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国具有独特的治理场景、经验和规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呼唤新的解释框架、研究范式和知识体系。目前国内有关公共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多数来自西方,是西方政府管理实践的总结,将其用于中国实践时必然存在“如何将西方理论中国化”的问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形成的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公共政策与管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只有深刻洞悉中国的现实社会情境,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发展才能实现从“中国化”到“中国的”创新转变,不仅为中国发展中的实际公共管理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而且为人类知识库做出贡献,进而体现理论和文化自信。与此同时,社会计算作为近年来的新兴研究领域,逐渐成为理解社会运行机制与内在逻辑的通用语言体系。社会计算引入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更加精细化、标准化、通用化的符号和语言为中国社会发展问题“建模”,进而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近年来,Nature、Science、PNAS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刊登了一系列关于社会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国内权威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软科学》等,也发表了相关研究,这表明带有中国特色的计算社会科学体系正在逐步构建。但是目前发表的研究内容多集中于理论和方法,对于中国特有社会问题的解释仍较为薄弱。
自2004年以来,作者所在的课题组以城镇化背景中的农民工问题为主要研究问题,将复杂性科学的研究范式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在社会系统复杂性、社会网络分析以及复杂系统建模等研究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课题组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与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