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

書城自編碼: 383172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自然科學生物科學
作者: 徐向林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276797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0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金庸评传
《 金庸评传 》

售價:HK$ 201.6
西方哲学史
《 西方哲学史 》

售價:HK$ 106.8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22) 》

售價:HK$ 69.6
嫉妒与社会
《 嫉妒与社会 》

售價:HK$ 98.4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希腊神话和仪式中的结构与历史 》

售價:HK$ 93.6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

售價:HK$ 357.6
周制与秦制
《 周制与秦制 》

售價:HK$ 153.6
花路
《 花路 》

售價:HK$ 105.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372.5
《 衰老生物学(原书第二版) 》
+

HK$ 25650.0
《 中国真菌志(1987-2016年,52卷) 》
+

HK$ 252.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十三五”学科发展战略报告·生命科学 》
+

HK$ 114.7
《 地球的主人:探寻人类的起源 跨学科社会科学译丛 》
+

HK$ 56.3
《 合成生物学导论 》
+

HK$ 118.8
《 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 》
編輯推薦:
2019年7月,盐城黄海湿地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第二处、我国首处滨海类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也是全省首处世界自然遗产。作者以报告文学为体裁,以“我”为第一视角,以盐城黄海湿地一波三折的申遗过程为“显像镜”,探入历史深处和过往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叙述了盐城黄海湿地的前世今生和蕴藏其中的生物多样性故事,并以“把自然还给自然”为思想基础,反思了千百年来在这方土地上人与自然相处的成败得失,突出了写给未来的启示和期盼。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和资料性。书稿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史料性,可供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参考。
內容簡介:
本书聚焦中国首处滨海湿地类世界自然遗产——盐城黄海湿地,以时间为轴线,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叙事主线,用25万字的篇幅讲述了跨越古今的湿地保护故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和生物多样性故事。该作品首发于2022年第6期《中国作家》纪实版。2022年6月,由江苏省作协、中共盐城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东方湿地》研讨会在南京举行。该作品得到了章剑华、汪政、王朔、丁晓原、王晖等与会领导及专家的一致好评,被誉为“一个生态文学写作的江苏样本”。同时,作品还被列为2022年江苏省重大题材文艺创作重点跟踪资助项目,并获第五届江苏报告文学奖。
關於作者:
徐向林,江苏盐城人,1973年4月生,供职于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系中国作协会员、江苏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盐城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兼职教授,盐城市亭湖区政协委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国作家》《小说月报·原创版》《解放军文艺》《天津文学》《山西文学》《安徽文学》《鸭绿江》《雨花》等,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出版个人专著近20部,数部作品签约影视剧、舞台剧。曾获中国工业文学奖、中国法制文学奖、江苏报告文学奖、盐城市政府文艺奖等文学奖项60余项。
目錄
引 子:奔跑、飞翔,或伫立仰望
第一章 巴库的槌声
  藏在深闺人未识
  一道选择题
  柳暗花明
  “独一份”宝藏
第二章 中国最年轻的土地
  沧桑之变
  潮墩,最初的土地
  盐城的海堤
  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三章 灶煎满天星
  淮盐出,天下咸
  千年一叹
  挣扎与沉浮
  生如蝼蚁
第四章 大海东去
  废灶兴垦
  植棉移民
  滩涂治水
  风的季节
第五章 为了一片林
  拓荒“十八勇士”
  竹子定律
  咬定青山不放松
  植物“活化石”
第六章 草木知春浓
  绿色的夕阳
  蒹葭苍苍
  华美蝶变
  春风没有遗忘
第七章 麋鹿归来
  跨洋之问
  麋鹿“奶爸”
  鹿王争霸
  南黄海,速度与激情
第八章 一个真实的故事
  老人与岛
  湿地之神
  白云悄悄落泪
  挥向天空的翅膀
第九章 东方息壤的苏醒
  从滩涂到湿地
  让候鸟飞
  海滨净土
  走到世界舞台中央
第十章 潮汐森林
  我和湿地有个约定
  守望精灵的日子
  黄海边,那片“森林”
  解开潮沟之谜
第十一章 湿地之眼
  “鸟博士”
  逐鹿滩涂
  闯入镜头的“新朋友”
  国际“鸟导”
第十二章 从海平面到地平线
  渔港春晓
  海的女儿
  美美与共
  珍爱湿地,守护未来
  后 记:致敬,生态文明的参与者

  附 录
  一个生态文学写作的江苏样本
  ——长篇报告文学《东方湿地》研讨会在南京举行
  自然伦理与人文情怀的大生态叙事
  ——评徐向林长篇报告文学《东方湿地》(北乔)
  生态保护中的时代答卷
  ——读徐向林长篇报告文学《东方湿地》(陈德明)
內容試閱
章剑华(江苏省文联主席、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这部作品有三个方面值得肯定:一是题材好。报告文学最重要的是要选择好题材,解决“写什么”的问题,这也是报告文学作家要过的第一关。好题材既能以小见大,也具有典型意义。从这个维度看,《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题材抓得很好,这个题材既是江苏的,也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二是主题好。作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全文,虽然落笔写的是盐城黄海湿地,反映的却是全球视野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主题;三是文本好。作品以第一人称写作叙事,增强了“在场感”。作者把人带到湿地这一特定的时空,“时空感”非常强烈。总体而言,《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倾注了作者浓厚的家国情怀,既是报告文学的一个范本,也是江苏省报告文学创作的又一新成果。
汪政(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生态环境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议题,《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彰显了“洋气”,跳出了地方性,并努力写出了“世界性”和“现代性”;在概念使用、视角选择和表现手法上,作品着力提高了专业性、科学性、思想性,突破了中国报告文学的传统写法和话语。
丁晓原(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重要表征和愿景目标”。徐向林的《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是关于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的深度叙事,从地理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绿色与红色、中国与世界等方面,多维度再现了黄海之滨这片土地的前世今生。《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是第一部用非虚构文学的方式写就的湿地史。
北乔(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
湿地,一直在参与人们的生活。坚实于大地的生活姿态和人文风情,是人们的,也是湿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是徐向林之于乡愁的当代性和实时性的表达。将浓浓的乡愁揉化为叙述的内动力,使得作品处处闪现人性之光和亲切的烟火气。有意思的是,如此多的人物是叙述的重要力量,但在作品的整体性的阅读感受上,他们似乎又是一种巨大而浅浅的背景。人们活跃在字里行间,那些故事那些情感令我们感动,也使生活的历史情景毕现无遗,有着强烈的质感。但最终留给我们的,是黄海湿地那荡气回肠的无声无息,和那安然于东方的巨型身影以及浩荡情怀。东方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国样本,而《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则是生态报告文学多样性写作的积极探索和喜人收获。这对于黄海湿地和生态文学,都具有启示性的价值。
王晖(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
《东方湿地:生物多样性中国样本》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领全文意蕴,以全球生态均衡和生态保护为最高旨归,以东方湿地个案凸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及地球家园意识和人类终极关怀精神。选题在当下报告文学题材中具有独特性,是生态报告文学的重要作品。对于生态报告文学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显见的价值。

引 子:奔跑、飞翔,或伫立仰望
  1
  中国东部,黄海之滨。
  这是一个被长江、淮河南北相夹的平原。平原的西部,是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平原的东部,是浩瀚无垠的黄海。中国大陆南北分界线从平原上横穿而过,平添通南彻北之利。
  这个平原,被称为里下河平原,面积约1.35万平方公里。它是江淮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覆盖区域。
  打开中国地图,目光锁定于漫长的黄海海岸线。胶东半岛沿东海岸线蜿蜒向南,延伸至长江出海口,构成一个喇叭口向右舒展的“V” 字形状,里下河平原就在这“V”字的右侧中上部。这个形状,也像极了一个向外张开怀抱的双臂,而里下河平原就处于这右臂的肘关节至手腕处。
  里下河平原的东部沿海地区,与韩国、朝鲜、日本隔海相望,距韩国釜山、日本长崎的直线距离均为740多千米。
  里下河平原上,有城市、有村落, 有海洋、有滩涂,有河流、有湖泊,有碧野、有平畴,有森林、有草原……唯一稀缺的,就是山丘。特别是平原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一马平川,一览无余,平均海拔不到3米,最高海拔5米,低洼处海拔1米以下。
  坐落在里下河平原东部沿海的盐城,是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山的地级市,但盐城并不感到缺憾,因为它拥有江苏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是江苏省湿地类型最齐全、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涵盖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及湖泊湿地三大湿地类型,湿地总面积 76.94 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7%,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
  2019年7 月,盐城黄海湿地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2年11月,盐城被授予“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2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古时盐城,是一座海中之城,它因此还有一个别称——瓢城。
  时光拉回到两千多年前,那时,盐城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四处散落的、面积不大的盐碱荒滩裸露出水面。当地先民靠海吃海,渔猎之余,累代竭智,汲海水以煮盐,继而推动了“煮海为盐、税利天下”的兴起,终使这片“东夷”蛮荒之地落入中原王朝的目光。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 ,这片海边滩涂地始建盐渎县,自此正式拉开这座滨海城市开发建设的序幕。
  初始,县城取土筑墙,依海而建。城墙之东,即为黄海,常闻滔滔不绝潮声;城墙的西、北、南方向,各路客水汇聚而至,毫无规则地从此处东流入海。盐渎县城随地势附形而建,从空中俯瞰,小小土城状若一只漂浮于汪洋中的水瓢,“瓢城”之名由是而起。
  瓢城,亦有永不沉没之意。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自古以来,“瓢城”因地处里下河平原的低洼地,各路上游客水汇聚于此,仅流经“瓢城”的较大河流就有蟒蛇河、皮岔河、串场河及新洋港河等,再加上各种名目繁多的支流、涓流,可谓百水汇聚。而“瓢城”之东有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岗等古海岸线,海拔高于内陆,致使“瓢城”处于东、西两头高、中间低的“锅底洼”之中, 每遇汛期发水,“瓢城”多被大水浸泡,城内城外,四处皆水茫茫一片。
  特别是隋炀帝杨广组织民力开挖贯通了流经扬州、淮安的大运河后,历朝历代为保住大运河这一国家经济命脉,每遇大运河涨水,必将盐城之境当成了泄洪之地。北宋末年,宋兵为阻挡金兵南下,决黄河之水以代兵,引发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黄河夺淮”事件,滔滔黄河 之水泥沙俱下,滚滚东流,对盐城之境反复碾压,更加重了此处的承载负担。在此背景下, 盐城境内数年一大涝、一年数小涝,几乎成为常态。
  从这个角度看,“瓢城”之名,可谓有名无实。
  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尽管数千年来盐城境内遭遇的大小水灾数不胜数,但盐城却一直没有沉没,陆地面积反而在不断地变大,这“瓢城”之名,又可谓实至名归。
  “瓢城”之名,也由此告诉了我们看待历史的唯一方法,那就是对待历史,要着眼于长远的、全局的、完整的历史,方不失历史的客观性和本真性。
  由盐渎而盐城,改名于东晋义熙七年(411 年) 。改名的理由直截了当:“为民生利,乃城海上,环城皆盐场也,故名盐城。”此次更名之后,盐城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盐城,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以“盐”命名的地级市。
  3
  一方土地的文明史,往往是从人的栖居而正式拉开序幕的。
  盐渎建县初期,虽有了县的建置,但境内地广人稀,需大量人丁填充。
  人丁从何而来?汉武帝刘彻大手一挥,全国各地大量流民,纷纷迁徙而至。而刘彻“徙民填海”的做法,并非他的发明——
  早在汉高祖刘邦之侄刘濞为吴王时,刘濞就招揽大量流民充实此地,并以免刑责、免赋税和免徭役的政策笼络人心,进而将“煮海为盐”推向历史性的第一个高潮。
  此后的历朝历代,均看中此处的盐业生产,将其视为充盈国库的重要支柱,不断向盐城沿海迁徙民众。由是遥想,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货殖列传》,其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千古名句,是否从“徙民填海,煮海为盐”中获得过点滴灵感呢?
  我想,极有可能!
  因为太史公在书中明确交代:“彭城以东,东海、吴、广陵,此 东楚也……东有海盐之饶。”说明太史公对“煮海为盐”并不陌生。
  盐城这方土地,自古以来就是移民汇聚之地。历史上有组织的人口大迁徙,除建县伊始的“徙民填海”外,东晋的“衣冠南渡”,明太祖的“洪武赶散”, 民国初年张謇推行的“植棉移民”,均为盐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口资源。
  除“植棉移民”外,古时迁入苏北沿海的人口大多成为盐丁,当地海盐生产也随着盐丁的激增而迅猛发展,很长一段时期,盐城境内“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大小盐场遍地开花,大量盐税盐利收入充盈国库,时有“两淮盐赋甲天下”之说。
  大自然也似乎配合着人类的“向海探宝”,长江、淮河,包括后来“黄河夺淮”而改道的古黄河,东流入海裹挟而来大量的泥沙,经过海潮的顶托,在海岸边累淤成陆,海滩不断地浮现淤长,陆地不断地向海生成,使这个平原逐渐向东铺展、扩大,盐灶随之东移,盐丁们追随大海的脚步从未停歇。
  然而,犹如硬币的两面,桀骜不驯的大海向人类奉献盐业资源的同时,从未温驯听话过。千百年来,沿海飓风、海啸不断,大量盐丁因此而丧生,家园因此而冲毁。
  加之“黄河夺淮”700 多年,黄河水灾给沿河两岸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真可谓怨声载道!
  故而,这片平原的生长史,既是沧海变桑田的传奇史,也是饱含血泪的发展史,更是人与自然对决的抗争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