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HK$
107.8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編輯推薦: |
适读年龄:7-14岁独立阅读 系统高效科学启蒙:内容贴合小学科学教学大纲,系统讲解小学科学四大领域,每篇文章的主题都一一对应小学科学教材某章节的教学主题。 基于名校课程经验设计:作者陈朝老师曾经带队为北京史家小学等知名小学设计过科学课程。他既熟悉国内的课程标准,又了解国际上的小学课程体系。 用人文故事、跨学科思维讲科学:全书共64个科学故事,深度讲解科学原理、还原发明的发现过程,关注科学发现在生活中的运用。 亲手验证科学原理:128个居家科学实验,在家就能操作、验证科学原理。 学思维、学方法:内含科学探索六步法,每个故事都生动还原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向孩子展示科学家是如何利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将科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易理解,记得住:带着孩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科学,看到这些科学的价值,将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打通,进行科学通识教育。 学会设计试验,体验亲手验证科学原理的快乐。 将知识点串联成系统的学科体系,学会举一反三,与思辨能力。 9.提升非虚构科普文章阅读能力与长篇连贯阅读能力。
|
內容簡介: |
那些老师讲过的内容,你记住了多少:金属为什么会生锈?缺维生素为什么会生病?
那些年做过的实验,背后的原理你明白了多少:做膝跳反射实验有什么用?植物向光性实验要验证什么?
那些生活中常用,但你从没想过它们是从哪儿来的:塑料是如何被发明的?药为什么放在胶囊里?
那些你已经习以为常的变化,你能说出背后的原理吗:人为什么会长高?植物为什么会随着四季变化?
这些问题都会在“科学发现大公开”这套书中得到解答。科学并非孤悬于社会之外,而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套书就是要让孩子明白科学发现究竟是在解决什么问题。
用人文故事、跨学科思维讲科普
全书共64个科学故事,深度讲解科学原理、还原科学原理和科技成果的发现过程。书中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有人物、时间和地点,有起因结果和影响。相比简单的事实,一个精彩的故事不仅能激起孩子的阅读兴趣,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心理学研究为此提供了佐证。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阅读这套书时会感受到,科学发现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学习科学不仅需要记忆科学事实,更需要了解前人究竟在解决什么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专家基于教学经验打造
本书作者陈朝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神经科学硕士,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11年前还在上学的他就加入了科普写作团体“科学松鼠会”,并且为多家著名杂志供稿。目前,他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字的科普写作,也翻译过很多畅销科普图书。陈朝老师还为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设计过产品,他将产品思维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让科学的学习更加有趣。
系统学习,内容贴合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知识、科学探究的目标,制定图书框架与分册。8本分册对应小学科学的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四大领域,每篇文章的主题都一一对应小学科学教材某章节的教学主题。
科学探索六步法,展示科学家的“科学思维”,不止学知识,更是学思维、学方法。
从①发现问题、②提出假设开始,到③开展实验、④观察积累,不断尝试改进,最后⑤对比分析、⑥得出结论,找到解决方案。每个故事都生动还原了科学发现的完整过程,向孩子展示科学家是如何利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进行发明创造,推动科技发展的。
科学小实验,动手又动脑
每个故事后面都有两个跟文章主题或者内容相关的小实验。同一原理的不同实验有从不同维度设计的,全面观察;也有进阶性的,进一步论证原理的科学性。实验步骤简单,文字配合插图,讲清每一个步骤。实验材料易得,大多都是家庭中随手可取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为初高中自主设计实验打基础。科学不止需要被发现,还需要被理解和掌握。
|
關於作者: |
陈朝
名校科学课程设计专家
作者陈朝老师曾经带队为北京史家小学等知名小学设计科学课程。他既熟悉国内的课程标准,又了解国际上的小学课程体系。
少年得到畅销课程讲师
在少年得到平台上开设“科学思维课”,获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目前已有超6万人次收听该课程。
3.科普作家 畅销科普书翻译
陈朝老师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神经科学硕士,系统地学习过心理学和教育学,11年前还在上学的他就加入了中国最好的科普写作团体“科学松鼠会”,并且为多家著名杂志供稿。目前,他已经积累了几十万字的科普写作,也翻译过很多畅销科普图书。
互联网产品设计师
陈朝老师为多家知名互联网攻击设计过产品,他将产品思维与数据思维融入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让科学的学习更加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