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尚书古文疏证(全二册)

書城自編碼: 385891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古籍古籍整理
作者: [清]阎若璩 撰
國際書號(ISBN): 9787573205872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278.2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慢慢来,好戏都在烟火里 》

售價:HK$ 59.8
一间自己的房间
《 一间自己的房间 》

售價:HK$ 47.8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波段交易的高级技术:股票和期权交易者的资金管理、规则、策略和程序指南 》

售價:HK$ 94.8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

售價:HK$ 81.6
锁国:日本的悲剧
《 锁国:日本的悲剧 》

售價:HK$ 93.6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AI智能写作: 巧用AI大模型 让新媒体变现插上翅膀 》

售價:HK$ 70.8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家庭养育七步法5:理解是青春期的通关密码 》

售價:HK$ 59.8
三体(全三册)
《 三体(全三册) 》

售價:HK$ 113.5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92.8
《 礼记注(全二册)(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 》
+

HK$ 79.3
《 尚书传(十三经汉魏古注丛书) 》
+

HK$ 766.2
《 柳宗元集校注(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典藏本·精装繁体竖排·全5册) 》
+

HK$ 622.5
《 武英殿仿相台岳氏本五经·春秋经传集解(全五册) 》
+

HK$ 43.9
《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 》
+

HK$ 247.5
《 武英殿仿相台岳氏本五经·毛诗(全二册) 》
編輯推薦:
清初阎若璩所撰《尚书古文疏证》是一部对传世《尚书》所谓“古文”部分辨伪之作。阎若璩积三十余年之力,继承朱熹、梅鷟等人的研究并博稽群书、条分缕析,从篇数、篇名、典章制度、历法、文字句读、地理沿革和古今行文异同等多方面考证,得出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及孔安国传是后世伪作的定论。本书不但在学术考据上有承上启下之功,梁启超复许之为“诚思想界之一大解放”(《清代学术概论》五)。
內容簡介:
本书为清阎若璩撰,据上海图书馆藏清乾隆十年眷西堂刻本影印。《尚书古文疏证》八卷,一百二十八条(原缺第三卷及他卷若干条)。书后附《朱子古文书疑》。
關於作者:
阎若璩(1636~1704),清代学者。字百诗,号潜丘。原籍山西太原,世居山阳(江苏淮安)。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八卷,专辨东晋《尚书》古文十六篇孔安国《尚书传》皆为伪书。此举树清代考据学一面旗帜,开乾嘉学派先河。黄宗羲、纪昀、钱大昕、胡适等皆以为“伪古文《尚书》”的“定案”实归功于此。康熙十七年,应博学鸿词科试不第,旋应内阁大学士徐乾学延请,主纂《大清一统志》。精于地理学,对山川形势,州郡沿革等了如指掌,撰有《四书释地》《释地余论》。另撰有《潜丘札记》《毛朱诗说》及《丧服翼注》《孟子生卒年月考》《眷西堂集》等书。其学术成就和顾炎武并举,有“南顾北阎”之誉。
目錄
出版说明
尚書古文疏證原序 黄宗羲
尚書古文疏證後序 閻詠
尚書古文疏證識 閻學林
尚書古文疏證校閱姓氏
卷一
第一 言兩漢書載古文篇數與今異
第二 言古文亡于西晉亂故無以證晚出之僞
第三 言鄭康成注古文篇名與今異
第四 言古文書題卷數篇次當如此
第五 言古文武成見劉歆三統歷者今異
第六 言古文伊訓見三統歷及鄭注者今遺
第七 言晚出泰誓獨遺墨子所引三語爲破綻
第八 言左傳載夏日食之禮今誤作季秋
第九 言左傳德乃降之語今誤入大禹謨
第十 言論語孝乎惟孝爲句今誤點斷
第十一 言孟子引書語今誤入兩處
第十二 言墨子引書語今妄改釋
第十三 言左傳引夏訓語今彊入五子之歌
第十四 言孟子引今文與今合引古文與今不合
第十五 言左傳國語引逸書皆今有
第十六 言禮記引逸書皆今有且誤析一篇爲二
卷二
第十七 言安國古文學源流真僞
第十八 言趙岐不曾見古文
第十九 言安國注論語與今書傳異
第二十 言古文孝經以證書
第二十一 言古文禮經以證書
第二十二 言書傳用毛詩傳
第二十三 言晚出書不古不今非伏非孔
第二十四 言史記多古文説今異
第二十五 言説文皆古文今異
第二十六 言晚出武成泰誓仍存改元觀兵舊説
第二十七 言君陳以爾有嘉謀嘉猷等語作成王誤
第二十八 言太甲不得稽首于伊尹爲誤倣洛誥 闕
第二十九 言后稷不得稱先王畢公不得輔四世爲誤會國語 闕
第三十 言有虞世不得有干舞爲誤本韓子淮南子 闕
第三十一 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純出荀子所引道經
第三十二 言古書如此類者頗多
卷三 此卷全闕
第三十三 言大禹謨句句有本
第三十四 言泰誓武成句句有本
第三十五 言襲用論語孝經
第三十六 言襲用周易尚書毛詩
第三十七 言襲用周禮二記 大戴禮記附
第三十八 言襲用左傳國語
第三十九 言襲用爾雅
第四十 言襲用孟子荀子
第四十一 言襲用老子文子列子莊子
第四十二
第四十三
第四十四
第四十五
第四十六
第四十七
第四十八
卷四
第四十九 言兩以追書爲實稱
第五十 言兩以錯解爲事實
第五十一 言兩以孟子引書敘事爲議論
第五十二 言以管子引泰誓史臣辭爲武王自語
第五十三 言武成癸亥甲子不冠以二月非書法
第五十四 言泰誓上惟十有三年春繫以時非史例
第五十五 言僞泰誓明兩載漢志今仍與之同
第五十六 言爾雅解鬱陶爲喜今誤認作憂
第五十七言大禹謨讓皋陶不合堯典讓稷契
第五十八 言晚出書增帝曰竄僉曰不合唐虞世大公
第五十九 言重華文命與放勳皆帝王號僞作者不知
第六十 言僞作者依書序撰太甲事不合孟子
第六十一 言伊尹稱字于太甲爲誤倣緇衣亦兼爲序誤
第六十二 言周官從漢百官公卿表來不合周禮
第六十三 言泰誓有族誅之刑爲誤本荀子
第六十四 言胤征有玉石俱焚語爲出魏晉間
補遺
第四十九
第五十二
第五十四
第五十六
第五十八
第六十
第六十一
第六十二
第六十三
卷五上
第六十五 言今堯典舜典本一爲姚方興二十八字所横斷
第六十六 言今皋陶謨益稷本一别有棄稷篇見揚子
第六十七 言考定武成未合左傳數紂罪告諸侯之辭
第六十八 言古文畢命見三統歷以與己不合遺末句
第六十九 言安國傳就經下爲之漢武帝時無此
第七十 言安國傳不甚通官制
第七十一 言穎達疏最下證以武成
第七十二 言白居易補湯征書久可亂真
卷五下
第七十三 言五子之歌不類夏代詩
第七十四 言古人以韻成文大禹謨泰誓不識
第七十五 言旅獒馬鄭讀獒曰豪今仍本字
第七十六 言論語譬喻之辭今悉改而正言
第七十七 言史記有夏書曰今忘采用
第七十八 言説文有虞書商書周書等曰今忘采用
第七十九 言左傳引夏書作釋辭大禹謨不當爾
第八十 言左傳引蔡仲之命追敘其事今不必爾
卷六上
第八十一 言以歷法推仲康日食胤征都不合
第八十二 言以歷法推堯典蔡傳猶未精
第八十三 言以歷法推古文畢命六月朏正合
第八十四 言以歷法推成湯三月丙寅日正合
第八十五 言武成認商郊牧野爲二地
第八十六 言泰誓上武成皆認孟津爲在河之南
第八十七 言漢金城乃昭帝置安國傳突有
第八十八 言晉省穀城入河南安國傳已然
卷六下
第八十九 言濟瀆枯而復通乃王莽後事安國傳亦有
第九十 言安國傳三江入震澤之非
第九十一 言安國傳華山之陽解非是
第九十二 言安國傳梁岐在雍州解仍是
第九十三 言蔡傳灉沮二水解不屬兗州
第九十四 言蔡傳不諳本朝輿地
第九十五 言禹貢甸服里數所至
第九十六 言史記滎陽下引河爲禹貢後
卷七
第九十七 言商祀周年亦可互稱不必盡如爾雅
第九十八 言泰誓聲紂之罪詬厲已甚必非聖人語
第九十九 言書之隱見亦有時運古文盛行已久後當廢
第一百 言安國冏命傳誤合周禮大馭大僕爲官本漢表應劭注
第一百一 言蔡仲之命周公致辟于管叔本王肅金縢辟字解
第一百二 闕
第一百三 言大禹謨于四海困窮上插入他語似舜誤會堯之言
第一百四 言太康失國時母已不存五人御母以從乃妄語
第一百五 言百篇小序伏生所未見然實出周秦之間
第一百六 言晚出古文與真古文互異處猶見於釋文孔疏
第一百七 言安國大序謂科斗書廢已久本許慎説文序
第一百八 闕
第一百九 闕
第一百十 闕
第一百十一 言東漢時真古文可以正今文之脱誤
第一百十二 言僞孔傳以洛書數有九禹因之以成九類之説非
卷八
第一百十三 言疑古文自吴才老始
第一百十四 言朱子於古文猶爲調停之説
第一百十五 言馬公驌信及古文可疑
第一百十六 言郝氏敬始暢發古文之僞
第一百十七 言鄭氏瑗疑古文二條
第一百十八 言王充耘疑古文三條
第一百十九 言梅氏鷟尚書譜有未采者録于篇
第一百二十 言與石華峙論東漢時今文與逸篇或離或合
第一百二十一 言姚際恒攻僞古文有勝余數條載于篇
第一百二十二 闕
第一百二十三 闕
第一百二十四 闕
第一百二十五 闕
第一百二十六 闕
第一百二十七 闕
第一百二十八 言安國從祀未可廢因及漢諸儒
附朱子古文書疑 閻詠輯
尚書古文疏證後序 鍾靈
內容試閱
出版説明
《尚書古文疏證》(一名《古文尚書疏證》)八卷,清閻若璩撰。閻若璩,字百詩,號潛丘,生於明崇禎九年(一六三六年),卒於清康熙四十三年(一七〇四年)。其先世居山西太原,後徙居江蘇淮安。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應徵博學鴻詞科,落第後在徐乾學處參與修《一統志》《明史》等書。著有《尚書古文疏證》八卷、《毛朱詩説》一卷、《四書釋地》六卷、《釋地餘論》一卷、《孟子生卒年月考》一卷、《潛丘劄記》六卷等,其中《尚書古文疏證》是最重要的一種。
閻若璩以畢生精力撰寫的《尚書古文疏證》,論證了一度被學術界公認爲先秦時代的《尚書》真本——東晉梅賾所獻《古文尚書》係僞書。這部僞《古文尚書》實際上是由二十八篇今文與二十五篇僞古文加上假托孔安國名義的自序所組成,其中二十八篇今文在書中被分割成三十三篇。
《尚書》,這部我國最古的歷史文獻彙編迭經災禍。先秦的版本基本亡於秦代焚書,西漢初年伏生傳授的今文本《尚書》也亡於西晉末年,衹有東晉梅賾所獻所謂《古文尚書》保留下來,之後被歷朝歷代奉爲神聖經典。雖有學者對其真僞有過懷疑,如《四庫全書總目》所述:「自吴棫始有異議,朱子亦稍稍疑之。吴澄諸人本朱子之説,相繼抉摘,其僞益彰,然亦未能條分縷析,以抉其罅漏。明梅鷟始參考諸書,證其剽竊,而見聞狹窄,蒐采未周。」閻若璩在認真汲取前人成果的基礎上,「引經據古,一一陳其矛盾之故,古文之僞乃大明」(同上)。之後,惠棟的《古文尚書考》、程廷祚的《晚書訂疑》、段玉裁的《古文尚書撰異》,都是在《尚書古文疏證》的影響下撰成的。閻若璩開創了清代辨僞疑經之風,在清代學術史上有重要貢獻。
閻若璩在世時,此書僅有鈔本流傳。他去世四十餘年後,始由其孫閻學林刻於淮安,是爲乾隆十年(一七四五年)眷西堂刻本。書中目録所列一百二十八條內容,正文原缺卷二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條,卷三全部條目,卷七第一百零二、一百零八、一百零九、一百十條,卷八第一百二十二條至一百二十七條。所缺各條究係閻氏草稿原本有目無書,或親自改編、銷去而未及統編全書(錢穆《跋閻百詩〈尚書古文疏證〉》持此説),抑或身故後殘佚,今已難知其詳。卷四後又有「卷四補遺」十一則,分屬九條,係閻學林「刻成後從先徵君手書他本中檢出」。
今《尚書古文疏證》存世鈔本有:杭世駿鈔本(今藏國家圖書館)、沈彤鈔本(今藏湖南省圖書館)、胡渭鈔本(葉景葵舊藏,今藏上海圖書館)以及各《四庫全書》本。從眷西堂本所出之刻本有:天津吴人驥重刊本、杭州汪氏振綺堂本、南菁書院本(即《皇清經解續編》本)等。其中以振綺堂本流傳較廣。
振綺堂本係得眷西堂舊版修整重印而成,版心「眷西堂」一仍其舊,亦不避“琰、寧、淳”等嘉慶以下清帝名諱。李慈銘《越縵堂日記》同治六年(一八六七年)十一月初十日曾記振綺堂第五代主人汪曾唯(字子用)前來售書事:
松谿介汪小米先生之孫子用秀才來局,言其家所刻書若《國語》三種、《咸淳臨安志》《漢書地理志校注》《湖船録》《清尊集》等板葉皆已補完,《列女傳注》《左傳通釋》《道古堂集》《詞綜》等皆殘缺待修,餘多不可問矣。……又閻氏《古文尚書疏證》一部,其板今亦在汪氏,蓋自淮上購得者。
“汪小米”即汪遠孫,曾唯係其弟遹孫子,李氏誤認侄爲孫。其言及《古文尚書疏證》書板今在汪氏,“自淮上購得”,或親聞自汪曾唯處。至於書板歸振綺堂的確切時間,尚待進一步研究。
太平天國運動波及江南時,杭州屢遭兵燹,汪氏振綺堂藏書與書板均損失慘重,汪遹孫亦於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罹難。其子汪曾唯當時避地湖北,同治五年(一八六六年)形勢大定,始得歸里葬父,並收拾舊藏。汪氏振綺堂光緒二年(一八七六年)刻費丹旭《东轩吟社画像》卷末有諸可寶《書後》云:
丙寅(一八六六年)冬,州守(汪曾唯)急葬歸里,……(可寶)復助州守整比振綺堂燼餘書板,檢得……閻徵君《古文尚書疏證》……諸板本僅無殘佚。
「僅無殘佚」者,幾近無殘佚也,汪曾唯遂於次年加以補刊。同治六年往見李慈銘,言及手邊《尚書古文疏證》以及他書修補之事,也在情理之中。今振綺堂本卷一之十九、二十葉及卷七之六十七葉字體與他葉不同,又卷四第二十八葉行款字數與他葉不同,或即此次補刊者。補刊完成後,振綺堂用已經修補的原板並補刊版面陸續刷印,早時未更换原楷書扉頁,後乃重新製作篆書扉頁並添加“同治六年歲在丁卯錢唐汪氏振綺堂補刊”長方牌記,遂致世人往往誤認爲兩本。存世振綺堂本裝訂次序各本亦有差異,蓋印、裝非出一時之故。
我社一九八七年曾影印上海圖書館藏乾隆十年眷西堂本,該本缺卷一之十九、二十葉及卷七之六十七葉(卷四第二十八葉仍爲原貌),配以振綺堂補刊本葉面。今觀此本板面多有模糊不清之處,當非乾隆初刻成時刷印。
此次再版,我們調整了目録次序和頁碼位置,並添加了書眉,以便讀者使用。其餘一仍其舊。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九月
二〇二三年一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