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恐惧的本质:野生动物的生存法则(科学新视角丛书)

書城自編碼: 385169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生物世界
作者: [美]丹尼尔·T.布卢姆斯坦[Daniel T. Blums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859100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7.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脑髓地狱(裸脊锁线版,全新译本)日本推理小说四大奇书之首 》

售價:HK$ 61.6
复利人生
《 复利人生 》

售價:HK$ 75.9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中国绘画:元至清(巫鸿“中国绘画”系列收官之作,重新理解中国绘画史) 》

售價:HK$ 184.8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这里,群星闪耀:乒坛典藏·绽放巴黎(全套7册) 》

售價:HK$ 259.6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想通了:清醒的人先享受自由 》

售價:HK$ 60.5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功能训练处方:肌骨损伤与疼痛的全周期管理 》

售價:HK$ 140.8
软体机器人技术
《 软体机器人技术 》

售價:HK$ 97.9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 》

售價:HK$ 74.8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10.3
《水果:一部图文史》
+

HK$ 55.1
《细菌与抗生素之战:一场肉眼看不见的战争(汉英对照)》
+

HK$ 103.5
《药用植物图鉴+中草药图鉴(全两册)》
+

HK$ 97.5
《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自传》
+

HK$ 38.5
《微生物猎人传》
+

HK$ 50.9
《太喜欢生物了(知识进化图解系列)》
編輯推薦:
恐惧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人类该如何应对恐惧?
能否从动物身上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中学到些什么?
您将从本书中找到答案!
內容簡介:
恐惧,历经数百万年的自然选择,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生存和繁衍。当面对恐惧时,人类与其他物种常常有着相似的行为。例如在听到一阵雷鸣或烟花声后,狗或猫会明显地颤抖或躲藏起来,而这种行为也会发生在儿童身上。然而,恐惧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人类又该如何应对恐惧,是否可以从动物身上的成功和失败案例中学到些什么?
本书作者30多年来曾多次前往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冲浪场、季风前蒸笼般的印度森林、科罗拉多、黄石国家公园等地,深入研究跨物种生物恐惧的进化起源和生态背景,并向由大学学者、政策专家等组成的多学科小组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更好地了解人类在面对风险时如何制定新的策略而不再产生恐惧。完全没有风险的生活是不存在的,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意识到为什么恐惧成就了我们人类,以及如何通过克服恐惧,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我们的生活。
關於作者:
【美】丹尼尔·T.布卢姆斯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生态学与进化生物学专业教授、环境与可持续性研究所教授,美国动物行为学会会员。
温建平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翻译家协会理事,上海翻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翻译人才评价与高校教学促进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翻译教学与翻译研究工作,出版专著、译著、教材9部,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B重点项目1项,在《外国语》《中国翻译》《教育研究》《外语界》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
目錄
推荐序 I
序言 V
第 1 章 复杂的神经化学物质 001
第 2 章 小心赫然出现的物体 014
第 3 章 声音很重要 032
第 4 章 充满危险的气味 047
第 5 章 提高警惕 060
第 6 章 经济学的逻辑 074
第 7 章 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089
第 8 章 倾听信号发出者的声音 105
第 9 章 级联效应 128
第 10 章 将成本降到最低 147
第 11 章 我们内心的旱獭 159
第 12 章 明智地面对恐惧 174
延伸阅读 189
致谢 210
內容試閱
我对恐惧的理解始于1986年的肯尼亚之行。壮丽的卡卡梅加国家公园(Kakamega National Park)是西非雨林残存的一部分,我在那里花了一个月时间研究猴子的行为。之后,乘火车先去了内罗毕,然后又去了蒙巴萨(Mombasa),从那里开始了第一段漫长的骑行之旅。我的山地自行车已经超载,后行李架上捆着一个睡袋,前行李架上绑了一顶帐篷。车子晃晃悠悠,道路坑坑洼洼,我骑车行走在碎石沥青路面和沙土路肩之间,朝着坦桑尼亚骑去。与内罗毕周边的那些泛非公路或街道不同,这条公路感觉上还算安全,车辆很少,不时有满载货物的卡车或者公共汽车驶过,喷出黑色的柴油废气。
傍晚时分,我沿着一条又长又直的山坡缓慢地往上骑着,或者说是向前挪移着,只比步行略微快一点,有过骑行经历的人都能想象得出来。我看到前面有三个年轻人蹲在路边。快到他们跟前时,我热情地说了声”jambo”(斯瓦希里语中”你好”的意思),向他们打招呼。路过他们身边时,其中一个人弓下了腰,离开我只有几英尺(1英尺=0.3048米)远,我的余光瞥到另一个人正对我怒目而视。刹那间,一块足球大小的石头朝我的头部飞来,是其中一人扔的。我低头躲闪,用肩膀去挡了一下那块石头。令人惊讶的是,山地车虽说很重,但石头没有把我打倒。我受伤了,也非常害怕。石头正好击中了我几个星期前刚脱臼过的肩膀。我的脸痛得扭曲了,我忍着剧痛回头一看,发现那几个人正朝我冲过来。
肾上腺素瞬间涌遍了我的全身。我拼命地踩着脚踏板,无论如何,我都必须使尽全力骑车上山逃命。我不停地骑着。大概骑了几英里(1英里=1609.344米)后,我听到身后有卡车的声音。我无法确定那伙人是否会在卡车上,或者卡车上是否有人会帮我,我犹豫了一下,然后快速做出了决定。我跳下自行车,站在路当中,喘着粗气,疯狂地挥动手臂。谢天谢地,司机终于停车了。我解释了刚刚发生的事情,请求搭车。他们把我的自行车吊挂在卡车后面,告诉我这一带非常危险,人们经常受到盗贼袭击。就这样行驶了几英里后,他们放我下车。由于刚才的惊吓,这个时候我还在发抖。我对他们千恩万谢,然后就沿着一条沙土小道向蒂维海滩(TiwiBeach)骑去。
第二天,我欣赏了壮丽的景色,探察了缤纷的珊瑚礁,品尝了鲜鱼美味,但却无法真正放松下来。我还是会不断想起那件事。情急之下,肾上腺素给了我超乎寻常的体能去狂蹬逃命,但过了很久,恐惧依然占据着我的思绪。看陌生人时,我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对独自骑行也开始有所顾忌,对自己的风险评估能力也不再充满信心。
虽然我试图忘掉这段经历,但我仍然有很多疑问。为什么这件事对我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如此深刻的影响?因为我真的害怕自己会惨遭毒打或杀害。我以前从未有过如此紧张、恐惧的经历。这与我日常的情绪反应大相径庭。肾上腺素激增时来势汹汹,也给了人超强的力量。应该就是它救了我一命!当时我的身体里发生了什么情况?这种剧烈的生理反应是如何产生的?还有什么情况能引发这种生理反应?为什么我脑海中不断回放这一创伤事件?像这样的事件会反复引发出现噩梦和创伤综合征吗?要过多长时间才能走出这件事情的阴影?
除了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还有更为重要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类会对恐怖事件做出反应,这就必须去了解我们的演化史。数百万年来,是恐惧让我们的祖先活了下来——这不仅包括我们的人类祖先,还有我们的非人类祖先。
肾上腺素反应起源于约5.5亿年前蠕虫的特殊神经系统的演化。这种特殊性需要多种神经化学物质有选择地调节和协调活动,例如对危及生命的经历和情况做出反应的控制。无论是蜷缩躲藏起来还是仓皇逃离威胁,动物都演化出了更为复杂的能力,最终演化成了反射性逃逸能力。
大约2.5亿年前,白蚁的社会性特征让人们意识到了社会性应激源的存在。这种社会性应激源就如同捕食者一样,威胁着个体的生存和繁衍能力。这些社会性应激源包括社会群体中占主导地位的个体,而作为从属个体的代价则包括无法获得食物和其他重要资源。在生存和繁衍中,人类还必须考虑到更微妙的社会性应激源,比如丧失社会经济地位或在朋友中的地位这类风险。社会地位与获得资源照顾自己和家人的能力息息相关。尽管这些社会性应激源似乎与逃逸行为相去甚远,但演化是顺应既有的,而不是从无到有创造全新的特征。一旦出现社会性威胁,它们会使用之前使用过的使其免遭捕食者伤害的生理和心理系统。因此,有理由推断,正是因为这种应对捕食者威胁能力的演化,产生了一系列化学物质和应激反应,再加上恐惧和焦虑,才使我们的祖先得以生存和繁衍。
换句话说,我们人类其实是一大帮侥幸躲过捕食者而存活下来的胆小鬼的后代。我们的灵长类动物血统是大约在6500万—5500万年前从树勋类祖先中分化而来,而与我们谱系最相近的祖先是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在大约700万年前我们与它们分道扬镳。我们的灵长类祖先从他们的祖先那里继承了合理应对威胁的生理能力,而这些祖先应对威胁的能力也是从他们的祖先那里继承来的。因此,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演化,我们拥有了一套奇妙而又花样繁多的反捕应变能力,包括神经化学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和生命史方面的反应。其中许多源于某个专门的神经系统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将恐惧以及对可怕情境的反应视为我们的先辈和同辈生命演化这一宏大进程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从演化史中汲取经验,我相信,我们同样可以通过观察我们今天的生活学到很多东西。
30多年来,我一直在野外和实验室里研究反捕行为。我观察了世界各地各种各样的物种,从具有简单逃逸行为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到具有全面反捕适应能力的鸟类、蜥蜴和哺乳动物都是我的观察研究对象。我对旱獭(大型高山地松鼠属)的反捕行为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综合研究,也研究了植物的反捕行为。最近,我和合作者一道在研究人类的恐惧行为。
基于共同演化的假设,我注意到了非人类和人类之间存在的许多相似之处。例如,在听到一阵雷鸣或爆竹声后,狗或猫会明显地战栗或躲藏起来。这种战栗或躲藏的行为也发生在儿童身上。狗、猫和人类有着相同的神经化学反应。恐惧将我们与祖先联系在一起,因为这是一种能确保我们在险象环生的世界中生存的机制。在本书中,我将依据我们掌握的演化知识观察动物和人类的行为,以便更好地了解动物和人类。
把人类的特征赋予非人类,我们称之为拟人论。如果认定非人类和我们人类感知事物的方式完全一样,那肯定会被认为太过草率。值得注意的是,拟人论也被专业生物学家视为禁忌,因为拟人论会诱导我们推断非人类的认知能力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刺激—反应”来解释。例如,我在遛狗前拿起狗绳时,我们的狗会”开心”吗?或者,它只是通过简单的联想就知道,我总是在出门散步之前会给它系上一条狗绳(它可以闻到狗绳上刺鼻的气味)?狗会在一天的某个特定时间“期待”食物吗?还是因为每天早上7点它的胃是空的,所以会悄悄分泌出胃酸来准备消化?支持拟人论的科学家会说,我们无法断言动物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也无法断言动物是否对食物有所期待,甚至无法断言它们是否会对特定事件做出恐惧的反应。
我既不敢断言也不相信动物感知或处理事物的方式与我们完全一样。但是,断言动物与我们都有一种相似的情感————恐惧—————真的会有些牵强吗?我并不以为然。虽然有些人可能认为我们在人类身上看到的一切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有很多证据表明我们与祖先有许多共同的特征。灵长类动物学家弗兰斯·德瓦尔(Frans de Waal)提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即我们可能过于笃信人类优越论(anthropodenial)。他将人类优越论定义为否认动物具有类似人的特征,而实际上,人类却有着类似动物的特征。每个物种都是经历独特演化过程的产物。然而,我们与非人类有着许多共同的神经生理机制,并且各种各样的社会性和捕食性刺激会引发相同的神经生理反应。因此,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会了解到社会性应激源和捕食性应激源通常会在不同的动物类群中引发类似的反应。
重要的是,利用对非人类的各种认知来理解人类并不新奇,这在科学领域早已司空见惯。许多科学家以动物为模型系统来更好地解释人类的发育、遗传、生理、躯体和行为方面的病理。因此,我们会研究果蝇和斑马鱼,小鼠和大鼠,金丝雀和斑胸草雀,恒河猴和绢毛猴。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动物,我们可以找到解决某个问题的多种方法。或者,我们也许会了解到,有一种独一无二且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历经漫长演化过程却始终不变,延续至今。尼尔·舒宾(Neil Shubin)在《你内心的鱼》(Your Inner Fish)一书中曾贴切地写道,从演化史上看,我们与地球上的生命有亲缘关系。事实上,正是通过研究我们和动物共同的演化史,才能理解我们今天所拥有的特征。
然而,科学是通过提出假说、证实或证伪假说才不断进步的。人们不应该轻信某个假设,而应当用数据验证它并从中得出结论。我将回顾许多科学研究,并分享研究人员从他们的数据中得出的结论。有时,我还会从这些研究中提出一些适用于人类的新见解。我希望在我们的旅程结束时,这些见解有助于你理解你对某些刺激和信息做出反应的真正原因。但是,你也可以把我的讨论中得出的对人类的见解看作是基于证据的假设,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假设都经过了正式验证。
从一开始,就要认识到恐惧的代价是高昂的。旷野中觅食的鸟类一看到猛禽出现,就快速集结飞逃,这样会消耗宝贵的能量。可它们成功逃脱猛禽的追捕后,也会丢掉食物来源。当阴影掠过,大碎碟会迅速蜷缩回外套膜,将外壳闭合起来。这样,大碎碾虽然能保护住自己宝贵的机体组织,却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也会失去获取能量和生长的机会。而对于人类来说,经历恐慌时心跳加速、浑身冒汗、双眼圆睁,这往往会给个人的安宁、健康和效率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每年有近1/5的美国成年人受某种焦虑症困扰,1/4的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会罹患焦虑症。
了解恐惧的本质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我的好朋友兼同事芭芭拉·纳特森-霍罗威茨(Barbara Natterson-Horowitz)和凯瑟琳·鲍尔斯(Kathryn Bowers)在他们合著的《共病时代》(Zoobiquity)中就清清楚楚地写道,认识恐惧的本质可能会对生

物医学产生深远影响。提出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动物有
(请填写)吗?”然后通过对不同物种的研究,人们对人类各种疾病就会有新的见解。例如,当发现有捕食者时,常见的反应是恐惧导致的心动过缓。动物们会身体僵硬,心率下降。该书的作者将这种反应追溯至鱼类有效躲避鲨鱼捕食的反捕行为。由于鲨鱼有专门的心跳探测器官,鱼在觉察到鲨鱼靠近时就会抑制自己的心跳,这样就不那么容易被发现了。他们认为,这种古老的反应是造成人类在情绪极度激动和紧张的情况下容易晕倒的原因。
尽管通过研究其他物种,我们知道人类与其他物种有着相同的行为,但我并不否认人类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毫无疑问,我们的高级认知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对拟人论不加辨别的担忧也是如此)。例如,人类语言具有人类学家约翰·霍基特(John Hockett)所说的各种“设计特征”。这些包括了诸如可学性和语义性(符号指代事物的能力),以及兼具连续差异化表达和离散表达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与一些非人类物种所共有的,但肯定不是所有物种!同时,语言可以用来撒谎或欺骗。一些非人类物种也有这种能力。幸运的是,只有一部分非人类物种拥有这种能力。但据我们所知,除人类外,几乎没有什么物种能谈论过去和未来的事物;霍基特称之为”移位性\(displacement)。蜜蜂似乎是除人类之外唯一拥有这种技能的物种;它们用摇摆舞来告诉蜂巢里的其他同伴过去获取食物的经验。谈论自己的能力、讲故事的能力、抽象推理的能力等高阶认知能力,似乎为人类所独有。
关于人类行为的大量文献也说明了我们的许多认知偏见。《认知偏差图谱》(Cognitive Bias Codex)巧妙地总结了这些认知偏差。例如,墨菲定律(Murphys Law,任何可能出错的事情都会出错)就是一个简化的认知偏差的例子。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做最坏的假设是一个好主意,但墨菲定律和其他的认知偏差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决定。因此,了解我们如何评估风险和与这些评估相关的偏见,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同理,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自身的恐惧,我们还必须深入研究文献,了解一些与风险承担相关的种种人类偏见。
除了了解恐惧的本质,本书的另一个目标是让你和我的科研同仁们建立起联系。我在这里使用了大量的个人故事,因此,也有意保留了主人公的名字。我还从已发表的本科阶段研究成果中挑选出一些相关的叙述和项目,并做了说明。我相信,有了正确的启发和引导,任何人都可以做出有意义的科学发现。
为了开始我们的恐惧研究之旅,我们将冒险前往巴基斯坦。在那里,一次意外的肩膀脱臼让我了解了神经生理学中的恐惧和焦虑。我们还将了解能以三种不同形式引发恐惧、具有高度一致性的刺激。事实证明,危险性刺激往往伴有可预测的声音、气味和场景,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物种都会对此做出反射性反应。具备了这些知识,我们将能更好地理解人类和动物如何管控捕食风险,增强其繁衍后代的能力。
我们将了解动物如何预见威胁,并思考这对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在内的人类行为有何启示。我们将冒险去加利福尼亚海岸的冲浪场。当时我儿子才10岁,那次冲浪的体验非常可怕,让他产生了持久的记忆和适应性的行为反应。我们将在令人恐惧的地理环境中漫步,了解一些聪明的生物如何降低风险,避免暴露于威胁中。我将介绍我日常研究恐惧的经济学方法:所有生物都必须在确保自身安全和满足获取其他资源的需要之间进行权衡。这一简单的基本规则是我们所有决策的基础。成功的生物必须做出抉择并承受由此而带来的风险。
在印度季风前蒸笼般的森林里,我从孔雀的叫声中学会了如何与危险共存。动物之间可以交流风险,通过和其他生物交流、听它们的声音,可以增加自己在捕食者环伺的环境中的生存概率。但恐惧和没有恐惧都会带来严重后果。我们将冒险前往我在科罗拉多的野外考察点。在那里,人类的存在改变了周围捕食者的行为。我们还将冒险前往黄石国家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ark),在那里,狼的灭绝改变了生物景观和自然景观。在这两个案例中,恐惧的缺失都与这些变化有关。能否保护未来的生物多样性取决于如何理解恐惧所带来的影响,或许还取决于能否坦然接受大型捕食者所引发的恐惧。
要真正了解恐惧的影响,仅凭一次环球博物学考察是远远不够的。恐惧对人类无论作为个体还是作为社会整体做出的许多决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将向一个由大学学者、政策专家和具有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精神的人组成的多学科小组了解安全和防范方面的经验教训。在探险之旅的最后,我们会把新的智能工具包与人类一些重要偏见结合起来。我提出了有关风险和恐惧的15条原则,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定。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人类合理评估风险的能力很差。尽管每年被椰子砸死的人要比被鲨鱼咬死的人要多得多,但是人们还是更害怕被鲨鱼咬死,而不是害怕被从树上掉落的郴子砸死。通过识别和理解这些不断演化而来的偏见以及对完全可预测的应急反应的敏感性,无论是个体还是集体都能够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掌握了这些知识,你就能更好地解读周围那些令人恐惧和由恐惧引发的情形。你会明白生活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你会意识到,正是因为恐惧,我们才演化繁衍至今,正是通过对恐惧的行为反应,非人类和人类才真正相互关联。
找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开始阅读吧,你将开启一段狂野的旅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