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马瑞芳品读聊斋志异·狐卷(《百家讲坛》栏目《说聊斋》主讲人马瑞芳代表作品,潜心研究《聊斋志异》四十余年,打开三百多年前光怪陆离的奇幻世界)

書城自編碼: 383271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马瑞芳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72650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3-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2.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AI大战略
《 AI大战略 》

售價:HK$ 93.2
彼特拉克的战争:黑死病阴霾下的佛罗伦萨(新史学译丛)
《 彼特拉克的战争:黑死病阴霾下的佛罗伦萨(新史学译丛) 》

售價:HK$ 108.6
甲申三百年祭(纪念集)
《 甲申三百年祭(纪念集) 》

售價:HK$ 35.2
中国瓷器谈
《 中国瓷器谈 》

售價:HK$ 103.8
历史四季(全4册) (跳读王朝兴盛衰亡,读懂历史周期率的底层逻辑)
《 历史四季(全4册) (跳读王朝兴盛衰亡,读懂历史周期率的底层逻辑) 》

售價:HK$ 214.8
权力与影响力   [美]约翰·科特
《 权力与影响力 [美]约翰·科特 》

售價:HK$ 93.2
十二字节:过去、偏见和未来(精装典藏版)
《 十二字节:过去、偏见和未来(精装典藏版) 》

售價:HK$ 81.4
历史是扩充心量之学·乐道文库
《 历史是扩充心量之学·乐道文库 》

售價:HK$ 64.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281.2
《 刘心武评点《金瓶梅》(全三册精装版) 》
+

HK$ 410.0
《 杜甫评传(全三册) 》
+

HK$ 156.6
《 唐宋词十七讲 》
+

HK$ 600.0
《 蒋勋说红楼梦(全8册) 》
+

HK$ 65.0
《 家国情怀四十载:高满堂作品评论集 》
+

HK$ 95.7
《 北欧神话(茅盾传世经典,北欧文学泰斗石琴娥序荐版,精美彩图完美再现诸神之境) 》
編輯推薦:
1.《聊斋志异》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大成者,经典篇目被多次改编为影视剧,如《画皮》《劳山道士》等,是一部被曹雪芹、博尔赫斯、芥川龙之介、莫言学习和模仿的经典之作。
2.打破《聊斋志异》常规解读方式,以鬼、狐、妖、神、人为主题分别讲解。本卷以“狐”为主题,展现了狐女、狐叟、狐书生等一系列生动传神的狐狸精形象。
3.《百家讲坛》马瑞芳倾情讲解:《百家讲坛》栏目《说聊斋》主讲人马瑞芳潜心研究《聊斋志异》四十余年,精心选编,权威专业,行文犀利幽默,讲解深入浅出。
4.经典篇目家喻户晓:从《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选取《婴宁》《阿绣》《小翠》等经典篇目,立足文本,着眼当下,从文字到社会背景全方位分析。
5.内含精美插图:本卷从《聊斋图说》中精选12幅精美彩绘,从《详注聊斋志异图咏》中精选近20幅黑白插图,演绎鬼狐神妖,人情世态。
6.有声节目《马瑞芳讲聊斋志异》在喜马拉雅广受听众好评。
內容簡介: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中国志怪小说的杰出之作。本书从《聊斋志异》近五百篇小说中,以“鬼、狐、妖、神、人”为切入点,从全新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以便于读者更深入细致全面地了解这部名著。
本卷精选了《聊斋志异》中与“狐”有关的篇目进行讲解,剖析了原著中众多美丽迷人、纯洁可爱、侠肝义胆的狐女,以及部分学富五车、阅历丰富、明辨是非的狐叟。展现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狐理形象。
每个主题都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写作风格等处细致分析,结合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发掘其深层次的内涵。作者以轻松诙谐的语言,为读者解读一个个动人的《聊斋志异》故事,让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感受《聊斋志异》世界的多彩玄妙。
關於作者:
马瑞芳,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国红学会学术委员。曾任山东省作协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山东省政协常委。
作品曾获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散文一等奖、全国纪实散文奖、首届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奖、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理论批评类),多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创作成就载入《中华文学通史·当代卷》。
代表作品:长篇小说《蓝眼晴·黑眼晴》《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集《煎饼花儿》《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等近十种,学术专著《幻由人生:蒲松龄传》《中国古代小说构思学》等约四十种。
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说聊斋》,喜马拉雅主讲《马瑞芳品读红楼梦》《马瑞芳讲聊斋志异》《马瑞芳品读金瓶梅》《马瑞芳品读西游记》。
目錄
001 《娇娜》: 狐狸精是阳光女孩
012 《莲香》: “鬼狐有情”构思的源头
027 《青凤》: 得妇如此,南面王不易
039 《婴宁》: 爱花爱笑,我行我素
053 《胡四姐》: 荷粉露垂,杏花烟润
059 《阿绣》: 最美狐狸精应是她
072 《鸦头》: 狐妓也坚贞
085 《红玉》: 狐中有侠女
096 《辛十四娘》: 狐中有仙姝
112 《小翠》: 运筹帷幄耍权贵
125 《凤仙》: 镜中美妻是师保
138 《封三娘》: 狐女为他人作嫁
149 《青梅》: 狐女灰姑娘传奇
164 《武孝廉》: 狐狸精惩罚负情郎
173 《九山王》: 基督山恩仇异国先声
179 《遵化署狐》: 老狐狸惩治贪官
183 《双灯》: 只因有个好名字
189 《狐谐》: 意在言外的讽刺
200 《张鸿渐》: 逡巡人狐间的苦乐人生
214 《王子安》: 狐狸精捉弄官迷
221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成王之路
內容試閱

大美传奇狐狸精
《聊斋》想象力奔驰,有所谓“飞翔的灵魂”,是一部成人童话,其中最吸引读者眼球的就是狐狸精。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有一首忆往昔的打油诗:“少小辍学业,放牧在荒原。蓝天如碧海,牛眼似深潭。河底摸螃蟹,枝头掏鸟卵。最爱狐狸精,至今未曾见。”
在基督教文化和东亚文化中,“狐狸精”多属贬义词。“狐狸精”意味着美丽和欺骗,意味着对传统道德的背叛。中国人习惯把淫荡迷人的女人叫“狐狸精”。狐狸精是中国小说惯用的题材。传统观念认为,狐是妖兽,是狡猾的动物,狐狸精化为美女蛊惑男子,吸人精气,采阳补阴。战国时的《山海经》写幽都山玄狐是阳界英雄的克星;六朝小说把雌狐精叫“阿紫”,称其专门迷惑男子,《玄中记》说“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女人,百岁为美女”“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截至宋代的《太平广记》,写狐狸精的文言短篇小说有八十三篇。前人小说中的狐狸精的最大特点是害人,使人健康受损、丧失理智甚至生命。狐狸精的坏名声,多半来自《封神演义》,妲己狐媚,害人毁国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传奇《任氏传》中的狐狸精是《聊斋》之前写得最好的狐狸精。故事中的任氏美丽自重,忠于爱情,但她身上仍保留着狐狸精最致命的特征——见到猎犬就恢复原形,最终葬身猎犬之口。《聊斋》彻底颠覆了狐狸精的传统写法,塑造了多彩多姿的狐狸精形象,描绘出美丽迷人、智谋超群的狐狸精美女群像,以及运筹帷幄、惩贪治虐的狐叟、狐书生行乐图,在狐狸精故事中寄寓了深刻的社会内容和哲理思考。
一代美学宗师朱光潜教授曾说:“我在读了《聊斋》之后,就很难免地爱上了那些夜半美女。”
这些“夜半美女”多半是狐女。她们风华绝代、风情万种地向读者款款走来:
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纯如水晶的阳光女孩。她用狐狸精修炼的红丸治病救人,她跟圣人后裔孔生既非夫妇,亦非情人,却心灵相通,必要时能为对方献出自己的生命,体现出男女间情深意重却与“性”无关的“第四种感情”。
婴宁。爱花爱笑的狐女,有一种道家式的超然境界。蒲松龄称“笑矣乎”“我婴宁”。中国古代文学中,林黛玉哭得最美,婴宁笑得最美。婴宁把古代女子不能笑、不敢笑、不会笑的一切陈规打破了。她爱花成癖,是王母御花园里被贬到人世的仙葩。
小翠。兼具貂蝉的面貌和孔明的心智。仙品狐女到人间替母亲报恩,报得圆满有趣。她陪傻丈夫傻玩疯闹,玩闹着把公爹的宿敌“玩倒”;她略施小技将傻丈夫变成俊朗男儿。王公大臣的智慧和心灵在“颠妇”跟前相形见绌。
阿绣。她冒民间少女阿绣之名跟刘子固相会,不为鸠占鹊巢,只为追求前世已在追求的美,通过刘子固的误认,判断自己有没有将美修炼成功。她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在追求形体美的过程中,造就了心灵美。
鸦头。被逼做妓女的狐狸精,坚决拒绝前门迎新、后门送旧的糜烂生活,忠于自主选择的爱情,机智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与爱人私奔。被鸨母抓回后,受尽鞭挞,仍矢志不移。蒲松龄甚至将这个地位卑贱的狐妓跟唐代名臣魏徵并列。
红玉。被冯生父亲轰走的红玉,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帮冯生娶下美妻。冯家遭受塌天大祸,红玉又回到冯生身边帮他重振家业。她头脑冷静,智谋超群,被大文学家王士禛看成“狐亦侠”:像搜孤救孤的程婴、公孙杵臼那样侠肝义胆的人物,很少能从女性中找到,何况狐仙?
辛十四娘。亭亭玉立的红袖少女因鬼郡君乱点鸳鸯谱来到人间。在风雨如磐的社会,辛十四娘如大将临敌,挽狂澜于既倒,巧治强横势力,救助轻狂男人,而后功成身退,明哲保身。蒲松龄把她看成“狐中仙”。
青梅。狐女后裔冷静地掌握自身命运,从低贱的丫鬟变身诰命夫人。
还有青凤、莲香、舜华、封三娘、胡四姐……她们各有各的勾魂故事,且同样摇曳多姿。《聊斋》狐狸精思想开放,富有活力,行为豁达,不受封建礼法约束,既用迷人风采吸引男人眼球,又充满独立意识和舍己精神,想爱就主动地爱,想恨就大胆地恨,想合就义无反顾地合,不想合就拂袖而去。她们是处理难题的能手,靠过人的才智在社会安身立命,活得自在潇洒,不做男人的附庸。既能在男人受难时相救,也能像《武孝廉》中的狐女那样把负心汉押上道德法庭。
《聊斋》男狐往往承载着更广泛的社会批判意蕴。有学问、富于阅历的狐叟,有时是非常有派头、讲究家教的封建家长,如《青凤》里棒打鸳鸯的叔叔。狐叟还经常担任人间善恶的判断者。《九山王》中遭受灭族之祸的老狐狸,是一位优秀的人类心理分析师。他从李秀才对毫无仇怨的狐狸全家下狠手一事,看出李秀才“方寸之间已有盗根”,处心积虑让“盗根”生根、发芽、登峰造极,令其成了造反的九山王,最终给李秀才带来灭族之祸。《遵化署狐》中官员杀害群狐,狐叟用揭发他的贪污行为来巧妙报复。《王子安》里的狐狸精则调侃了利欲熏心的书生。
狐女、狐叟,个个神采飞扬,实在好看极了!

《婴宁》:爱花爱笑,我行我素
古代小说中哭得最美的是谁?红楼人物林黛玉。绛珠仙草来人间向神瑛侍者还泪,动不动就哭。林黛玉在怡红院花丛边哭,花瓣为她落地,小鸟飞走不忍听。古代小说中笑得最美的是谁?《聊斋》人物婴宁。她在什么情况下都笑,无拘无束地笑,结婚拜堂时甚至都笑得不能行礼。婴宁是古代文学中笑得最烂漫的姑娘。其实曹雪芹塑造林黛玉时从婴宁身上借鉴了点儿经验。爱哭和爱笑根本就是互相矛盾的,能借鉴什么呢?借鉴人物个性关键词:口没遮拦,赤子之心。爱哭的林黛玉和爱笑的婴宁还有一个共同特点:爱花。林黛玉是花魂,婴宁则爱花如命。林黛玉为落花哭泣,婴宁把首饰卖了换成花。曹雪芹派林黛玉做风露清愁的芙蓉花,蒲松龄派“我婴宁”做山中“笑矣乎”的野草。她们都像大自然里最本真的生物,婴宁山花般明媚,林黛玉翠竹般挺拔。两个女性都美丽纯洁,又都为时势所不容,一路笑来的婴宁最后在封建闺阁中再也不笑了,一路哭来的林黛玉最后在潇湘馆里泪尽而逝。曹雪芹把爱笑和爱哭的悖论处理得多么高明!
婴宁身世奇特:她是狐狸精的女儿,由女鬼养母养大,本来和红尘毫不相干,只是为了爱情,来到她极不适应的恶浊人世。
蒲松龄笔下的人物命名非常考究。婴宁,婴儿般宁静。鬼母如此形容她:“年已十六,呆痴裁如婴儿。”“婴宁”更深的含义来自《庄子·大宗师》“撄宁”一词。庄子强调主体心境灵动涵容,强调心灵生机蓬勃。《大宗师》原话:“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陈鼓应先生解释为:“撄宁,即在万物纷繁变化的烦扰中保持内心的安宁。”博览群书的聊斋先生从《庄子》中给他笔下的《聊斋》女性取了个玄妙的名字,他又是如何创作出古代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笑姑娘,还有她那有趣好玩的爱情的呢?
婴宁是不是爱情女主角?当然是。可她却一洗千百年来小说中“一见钟情”的套路。婴宁出场时,恰好是百花凋零的元宵节,她手里拈了一枝梅花。在秀才王子服眼里,她“容华绝代,笑容可掬”。这句话太传神了!八个字写出两个关于人物个性的关键词:美和笑。王子服立刻两眼放光,目不转睛地盯着婴宁看。婴宁对丫鬟说:“个儿郎目灼灼似贼!”不少研究者习惯按字面意思将这句话翻译成“那小子,两眼放光,像个小偷”,错了!此处的“贼”不是通常说的小偷,更不是强盗,而是个爱称。淄川方言中称心爱的人是“小狼贼”。所以,“个儿郎目灼灼似贼”既描绘出王子服看到可爱的婴宁时,恨不得眼里伸出手来抱住她的急切心情,也透露了婴宁喜爱王子服的讯息。在那个时代,女孩子不能随便跟男人交谈。婴宁却想说就说,亲切地把傻盯着自己看的王子服看成是亲人一样的“小狼贼”,大大方方地把花丢到地上,跟丫鬟说笑着走开了。这花是无意中丢的吗?不是。这是婴宁有意留下的爱情信物。
着迷的王子服拿着梅花回到家,将其珍藏密敛,回想着拈花少女,害了相思病。王子服的父母为宝贝儿子担心,却问不出是怎么一回事,只能眼睁睁看着儿子一天天消瘦下去。王子服的表兄吴生来看望王子服,王子服把心事告诉了他。吴生听说王子服为了个不知家住何处、姓甚名谁的姑娘害相思病,笑得不得了,口头上却说:“一个随随便便就能跑到外边玩的姑娘,应该不是出自高贵门第,我替你去找!”王子服一心一意地等着表兄的消息,病也好了。其实,吴生哪儿找得着拈花少女?在多方打听无果后,他也就没再继续找了。王子服追问时,吴生又胡编一通:“我以为是谁呢,原来她就是我姑表妹,也是你的姨表妹。她就住在离这儿三十几里的西南山中……”然后,信口雌黄的表兄像遁地了,再不露面。王子服想:拈花少女不是住在三十里外的西南山中吗?既然靠人不住,我就自己找!
世界何等的小,傻乎乎去大海捞针的王子服居然真的循着吴生胡编乱造的地址,找到了拈花少女!这少女恰好是他的姨表妹。这是不是太神奇了?这正是《聊斋》构思的精髓:幻由心生,只要你殷切追求,你所期望的一切就会实现。
让我们随着王子服追寻婴宁的脚步,来看看这位拈花少女从什么地方来。王子服往南山走,走了约三十里,只见“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聊斋》的语言艺术可谓精妙绝伦!短短十六个字,就刻画出婴宁的生活环境:乱山重叠,山谷寂静,渺无人烟。空气像被染绿,使人身心俱爽。没有人事纷繁,只有绿竹红花;没有驷马坦途,只有鸟飞之路。这个远离世俗的所在,满眼青翠,象征着婴宁盎然的生命力;空气澄净,象征着婴宁的纯洁灵性。王子服远远看去,山谷繁花丛树中有个小村落。进了村,所见都是茅屋,但幽雅清爽。有户朝北的人家,门前柳丝飘飘,门内桃树杏树繁盛,桃杏之间夹杂着修长的翠竹,野鸟在枝头叽叽喳喳。这是谁家的花园?王子服不敢贸然进入,看看对面有块大石头,于是坐下休息。不一会儿,他听到墙里边有道细细的女子声音呼叫:“小荣!”接着,有位姑娘从东向西走来,手上拿着一朵杏花,低着头往头上戴。她抬头看到王子服,便停止了戴花的动作,拈花微笑着进屋去了。王子服一看,正是元宵节遇到的那位姑娘!他高兴得很,想进少女家,却找不到理由;想喊姨妈,又顾虑跟人家从没有来往,还怕出错。可是周围又找不到人询问,怎么办?只能来回徘徊,从早上一直等到日头偏西,眼巴巴盼着拈花少女能再出来,连需要吃饭喝水都忘了。他看到那个姑娘总是从门缝里露出半个脸瞧他,好像很奇怪他为什么还不走。终于,有个老太太拄着拐杖走了出来,说:“哪儿来的小伙子?听说早上就来了,想做什么?肚子不饿吗?”王子服急忙起身向老太太作揖,说:“我来探亲。”老太太耳背,没听见。请注意,老太太耳背,后面会以此来做文章。王子服又大声说了一遍自己所为何来,老太太问:“你亲戚姓什么?”王子服回答不上来。老太太笑了:“姓名都不知道,还探什么亲?我看你是个书呆子。不如跟我回家,用点儿粗茶淡饭,休息一晚,明天回家问清楚亲戚姓名再来。”王子服恰好饿了,又可以借机接近姑娘,真是喜从天降,于是高兴地跟着老太太进了门。门内白石铺路,路两边红花烂漫,片片花瓣随风散落。二人沿路曲折向西,又过一道小门,满院的豆棚花架。老太太请王子服进屋,雪白的墙壁光洁明亮得像镜子一般,窗外的海棠枝朵伸进屋内,房里的床铺、桌椅、衬垫,一切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
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为婴宁量身打造的优美清雅的环境,简直太妙了!他用寂无人行的青山,花木四合的草舍,野鸟飞鸣的绿竹,打造出婴宁的气场。青山,野鸟,绿竹,红花,它们好像都在说:“我也是一个婴宁!我就是那个婴宁!”晋代大画家顾恺之画高洁的隐士谢鲲,故意把他放到深山。蒲松龄写他心爱的“我婴宁”,就让她和山花、野鸟共存。海棠花——《红楼梦》怡红院里标志性的花——竟然直接把枝朵伸进了婴宁的房间。
边吃边聊,王子服惊喜地得知,老太太恰好是他的亲姨妈,婴宁恰好是他的表妹。但其实他和婴宁一点儿血缘关系也没有,因为婴宁不是老太太生的。老太太说婴宁是庶出。老太太说婴宁时用了四个字——“嬉不知愁”,即一天到晚嬉笑玩耍,不知忧愁。老太太叫丫鬟把婴宁喊来。等了好一会儿,王子服听到门外有笑声。老太太说:“婴宁,你姨表兄在这儿。”门外仍然嗤嗤笑个不停。丫鬟推着婴宁进来,婴宁捂着嘴笑不可遏。老太太瞪了她一眼,说:“有客人在,嘻嘻哈哈的,像什么样?”婴宁强忍着笑,站在一边。王子服向她作揖,问:“妹妹多大啦?”婴宁一听这话,笑得前俯后仰,头都抬不起来。老太太对王子服说:“我说她缺少管教,这不,你亲眼看到啦?都十六岁了,还傻呵呵的,像个婴儿。”老太太继续跟王子服絮絮叨叨,王子服却目不转睛地看着婴宁。丫鬟小声对婴宁说:“你看他,两眼放光,贼样不改。”婴宁又笑了起来,对丫鬟说:“咱们去看看碧桃花开了没有。”说完,她急忙起身,用袖子捂着嘴,快步走了出去,到了门外,才又放声大笑。
王子服被姨妈挽留住下。跟一般讲才子佳人的小说不同,王子服跟心上人同在一个屋檐下,什么“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事,一样都没有发生。第二天,王子服来到后院,只见地上青草又细又嫩,像铺了绿毡,杨花纷纷飘落,白花点缀着绿地。三间小草房,四面被花木环绕。王子服穿过花丛,听到树上有“簌簌”的响声,抬头一看,是婴宁在树上!看到王子服来了,婴宁“狂笑欲堕”,即纵情大笑,差点儿从树上掉下来。王子服说:“别笑了,小心摔下来。”婴宁边下树边笑,在快接近地面时失手落地,才停住笑。王子服扶起婴宁,趁势捏了她手腕一把。婴宁又笑起来,笑得倚在树上迈不动步子,笑了好久才止住。王子服等她笑完了,拿出袖里的梅花让她看。接着,就出现了一段《聊斋》中著名的对话。婴宁接过花来,说:“都枯啦,为什么还留着它?”
王子服说:“这是元宵节那天妹子丢的,所以我保存至今。”
婴宁问:“留着它有什么用呢?”
王子服说:“以此表示相爱不忘啊。自从元宵节相遇,我就害了相思病,以为自己都要活不成了,没想到能跟你重逢,请妹妹千万可怜我。”
婴宁说:“这太不算个事儿了。自家亲戚,有什么可吝惜的?等你走时,我把老仆人喊来,把园中的花折它一大捆,给你背回去。”
王子服说:“妹妹,难道你傻吗?”
婴宁说:“怎么就说我傻了?”
王子服说:“我不是爱花,我是爱那个拈花的人。”
婴宁说:“我们这么远的亲威,有什么爱可说?”
王子服说:“我说的爱,不是亲戚之间的爱,而是夫妻之间的爱。”
婴宁问:“这有什么不同吗?”
王子服说:“夫妻夜里要同床共枕。”
婴宁低头想了好久,说:“我可不习惯和生人一起睡觉。”
谁能想象得到,婴宁居然回答“我不惯与生人睡”?真可谓石破天惊!我每次看到这里,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妙龄少女和痴心追求者见面,没有浪漫的表白,还说出这种似乎傻得不透气的话。有研究者说婴宁是“傻大姐”,这是没看懂《聊斋》。实际上婴宁聪明得很,她的“憨态可掬”是其聪慧过人的隐身衣。要不然,她为什么一会儿说她跟王子服是近亲,一会儿又说是远亲?不管是近还是远,都是为了捉弄王子服。婴宁对王子服的心思门儿清,却假装什么都不知道,她在芳华鲜美的桃花下和王子服来了番妙趣横生的爱情逗乐。婴宁为什么假装不懂王子服的爱情表白?既是为了捉弄他,看他面红耳赤的洋相,也是叫王子服表白得更加炽热。中国古代的男女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哪有爱情的位置?而《聊斋》既讲爱情,还要拿爱情逗乐,岂不是天外飞来?而这正是狐狸精婴宁不同凡俗的地方。
婴宁这样的爱情表白或者说爱情逗乐,在古代小说中绝无仅有,其实婴宁回答的“我不惯与生人睡”,似乎很傻,其实非常聪明。后来两人成亲,真正“夜共枕席”,王子服理所当然地担心婴宁在外人面前说出他们枕席之间的事,而“女殊密秘,不肯道一语”,即婴宁的嘴很严,严守房中隐秘。这说明:婴宁凡事心里有数,什么场合说什么话,对什么人说什么话,门儿清,她不是傻,而是机智风趣。婴宁多聪明!她用笑隐藏自己的真实内心。婴宁多幽默!而幽默是聪明才智的显露,是勃勃生机的表现。在蒲松龄之前,古代小说中的女性身上很少能看到这种品格。蒲松龄特别喜欢自己创造的这个形象,叫她“我婴宁”,而且说,婴宁跟一种叫“笑矣乎”的野草很像,嗅到它,就会开心地笑个不止,比起杨贵妃那样故意做出迷人姿态的解语花好多了:“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
婴宁刚说完“我不惯与生人睡”,丫鬟就来了。王子服非常狼狈,仓皇离开。过了一会儿,王子服和婴宁在老太太房里相遇,老太太问:“你们到哪儿去了?”婴宁说:“在后院说话。”老太太说:“饭早就做好了,有什么话说起来没完没了的?”婴宁说:“表哥想跟我睡觉!”王子服尴尬极了,急忙朝婴宁使眼色。婴宁微微一笑,不说了。老太太耳背没听清,还在絮絮叨叨地问个不停。王子服急忙把话岔开,又小声指责婴宁。婴宁一脸天真地说:“刚才的话不该说吗?”王子服说:“这是背人的话。”婴宁说:“背他人,难道也背老母亲吗?何况,睡觉是常事,为什么要避讳?”王子服恨她不开窍,又没办法叫她明白。
婴宁真是傻得不透气吗?她对母亲说“大哥欲我共寝”,把王子服的魂都吓掉了,其实这仍然是婴宁和王子服妙趣横生的爱情逗乐。因为他们说话时,丫鬟出去了,婴宁的母亲耳朵又比较背,婴宁那句“大哥欲我共寝”是说给王子服听的,故意捉弄他,看他焦急到汗流浃背的洋相。
刚吃完饭,王家的人牵了两头驴来找他。王子服请求带婴宁回家,老太太欣然同意。王子服的母亲看到儿子带回个漂亮姑娘,吃惊地问这是谁。王子服说是姨妈的女儿。母亲说:“你吴家表哥跟你说的话,是骗你的。我没有活着的姐妹,哪儿来的外甥女?”再仔细询问王子服遇到的老太太的面貌特征,又和王子服那嫁到秦家但早就去世了的姨妈相符合。母子正疑惑不已,吴生来了,问清是怎么回事后,忽然说:“这姑娘是不是叫婴宁?”王子服说是。吴生连称怪事。他说:“秦家姑姑去世后,姑父一人鳏居,后来被狐狸精迷惑,得病死了。狐女生了个女儿,取名婴宁,这姑娘莫非就是当年的小婴宁?”说来说去,谁都拿不准。只听房里嘻嘻哈哈的,满屋子都是婴宁的笑声。吴生求见婴宁,婴宁憨笑不止,就是不出来。王子服母亲一再催促,婴宁极力忍住笑,面对墙壁定了定神,站了好一会儿,才出来对吴生匆忙行了个礼,又转身跑回内室,放声大笑起来。她的笑声非常有感染力,引得满屋子妇女都跟着笑起来。
吴生提出自己到西南山里去看看究竟,顺便给王子服做媒。他找到王子服去过的村舍后,发现那里根本就没有房子,只有些零落的山花。吴生想起姑妈埋葬的地方仿佛就在附近,只是坟墓已被荒草湮没,辨认不出。吴生只好回来。王子服的母亲怀疑儿子遇到了鬼,进房把吴生的话告诉了婴宁,婴宁一点儿也不害怕。王子服的母亲怜惜她无家可归,婴宁自己却一点儿也不发愁,仍旧憨笑不止。王子服的母亲让婴宁跟自己的小女儿住一起,婴宁大清早就来向王子服的母亲问安,做起针线活也精巧无比。婴宁喜欢笑,她笑起来很美,大笑也不失娇媚之姿,人人都喜欢看她笑。邻女少妇争先恐后地跟她交朋友。
王子服的母亲择了良辰吉日,叫婴宁换上新娘礼服跟王子服拜堂成亲,婴宁笑得直不起腰,只好先不拜。婴宁爱笑,每当王子服的母亲生气,婴宁开口一笑,王母的气立即烟消云散。仆人丫鬟稍有过错,怕被责打,便求婴宁到王子服的母亲那儿说句话,有过错的人再来认错,总能得到饶恕。
爱笑,是婴宁性格的核心,她几乎把封建时代少女不能笑、不敢笑、不愿笑乃至不会笑的一切条条框框都打破了。那个时代,少女只能像李清照写过的“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那样,笑不露齿、笑不出声,否则就有悖纲常,有失检点,不正经!而婴宁,她面对陌生男子,毫不羞涩地笑,自由自在地笑,放声大笑,任何场合都笑。蒲松龄用了多少词写婴宁的笑?王子服第一次见到她时,她“笑容可掬”,王子服找到婴宁家,老太太叫婴宁来,先是“户外隐有笑声”,接着“嗤嗤笑不已”,然后是一系列不同的笑:“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大笑”“笑声始纵”“狂笑欲堕”“笑又作,倚树不能行”“浓笑不顾”“放声大笑”“孜孜憨笑”……笑得千姿百态,笑得开心之极。婴宁真是任性而为,一切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对她而言不过是东风吹马耳!
爱花成癖,是婴宁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婴宁到处物色好花,亲戚朋友家都找遍了,又偷偷把首饰典当了买花。几个月的工夫,王家台阶前、庭院中、厕所旁,到处是花。婴宁本来就喜欢生活在远离人世、山花烂漫的山中,来到王家,她想用大自然美丽的鲜花给自己打造一个纯洁而野性的生存空间。婴宁和花息息相关,蒲松龄让花自始至终伴随婴宁,花甚至决定着婴宁的命运。婴宁自己就是远离尘嚣的深山中自由开放的山花,是王母娘娘御花园中和露栽种的碧桃,被贬到污浊不堪的人世来了。
王家后院有架木香紧靠西邻。婴宁常爬到架子上摘木香,插到发髻上或插在瓶子里赏玩。王子服的母亲看见她爬树摘花,就会训斥她,但是婴宁始终不改。有一天,婴宁正在架上摘花,被西邻的儿子看见,西邻的儿子不眨眼地盯着她看,为她神魂颠倒。婴宁非但不回避,还嬉笑自如。西邻的儿子认为婴宁喜欢上他了,越发飘飘然。婴宁指指墙底,笑着从架子上下来。西邻的儿子以为那是婴宁跟他约定幽会的地方,高兴极了。到了晚上,西邻的儿子来到墙边,婴宁果然在那里等着,他凑上去跟她亲热,没想到下身像被锥子扎了一般,痛彻心扉,他大叫一声倒了下去。再一看,哪儿有婴宁?分明是一段枯木倚在墙边,他下身接触到的地方,是雨水在木头上淋出的窟窿!他的父亲听到呼救声,急忙跑来问,他只是呻吟着不说话,直到他的妻子来了,他才把实情讲出来。家人点上灯照木头上的窟窿,发现里边有只螃蟹那么大的毒蝎。西邻老头儿劈开木头,把蝎子打死了。西邻的儿子被背回房中,半夜毒性发作,死了。西邻老头儿状告王子服,揭发婴宁是妖怪。县官向来敬仰王子服的才学,知道他是品行端正的老实人,判定西邻老头儿诬陷,要打他的板子。王子服为邻家老头儿求情,县官这才把老头儿解了绑,赶出了衙门。
婴宁是画家钟爱的对象,手执鲜花、面带笑容是婴宁永恒的造型。对婴宁爱花、爱笑的特质,研究者从没异议,而对她教训“西邻子”一事,则众说纷纭。有研究者认为婴宁太过分了。就事论事,婴宁也许有点儿过分。但蒲松龄似乎必须这样安排,不然的话,他想阐述的道理就难以继续。其实“西邻子暴卒”事件,是故意让“真性情”面对“黑社会”,让天真坦荡的婴宁,迎接来自社会的“风雨”,首先就是来自家庭的“风雨”。连县官都原谅了婴宁也许有点儿过分的恶作剧,婴宁的婆婆却结结实实地把她教训了一顿,说她“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还说,假如不是县官英明,婴宁就得抛头露面对簿公堂,丢尽王家的脸面!于是,婴宁“矢不复笑”。婆婆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也就是说,封建家长仍然允许婴宁笑,只是得在封建伦理的范围内笑,简直就是要婴宁在强大的封建社会阴影中强颜为笑!
婴宁天真烂漫,是人间“真性情”的化身。她想说就说,想笑就笑。在风刀霜剑的恶浊时世,能容许对人永不设防的待人方式吗?能容许超然、宁静的心境吗?不能。这只是小说家的良好愿望。婴宁只不过是自由的象征,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是芳草美人的比喻。在任何时代,任何女性,甚至不只是女性,如果想按照婴宁为人处世的方式来应对复杂的社会,没有不碰壁的。婴宁这位幻想中的自由女神,不仅使受封建礼教压制的女性更显悲惨,更显无助,她自己也终于因为“西邻子”风波,一个跟斗从自由飞翔的天空栽到了遍布荆棘的地面。“笑矣乎”的婴宁“由是竟不复笑”,即使故意逗她笑,她也不笑。这么纯洁的少女,来到如此肮脏的社会,哭还来不及呢,哪儿还笑得出来?
婴宁笑着出场,最后却哭着说话。一天晚上,从不流泪的婴宁淌着眼泪对王子服说:“过去因为跟你相处的时间短,怕说出来你会害怕。现在观察婆婆和你对我都非常喜爱,不见外,我说出来,料也无妨。我本是狐仙所生,母亲临走前,把我托付给鬼母照顾,我和鬼母相依为命十几年,才有今天。我没有兄弟,能依赖的只有你。老母孤零零地在山里吃苦,没能跟父亲合葬。她九泉之下常为这事悲伤。你如果不怕麻烦,不吝花费,能让她消除这怨痛,或许能让人们知道养女儿也有用,不至于丢弃。”王子服满口应承,只是顾虑坟墓被荒草所没,找不准地方。婴宁说这个不必担心。夫妻俩选定良辰吉日,载了棺木,一同前往西南山里。婴宁在雾气迷蒙的乱树荒草中,准确指出坟墓所在,掘出老太太还没腐烂的遗体。婴宁恸哭致哀。他们把灵柩运了回来,又找到王子服姨父的坟墓,将他们合葬了。到了夜间,王子服梦到老太太来致谢,睡醒后将此事告诉了婴宁。婴宁说:“我夜里也见到了她,还嘱咐她不要惊吓到你。”王子服很遗憾没有留下她,婴宁说:“她是鬼呀,活人多,阳气盛,她怎么能长久在这儿住?”王子服又问起小荣,婴宁说:“小荣是狐仙,最聪明了。狐仙母亲留下她来照顾我。我一向感激她。昨天问过鬼母,她说小荣已经出嫁了。”一年后,婴宁生了个儿子,这孩子还在娘亲的怀抱中就不怕生人,见人就笑,大有他母亲的风采。
这篇小说写得好,不仅语言精彩,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小说构思也巧妙,技巧出众。婴宁是狐狸精,不是一开头就交代的,而是一步一步透露。先是老太太说婴宁是庶出,不是她生的;后是王子服的母亲回忆起已去世的姐姐和王子服见到的老太太一个样儿;接着是王子服的表哥吴生说出王子服的姨父有狐狸精情人,而狐狸精生的女儿叫婴宁;最后再由婴宁自己说出,她是狐仙所生,鬼母养大。婴宁有狐狸精法术,只在她教训西邻的儿子时有点儿表现,也有研究者认为,吴生能信口胡诌拈花少女是王子服的表妹,也是婴宁的狐狸精法力所致。
《婴宁》是《聊斋》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也是最有诗情画意的佳作。短篇小说里的这位笑姑娘,跟长篇小说里泪光点点的林黛玉一样,是古典小说成功塑造的女性形象之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