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创意法则图卡:创意工具实用包

書城自編碼: 387841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成功/勵志智商/智谋
作者: 张燕玲、郭盖、范一叶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33709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1.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轻创业:指数级增长方法论
《 轻创业:指数级增长方法论 》

售價:HK$ 69.6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 文化自觉与社会科学的中国化(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研究·理论阐释书系) 》

售價:HK$ 103.8
文艺复兴与意大利君主
《 文艺复兴与意大利君主 》

售價:HK$ 280.8
成交大师
《 成交大师 》

售價:HK$ 68.4
历史四季(冬之卷)——救亡与更替:梳理14个王朝的最后10年
《 历史四季(冬之卷)——救亡与更替:梳理14个王朝的最后10年 》

售價:HK$ 56.6
大学问·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从志怪、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恋恋红尘》姐妹篇!)
《 大学问·琐言赘语:明清以来的文化、城市与启蒙(从志怪、戏曲、报刊,进入活色生香的近代化世界。《恋恋红尘》姐妹篇!) 》

售價:HK$ 93.2
德川时代的宗教
《 德川时代的宗教 》

售價:HK$ 68.4
纹样之美:中国传统经典纹样速查手册 中国传统经典纹样 再现中国传统美学
《 纹样之美:中国传统经典纹样速查手册 中国传统经典纹样 再现中国传统美学 》

售價:HK$ 128.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4.0
《 跨界转型12年:一名北大理工男的中医之路 》
+

HK$ 95.8
《 智慧外脑:成为一个善思、会学、能写的人 》
+

HK$ 71.8
《 理科思维读书法 》
+

HK$ 73.0
《 了不起的学习者:终身学习者不能错过的学习指南,教你彻底告别无效努力 》
+

HK$ 58.8
《 做好笔记其实很简单 》
+

HK$ 65.9
《 你一学就会的思维导图(修订版)(风靡全球,彻底激发你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无限潜能,挑战传统的思维习惯,工作和学习从此变得简单而高效。) 》
編輯推薦:
一本拿来即用的创意口袋攻略;
运用本书技巧,让你的创意更吸睛
內容簡介:
如何轻而易举就想到好点子?如何让创意有效发挥实质作用,真正解决问题?如何通过创意提升美感、提升社交能力?如何让想创意点子的过程变得更加有序化、专业化?什么创意才是好的创意?每个创意都可能会遇到什么“坑”?
作为一本易学易用的创意实操工具书,本书围绕创意策划的通用性、文案、视觉以及锻炼创意的工具四大板块,提供了30余种实操法则,并匹配了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工具清单、避坑指南,可谓图文并茂,能让你熟练掌握创意生成的“套路”。
本书适用于所有与创意相关的工作者,包括新媒体运营、产品运营、活动策划、企业文化行政人员、影视策划/制作、编剧、脱口秀演员、文案策划等。
關於作者:
张燕玲,四川大学传播学硕士,15年管理经验,国际教练联盟(ICF)专业级教练(PCC)、职业生涯发展顾问、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著有《图解数据智能》《人人都离不开的算法——图解算法应用》等。
目錄
第一章 开启你的创意人生
一、创意能力的重要性
二、对创意的常见误解
1.唯天赋论——创意不可后天习得
2.创意是坐等灵感空降
3.创意就是天马行空地胡思乱想
4.创意只跟创意工作者有关,跟普通人关系不大
第二章 十大通用创意法则
一、时空错乱也是一种美——创意法则1:穿越法
1.主体穿越:你可以成为任何人,甚至不是人
2.空间穿越;世界那么大,可随时随地去看看
3.时间穿越;怀念从前,畅想未来
二、没有无,就无所谓有——创意法则2:参照物对比法
1.找到“符合传播目的” “过人之处”的点
2.以“常规”事物作参照物,进行对比突出
三、面对问题,要么痛苦,要么幽默——创意法则3:痛点法
1.抓痛点,还是抓痒痒
2.极端痛点:在痛点上“撒盐”
3.戏剧化痛点:把痛点戏谑幽默化
四、逆光而行,也会被光引领——创意法则4:逆向思维法
1.角色换位逆向法——换个角色就能解决问题
2.反义逆向法——偏偏反着来,轻松找到解决新思路
3.缺点逆向法——“问题”也能变“宝藏”
五、一个视角就是一个剧本——创意法则5:视角切换法
1.平面视角——UBC品牌关系圈视角模型
2.“上帝”视角——巨大无比且无所不知
3.微型空间视角——日常难以体会的感觉
六、大,更大,无限大——创意法则6:特征夸张法
1.正向特征夸张;让大的更大,小的更小
2.反向特征夸张;让大的变得非常小,让小的变得非常大
七、身体比文字更诚实——创意法则7:符号桥梁法
1.如何分辨具体信息和抽象信息
……
第三章 文案创意法则
第四章 视觉创意法则
第五章 锻炼创意力的五个工具
第六章 创意的六大隐藏秘钥
后记
內容試閱
感恩遇见,很高兴认识你。
这是一本创意工具书,又不仅仅是一本创意工具书。
2023 年,ChatGPT 的出现快速冲击着各个行业。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人工智能前沿记录:人工智能对全球经济影响的模拟计算》中预估,到 2030 年,人工智能将取代 4 亿~ 8 亿个工作岗位。人工智能的急速发展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未来已来, 人到底需要具备什么能力才能不被取代?答案是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需要不断地适应和应对新的挑战。如果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有先进技术和工具的加持,也难以应对真实社会中的各种挑战。
所以,寻求新解已经不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我们每个人不得不具备的生存能力。
看待一件事,你有没有新的解读视角? 接到一项任务,你有没有新的做法?
出现一场意外,你有没有新的应急方式? 面对一段关系,你有没有新的相处之道? 每天的 24 小时,你有没有新的活法?
……
如果说每天忙忙碌碌的你我是一只只在惯性驱动下旋转的陀螺,那么这些越来越频繁的外在变动,就是改变陀螺旋转方向的重要外力,它把我们从惯性中摇醒,并强行启动了我们寻求新解的生命力。这些变化,无一不在告诉我们:打破思维定式,在今天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而创意是最能打破思维定式的能力。
什么是创意?
创意,就是创造新的意义结构的过程。
什么是创意能力?
创意能力,即对已有的意义主体结构进行拆解,并对拆解出的意义元素进行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意义主体的能力。
如何拥有这种创意能力?
找到对的方法 不断刻意练习。
我本科毕业于四川大学广告学专业,研究生读的是传播学专业的符号学方向。读书时很懵懂,不知道符号学这个专业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只记得那时候闷头阅读了大量的符号学相关书籍,囫囵吞枣,半懂不懂。这么多年过去了, 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当时学习的符号学,尤其是其中的结
构主义和解构主义,为我日后工作中思维方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工作中我会接触非常多的新任务和新挑战,每当这种时候,我都会像个寻宝的孩子,带着一颗轻盈跃动的好奇心, 满心欢喜地去思考这个事情的底层结构是什么,很快就能从自己曾经经历的熟悉领域中找到同构的思路,因此解决难题就成了一件快乐的事,并且,我也习惯性地会从自己做过的每件事中总结规律,萃取结构,这常常让我事半功倍。
本书会去拆解每个创意方法背后的结构,力求让你借助这种结构框架,轻松拥有一种有弹性的思维能力。
看到这里,你是否对“创意”有了新的认知?
(1) 寻求新解的能力很重要,可以从锻炼思维弹性做起。
(2)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从提升创意能力入手,以获得这种思维弹性。
(3) 创意,就是创造意义的过程,就是解构、重构意义结构的过程。
(4) 我们为你提供了一种轻松快速提升创意能力的方法—拆解创意作品的底层结构。
(5) 在创意的实际应用中,你可以多多运用“解构—重构” 这种方式创作自己的作品。
这本书的完成,离不开两位非常优秀的小伙伴的支持,也就是本书的另两位作者—郭盖、范一叶。郭盖古灵精怪,聪慧可人,不仅创意满满,而且喜爱画画,还记得我刚遇见她时
就被她的作品深深打动了。本书所有配图都由郭盖创作,相信在接下来的阅读旅程中,你会感受到她笔下那扑面而来的鲜活与灵动。范一叶是我在暨南大学传播学研究生院教授创新工作坊课程时遇到的学生,她毕业后我们成为合作伙伴。她不仅有着很强的领悟能力,而且是个“脑洞”无限的文案段子手。因为我们的工作内容都与创意相关,所以我们经常一起探讨各种创意个案,拆解、分析优秀创意背后的手法与逻辑。在这个不断“分析—解构—萃取—再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创意虽谈不上简单,但绝对是有章法可循的。而这些方法也的确实用, 能使创意工作变得轻松而高效。
得益于这种不断解构与建构的创意练习,我们大大提升了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工作和生活中出现的棘手问题,我们常常可以跳出二元对立思维,找到“第三种解决方案”。这让我们意识到,创意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决定一起创作此书,把创意深处的“秘籍”分享给更多的职场人。无论你的工作是否与创意工作直接相关,相信这本书都会带给你一些收获,正如我在开篇所说,大家生活在这样一个人工智能新时代,拥有多元解决问题的创意思维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此外,本书得以顺利出炉,还要感谢刘睿为本书做了很多输出以及全书审校。清华大学出版社编辑张凤丽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多次与我们“头脑风暴”,并给予我们团队极大鼓励, 我和张凤丽老师因写书结缘并成为朋友,感恩这份惺惺相惜的
缘分。
最后,我想表达对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思屈(本名李杰) 教授的感谢,李老师是长期从事传播符号学研究的博士生导师, 教学风格严谨风趣,是李老师把我带入了符号学的殿堂,让我在思维能力的成长上受益良多。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通用创意法则、文案创意法则、视觉创意法则、锻炼创意力的工具。
第二章是十大通用创意法则,本章所涉及的都是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最常用且不区分文案 / 视觉领域的通用性的创意法则。可以说如果你熟练掌握这十大创意法则,你也能称得上一个创意小达人,足以在众人面前脱颖而出了。由于这一章最常用, 因此看完本章后,你可以给自己布置一个小觉察作业:留意你身边(如商场里、地铁广告、各种活动,甚至是你身边有创意的同事的一些动作、言语),看这一切运用了通用创意法则中的哪一个,又是如何运用的,然后,你可以回翻本书,把案例记录进去,久而久之,你的这本创意书便是独属于你自己的最丰满的创意“葵花宝典”。
第三章是文案创意法则,涵盖文案领域相关的创意方法。如果你是从事“文案、编辑、策划、产品经理”等相关职业的人士,那么本章非常适合你精读,它们会让你的工作成效倍增。倘若你并非从事以上领域,也没关系,它们对你的价值同样非常大。在这个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文案人才层出不穷,
在社群里、小红书 / 抖音 / 朋友圈等个人账号里,甚至日常社交中,处处离不开文案。当你玩转了本章后,你就能摆脱日常“小透明”,秒变 UP 主(上传者)“万人迷”。
第四章是视觉创意法则,主要围绕视觉领域展开。“设计师、插画师”等领域的工作者可首选精读此篇章,但其实在职场中,无论是产品经理、运营策划或者行政人力等岗位的人员,都必定有与设计部门对接的需要,例如产品的界面美化、活动运营的海报、年会策划的主视觉等,诸如此类。你学习过本章,便能从可怜弱小的求助“设计大神”的角色,转变为“设计高参”—与设计师同一战线,一起筹划更具创意的视觉作品, 你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也会有极大提升。在职场中,综合性人才永远是稀缺资源。跨界能力越强,你的职场价值也会越高。
第五章是锻炼创意力的五个方法。我们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面讲的都是方法技巧,而本章将帮助你或你的团队进行创意练习。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你的创意灵活度才会有明显的飞跃。建议你把本章的法则写在便利贴上,当作你每天的小作业,在工作、生活中都尝试运用一下,看看会有什么变化。创意能力不难提升,这种训练就像学开车—只要经过多次练习,就能形成肌肉记忆,就可自由调度、使用。相信你也可以变成一个创意力十足的人。
以上四章内容相对独立,你可以按照自己的个人习惯和需要去翻阅和检索。
在书中我们设定了一个人物形象—飞飞。飞飞是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也是一个创意无限的小女生,她喜欢研究和学习创意。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你将跟随飞飞的脚步去找寻一个个创意宝藏,因为对每个法则,我们都会从飞飞所在的真实场景案例切入,鲜活可感,使你更容易进入沉浸式学习,紧接着会有对法则的具体拆解,使你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此外,每个创意法则后都会附有贴合法则的真实案例练习题供你实践,因为我们相信,只有实践过,才能真正掌握。并且, 为了便于后续的检索翻阅,本书还专门设计了“创意工具卡”, 内含创意方法步骤、适用场景和避坑指南,你可以把工具卡单独撕下,组成一套创意卡检索百科。
我们创作本书的初心是:使它成为一本人人拿来即可用的
“创意方法论”工具书,轻量、好玩、便携,你可以在想创意的时候查阅套用。你的喜欢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当然,本书仅仅是我们在创意思维训练领域的一个推动性实验,还有很多不足,非常期待你与我们共同完善它。创意法则无穷无尽,如果你发现了新法则,或者解锁了书中所提及法则的新用法,欢迎你通过邮件告诉我们(chuangyisiwei2022@163. com),我们也将持续对外征集创意法,不断完善和拓展创意理论,让本书变成一本创意百科宝典。
我们期待经由这个机缘结识优秀的你。

张燕玲
2023 年 3 月于广州

一 创意能力的重要性
创意给人生命与乐趣。
——李奥贝纳
你有没有留意到,我们生活在一个“骗局”里,这个“骗局”的主题叫作“重复”,背后的操盘手是时间。日复一日,我们吃喝拉撒,工作睡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断地重复,这个重复的游戏将一直持续到生命的结束。很多人会被这个“骗局”所欺骗,认为人生的真相就是这样,在重复中变成了会喘气的机器人,失去了生命本有的勃勃生机和创造力。这样的人生是痛苦的,而且实在太可惜了!
其实人生是一个不断与重复抗争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办法对抗这种重复带来的吞噬感。办法是什么?办法就是超越事件本身去创造意义。人是活在意义世界里的动物,这才是生命的真相。
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过一句话:“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了,比如,在马路上,你看到红灯就知道要停步,看到绿灯就知道可以通行,这里的“停步”“通行”就是被你我借用“红灯”“绿灯”共同编织出的意义;有人在情人节那天给你送了一束玫瑰花,你一定知道对方是在向你示爱,这是你借用“情人节的玫瑰花”编织出的意义;你打电话约朋友喝茶,朋友婉拒了你,此时如果你编织出“朋友可能确实有事,可以改天再约”的意义,你会继续和她的友谊,但如果你编织出“她在远离我”的意义,那么你以后就不想再搭理她了;再比如,你在工作中遇到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项目,如果你编织出“这个项目太难了,我肯定不行”的意义,你就会想办法找领导推掉这个项目,可是如果你编织出“这个项目虽然有难度,但这是锻炼我能力的好机会,我愿意试一试”的意义,那么你就会激活自己的兴奋点,迎难而上。当代哲学家周国平说:“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庆幸为人,因为有意义,所以我们的生活有机会变得广阔丰盈。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生而为人,能编织意义,但编织的所有意义不都是对自己的生命体验有利的,很多时候我们会丧失自己主动创造意义的意识,活在其他人乃至社会规则所编织的意义中,随波逐流,与世浮沉,所以过得并不快乐。
人生的境界分三种:
第一种境界是“死亡人生”。这种人在人群中大概占25%,他们是生活在“骗局”中的一群人,关闭了跟外界交流的心门,五感麻木,讨生活,混日子,过着每天重复的日常生活,缺乏 生机。他们的人生格言是:“人啊,反正都是要死的,活一天算一天,没啥意思。”
第二种境界是“苦乐人生”。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属于此类,在人群中大概占 70%,他们日日奔忙,努力生活;注重编织外在世界的意义,在意他人怎么看自己,其认知和行动容易受外界影响;有很多期待与向往,但受限于种种条件,往往思而不得;安全感较低,总是担心失去和改变,做出的努力也往往来自对未来的恐惧而不是内心的热爱;热热闹闹中充满悲喜与无奈,正如歌词里所唱的“仔细看着岁月的眼睛,它记录了你丰富的表情”。
第三种境界是“创意人生”。这种人在人群中大概占 5%,他们对自己了解更多,强调内在成长,注重意识的发展和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寻;拥有提升自己多元视角和思维弹性的自觉性,对外部资源有极强的发掘能力和重构能力,把应对挑战视作突破自我生命边界的创造过程,常常散发着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他们成事有心法,通过有意识地编织与管理自己的意义之网激发内在创造性,不仅能取得外在世界的成 功,而且内在拥有极高的幸福感,我们可以在很多成功人士身上看到这种特质,在他们眼里,生活没有“重复”二字,一切都是创造新体验的过程。他们通过创造力对抗重复乏味的人生,正如被称为“创新思维之父”的爱德华·波诺所说,“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你现在过的是第几种人生?你希望自己过上第几种人生?我相信第三种境界的人生,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有吸引力 的。我们如何才能过上这样的创意人生?答案就是“刻意练习”,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对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都尝试多换几个视角去看待。拿我自己来说吧,本科时我读的是广告学,当时知道自己资质平平,不属于有创意天赋的那种,所以就笨鸟勤飞,为了提升自己的创意能力,不断拆解国内外获奖的广告大片,提炼广告中的表达结构,哪怕走在路上也留意关注各种眼花缭乱的广告,感受自己第一眼是被什么抓住的,思考这个广告想传递什么,作者借用了什么手法,如果换作是我,我还可以用其他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主题,我要求自己至少想出3 种不同的方式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训练,我明显发现自己的创意能力和文案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到现在。当遇到一些问题时,我常常很容易切换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会发现自己凡事都能很轻松地看到积极的一面,遇到问题也能比较快速地整合各种资源,找到好几种不同的解决 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意识到创意能力的重要性,并假以时日刻苦练习,很快会发现:自己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再非黑即白、非对即错,而会更加多元。如果看问题的视角能超越二元对立,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因为人一旦拥有了多元视角,就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和选择权,也就有机会创造更多的喜悦和奇迹,活出生命的精彩。所以,朋友,让我们一起创造和享受自己的“创意人生”吧!而这本书,正是载你走向创意人生的一叶扁舟,相信你在启程后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