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翡翠鉴赏(全彩珍藏版)
》
售價:HK$
75.9

《
艺文志·石川啄木:日本的第一个现代人
》
售價:HK$
74.8

《
DK葡萄酒大百科:一本关于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
售價:HK$
547.8

《
未来简史 从智人到智神(2025白金纪念版)
》
售價:HK$
86.9

《
社区矫正(第六版):美国地方治理的新议题及其比较
》
售價:HK$
107.8

《
动物与人体的比较解剖书
》
售價:HK$
98.8

《
半小时漫画中国史(全5册)
》
售價:HK$
274.5

《
7步吃透商业提案写作
》
售價:HK$
65.9
|
內容簡介: |
在长期的试错和纠错中,乡村社会发展出一套以文化调适为主要机制的社会治理系统。在乡村社会从传统的简单社会转变为复杂的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治理资源碎片化,无法系统性地发挥作用,需要改进,需纳入国家现代治理的范畴。新的社会治理系统应当找寻传统治理与现代治理的有效契合路径。国家应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借助文化的治理功能,锻造一个具有管理公共事务和自我成长能力的乡村共同体。
|
關於作者: |
李佳,博士毕业于四川大学,现为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致力于乡村经济与文化发展、乡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部课题等多项,著有《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研究》《农民经济合作的行逻辑与动力机制》《制度与环境:西部乡村文化产业》等,在《中国农村观察》《东南学术》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多篇。
|
目錄:
|
导论
第一节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主要方法与分析框架
第三节概念界定与核心观点
第一章文化治理:概念的澄清与理论的推进
第一节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节文化治理的理论基础与话语资源
第三节文化治理的核心意涵
第四节基于中国经验的探索与突破
第五节成功愿景与失败风险
第二章乡村社会文化治理的研究单元
第一节经典的村庄研究范式
第二节社会剧变中村庄研究范式的有效性分析
第三节村庄特征与文化治理成效的相关性分析
——以集体行动的达成为例
第三章乡村社会文化治理的内生基础
第一节乡村社会的内生权力结构
第二节乡村社会的空间形态与公共事务
第三节乡村社会的仪式与社区团结
第四节乡村社会的互助传统与社会整合
第四章乡村社会文化治理的外部冲击
第一节市场化与文化治理
第二节人口流动与文化治理
第三节社会变迁中文化治理的意义
第五章乡村社会文化治理与国家治理的互动
第一节 混融的“国家-社会”框架下的研究
第二节文野源流中的分化与融通
第三节治理实践中的演化与互嵌
第四节治理逻辑的分殊与包容
第六章乡村社会文化治理的实践
——基于大理滇沙的观察
第一节田野点的锚定
第二节空间的表征与治理
第三节众神庇佑下的秩序建构
第四节“公开”与“隐藏”的治理文本
结语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魁阁学术文库”总序
1939年7月,在熊庆来、吴文藻、顾毓琇等诸位先生的努力下,云南大学正式设立社会学系。在这之前的1938年8月到9月间,吴文藻已携家人及学生李有义、郑安仑、薛观涛辗转经越南从河口入境云南,差不多两个月后,其学生费孝通亦从英国学成后经越南到昆,主持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附设的燕京大学-云南大学实地研究工作站(亦称社会学研究室)。1940年代初,社会学研究室因日军飞机轰炸昆明而搬迁至昆明市郊的呈贡县魁星阁,“魁阁”之名因此而得。此后差不多6年的时间里,在费孝通的带领下,“魁阁”汇集了一批当时中国杰出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如许烺光、张之毅、田汝康、史国衡、谷苞、胡庆钧、李有义等,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出版了一系列今日依然熠熠生辉的学术精品。由于吴文藻、费孝通、杨堃等诸位先生在1940年代的努力,云南大学社会学系及其社会学研究室(“魁阁”)成为当时全球最重要的社会学学术机构之一,其中涌现了一大批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魁阁”因其非凡的成就,成为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魁阁”的传统是多面相的,其主要者,吴文藻先生将之概括为“社会学中国化”,其含义我们可简单概括为:引进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以之为工具在中国开展实地研究,理解与认知中国社会,生产符合国情的社会科学知识,以满足建设现代中国之需要。
为实现其“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理想,1940年代,吴文藻先生在商务印书馆主持出版大型丛书“社会学丛刊”,在为“社会学丛刊”写的总序中,吴先生开篇即指出,“本丛刊之发行,起于两种信念及要求:一为促使社会学之中国化,以发挥中国社会学之特长;一为供给社会学上的基本参考书,以辅助大学教本之不足”。丛刊之主旨乃是“要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社会学的基础”。“魁阁”的实地研究报告,如费孝通的《禄村农田》、张之毅的《易村手工业》、史国衡的《昆厂劳工》、田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