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史志文化 实践与探索

書城自編碼: 386942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地方史志
作者: 王依群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8619246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89.6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永不停步: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传 》

售價:HK$ 94.8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假努力:方向不对,一切白费 》

售價:HK$ 71.8
北京三万里
《 北京三万里 》

售價:HK$ 93.6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争吵的恋人:我们为什么相爱,又为什么争吵 》

售價:HK$ 70.8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秘史:英国情报机构的崛起 》

售價:HK$ 81.6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李鸿章及其时代:中西方世界的历史撞击 》

售價:HK$ 70.8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剑桥罗马骑士等级史(历史学堂) 》

售價:HK$ 273.6
脉络:小我与大势
《 脉络:小我与大势 》

售價:HK$ 103.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5
《 古蜀之国:三星堆国宝背后的蜀地文明 》
+

HK$ 64.8
《 青海简史 》
+

HK$ 105.6
《 杭州城的南宋史 》
+

HK$ 160.0
《 台湾通史(上下册)(中华现代学术名著1) 》
+

HK$ 116.4
《 刺桐城:滨海中国的地方与世界 》
+

HK$ 144.7
《 北京的城墙与城门 》
編輯推薦:
1992年,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成立。30年来,上海地方史志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作为上海市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上海史志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学会编纂《史志文化 实践与探索》一书,其目的在于总结、开发和利用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工作研究成果,以促进上海地方史志事业的发展,为上海地方史志工作者提供史志编纂和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上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內容簡介:
《史志文化 实践与探索》一书由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王依群担任主编,对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围绕建党百年所举办的各类纪念活动、在上海市史志领域的编修成果、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挖掘,以及对上海史志内容的开发与推广进行总结。全书分为六章。章概述了上海史志工作的管理架构,特别梳理了史志学会创立史及学会理事单位上海通志馆的发展史;第二章是关于编修成果的介绍,重点关注上海市二轮修志的情况;第三章关注学会围绕建党百年展开的纪念活动,包括举办“陈独秀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开展“四史讲堂”;第四章介绍了学会开发上海市地情资源的情况,重点介绍了“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第五章是关于史志文化传播的研讨、践行与路径的探讨;第六章选编了几篇史志业内领导和专家的讲话稿和文章,具有时代感和权威性。
關於作者:
王依群,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常务理事,先后任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市文物局组织人事处长,上海市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上海滩》杂志主编,上海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目錄
前言 漫话史志文化 / 王依群
序一
乘风破浪正其时 / 洪民荣
序二
史志同源,各有侧重 / 熊月之
序三
书写海派艺术新的辉煌历史 / 陈家泠
序四
快而快,乐而乐 / 邓伟志
章 搭建学术平台
一、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
(一) 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的前身
(二) 第五届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的成立
(三) 第六届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的成立
(四) 学会专委会
二、 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
(一) 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揭牌
(二) 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全国地方志事业的高端平台
(三) 汇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共同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
(四) 在全国地方志系统中竖起了一面很好的旗帜
三、 上海通志馆
(一) 上海市通志馆
(二) 上海通志馆
(三) 上海市方志馆建设与发展报告
(四) 让上海通志馆热起来
四、 《上海滩》
(一) 《上海滩》杂志创刊三十年
(二) 海上名家题词祝贺
(三) 坚持继承与创新
第二章 编修善政工程
一、 修志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善政
(一) 方志的兴起与发展
(二) 一份来自福建宁德的考察报告
二、 上海二轮修志——记录上海改革开放33年
(一) 为党立言,政治站位
(二) 狠抓重点,整体推进
(三) 市级专志,创建特色
三、 编修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导向
(一) 中国系列名志文化工程
(二) 中国名酒志文化工程
(三) 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
(四) 志载国家发展战略
第三章 回眸百年史志
一、 “建党百年与史志文化”论坛
(一) 媒体多维报道
(二) 领导致辞总结
二、 四史讲堂
(一) 张文宏 :国际抗击新冠肺炎形势分析
(二) 苏智良 :1920年中国共产党从这里启航
(三) 蒋乾麟 :新中国以来人民军队建设的三次历史性转折
(四) 任仲伦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上海电影
(五) 熊月之 :从城市品格读懂上海
三、 陈独秀思想文化研究
(一) 陈独秀诞辰140周年学术研讨
(二) 电视剧《觉醒年代》与红色文化研讨
(三) 走访陈独秀孙女陈长璞
四、 南社与江南文化
(一) 南社社员书房中的豪气
(二) “南社与江南文化”主题研讨会
(三) 江南文化的一朵奇葩
第四章 开发地情资源
一、 《上海六千年》——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开发
(一) 《上海六千年》写了些什么
(二) 《上海六千年》发行
(三) 文汇报道 :让上海人记得住乡愁
(四)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发行
二、 老城厢——上海城市之根
(一) 开展“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与旧区改造对策研究”
(二) “上海老城厢文化价值”研讨会
(三) 文汇时评 : 《老城厢藏着海派文化独有的精神气质》
三、 方孝孺后裔在上海——地方史志开发重要成果
(一) 提出新观点、新思路
(二) 方孝孺后裔在上海
(三) 提出打造“正学文化村”构想
(四) 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教育基地
四、 弘扬“北斗精神”——助力退役军人创新创业
(一) 北斗西虹桥基地
(二) 北斗精神在西虹桥闪光
(三) 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
第五章 传播史志文化
一、 研讨 :史志文化为什么在当代尤需传播?
(一) 传播史志文化是打响上海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的有效途径
(二) 上海数千年文明史使上海史志文化璀璨夺目
(三) 系统丰富的史志文献为上海史志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四) 多措并举,构建史志文化传播的新格局
二、 践行 : “行走的阅读”,开启史志文化之旅
(一) 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小学校开启
(二) 行走苏州河,了解上海史
(三) 寻上海文化之根,《上海六千年》让我们更爱上海
三、 路径 :用文学艺术形式记录历史,展示现实
(一) 抗疫主题歌曲MV展播
(二) 抗疫主题书画作品展览
(三) “翰墨上海”——搭建书画家交流展示平台
第六章 探索创新发展
软件硬抓 经常检查督促 冷点热做 发扬主动精神 / 钟 民
略论上海地方志和上海城市研究 / 洪 泽
深入开展上海地方史志研究工作 / 唐振常
《上海市志》编纂论议 / 谭其骧
论史与志 / 陈旭麓
上海地方志编纂的构想与实践 / 吴云溥
祝贺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成立十周年 / 邹逸麟
上海修志述略 / 刘其奎
编纂方志 传承优秀历史文化 / 朱敏彦
地方志 :既是“知库”,也应成为“智库” / 洪民荣
修志与“得志” / 王依群
內容試閱

2021年10月,上海市地方史志学会举办了“建党百年与史志文化”学术论坛,会后有几位领导和专家说,这次活动办得很精彩,可把它汇编成一个册子,供大家学习。我想,五年中还有更多精彩的活动,那何不把这五年的工作作个汇编呢?于是,学会秘书处就策划编印《史志文化 实践与探索》这本书,希望通过五年史志工作中一些值得记忆的片段的精选汇集,体现资料性、知识性、可读性、思想性,展示上海史志文化精彩和魅力,让更多人认识并重视史志文化,宣传并探索史志文化。
《史志文化 实践与探索》分六章。章是对组织机构的介绍,意让多一些人对上海史志工作管理架构有个了解。特别介绍了史志学会创立史及学会理事单位上海通志馆的发展史,同时对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与复旦大学联合创立的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这样的创新机构作了推介。第二章是编修。这是史志工作的主业。我们把编修的历史沿革作了梳理,重点文字在二轮修志上。但二轮志书218部、一百多家承编机构,一般介绍很难。我们注意突出重点单位、主要问题,做到点面结合。“编修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导向”一节,对编修、对史志人的思考起点提出了更高要求。第三章是围绕建党百年所开展的几项有分量的工作。这些工作站在百年的高度来审视史志文化,站在百年的起点追思党的主要创始人陈独秀,站在百年的平台来研究中国近代史上个进步文化社团南社,站在百年的历史舞台来开展“四史讲堂”。这章可谓名家登场,场场有戏。第四章是开发地情资源,发挥史志的育人资政功能。“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让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更了解、热爱上海,知道老城厢是上海城市之根和上海城市精神发源地,知道方孝孺后裔在上海,懂得弘扬北斗精神。开展海派文化等研究,是新时代赋予上海地情研究的新课题,将为史志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第五章是史志文化传播,分研讨、践行与路径三块。专家研讨成果需要实践检验,而践行中的问题需要研究新的传播路径,三者互为联系,互为补充,不断升华。第六章是围绕史志文化而选编的几篇讲话稿和文章。这些文章都出自史志业内领导和专家,时代感、权威性强。文章时间跨度30多年,读起来有很强的震撼力。全书六章内容纵横有序,体系完备,叙记穿插,图文并茂,详略有别,精彩纷呈。与其说是展示五年史志学会工作精彩,不如说是对史志文化实践与研究成果的呈现,更不如说是颂扬我们伟大的时代,赞美我们所处的盛世。让我们更加懂得何为盛世修志,志载盛世。
本书有四篇序文,四位作者可谓社科界、史志界、文艺界之翘楚。洪民荣,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上海市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当家人 ;熊月之,著名史学家 ;陈家泠,一位顺应时代、勇于创新的著名海派中国画画家,《上海滩》的热心作者,在海派书画研究上有独特见解;邓伟志,著名社会学家。(今年上海大学百年校庆举办了《走近邓伟志》新书发布会。网上有他的太多介绍,这里就不赘述了。)拿到邓伟志老师写的序,看到后面的落款——“2022年8月19日写于华东医院东楼2007病房”,我感动得哽咽了。邓老师的序,体现的是一位耄耋之年的学者对史志工作的爱与期许。这四篇序是点睛之作,让本书大为增色。学会这五年,是建党百年的交汇期,是二轮修志收官和攻坚期,更是党和国家加强史志宣传教育、高度重视史志事业的发展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会践行和见证了上海史志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学会工作是地方志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五年让我感受到史志文化的魅力,也让我尝到了辛酸和苦辣。人们看到的是评审会上一致通过的顺利,看到的是举办活动那闪亮的场景,看到的是二轮志书218部、3.2亿文字的辉煌战绩……这背后有些什么?有修志人10多年的执着与追求所付出的青春和汗水,还有积累的20亿、30亿或更多文字的长编资料……有的可以想到,有的永远不会知道。

五年中,我从对史志的陌生到热爱,从不知情到不了情,惊叹史志的魔力和魅力。我有几点对史志文化的粗浅认识,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史志的突出特征是权威性。有人问史与志是什么关系?这是个理论问题又是个实践问题,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史志是地方史与地方志的总称,连同年鉴都纳入了地方志机构的职能范围。史志,特别是志,是由政府组织记载的更为全面、系统的史料,是官书、信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不论是从文化的广义、狭义方面理解,还是按哲学定义,史志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史志文化,人们提的并不多,但它无时不在,无时不见,它有几千年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上海提出打造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那史志文化与这三个文化是什么关系呢?按照史志的内涵和特性,史志文化是原生态文化或母体文化。如果说江南文化是底色,海派文化是特色,红色文化是亮色,那史志文化就是本色;如果说江南文化是高地,海派文化是高原,红色文化是高峰,那史志文化就是高山。修志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史志文化应有它该有的地位,它将在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史志建设还缺把火。近年来,党和国家对史志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力度加大,史志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其他行业比较,差距还是不小的,表现在软、硬件多方面。例如,全国各省地方志机构设置不统一,干部培养和使用缺乏交流通道,方志馆建设发展不平衡等。就上海来说,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同样存在,比如方志馆建设。上海通志馆是省级方志馆,1932年由柳亚子先生创建,当时在上海乃至全国的文化机构中是超前的。现在上海的文化建设状况,不论是硬件设施建设还是资金投入,在全国排头兵地位应该
没有疑问,但以单项硬件设施比较,上海的方志馆就要拖上海文化建设的后腿。上海通志馆老馆动迁五年多来,一直处于拆建之中,漂浮不定。在市委宣传部关心下,争取到上海图书馆东馆半面楼层,但只能说是上海图书馆东馆的“上海通志展示馆”。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发文,要求各省市有一个不少于二万平方米的独立方志馆。目前北京、山东、广州等省市做到了,但上海还没有规划。2016年我到任时,了解到上海通志馆年购书经费仅20万元,兄弟省市的经费却基本上在百万元以上,而在这几年前上海美术馆年收藏书
画经费就在千万元以上。有一年,有位领导来调研,说地方志是三线机构。为什么地方志在一些部门或在部分领导干部眼里是冷门机构?其根源应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重金钱、讲实惠的思想影响。修志一般是隔代而修,而一些领导干部急功近利,追求眼前利益,容易把地方志摆到一个不起眼位置。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有位领导曾说过一句话 :“轻视地方志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我在2017年发过一篇文章《修志与“得志”》,列举了一些问题,几年过去了,其中有的问题依然存在。这种现状和问题无疑会影响志书质量,影响史志乃至社会事业发展。所以我认为,史志事业发展需要加加温,要让它真正热起来!
融合这条道,值得探索。现在地方志机构职能不只是过去的编修,还包括地方史、年鉴。地方志已形成“十业并举”(志、鉴、史、会、馆、所、库、用、网、刊)的工作格局。史志要作为,有发展,还是要创新。在现阶段,史志创新发展要突出两方面。一是在志书开发利用上要有新成效。编一部志书要耗费巨大人力财力,编修好后放在书架上,翻阅的人不会太多,中小学生看的更少。有人说,志书即史书,放在书架上成了死书。因此,必须进行志书二次开发,让志书从书架上走下来。这一点已基本形成共识,这
些年也做了不少有益尝试,并受到社会广泛认可。比如”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中的《上海六千年》《浪奔浪涌黄浦江》《潮起潮落苏州河》等,在中小学生中开展读书明志、寻根问道、铸魂践道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爱国、爱家之情和报国之志。志书开发要注重向广度和深度延伸。深度,是在保留史志的权威、可信基础上,突出时代性、思想性、可读性,要有大家、名家坐镇,建立评估机制,否则就会“走样”;广度,是指志书开发不应只是史志机构的事,要动员各承编单位、各行业、全社会都来参与。二轮修志覆盖所有行业,若都进行志书开发,那等于全社会都在讲上海改革开放故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宣传效应!二是在史志融合上要有新思路。学会首任会长唐振常先生提出史志结合,为史志事业发展开创出了一条新路。时代在前进,史志不能只盯在自己的脚下谈发展创新,视野要开阔。盯着志书论学术,是难以研究出有实际价值的成果的。要加强与各行业、专业,还有一些相关社会团体、组织的合作与融合。比如,史志改编成通俗易懂的读本,或成为在影视屏幕上能见、在广播电台里能听、在展厅墙上能看、在舞台上能演的文学艺术作品,这种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形式当然会为大众所喜闻乐见。融合是发展趋势,现在很多行业、学科之间都争相融合,如文化与产业、文化与科技,科技与金融、科技与产业等,融合促进了事业呈几何倍数发展。史志涉猎领域广、专业全,有融合的条件与空间。多年来,学会注重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比如,创立学会专业委员会就是基于融合,让史志融入各行各业,使史志文化成为全民享用的文化。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