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阐述了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内容涉及居住区规划概述(基本 设计语言符号,居住区用地分级、选址、规划设计基本原则)、居住区规划理论演进、规 划结构与布局、住宅用地规划设计、配套设施用地规划、道路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绿地 与景观环境设计等几个方面。 本书面向所有涉及居住区规划的学生和教师,可作为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学、 房地产管理等专业的教材,也适合相关的设计和政府管理人员参考阅读。
|
目錄:
|
1 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 1.1 基本设计语言符号 1.1.1 道路 1.1.2 边界 1.1.3 区域 1.1.4 节点 1.1.5 城市标志物1.1.6 其他符号 1.2 居住区用地分级与构成 1.2.1 居住区分级 1.2.2 城市生活圈建设案例1.2.3 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 1.3 居住区选址 1.4 居住区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1.4.1 需求层次理论1.4.2 适居性 1.4.3 识别性与归属感1.4.4 文化与活力 1.4.5 生态优化原则 1.4.6 其他2 居住区规划理论演进 2.1 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形式2.1.1 《周礼·考工记》影响下的住区 2.1.2 中国传统居住形式:胡同+四合院 2.2 中国现代居住区发展历程 2.2.1 现代居住区规划理论的引入与早期实践(1949-1978) 2.2.2 住房制度改革推进期的住区规划体现时代进步(1979-1998) 2.2.3 市场化成熟期的居住区规划呈现多样性特征(1999-2016)2.2.4 经济调整期的居住区规划展现高品质生态宜居特点(2017年至今)2.3 案例分析 2.3.1 恩济里小区 2.3.2 百万庄小区 2.4 国外相关发展理论 2.4.1 田园城市(GardenCity) 2.4.2 《雅典宪章》2.4.3 《马丘比丘宪章》2.4.4 邻里单位 2.4.5 超越邻里单位 2.4.6 光明城市(TheRadiantCity) 2.4.7 新都市主义(NewUrbanism) 2.4.8 传统邻里开发(TND)模式 2.4.9 交通导向开发(TOD)模式2.4.10 人车分行系统 3 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布局 3.1 结构、规划结构 3.1.1 结构 3.1.2 规划结构 3.2 居住区空间结构的规划 3.2.1 居住区空间结构规划的主要因素 3.2.2 居住空间 3.3 重要指标要素 3.3.1 分区分类3.3.2 强度 3.3.3 用地指标3.4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形态3.4.1 向心式布局 3.4.2 围合式布局 3.4.3 轴线式布局 3.4.4 隐喻式布局 3.4.5 片块式布局 3.4.6 集约式布局 3.4.7 综合式布局 3.5 技术指标与用地面积计算方法3.5.1 居住区用地面积 3.5.2 居住街坊内绿地 3.5.3 居住区综合技术指标 4 住宅用地规划设计 4.1 住宅设计4.1.1 住宅套型 4.1.2 住宅的日照条件 4.1.3 住宅层数、容积率等控制指标 4.2 住宅建筑布置 4.2.1 住宅的朝向4.2.2 住宅的间距 4.2.3 住宅防噪 4.3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4.3.1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形式 4.3.2 住宅群体组合再创造4.3.3 住宅群体的空间组合实例分析……5 居住区配套设施用地规划 6 道路及停车设施规划设计
7 居住区绿地与景观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