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上的城堡:一部千年古堡兴衰史(从军事建筑到中世纪城堡,59座经典古堡,高清全彩图文,精装收藏品质)
》
售價:HK$
261.8

《
缪斯的诞生 现代西方艺术观念生成简史
》
售價:HK$
85.8

《
信念危机:投资者心理与金融脆弱性
》
售價:HK$
74.8

《
喵星语解密手册
》
售價:HK$
86.9

《
新型戏剧编剧技巧初探
》
售價:HK$
82.5

《
一日浮生
》
售價:HK$
79.2

《
历代玉器收藏与鉴赏
》
售價:HK$
396.0

《
铁腕拗相王安石:北宋的改革家和变法者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人工智能基础项目教程》为新型活页式融媒体教材,内容丰富,难易适中,配有课件、微课、习题答案、思政课堂、教案、课程导学等资源,方便教与学。
|
內容簡介: |
《人工智能基础项目教程》采用项目教程的编排方式,实现了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的理念。本书共由8个项目组成:人工智能概论、人工智能数据预处理、云计算下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编程入门、人工智能框架技术、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通过具体的实例对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技术进行了透彻的讲述。本书不仅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需要,而且也适合作为人工智能初学者的入门书籍。
|
關於作者: |
董彧先,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电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安全、人工智能技术、移动应用开发等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迟俊鸿,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电信学院网络技术教研室负责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秦武,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铁道电信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软件工程、铁道信号技术方向的教学研究工作。
|
目錄:
|
项目1人工智能概论
任务1.1人工智能的概念
任务1.2人工智能发展历史
任务1.3人工智能的研究
任务1.4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
任务1.5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人才
项目2人工智能数据预处理
任务2.1春运里的大数据
任务2.2人工智能常用的数据预处理
任务2.3世界各国铁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任务2.4铁路大数据发展趋势分析
任务2.5铁路大数据的应用与思考:用大数据改善铁路运输
项目3云计算下的人工智能
任务3.1认识云计算
任务3.2云服务
任务3.3云计算关键技术
任务3.4搭建云平台
项目4人工智能基础知识
任务4.1机器学习
任务4.2强化学习
任务4.3神经网络
任务4.4计算机视觉
任务4.5自然语言处理
项目5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任务5.1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任务5.2人工智能技术在轨道板裂缝检测技术方面的应用
任务5.3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安检中的应用
任务5.4高铁中继站智能巡检系统
任务5.5自动售检票系统
任务5.6无人驾驶
项目6人工智能编程入门
任务6.1初识编程
任务6.2Python语言简介
任务6.3搭建Python开发环境
任务6.4Python编程入门
任务6.5程序体验
项目7人工智能框架技术
任务7.1scikitlearn机器学习框架
任务7.2TensorFlow机器学习框架
任务7.3机器学习框架编程体验
项目8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
任务8.1智慧城市
任务8.2智慧城市及其他
任务8.3智慧城市的应用体系
任务8.4智慧交通
任务8.5智能家居
任务8.6智慧医疗
任务8.7智慧教育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交叉的边缘学科,它涉及的学科内容包括哲学和认识科学、数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控制论、不定性论、仿生学、社会结构学与科学发展观等。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通信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全方位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智能社会。
作为高职高专教学用书,本书根据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现状,结合职业需求,采用“工学结合”的思路编写而成。本书适用于人工智能技术初学者。
本书在内容上力求突出实用、全面、简单、生动的特点。通过本书的学习,能够让读者对人工智能技术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能够理解人工智能基本概念、人工智能数据预处理、云计算下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人工智能编程入门、人工智能框架技术、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等内容。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加工过程进行模拟。为培养和塑造更多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在本书编写过程中,企业专家和高校教师经过深入调研和探讨,精选了部分经典案例和流行工具,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模式,将人工智能知识通过本书呈现给各位读者。
本书由董彧先主编并负责规划和统筹,迟俊鸿、秦武担任副主编,苏敏、赵春东、刘淼、张革华、臧宝升老师参加了编写和审校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时间仓促,书中错误在所难免,恳切希望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方式:934978155@qqcom,QQ:9349781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