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HK$
107.8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HK$
65.9
|
內容簡介: |
“中国医师调查”是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在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于2020年12月针对我国医师群体开展的自主课题,旨在全面和深入了解医师群体的基本情况、群体诉求,以及在当前社会转型背景下的医疗观念等。本书正是在此次调查基础上写作而成,希冀能够对医师诊疗过程和考核体系被迫“嵌入市场化”的现象进行反思,为我国医疗改革提供参考,为全社会重建对医师的崇高职业价值和人文精神的认识,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助力“医者仁心”和“尊医重卫”的医患互动环境的最终形成。
|
關於作者: |
闫泽华,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讲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研究方向包括研究方向为转型社会学,以科技、文化、社会的关系为切入。
吴英发,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领域包括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系主任,兼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包括社会不平等、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及数字社会等。
|
目錄:
|
第一章引言/001
第一节调查背景和意义/001
第二节调查缘由/006
第三节研究设计/008
第四节报告主要内容/012
第二章医师的人口社会学特征/014
第一节医师群体的人口学特征/014
第二节医师群体的工作情况/020
第三节不同类型医院中的医师情况/026
第三章医师的收入情况/040
第一节调查概况与样本概况/040
第二节医师收入基本情况/041
第三节医师收入与个人人力资本交叉分析/044
第四节医师收入与医院性质、级别等交叉分析/050
第四章医师的工作环境/060
第一节医疗资源的投入与分配/060
第二节组织制度的制定与完善/066
第三节组织内的人际关系/085
第五章医师的工作压力/094
第一节工作与生活:以病人为中心/094
第二节考核与评价:日常工作中的感知与行动/109
第三节培养与晋升:永远“在路上”/117
第四节社会态度:被“神圣化”与“污名化”的医师/125
第五节多重压力之下的医师:认同与选择/131
第六章医师对市场和科技的态度/133
第一节对现有医疗形式的评价/135
第二节市场化总体特征/140
第三节科技化总体特征/155
第四节重归医学人文精神/160
第七章医师与患者的沟通互动/164
第一节沟通认知与态度/165
第二节沟通方法/173
第三节沟通的外部因素/193
第四节医师视角下的沟通/216
第八章医师与患者关系/218
第一节医患关系现状/218
第二节医患矛盾来源/233
第三节解决矛盾/242
第九章报告总结/245
第一节工作压力和收入/245
第二节微观和宏观工作环境/246
第三节医师与患者的关系/248
|
內容試閱:
|
出版者的话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研究、思考、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对于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获得了丰硕成果,对于民众、决策层、学者从多个角度了解国情、制定政策、发展学术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但必须看到,当代中国发生的巨变是结构性、整体性、全方位、多层面、多纵深的,再加上国际形势和全球化趋势的深刻影响,数字化和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产业运行、组织机制、日常生活、群体身份、文化认同等方面都正在发生巨大变迁,这增加了认知的难度。
在这一背景下,重拾调查研究,对于我们深刻准确地了解国情无疑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在诸种调查研究中,基于学术和学科的专题调查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供对某个问题较为透彻、深入的理解,是把握国情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从2018年起,我们开始推出“中国社会调查报告”系列。
“中国社会调查报告”是面向整个社会科学界征稿的开放性系列图书,分主题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每部报告的出版都需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专业的编辑审稿,并辅以定制式的学术传播,其目标是促进调查报告的社会影响、学术影响和市场影响的最大化。
报告的生产应立基专业学术,强调学理性,源于专业群体的专门调研,是学界同人合作研创成果。
报告应拥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科学严谨的方法、专业深度的分析、完善的内容体系,遵循严格的学术规范。
每部报告均面向边界清晰的调研对象,全面深入展现该对象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
报告的写作应基于来源统一的数据,数据的收集、分析、呈现遵循相应规范。数据既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可以通过问卷、参与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得。
报告应提供相应结论,结论既可以呈现事实,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