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全新增订版)
》
售價:HK$
63.8

《
从宁波到日本:生活世界的对话
》
售價:HK$
74.8

《
西夏史(历史通识书系)
》
售價:HK$
77.0

《
怪谈:一本详知日本怪谈文学发展脉络史!
》
售價:HK$
57.2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HK$
63.8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HK$
97.9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HK$
63.8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HK$
86.9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教材,共十五章,包括绪论、核酸分子标志物、核酸的提取和纯化技术、聚合酶链反应及衍生技术、核酸恒温扩增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核酸序列分析技术、蛋白质分析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质谱技术、分子生物学检验新技术、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建立与质量管理,以及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和肿瘤性疾病的分子生物检验等。为探索通过教材引导教学过程和临床过程的对接,为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和提供给学生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教材设有布鲁姆式学习目标,以提示重点、难点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有案例导入,以引导学习情境;设有知识链接、数字资源(包含视频)、要点提示、思考题,便于学生温故知新、紧扣重点、梳理要点、巩固复习。
|
關於作者: |
主编简介
肖忠华 1974年生于重庆市。现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承担分子生物学与检验技术、生物化学检验、免疫学检验等可能教学10余年。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发表教学论文1篇。先后主持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和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各1项。
孟凡萍 1980年生于河北省,现任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主任检验师。担任重庆实验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重庆健康促进与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万州区医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委员、万州区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承担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10余年。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先后主持重庆市科技局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重庆市卫生局科技项目2项、万州区科委科技计划项目3项,获万州区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核酸分子生物标志物 7
第一节? 基因组及其特征 8
第二节? 分子生物标志物 13
第三章 核酸的提取与纯化技术 20
第一节? 核酸提取与纯化的一般原则 21
第二节? DNA 的提取与纯化 24
第三节? RNA 的提取与纯化 28
第四章 聚合酶链反应及其衍生技术 32
第一节?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33
第二节? 凝胶电泳技术 37
第三节?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技术 40
第四节? 聚合酶链反应的衍生技术 45
第五章 核酸恒温扩增技术 49
第一节?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50
第二节? 链置换恒温扩增技术 53
第三节? 滚环恒温扩增技术 55
第四节? 依赖核酸序列的恒温扩增技术 59
第六章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63
第一节? 核酸分子杂交的基本原理与分类 64
第二节? 核酸探针 67
第三节? 常见的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72
第七章 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81
第一节? 双脱氧链终止法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82
第二节? 第二代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86
第三节? 核酸数据分析 95
第八章 蛋白质分析技术 101
第一节?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 102
第二节? 蛋白质印迹技术 109
第九章 生物芯片技术 116
第一节? 基因芯片技术 117
第二节? 蛋白质芯片技术 121
第十章 生物质谱技术 125
第一节? 概述 126
第二节? 生物质谱技术的临床应用 131
第十一章 分子生物学检验新技术 136
第一节? 数字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137
第二节? 第三代核酸序列分析技术 140
第十二章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建立与质量管理 145
第一节?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建立 146
第二节? 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质量管理 151
第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60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61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72
第三节? 真菌与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83
第十四章 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94
第一节? 单基因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95
第二节? 染色体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198
第三节? 线粒体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201
第十五章 肿瘤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205
第一节? 肿瘤性疾病的分子生物标志物 206
第二节? 常见肿瘤性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验 211
中英文专业词汇索引 220
参考文献 224
|
內容試閱:
|
前言
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充分分析、调研分子生物学检验岗位职业标准和岗位胜任力的基础上,确定本教材的编写原则为: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重视实践;强化人文与课程思政,力图使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分子生物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具备分子生物学检验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培养一定的临床沟通能力,从而提升医学人才培养综合质量。
本教材将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检验的发展与我国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汲取近年来国内各分子生物学检验教材之精华,紧抓三特定(特定对象、特定要求、特定限制),力求充分体现“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经典性、务实性、新颖性和兼容性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为探索通过教材引导教学过程和对接临床过程,为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为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和提供给学生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教材设有布鲁姆式学习目标,以提示重点、难点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设有案例导入,以引导学习情境;设有知识链接、小结、思考题,便于学生温故知新、紧扣重点、梳理要点、巩固复习。通过扫描教材中相应的二维码,可快捷学习数字资源,包括案例解析、教学视频、知识拓展、思维导图、思考题参考答案。本教材可供职业院校师生学习,也可供在职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和自学者自学使用。
来自全国 13 所院校分子生物学检验专业及临床检验科的编写人员,将教学经验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通力协作,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在此对全体编写人员的辛勤工作深表敬意,对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及在此书编写过程中给予帮助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 ! 由于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发展迅速,编者学术水平有限,教材编写时间紧、任务重等,本教材难免存在不足和不当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对本教材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改、补充和完善。
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