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解性别差距:美国女性经济史
》
售價:HK$
90.2

《
从助理到合伙人-青年律师业务进阶指南
》
售價:HK$
74.8

《
明清白话文献与吴语语法
》
售價:HK$
217.8

《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订二版)
》
售價:HK$
107.8

《
德州扑克自学一本通
》
售價:HK$
55.0

《
数学分析(第一卷)(第7版)(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97.9

《
什么是思想史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
售價:HK$
61.6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內容簡介: |
本书将琉球问题置于军事同盟的框架下进行审视,从美日同盟不断变化的视角考察美国对琉球政策的变化,揭示美日同盟关系由互疑到互信的转变过程,并探讨美国对军事同盟的经营经验。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大量的美国原始档案详细阐释美国对琉球政策的决策过程,实现对外决策理论与历史的有机结合。从普遍意义的角度来看,琉球问题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常规外交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非危机形势下非重大外交议题,美国官僚组织机构在这一类问题上的组织模式具有典型意义。
|
關於作者: |
作者陈静静,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一年,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三年。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日美同盟、亚太国际关系与国际传播等,在《美国研究》《东北亚论坛》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三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
|
目錄:
|
前言:琉球主权问题及其需要说明的问题1
绪论1
第一节选题意义 1
第二节概念界定:琉球问题的形成与演变 3
第三节现有研究成果 7
第四节研究方法、框架结构与创新之处 34
第一章杜鲁门时期:各方角力与美国统治琉球40
第一节琉球问题的出现与美国国内的争论 40
第二节国际形势的变化提升了琉球问题的紧迫性 51
第三节二战后初期日本在琉球问题上的努力及结果 55
第四节“剩余主权”方案出台与美国统治琉球 59
第五节杜鲁门政府远东战略的转变与琉球政策 71
小结 75
第二章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坚持维持琉球现状77
第一节日本在琉球问题上的态度 78
第二节琉球群岛内形势的发展 81
第三节美国对琉球形势和日本要求的应对 82
第四节艾森豪威尔政府的远东战略与琉球政策 98
小结 106
第三章肯尼迪时期:新政策出台与推行受阻107
第一节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原因 107
第二节政策调整的过程 111
第三节肯尼迪新政策执行受阻 119
第四节肯尼迪新政策取得的成就 125
第五节对肯尼迪新政策的分析与解读 132
第六节肯尼迪政府的远东战略与琉球政策 140
小结 148
第四章约翰逊时期:1965年峰会与美国继续让步151
第一节佐藤提出访美请求 151
第二节日本在琉球问题上的要求 152
第三节美国对日本要求的回应 155
第四节佐藤访美成果及对其解读 160
第五节约翰逊政府的远东战略与琉球政策 164
小结 171
第五章约翰逊时期:1967年峰会与美国放弃“晴空”政策173
第一节日本在琉球问题上的主张和行动 174
第二节美国对日本要求的回应 199
第三节对美国放弃“晴空”政策的分析与解读 236
第四节约翰逊政府的远东战略与琉球政策 242
小结 243
第六章尼克松时期:1969年峰会与美国决定放弃琉球施政权245
第一节 来自琉球的“回归”压力 245
第二节佐藤在琉球问题上内外交困 248
第三节尼克松上台前的美日初步协商 257
第四节1969年美日真正谈判时期 267
第五节对美国决定放弃琉球施政权的分析与解读 293
第六节尼克松政府远东战略的转变与琉球政策 296
小结 303
结论305
参考文献331
|
內容試閱:
|
前言:琉球主权问题及其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 琉球主权问题
1879年,日本武力吞并琉球王国并设置“冲绳县”,这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结果。当时,琉球王国上下、清政府以及国际社会都极力反对这个所谓的“琉球处分”,但最终因清政府自身难保,无力解决琉球问题,该问题成为中日之间的“悬案”。
二战期间,随着反法西斯战争逐渐推进,处置日本及其侵占的领土问题提上了战时盟国的议事日程,于是琉球问题出现了转机。战时蒋介石政府对美国提出让中国认领琉球的意图不甚了解,在开罗会议上表现得过于保守从而错失良机。但是蒋介石政府明确提出琉球必须脱离日本,实行托管,此外《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琉球群岛属于此类领土。战时产生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书》等文件,共同构成了国际社会所共同确定的对日政策法规体系,同时也是战后处置日本战争罪行及其领土范围等问题的国际法依据。战后美苏战时同盟瓦解,冷战出现;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退踞台湾。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不顾中苏反对,主导了旧金山片面对日和会,并签订《旧金山对日和平条约》。该条约规定将琉球置于联合国托管制度之下,以美国为唯一管理当局,但是没有明确琉球主权归属,只是美国国务卿顾问杜勒斯在和会上发表声明说琉球的“剩余主权”归日本。《旧金山和约》本身缺乏国际合法性,因此,美国战后占领琉球本身缺乏法理基础。美国的片面媾和行为及其签署的条约,不能代替此前包括美国在内的盟军的法规体系,也未能合法解决琉球主权归属问题。
《旧金山和约》签订之后,美日两国随即通过签订《美日安全保障条约》结成军事同盟。美国逐渐把日本培养成了在远东对抗共产主义的桥头堡,美日同盟也成为美国远东战略的依托。朝鲜战争之后,美国进一步干预远东事务,特别是深陷越战泥潭。在这种背景下,为了维护美日同盟并推动日本在远东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