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HK$
228.8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HK$
75.9

《
帝国时代
》
售價:HK$
206.8

《
现象学的心灵(第三版)(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扎哈维系列)
》
售價:HK$
107.8

《
近世通儒——纪念沈曾植逝世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售價:HK$
184.8

《
光速声波物理学. 1、2、3
》
售價:HK$
494.9

《
天下之极:世界枢纽观念的古今之变
》
售價:HK$
96.8

《
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杨照讲马克斯·韦伯
》
售價:HK$
94.6
|
內容簡介: |
本书由持股行权和纠纷调解两大部分组成。持股行权是指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有A股上市公司每家一手股票,以股东的身份,通过发送股东函件、参加股东大会、参加媒体说明会、现场查阅、公开发声等多种方式,行使质询、建议、查阅、表决、诉讼等法律赋予的股东权利,示范引领中小投资者主动行权、依法维权,强化中小投资者保护,规范上市公司治理,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纠纷调解部分剖析了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调解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案例类型涵盖证券、基金、期货、上市公司等专题领域,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来阐明法律适用、剖析交易规则、交流调解技巧、提示投资风险等。理论研究部分,结合法律法规、政策性规定、司法解释等,一方面研究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发展,从多角度提出机制完善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深入分析损失测算市场现状,全面总结中心损失测算业务发展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业务发展规划,呼吁完善顶层制度建设,为不断完善投资者保护体系进行有益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
目錄:
|
持股行权案例评析
案例1 S公司关联交易收购控股股东资产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2 A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某制药公司1%股权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3 W公司出售化妆品资产的关联交易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4 关注E公司对某公司的拆借款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5 F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某体外诊断公司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6 R公司购买某医药公司1%股权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7 C公司资产置换的关联交易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8 G公司资金占用及违规担保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9 M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某电子元器件分销公司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 V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1 B公司以支付现金方式间接收购某民营医院少数股权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2 D公司变更业绩承诺补偿义务人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3 L公司收购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51%股权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4 督促O公司积极追偿业绩补偿款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5 P公司出售标的公司88%股权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6 对Q公司修改公司章程事项开展公开征集股东表决权
一、本次公开征集的背景
二、公开征集工作开展情况
三、行权效果分析
四、案例思考
案例17 Y公司取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8 Z公司的欠款追偿及违规担保问题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案例19 业绩补偿风波再起 敦促T公司及其董监高积极应对
一、案例简介
二、案例分析
纠纷调解案例评析
第一篇 证券专题
案例1 基于司法裁判视角探察融资融券纠纷调解思路 李 星 赵红豆
案例2 关于涉老证券纠纷调解案例分析 林 歆
案例3 关于交易系统故障投资者纠纷调解实践的思考 陈熠昕 张晓芙 周尚正
案例4 交易软件证券成交价变动争议纠纷案例分析 周 勇
案例5 “开户数据可跑路,销户客户得跑腿”——调解案例分析 徐 军
案例6 融资融券业务投资损失责任纠纷案例 吴悠地 李天缘
第二篇 基金专题
案例1 “互联网 ”调解模式创新实践——理财产品业务纠纷调解案例解析 易 微 夏 丹
案例2 金融机构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民事责任解读 严日强 袁 婧 冯隆尧
第三篇 上市公司专题
案例1 进退有度,投资“围城”如何解?——关于退市常态化下的纠纷调解案例分析 吴育婷
案例2 上市公司虚假陈述 集体索赔案例分析 丁 楠
第四篇 期货专题
案例1 居间人管理类期货纠纷调解案例分析 侯 平
案例2 期货强行平仓纠纷调解案例分析 侯 平
案例3 期货居间人喊单纠纷调解典型案例分析 陈惠惠
第五篇 理论研究
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探讨 黄文静
法律服务中心损失测算业务发展研究报告 唐茂军 余鲁佳
|
內容試閱:
|
前 言
本书由持股行权和纠纷调解两部分组成:
一、持 股 行 权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已突破4600家,总市值增至98.83万亿元,投资者数量已破2亿,其中九成以上是中小投资者。如何能够既发挥好融资功能,通过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更好地助力实体经济,又保护好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切实增强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获得感,一直是资本市场的一大重要课题。广大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投资收益,而让绝大多数投资者获得收益的前提是上市公司价值不断增长,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持续做好价值创造;另一方面,要确保公司治理能够为价值创造活动保驾护航。任何不利于上市公司资产保值增值的价值创造活动以及不规范的公司治理都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痛点”。
2021年,投服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持续关注上市公司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公司治理规范,积极切入公司治理,推动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痛点”出发,示范引领投资者积极行权。一是准确把握提炼具有类案意义的事项,开展集中行权;二是聚焦个案的利益“痛点”,开展专项建议和质询;三是落实2019年《证券法》职责,提起首单股东权利公开征集。年内累计行权49场,其中日常个案行权104场、公司章程专项行权138场、业绩说明会专项行权206场、公开征集股东权利1场;累计行使股东权利509次,其中建议权217次、质询权290次、表决权1次、联合代表1/10以上表决权的股东提请公司召开董事会临时会议1次。
投服中心从2021年数百个行权案例中,挑选出19个重点案例,编撰形成了本书持股行权部分。19个案例覆盖了参加股东大会、媒体说明会、网上行权、公开发声、股东函件等5大类行权类型,内容涉及上市公司违规担保、资金占用、承诺不履行、业绩断层等侵害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权关注点,详细解析了投服中心采取的行权措施,编撰成册与广大投资者分享,旨在唤醒投资者的股东权利意识,示范引领广大中小投资者积极行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助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二、纠 纷 调 解
我国资本市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交易最活跃的投资者群体,他们始终与中国资本市场共担风雨、共同成长。其中,中小投资者居多,他们的风险识别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加之多层次资本市场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新业务大量增加,投资者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纠纷持续增多。一方面,投资者的纠纷解决路径囿于向监管部门提起投诉,希望以行政力量介入来解决民事纠纷,然而这一方式不仅面临监管资源有限的问题,更受制于监管部门无法律依据直接处理民事纠纷的事实;另一方面,投资者如通过诉讼、仲裁解决纠纷的,则存在门槛高、成本高、耗时长、维权难的问题。可见,以调解方式化解证券期货市场纠纷既促进了监管转型也节约了司法资源、提高了解纷效率,能有效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法律服务中心)作为经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的、我国唯一跨区域跨市场的全国性证券期货纠纷公益调解机构。自揭牌成立以来,中证法律服务中心不忘初心,资本市场纠纷化解主渠道地位进一步巩固:一是通过明确受理范围、提高征询效率等方式提升纠纷受理能力和质量,全面承接资本市场纠纷;二是坚持做好调解主业,通过科技赋能以推进在线调解及“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方便投资者依法维权;三是全面铺开损失测算,提升科学化解纠纷水平。值得一提的是,中证法律服务中心积极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推进证券期货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的意见》,与全国93家高中级人民法院签署诉调对接合作协议,实现全国36个辖区全覆盖,推动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纠纷等涉众型纠纷通过该机制实现标准化委托委派,纠纷化解质效不断提升。此外,中证法律服务中心依托自身开发的损失计算系统,与各地法院全面构建“损失计算 示范判决 纠纷调解”的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纠纷化解全链条工作机制,显著提升该类纠纷的调解效率,有效维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截至2022年年底,中证法律服务中心共登记纠纷2.3万余件,受理约1.7万件,调解成功约1.2万件,争议金额约95亿元,投资者获赔30余亿元,资本市场调解主渠道地位进一步巩固。本书纠纷调解部分选取了近年来在调解工作开展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案例进行剖析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来阐明法律适用、剖析交易规则、交流调解技巧、提示投资风险等。案例类型涵盖证券纠纷、基金纠纷、期货纠纷、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纠纷等各领域,希望对中小投资者维权、经营主体规范经营以及今后的纠纷调解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难免出现错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同行及专家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