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HK$
87.9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HK$
43.8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HK$
206.8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HK$
215.6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HK$
83.6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HK$
54.9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HK$
206.8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HK$
76.8
|
內容簡介: |
本书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艺术欣赏水平普遍不高、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力求用深入浅出和丰富有趣的方式普及艺术欣赏知识。本书遵循“基本概念讲解—经典作品欣赏—编创与活动”的编写体例,选取了大学生应知的各时期、各流派、各民族的经典作品作简要介绍,并进行了相应的欣赏提示,力求兼顾不同音乐素养的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本书配套了可撕式活页音乐实践手册,主要分为声乐演唱及古筝演奏两大类别,选取了宜教适学的曲目,对曲目进行了实践操作提示,力求使学生积极参与艺术作品的实践与表演,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为方便教学,本书配备了相关曲目的音频,读者只需用手机扫一扫书中二维码,就可直接聆听这些曲目。本书配有电子课件,凡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教师可登录机械工业出版社教育服务网www.cmpedu.com下载。咨询电话:010-88379375。
|
目錄:
|
前 言绪 论/ 001第一章 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008第一节 音符与乐谱/ 008第二节 节奏与节拍/ 014第三节 调的色彩/ 018第四节 编创与活动/ 023第二章 歌唱艺术基础知识/ 026第一节 声乐演唱的类型及分类/ 026第二节 声乐演唱的训练知识/ 029第三节 声乐演唱的三种唱法/ 037第四节 编创与活动/ 048第三章 中国器乐作品欣赏/ 052第一节 中国乐器发展史/ 052第二节 中国乐器的分类与介绍/ 058第三节 编创与活动/ 073第四章 外国器乐作品欣赏/ 076第一节 西方音乐概述/ 076第二节 西方音乐的体裁与风格/ 084第三节 编创与活动/ 107第五章 中外流行音乐欣赏/ 110第一节 中外流行音乐概述/ 110第二节 中外流行音乐的分类与介绍/ 114第三节 编创与活动/ 128第六章 戏剧欣赏/ 132第一节 戏剧的基本概述/ 132第二节 戏剧代表作品欣赏/ 147第三节 编创与活动/ 167参 考 文 献/ 170(注:实践曲目详见本书配套的《音乐实践手册》。)
|
內容試閱:
|
前 言2019年,印发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是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输入综合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艺术普及教育在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提高学生审美修养,丰富学生精神世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也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近几年,高职院校艺术普及教育不断深入,越来越注重对大学生音乐艺术能力的塑造,从培养大学生的艺术审美价值观出发,在自然、社会等其他领域以及艺术层次上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突出以下特色。第一,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艺术欣赏水平普遍不高、基础知识薄弱的现实,为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满足不同的学习方式要求,本书遵循“基本概念讲解—经典作品欣赏—编创与活动”的编写体例,力求用深入浅出和丰富有趣的方式普及大学生的艺术欣赏知识。其中,“编创与活动”模块旨在帮助学生即学即用,在实践中深入领会所学的欣赏知识。第二,针对学生专业与基础不同、层次与兴趣不一、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等情况,本书精选了大学生应知的各时期、各流派、各民族的经典作品作简要介绍,并对作品进行了相应的欣赏分析,传颂经典乐章,提升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第三,为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理念,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本书配备了可撕式活页音乐实践手册,主要分为声乐演唱及古筝演奏两大类别,选取了宜教适学的曲目,对曲目进行了实践操作提示,力求使学生积极参与艺术作品的实践与表演,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本书由李霞、项蔓担任主编,於筱担任副主编,黄轶璠、周夕铌、王雁洁参与编写,由李霞统稿及审定。本书在编写时参考、借鉴了国内外有关著作,相关音乐作品著作权由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提供,在此一并致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仍存在不足之处,衷心希望师生提出宝贵意见,以使本书得到完善和提高。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