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裸脊锁线版,德语直译新译本,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
》
售價:HK$
61.6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HK$
97.9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HK$
217.8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HK$
86.9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HK$
204.6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HK$
173.8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HK$
85.8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HK$
52.8
|
內容簡介: |
新闻与修辞历来泾渭分明:前者信奉实证主义、捍卫客观真实的专业主义理想,后者践行相对主义,以实用的社会改良主义渗透人类的话语交际。《英语新闻与修辞》并置研究新闻与修辞,认为新闻无须通过辩论就可实现隐性说服,阐述探讨修辞三要素——“ethos”(人品)、“logos”(事理)、“pa-thos”(情感)如何在新闻中体现并运作,助力新闻成为享有合法性的社会认知定义者,并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语篇意义,分析新闻话语修辞运作的语言实现。
|
關於作者: |
马景秀,女,1976年生,祖籍湖北,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教授,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方向博士,英语语言学硕士生导师,研究兴趣为新闻话语分析、西方修辞学。自2001年3月至今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5年1-12月、2020年1-3月公派至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穆迪传播学院访学;主持完成校级项目两项,参与完成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一项,在语言类、新闻传播类CSSCI检索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
目錄:
|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新闻与修辞的关联现状
2.1 英语新闻中“rhetoric”的语义韵分布
2.2 对新闻挪用“rhetoric”的分析
第3章 新闻与修辞对话的哲学基础
3.1 新闻遵循实证主义哲学
3.2 修辞依托相对主义哲学
3.3 新闻与修辞的对峙
3.4 寻求新闻与修辞的对话
第4章 新闻的机构性修辞人格
4.1 “ethos”与新闻
4.2 作为新闻修辞人格的客观性
第5章 新闻话语的语义逻辑
5.1 “logos”与新闻
5.2 新闻话语:互文潜势的框选与框架
5.3 新闻话语的“戏剧五位一体”批评分析
第6章 新闻的情感涉入
6.1 “pathos”与新闻
6.2 新兴新闻形式的情感涉入
6.3 艰难的共情
6.4 以类比促共情
第7章 新闻话语概念意义的修辞建构
7.1 术语屏规约新闻话语建构
7.2 新闻话语的概念隐喻批评分析
第8章 新闻话语人际意义的修辞分析
8.1 新闻话语的人际意义
8.2 新闻直接引语的“修辞-评价”机制
8.3 直接引语不能保证客观报道
8.4 新闻中的断章引用分析
第9章 新闻连贯的修辞分析
9.1 新闻话语的衔接与连贯
9.2 新闻语篇的信息连贯
9.3 新闻话语的意义连贯
第10章 新闻、修辞与局部认同
10.1 新闻话语与隐性劝服
10.2 新闻话语构筑局部认同
……
第11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內容試閱:
|
无论新闻致力于传递信息还是讲述故事,都需要达到既定传播效果——使读者相信新闻所传递的信息是客观公正的,接受新闻所讲述的故事是真实可信的。这种传播效果体现了修辞的要义——改变态度、促发行动,具体在新闻中表现为使读者接受新闻的话语建构,将读者凝聚为意识形态同体,因此新闻运作中必然可以循迹修辞的印记。然而,由于修辞长期遭受污名化,以及实证主义哲学对新闻的深刻影响,新闻界否认新闻与修辞的关联,担心修辞的相对主义哲学根基会消解新闻所追求的真实客观理想,而真实是新闻不可跨越和挑战的红线。在严肃的新闻业中,被贴上“不真实”标签的新闻机构必定会失去公信力并走向消亡。为了保证自身的合法,新闻如同捍卫生命一样捍卫真实,撇清与修辞的联系,诉诸行业声誉、话语策略、情感克制等手段确保读者认可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而这一过程恰恰正是修辞劝服的体现。
为了理顺新闻与修辞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本书并置新闻与修辞,依托修辞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设计研究框架,阐述新闻以概念促说服、以客观性为信誉、以克制情感为合法性保证的修辞机制。不管是新闻话语的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能通过并置研究新闻与修辞拓宽认知,增进智识、理解与宽容,首先,通过并置研究新闻与修辞,作为话语生产者的新闻机构、记者编辑能对自己的话语建构获得深刻认识与适切把握,而不是沉浸在新闻专业主义的理想中,选择性地忽视人类事务和话语的复杂性。其次,借由剖析新闻的修辞属性,本书希望作为隐性劝服对象的受众能对新闻话语的修辞机制保持清醒的认识,认识到个体的认知处于新闻的特定框架视角控制之下,并因此提升对新闻媒介和其话语生产的批评分析能力,达成对新闻话语所传送信息的相对理性判断。再次,并置新闻与修辞有助于我们探索高效的新闻传播话语机制,为新闻传播提供具体策略与理论给养。后,修辞的涉入使我们得以将新闻放置在一个真实复杂的人类事务情境中,以务实的态度理解这种复杂性,努力在传播中消融我者和他者的隔阂,致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
本书的写作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部校共建基金项目的资助,也得到新闻传播学院各位前辈与老师的鼓励与支持:郭可院长的平易近人和对待学术的一丝不苟,使我备受鼓舞和启发;陈沛芹教授的乐观睿智、鞭策鼓励数次助我挣脱消极倦怠,激励我知难而进;吴瑛教授的丰硕学术成就和谦逊风范吸引我努力突破自身局限、向光而行。此外,我衷心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提文静女士,她一丝不苟地督促我再三修改书稿,终于使书稿得以成稿并付梓发行;诚挚感谢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魏薇耐心细致地为书稿进行了文字校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