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五谷杂粮养全家 正版书籍养生配方大全饮食健康营养食品药膳食谱养生食疗杂粮搭配减糖饮食书百病食疗家庭中医养生药膳入门书籍
》
售價:HK$
54.8

《
七种模式成就卓越班组:升级版
》
售價:HK$
63.8

《
主动出击:20世纪早期英国的科学普及(看英国科普黄金时代的科学家如何担当科普主力,打造科学共识!)
》
售價:HK$
86.9

《
太极拳套路完全图解 陈氏56式 杨氏24式和普及48式 精编口袋版
》
售價:HK$
32.8

《
2+20:私募股权为什么能长期战胜市场
》
售價:HK$
86.9

《
经典秩序的重构:廖平的世界观与经学之路(探究廖平经学思想,以新视角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在西学冲击下的转型)
》
售價:HK$
97.9

《
你喜欢勃拉姆斯吗……
》
售價:HK$
52.8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HK$
96.8
|
編輯推薦: |
本书作者为从事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等领域研究的专业学者,书中主要论述了云南少数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作者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总括了云南少数民族自然观中的生态美,从审美的理路让我们重新感悟自然,回归自然;后结合云南少数民族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为迷失物质和精神家园的现代人指出一条返乡之路。
|
內容簡介: |
云南少数民族从未远离过自然,他们与自然是亲融共在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有着独特的思想智慧。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是具有生态本原性的作品,它们是与云南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文学,反映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生命的自由样态和本真的生活世界,凝聚着民族的灵慧和精神。
本书从生态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去爬梳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对遗失物质和精神双重家园的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对少数民族具有生态意识的自然观研究使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在新时期和新的理论视角下敞亮出了新的价值空间和意义。
|
關於作者: |
李玟兵
中共昆明市委党校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副教授、博士,云南省“云岭大讲坛”主讲嘉宾,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评审专家,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智库成员。目前主要从事生态文明建设、民族文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等的教学与研究。发表理论文章30余篇,主持省、市课题10余项,多项课题获省、市优秀科研成果奖,多门主讲课程获省、市奖项,连续多次获优秀教师、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
目錄:
|
目? 录
绪? 论
节 缘起及意义 …………………………………………………… 1
第二节 核心概念 ……………………………………………………… 4
一 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4
二 自然和自然观………………………………………………………… 9
第三节 理论背景 ……………………………………………………… 18
章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生态背景…………………… 24
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诗性思维 …………………… 25
一 以我观物 ………………………………………………………… 26
二 以物观我 ………………………………………………………… 30
三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诗性思维的价值和意义 …………… 35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大地孕育 ………………………… 38
一 地域风景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决定作用 ………… 39
二 地域风俗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决定作用 ………… 43
三 地域文化对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决定作用 ………… 48
第三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自然传承 ………………………… 50
一 于仪式中传承 …………………………………………………… 51
二 于生产生活中传承 ……………………………………………… 56
三 于谈情说爱中传承 ……………………………………………… 58
第二章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神性自然观………………………… 61
节 和于自然的自然崇拜 ………………………………………… 62
一 天地崇拜 ………………………………………………………… 63
二 山水崇拜 ………………………………………………………… 65
三 树木崇拜 ………………………………………………………… 71
第二节 合于自然的图腾崇拜 ………………………………………… 75
第三章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物性自然观………………………… 80
节 创世生态观 …………………………………………………… 81
一 人类摇篮的神话生物圈 ………………………………………… 82
二 人源于自然的神话言说 ………………………………………… 85
三 进化论思想 ……………………………………………………… 89
第二节 依存自然观 …………………………………………………… 99
一 以自然为友、为师 ………………………………………………100
二 食用和物用自然 …………………………………………………102
三 自然历法 …………………………………………………………104
第三节 自然审美观 ………………………………………………… 106
一 自然和情思 ………………………………………………………106
二 场所的自然审美镜像 ……………………………………………116
第四节 生态伦理观 ………………………………………………… 126
一 植物生态伦理 ……………………………………………………129
二 动物生态伦理 ……………………………………………………132
三 山水生态伦理 ……………………………………………………134
第四章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人性自然观……………………… 139
节 本然的生命意识 …………………………………………… 142
一 对生的“祈”………………………………………………………143
二 对生的“迎”………………………………………………………147
三 对死的“慰”………………………………………………………148
第二节 诗意的生存 ………………………………………………… 150
一 选择栖居的家园 …………………………………………………151
二 建构安居的屋 ……………………………………………………156
三 顺时而作 …………………………………………………………159
四 随时而歌 …………………………………………………………164
结? 语
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与生态美 …………… 169
第二节 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与“返乡之路” …… 173
参考文献
专著 …………………………………………………………………… 178
译著 …………………………………………………………………… 183
典籍和文本作品 ……………………………………………………… 185
期刊论文 ……………………………………………………………… 187
学位论文 ……………………………………………………………… 193
附录一 傈僳族民间文学的生态审美之维………………………… 195
节 珍爱生命的美态 …………………………………………… 197
一 创生观……………………………………………………… 197
二 敬生观和护生观…………………………………………… 198
第二节 与自然亲融共在的美态 …………………………………… 200
一 与自然化合为一…………………………………………… 201
二 热爱自然、歌咏自然……………………………………… 203
第三节 与人和谐共处的美态 ……………………………………… 204
一 族内和谐…………………………………………………… 205
二 族外和谐…………………………………………………… 206
附录二 世界 50 年的“绿色寻根”:生态批评研究述略 …………… 208
节 西方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 ……………………………… 209
第二节 中国生态批评的兴起和发展 ……………………………… 212
一 生态批评的开拓………………………………………………… 212
二 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 214
三 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引介………………………………………… 227
四 生态批评的实践研究…………………………………………… 230
第三节 综述 ………………………………………………………… 233
|
內容試閱:
|
前言
本书的自然观指涉两个范畴的概念:一是自然实体意义上的自然观,文中指云南少数民族的神性自然观和物性自然观;二是自然非实体意义上的自然观,文中指云南少数民族的人性自然观。人们的自然观关涉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危机尽显的今天,调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优化生存方式,可以从少数民族的自然观中得到启迪。
云南少数民族从未远离过自然,他们与自然是亲融共在的,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有着独特的思想智慧。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是具有生态本原性的作品,它们是与云南少数民族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的文学,反映的是云南少数民族生命的自由样态和本真的生活世界,凝聚着民族的灵慧和精神。本书从生态学和生态批评的视角去爬梳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对遗失物质和精神双重家园的现代人来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对少数民族具有生态意识的自然观研究使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在新时期和新的理论视角下展现出了新的价值空间和意义。
绪论首先论述了缘起及意义,然后廓清”民间文学”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概念,厘定“自然”和“自然观”的内涵,认为“自然”的内涵是具有双重意义的,即实体自然和非实体自然,实体自然指自然物与自然环境;非实体自然则指哲学意义上的自然,是事物本来的样子、本性或自然而然。相应的,”自然观”的内涵也打破了以往对象性思维的认识局限,被拓展到了非对象性思维意义的“自然观”,即人顺应本性、不为外物所干扰、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度,这是本书人性自然观部分具有创新意义的理论基点。后,交代了论题的理论背景。
本书先从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自然生态背景开始,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自然观,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生发是必要的。它可以让我们洞悉云南少数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本然之源。章从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生发的诗性思维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自然传承方式三个生发背景作探讨,以便为读者能更好理解后文关于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生态自然观奠定基础。然后,兼顾历时性和共时性,围绕着文学中的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进行爬梳,从实体自然和非实体自然的意义出发,全面考察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把研究对象和内容分为神性自然观、物性自然观和人性自然观三个章节。第二章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具有神圣性、神秘性、权威性的自然为研究对象,梳理出了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中和于自然的自然崇拜和合于自然的图腾崇拜,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早的自然观第三章首先对云南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诗进行生态学解读,从中梳理出了云南少数民族初民们对宇宙、世界和自然万物的本体论认识,以及人源于自然的神话言说、具有进化论思想的自然观;然后又从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物我关系中梳理出了云南少数民族依存于自然的观念意识,个体自然上人与自然互渗、”谐振\的自然审美观,整体自然上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以及爱护和尊重万物的生态伦理观。第四章从非实体自然的哲学意义——本然、本性和自然而然出发,详细论述了云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人性自然下所展现出来的生命意识和诗意生存状态,各少数民族在天、神、人一体和谐的美丽家园中,精神无所羁绊,敬畏生命,顺时而作,随时而歌。他们的人生是一种艺术的人生,一种生态审美的人生。
结语总结了云南少数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论述了其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云南少数民族的自然观是他们生活世界里自然养成的生态生存智慧,是人与自然、社会、自身和谐一体的本真自然观,人与自然须臾不能分离的生态整体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互渗的间性思想贯穿始终。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总括了云南少数民族自然观中的生态美,从审美的角度让我们重新感悟自然,回归自然;后结合云南少数民族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为迷失物质和精神家园的现代人指出一条返乡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