本文就此表述作为理论切入点,研究朱利安?巴恩斯小说中的生存论困境。朱利安?巴恩斯是著名的英国当代作家,曾因1984年出版的《福楼拜的鹦鹉》而获得读者和评论界的广泛认可,他于2011年又以《终结的感觉》获布克奖。巴恩斯继承现代主义文学的实验传统,他在不同时期发表的作品,其创作主题、艺术结构皆有变化。从《福楼拜的鹦鹉》里特立独行的文类实验,到《终结的感觉》中故事与形式并重,再到《穿红色外套的男人》中所呈现的多元文化主义态度,巴恩斯的小说创作渐次展现出一条更加自然和开放的思路。本论文着重研究较能代表巴恩斯迄今为止小说创作各个阶段的四部长篇小说:《福楼拜的鹦鹉》(1984),《英格兰,英格兰》(1998),《亚瑟与乔治》(2005)和《终结的感觉》(2011)。马克斯?舍勒批判现代性,并将现代性问题诊断为价值颠覆,本论文以其相关理论作为研究视角,解读巴恩斯小说创作中的生存论困境。在巴恩斯小说中,一方面,个人努力保持内心秩序、追求类似舍勒所谓情感价值体系中的精神价值;另一方面,在颠覆的社会价值中,迷乱的自我在内心里作着默默的抵抗。本论文在细致阅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恰当解析小说人物面临的类似生存困境,从多个维度把握19世纪末以来英国现代化进程中个体命运和民族国家的走向,发掘貌似浅薄的文类实验和文字游戏背后所潜藏着的作者对英国及其人民的悲悯情怀。马克斯?舍勒认为价值颠覆是现代性的症候,导致价值颠覆的原因在于社会和人心的失序。心的秩序是个体的一种价值取向,努力维系内心秩序的个体,在遭遇失序的社会时,难免陷入生存困境。在舍勒构建的先验的情感价值体系中,神圣价值高于精神价值,而精神价值又高于生命价值、有用价值和感官价值。其中,精神价值包括着审美价值、正当与不正当的价值,以及认识价值。本论文主体由四章组成,集中研究四部小说中个体在追求正向精神价值过程中,所遭遇的内外阻力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生存困境:即追求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时遭遇的自我认知困境,追求平等的正当价值时遭遇的性别困境,追求正义的正当价值时遭遇的族裔困境,以及追求善的正当价值时遭遇的心理困境。第一章从传记叙事层面,分析《福楼拜的鹦鹉》中福楼拜追求“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价值时所遭遇的自我认知困境,反映19世纪以来现代化进程中艺术自律与功利主义之间的矛盾。从虚构叙事层面,分析主人公布莱斯威特追求“真”的认识价值时所遭遇的自我认知困境,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后结构主义思潮带来的真理相对化问题。在这部小说中,巴恩斯以福楼拜对“美”的追求表征文学创作目标,以布莱斯威特对“真”的追求表征当代人的生活目标。巴恩斯正是以《福楼拜的鹦鹉》为起点,走上探索普通人生存困境之路。第二章分析《英格兰,英格兰》中女性追求“平等”的正当价值时所遭遇的性别困境。后工业时代里,女性较大程度摆脱了传统社会中家庭和宗教的束缚,技术的进步也基本弥合了男女作为劳动力商品的生理差异。然而,以小说中女主人公玛莎?科克伦为例,当她以伪装强势的“拟态”方式进入男权系统追求平等时,遭遇男性集体性、策略性的以退为进的围攻。在小说中,现实的英格兰和主题公园“英格兰,英格兰”两个空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地位发生反转时,女性仍然无法摆脱受操纵和被物化的命运。英格兰和“英格兰,英格兰”两个空间地位的反转,隐喻了自两次世界大战以来前宗主国英国的衰落和前殖民地美国的繁荣。巴恩斯借思考性别问题来思考政治问题,反映出他对英国未来的担忧。第三章分析《亚瑟与乔治》中少数族裔者追求“正义”的正当价值时所遭遇的族裔困境,这种困境具体表现为宗教信仰困境、婚姻困境和司法困境。在宗教信仰上,他们为获取主流社会认可,或有意抛弃原有族裔宗教,或顺从归化主流宗教—英国国教。但在遭遇主流社会偏见和迫害时,他们的内心有着回归原有族裔宗教信仰的无意识倾向。在婚姻问题上,面对婚姻难题,他们倾向于回归原有宗教信仰所指向的婚配规则。在反抗司法不公时,他们表现为非主流族裔的联合应对。巴恩斯赞赏法国政府最终勇于承认犹太人德雷福斯叛国罪一案为冤案,指责英国政府在处理苏格兰人-帕西人混血儿乔治?艾达吉残害动物一案时,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和傲慢。巴恩斯指出,英国应抛却对昔日辉煌的记忆,正视后殖民时代的国家身份,学习法国国民性中开放包容和知错能改的长处。第四章分析《终结的感觉》中普通人追求“善”的正当价值时所遭遇的心理困境。相比于为自我保存而避开人生难题的托尼,和为反抗心理同质化而追求极端情感体验的福特夫人和艾德里安,女主人公维若妮卡在遭遇多重情感背叛时,仍心怀善意,以严肃的态度维持她的道德勇气。她对“善”的精神价值之追求,升华为对神圣价值的追求,因此而成为巴恩斯塑造的道德典范。维若妮卡让我们看到,普通当代人的善良和纯粹以及真正的教养是伟大的,也能够影响历史。现代性悖论中的生存困境,表现为颠覆的价值和人心的秩序之间的矛盾和错位。巴恩斯小说中的主人公,追求正向精神价值,凭一己之力与失序的社会相抗争,以求维系心的秩序,又常令自己身陷困顿。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工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促使人们过度追求有用价值和感官价值,因而造成价值的颠覆。少数人即使身陷宗教衰落、荣誉缺失的当代危机中,仍能坚守神圣价值和精神价值,力求传承文明的精髓。因为传统精神价值既是文明的推动力,又是文明的制动力,其存续对文明的合理发展必不可少。巴恩斯探索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寄希望于通过对艺术的信仰、对国家的关怀、对人的同情,来重建爱的神圣意义。从巴恩斯数量众多的作品中,似可归纳出这样一种信念:若能重拾马克斯?舍勒的先天价值级序,去营造爱、构建爱,或可恢复爱的秩序,重建爱的共同体,进而引领当代人逃离生存困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