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现代儒学(第十一辑):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

書城自編碼: 388578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1986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3-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2.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哲学叙事:中国与西方 》

售價:HK$ 107.8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一人商业模式 创富新路径个人经济自由创业变现方法书 》

售價:HK$ 54.8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经典与想象:中国古代传说新解 》

售價:HK$ 85.8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祠堂与教堂:中西传统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第3版) 》

售價:HK$ 118.8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极简德国东方看世界·极简德国史 》

售價:HK$ 74.8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舌尖上的中国新编视频版营养师妈妈教你做婴幼儿餐 》

售價:HK$ 63.8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Scratch创意编程进阶:多学科融合编程100例 》

售價:HK$ 107.8
纯粹·一枕书梦
《 纯粹·一枕书梦 》

售價:HK$ 79.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12.7
《“超越内在”的迷思:从分析哲学观点看当代新儒学-崇文学术文库》
+

HK$ 112.7
《真实与虚拟》
+

HK$ 101.2
《社会性自我(我们在哪里找寻自我?)》
+

HK$ 117.3
《《存在与时间》述略(陈嘉映著译作品集第2卷)》
+

HK$ 170.2
《意识现象学教程:关于意识结构与意识发生的精神科学研究(中国现》
+

HK$ 64.4
《管子四篇诠释(珍藏版)(陈鼓应道典诠释书系(珍藏版))》
編輯推薦:
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是张灏教授提出的重要概念,是他对思想史的重要贡献,目前仍然在学术界被广泛讨论,本辑设专栏讨论张灏教授的思想,以此纪念张灏教授。
內容簡介:
《现代儒学》是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主编辑刊,旨在推动儒家多元传统的研究,面向现代世界阐发儒家思想。第十一辑是纪念张灏教授的一辑,主题为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取自张灏教授的代表性研究,是他对儒家文化传统的深入思考,辨析了其合理与不足之处,引起了学者的广泛讨论,本期就是这一主题相关论文的结集,收入了张灏教授本人和其他学者的若干篇文章。此外本期还有陈来教授的访谈录和刘笑敢教授的特稿等文章。
關於作者:
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为复旦大学校设研究院,是从事儒学研究和传播的学术机构,以继承和阐扬中华文明传统、探索江南儒学的学术精神、推动儒学现代化、确立儒家思想的全球地位为使命。上海儒学院的院长为陈来教授,执行副院长为吴震教授。《现代儒学》第十一辑由才清华副教授担任主编。才清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儒学院副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道家、魏晋玄学、中国哲学中的语言哲学问题、英语世界的道家哲学研究、中国哲学方法论与比较哲学。著有《言意之辨与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对魏晋言意之辨的再诠释》。
目錄
高端访谈
陈来先生七秩访谈录 陈来?方旭东
专? ?论
天人合一:学术、学说和信仰——再论中国哲学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 刘笑敢
幽暗意识与现代儒学:纪念张灏教授
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之再认与反省 张灏
回向人境冰与火:“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析论 任锋
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东亚思想史根基——理解张灏先生学术发展与贡献的一条线索 翁贺凯
张灏先生的“幽暗意识”与新儒学之未来展开 徐波
张灏先生谈“幽暗意识” 范广欣
海外中国哲学研究
决疑法与《孟子》中的人格个性 伊若泊 著?韩振华 译
郭象《庄子注》中的玄学和能动性 方克涛 著?苏杭 译
青年儒学论坛
寓“志”于《诗》之意义结构——“诗言志”的一种可能性诠释 黄子洵
内源性相似:《文心雕龙》“兴”概念的存在论向度及其内在理路 李志春
“吾与点也”与孔子理想——《论语?公冶长》四子侍坐章探析 苏子川
书评与书讯
评何益鑫《〈周易〉卦爻辞历史叙事研究》 郝苏彤
书讯
勘误启事
稿约与稿例
內容試閱
所谓幽暗意识是发自对人性中与生俱来的阴暗面和人类社会中根深蒂固的黑暗势力的正视和警惕。在许多古老的文明里,我们都可或多或少地发现这种幽暗意识的存在。中国也不例外。徐复观先生曾经强调:中国从周初人文精神开始跃动时就有“忧患意识”的出现。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忧患意识”只是幽暗意识的前驱。因为它只是代表当时的人已经意识到时代的艰难和环境的险恶,而幽暗意识则是指:在“忧患”之感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认识他们所体验的艰难和险恶不是偶发和傥来的现象,而是植基于人性,结根于人群,只要人还是人,忧患便不可能绝迹。因此“忧患意识”虽在周初出现,幽暗意识却要等原始儒家在所谓的“轴心时代”肇始以后,才露其形迹。
要谈原始儒家,当然从《论语》开始。从正面看去,整个《论语》一书是被成德意识所笼罩,但是换一个角度去看,周初以来的“忧患意识”也贯串全书。孔老夫子,栖栖皇皇,席不暇暖,诚如他所说,是因为“天下无道”。但是细绎这一观念在《论语》中的意义,可以看出忧患意识已有内转的趋势,外在的忧患和内在的人格已被联结在一起。这内转的关键是孔子思想中“道”的观念。“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中这话,已清楚地显示:孔子所谓的道,已不仅指外在超越的天道,它也意味着人格内蕴的德性。透过这一转化,孔子已经开始把外在的忧患归源于内在人格的昏暗。因此,他要谈“内自省”和“内自讼”。易言之,《论语》一书已非完全承袭周初以来的忧患意识,后者已渐渐演化成为“幽暗意识”。
可是话说回来,在《论语》中,幽暗意识虽已显现,但它毕竟是成德意识的从属和陪衬。而《论语》的成德意识的主趋,毕竟是乐观精神所凝聚成的道德理想主义,它并未因幽暗意识的出现而受到冲淡。因此孔子所憧憬的仍是古圣王的盛世,所希望的仍是由成德而成圣,由成圣而主政。所谓“修己以敬”“修己以安百姓”,就是这个意思。圣王这两个字虽在《论语》中找不到,但圣王精神却隐然为它的一个主题。
《论语》中的幽暗意识,在孔子以后,特别是《孟子》和《荀子》的思想里有定型和定向的发展。谈到孟子,首先必须指出的是:他对成德这个问题,与《论语》一样,是采取“正面进路”,他的中心思想是个人成德之可能,因此强调人有天生的“善端”,本此善端,加以扩充,便可成德,于是而有“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结论。不可忽略的是:孟子这种“正面进路”和乐观的人性论尚有另外一面,不错,孟子是特别强调人的善端,但他同时也深知这善端是很细微的。“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这个“几希”固然是孟子对成德采取乐观之所本。但也道出了他对人性的现实感。而就是本着这份现实感,后世儒者像王夫之才有“君子禽兽,只争一线”的观念;曾国藩才说出“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种警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