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百年研究荟萃

書城自編碼: 38284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醫學中医
作者: 张如青
國際書號(ISBN): 9787547859452
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大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497.5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重症产科.1
《 重症产科.1 》

售價:HK$ 71.8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财之道丛书·表层的真理:当代经济学与社会 》

售價:HK$ 105.6
世界服饰艺术史
《 世界服饰艺术史 》

售價:HK$ 309.6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海外中国研究·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

售價:HK$ 81.6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日耳曼通识译丛:近代哲学:从笛卡尔到康德 》

售價:HK$ 32.2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我的灵魂是日落时分空无一人的旋转木马:聂鲁达诗精选 》

售價:HK$ 81.6
春日喜你
《 春日喜你 》

售價:HK$ 55.0
我们八月见
《 我们八月见 》

售價:HK$ 46.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55.4
《 杨甲三针灸取穴图解(全新升级版) 》
+

HK$ 122.5
《 脉学正义 》
+

HK$ 74.8
《 吴中朝教你刮痧祛百病 》
+

HK$ 73.8
《 难经会通 》
+

HK$ 160.0
《 名中医丁樱儿科临床经验集锦 》
+

HK$ 194.3
《 备急千金方(全四册) 》
編輯推薦:
本书有几下几个特点值得一提:一是敦煌西域是当今学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尤其是吐鲁番、黑水城出土医学文书,因其文献语言众多,又多为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破译非常困难,研究成果更为有限。将这些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分类、整理、总结,对敦煌、西域研究人员与学子提供了参考与便利。二是本书收录的研究内容涉及多种中国传统民族医药学成果;又涉及多种外来医学,如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等,研究这些医学如何融通并相互渗透,挖掘民族医学中的单验方及各种外治疗法,均对中国传统医学具有较大的贡献。三是保存及辑珍贵医学卷子的需要,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通过对出土古医书原文的整理研究,达到再现出土古医书原貌的目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
內容簡介:
本书将1909年至21世纪初这100多年来,丝路医药文化及敦煌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全面搜集,尤其是将近现代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西域医药文献文物中的医经、本草、医方、针灸、养生等相关研究的成果,通过科学合理的筛选、分类、编纂,将百年来学者们对敦煌西域医学的研究菁华荟萃于一卷作充分展示,为敦煌西域医学研究的学者及丝绸之路医药文化的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文献。本书收录了敦煌西域研究大家罗振玉、王国维、罗福颐、范行准的研究文章,以及当代中医学界及文史学界等诸方面研究学者的成果。按内容分为综概类,医经类,本草类,医方类,针灸类,五藏论类,佛、道养生及其他,文献形质与校释8篇。
關於作者:
张如青,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研究所所长,曾任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中医文献学》主编。长期从事出土医学文献研究,医学史与中医药文化研究。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1项,参加市局级科研课题多项。主编中医专著1部,参与编写中医著作,教材7部。发表中医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2篇获全国奖项。主持负责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简帛医学研究”。
目錄
第一篇综概
敦煌石室书目及发见之原始(罗振玉)3
敦煌石室医药文献类萃(张绍重刘晖桢)7
“敦煌医学”正名析(李顺保)12
试论敦煌医学价值(谭真)14
谈敦煌古医籍的学术成就和文献价值(丛春雨)22
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医事状况(郑炳林高伟)26
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祖国医药方研究(王珍仁孙慧珍)33
俄国现藏的中国出土古医药文献(马继兴)43
俄藏黑水城中医药文献初探(张如青)48
高昌回鹘医学稽考(杨富学)51
俄罗斯藏敦煌医药文献的学术价值初探(李应存李金田史正刚)61
唐代西州的医学教育与医疗实践(姚崇新)67
敦煌医学,宝藏奇葩——敦煌医学的学术和研究价值探析(李金田朱向东李应存戴恩来
金华)90
敦煌医学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史正刚李金田刘喜平段永强梁永林田永衍)93
近三十年敦煌医学文献研究概况(
田永衍梁永林
秦文平)98
浅析敦煌地区粟特人的医药史(王文利)102
出土西夏汉文涉医文献研究述评(张如青于业礼)107
丝绸之路医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张如青)113
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综合研究(沈澍农)122
俄藏敦煌医学文献新材料整理研究(于业礼张本瑞)131
第二篇医经
关于敦煌石室旧藏《伤寒论辨脉法》残卷(陈可冀陈维养)145
敦煌卷子《内经》考(王咪咪)152
敦煌脉书《玄感脉经》初探(王淑民)155
敦煌莫高窟中的脉诀著作(王淑民)157
敦煌《脉经》初探(张侬)161
俄藏脉法文献《平脉略例》残卷考释(惠宏)163
ДХ.11538a: 俄藏敦煌古抄本《难经》残卷(沈澍农)168
敦煌文献《不知名氏辨脉法之二》《玄感脉经》考论三则(田永衍)173
敦煌文献《平脉略例》《玄感脉经》考论三则(田永衍)177
S.202: 《金匮玉函经》的古传本(沈澍农)181
敦煌医药文书《平脉略例》文献学研究(沈澍农)192
第三篇本草
《食疗本草》跋(王国维唐兰)205
中国本草学的起源及《神农本草经》(小川琢治原著郑师许译评)206
《敦煌石室古本草》序(赵燏黄)214
《敦煌石室古本草》之考察(朱中翰)215
《敦煌石室古本草》巡礼(谢诵穆)218
敦煌石室六朝写本《本草集注序录》残卷校注(范行准)221
食疗本草之研究(戴志勋)241
罗振玉敦煌本《本草集注序录》跋的商榷(渡边幸三著王有生译)246
中央亚细亚出土的《本草集注》残卷文献学的研究(渡边幸三著储天任译)250
《食疗本草》及其作者(朱寿民)255
《本草经集注》写本年代考异(梁茂新执笔崔扫尘审正)258
敦煌本《食疗本草》残卷初探(谭真)261
敦煌出土《本草经集注序录》的考察(尚志钧)268
敦煌本“无名本草”残卷考(谭宗达)270
敦煌本《本草经集注序录》和《证类本草》引陶隐居序的考察(尚志钧)273
《新修本草》敦煌残卷文献学考察(陈湘萍)276
论两种朱墨分书本草残卷的文献学价值(虞舜王家葵)279
《新修本草》所据《本草经集注》底本的有关问题(虞舜)283
敦煌吐鲁番出土《本草集注》残卷研究述评(叶红璐余欣)286
唐宋时期“药中王”诃梨勒医方探析——基于敦煌医药文献考察(僧海霞)290
第四篇医方
敦煌石窟《藏医杂疗方》的医史价值(洪武娌蔡景峰)299
天王补心丹的原始方(王淑民)303
流沙坠简中敦煌医方简初探(赵友琴)304
神丹丸甘遂丸考略(张侬张宗明)307
敦煌医学卷子医方类的研究(朱定华袁宝权)308
敦煌医学中膏摩方管窥(宋贵杰宋敏)310
敦煌医方中的男性学浅述(招萼华)312
敦煌遗书外治法初探(豆永祥)314
洛阳龙门石窟药方与敦煌卷子《备急单验药方卷》同源(张瑞贤王滨生先静李国坤
黄斌)316
敦煌残卷妇科医方特色初探(李应存)321
敦煌美容医方特色述评(史正刚虞舜)323
论敦煌遗书古医方在外治法的应用(丛春雨)325
一件新发现的佉卢文药方考释(陈明)329
俄藏敦煌古医方两首考释(张如青)338
俄藏黑水城佚名古方书辑校考释(张如青)340
俄藏敦煌钟乳散方释读考证(张如青)348
俄藏黑水城佚名古方书辑校考释(续)(张如青)352
敦煌遗书中有关方剂学的文献研究(吴红彦刘喜平)359
近20年来敦煌古医方研究概况(王春艳张如青)361
情性至道: 西域“足身力”方与敦煌房中方药(陈明)366
俄藏黑水城文献《辰龙麝保命丹》考释(张如青)378
备急单验: 敦煌医药文献中的单药方(陈明)381
敦煌佛书S.5598V中毗沙门天王奉宣和尚神妙补心丸方浅探(李应存史正刚魏迎春)392
敦煌遗书性医方考(王春艳张如青)396
俄藏黑水城医学文献《神仙方论》辑校考释(张如青汤晓龙)401
黑水城出土3则偏头痛西夏文古医方考释(梁松涛)409
西夏文治痢七方破译考释(汤晓龙刘景云张如青)412
西夏文医方《敕赐紫苑丸》初探(段玉泉)427
敦煌遗书中儿科医方阐述(郭嘉成)436
从敦煌医药文献看古代民间兽药方的流传形式(彭馨胡翠华)439
俄藏黑水城《敕赐紫苑丸》方考释(袁仁智潘文李盛华吕有强扈小健)442
第五篇针灸
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考(马继兴)447
现存最早的灸法专著——《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洪武娌蔡景峰)457
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火灸疗法》的研究(罗秉芬)463
论敦煌针灸文献的学术价值(丛春雨)470
敦煌遗书中的针灸文献(张侬)473
敦煌《灸经图》残图及古穴的研究(张侬)476
敦煌医学灸法特色(张侬)485
试考“脚五舟”穴(刘红菊)487
敦煌石窟《灸法图》特点及临床价值探讨(王天生)489
跋敦煌本《黄帝明堂经》(王杏林)493
敦煌本《新集备急灸经》研究(王杏林)498
回鹘文《针灸图》及其与敦煌针灸文献之关联(杨富学张田芳)506
第六篇五藏论
传抄本《张仲景五脏论》及其与国外藏本的比较(陈永治)521
《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研究: 伤寒药失落或改名之方拾遗(姜春华)526
敦煌残卷医籍张仲景《五藏论》辨析(朱定华)528
敦煌医学卷子《明堂五脏论》初探(朱定华)531
敦煌张仲景《五脏论》残卷刍议(杜雨茂张喜奎)533
敦煌卷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考(王淑民)536
关于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脏论》的作者与成书年代(李金田)540
敦煌吐鲁番出土古本《五脏论》的考察(王淑民庞莎莎)543
张仲景“四神汤”探源(谢盘根)549
敦煌“大阳旦汤”与《金匮》阳旦汤关系考(牟慧琴)552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与《汤液经法》《伤寒杂病论》三书方剂关系的探讨(王淑民)554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五行学说(李应东)558
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急方析义(丛春雨)560
以敦煌遗书《法要》探讨张仲景经方之源(张永文)563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味的五行归属辨识(梁永林李生财贾育新)566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考(钱超尘)569
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首救诸劳损病方的现实意义(丛春雨)581
敦煌写本《张仲景五藏论》中有关药对及方剂之探析(张辉张如青)584
新发现ДX.01325V为敦煌《张仲景五脏论》又一写本(李应存)587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汤液经法》图试读(李具双)589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研究述评(宋春光)594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主体学术思想考察(田永衍)597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非藏经洞遗书考——从文本形式与文献关系考察(田永衍)602
敦煌卷子《张仲景五脏论》研究概况与探析(史光伟王凯莉郭宏明梁永林)608
《明堂五藏论》声训的相关研究(沈澍农)615
第七篇佛、道养生及其他
敦煌残卷阴毒病例《定风波》词讨论(苏宝刚)623
论敦煌石窟艺术《经变画》中的情志因素与形象医学(丛春雨)625
从敦煌遗物看汉代医药文化之西传(范新俊)629
敦煌佛禅形象中的气功内涵(马周周)631
敦煌藏经洞“神仙粥”及其食疗价值(王进玉)634
敦煌“咏伤寒”词的医药学与民俗学价值(王振国)637
敦煌壁画“形象医学”的历史贡献(丛春雨)640
从敦煌遗书看佛教医学思想及其影响——兼评李约瑟的佛教科学观(盖建民)645
敦煌道教医学考论(盖建民)652
敦煌壁画与健身法(侯全福)659
论醋在敦煌遗书、马王堆竹简古医方中的临床应用(丛春雨)660
敦煌《养生诀》导读(侯全福)668
敦煌写卷“患文”与佛教医疗观(彭氏子)670
敦煌“变文”中的药名诗(范新俊)676
敦煌出土医书中有关女性问题初探(刘少霞)677
敦煌道教的世俗化之路——敦煌《发病书》研究(刘永明)683
敦煌文书中的药用酒研究(曾海霞)698
敦煌佛书P.3777《五辛文书》中之修身养生方录释(李应存史正刚魏迎春)702
游走在巫、医之间——敦煌数术文献所见“天医”考论(张福慧陈于柱)705
第八篇文献形制与校释
几种龙门药方摹写校点本讹误举例——兼论几种相关敦煌医方卷子校点讹误(王家葵先静
黄斌李国坤)711
读《敦煌中医药全书》杂识(陈增岳)716
《敦煌中医药全书》补识(陈增岳)719
敦煌医学文献医方篇疑难字词考(沈澍农)721
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首次缀辑(王淑民)726
四个英藏敦煌脉书残卷的缀辑研究(王淑民)728
敦煌医药文献P.3596若干文字问题考证(沈澍农)734
S.202《伤寒论》写本校证(王杏林许建平)740
敦煌医药文献P.3596校证(沈澍农)747
敦煌医药卷子S.1467文献校证(沈澍农)756
敦煌本《伤寒论》校证(王杏林)761
敦煌文献《食疗本草》补校(刘敬林)768
敦煌手抄医药卷子文字辨认方法例释(彭馨)772
敦煌医药卷子S.1476校补(范崇峰)776
敦煌医药卷子中的记音与俗音(彭馨)782
关于俄藏敦煌文献ДX.2683、ДX.11074残片的定名(王杏林)785
出版史上抄写书卷特点探赜——以敦煌医籍写本为例(王亚丽)788
敦煌《黄帝明堂经》残卷校释(王兴伊于业礼)792
俄法两个敦煌卷子缀合与相关研究(沈澍农)799
敦煌两件《本草经集注·序录》相关文书互勘举隅(于业礼段逸山)807
《英藏敦煌医学文献图影与注疏》补正(汤伟)810
文本误读与学术淆乱——以敦煌医药文献解读为中心(沈澍农)814
法藏敦煌写本P.3960新校释(张如青)822

附录828
內容試閱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经甘肃、新疆,到达中亚、西亚,开辟了横亘欧亚大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动脉, 此即为著名的“丝绸之路”。敦煌、西域曾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与枢纽,古代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融与传播。医学也不例外,华夏医学、古印度医学、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藏医学、回鹘医学、西夏医学等多种医学文化先后在敦煌、西域地区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相互包容,逐渐形成了由多民族医学融合而成的敦煌西域医学文化。 敦煌西域医学文化的主要载体包括敦煌莫高窟及西域地区出土的医学文献,如敦煌医药写本,库车、吐鲁番出土的医学文书,和田和克里雅遗址出土的佉卢文医学残卷,黑水城出土的西夏医药文献等,地域广及今之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
其中敦煌医药文献主要指敦煌石窟、壁画中存在的医药文献,包括中医药(包括民族医药)及外来医学,在敦煌遗书和敦煌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学者研究考证,敦煌医学文献抄写年代的上限在南北朝,下限为五代末期,其中大多数均为唐代手写,内容包括医经、诊法、医术、医方、本草、针灸、养生、辟谷服石,以及部分藏医药文献、道家佛家医方等。据统计,相关医药文献总数近百种,内容非常丰富。
汉代至清代末期,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广大地区被称为西域,主要包括今日我国新疆及周边的国家和地区。西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地段,与周边国家有着广泛的交流。同时受到希腊、印度、阿拉伯和华夏四大文明的影响,所以西域出土的医学文献语言种类众多,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个性和时代特征。如吐鲁番出土的唐代医药文书《医方》残卷、《本草经集注》残卷,是华夏医药文献;《耆婆五脏论》残卷、《诸医方髓》残卷,是古印度医学文献;吐鲁番出土的《回鹘医学文献》,则是古代维吾尔族医药文献。这些出土文献各有其鲜明的民族医学色彩。
与敦煌、吐鲁番文献时代、地域相近的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黑水城医药文献,其中包括《孙真人千金方》残卷、古医方书、单验方、佛教医文等,还有数量可观的西夏文医方文献,这些医学文献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西夏党项族医学与中原地区医学互鉴互学、化裁交融的特色。

从20世纪初开始,英、法、德、日、俄等国探险家先后来到我国新疆、敦煌等地区,掠走了大量当地出土的珍贵文献,其中就包含上述医学文献。目前这些文献分别收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日本杏雨书屋等地。
20世纪70年代以前,敦煌西域出土的医学文献资料,主要是初步整理、原件复制及个别卷子的研究。1915年春,罗振玉得到敦煌卷子《本草经集注·序录》残卷的照片,遂影印刊行,这是敦煌医学文献的首次面世。罗振玉辑印的《东方学会丛书·敦煌石室碎金》中,亦收入了他转录的《食疗本草》残卷。随着敦煌学研究的逐步开展,一些学者开始致力于敦煌遗书的整理和编目。其中涉及医药残卷的编目、影印、辑录及研究者,有罗振玉、王国维、李盛铎、唐兰、王重民等及日本学者中尾万三、黑田源次、渡边幸三等。对于个别医学写本如《本草经集注》《食疗本草》《张仲景五藏论》等研究论文有二十余篇,主要作者有范凤源、朱中翰、范行准、谢诵穆,日本学者小川琢治、三木荣等。20世纪50年代,罗福颐根据英、法、日、德等国所藏有的敦煌文献及罗氏家藏的卷子,摹写汇集成《西陲古方技书残卷汇编》一书。此外,王庆菽等学者亦发表了英国所藏敦煌文献中的医药写本图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进入了系统整理、全面研究和蓬勃发展的阶段。首先是藏医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洪武娌《敦煌石窟〈藏医杂疗方〉的医史价值》、王尧等《敦煌本藏医学残卷介绍》两篇文章率先在1982年的《中华医史杂志》上发表。接着,洪武娌和蔡景峰又发表了《现存最早的灸法专著〈敦煌古藏医灸法〉残卷》,罗秉芬、黄布凡编译出版了《敦煌本吐蕃医学文献选编》,谢海洲等辑复了《食疗本草》等。此后,研究人员逐渐增加,涉及范围日益扩大,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如医经典籍研究方面,有周笃文《敦煌古脉经残卷考略》、王咪咪《敦煌卷子〈内经〉考》、王淑民《敦煌卷子〈玄感脉经〉初探》、张侬《敦煌〈脉经〉初探》、王杏林《敦煌本〈伤寒论〉校正》等研究论文。本草文献研究,有谭真《敦煌本〈食疗本草〉残卷初探》、刘敬林《敦煌文献〈食疗本草〉补校》;医方研究,如赵友琴《流沙坠简敦煌医方简初探》、黄腾辉《两张汉简医方的启示》、招萼华《敦煌医方中的男性学浅述》、张如青《俄藏敦煌医方二首考释》等研究论文:佛教道教医药研究,有张侬《〈敦煌石窟秘方〉佛教医方简介》、李应存等《俄罗斯藏敦煌文献ДX.18165R、ДX.18165V佛儒道相关医书录释》等。针灸方面,有马继兴《唐人写绘灸法图残卷考》、张侬《敦煌遗书中的针灸文献》、丛春雨《论敦煌针灸文献的学术价值》。养生导引方面,有黄仑等《敦煌石窟气功功法概要》、崔吉洋等《敦煌古代传统气功的养生之道》等。此外,还有外治法、民族医药、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随着散藏于世界各地的敦煌吐鲁番文献原件越来越多地被公布及相关研究技术手段的进步,许多写卷的残片被纳入研究范围,以致十余年来出现了一批拼缀复原敦煌吐鲁番文献残卷残片的研究成果,如:陈明《俄藏敦煌文书中的一组吐鲁番医学残卷》、王淑民《敦煌〈备急单验药方卷〉首次缀辑》、《四个英藏敦煌脉书残卷的缀辑研究》、王杏林《跋敦煌本〈黄帝明堂经〉》等。
黑水城地理位置近敦煌,亦属丝路之重镇。黑水城出土文献长期深藏于俄罗斯彼得堡,鲜为人知。随着《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全部出版公布,黑水城出土的医药文献也引起学者们的极大关注。马继兴、张如青、李应存等对其中汉文医学文献做了较全面的研究,近年来史金波、聂鸿音、梁松涛、刘景云、段玉泉等学者更对其中西夏文涉医文献做了艰苦的破译考释,使得西夏医学概貌逐渐明朗清晰。
对西域医学的研究论文、成果数量有限,一方面是因其文献的语言种类众多,且多为古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梵语、于阗语、回鹘语、龟兹语、藏语、突厥语等,在文字释读、文化研究上存在很大的难度。但即使如此,仍不能阻碍学者开拓的脚步。近年来,以杨富学、陈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正在逐步破译、翻译这些古老的语言,并从宗教、文化等多个方面对这些出土文献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的学术成果。较有代表性的如陈明《殊方异药——出土文书与西域医学》《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等著作;杨富学《高昌回鹘医学稽考》以及邓浩、杨富学、王兴伊等人对《杂病医疗百方》的研究等。另一方面,西域医学研究的困难也与出土的西域医学文献多为较小的残片、内容零散且分别藏于世界各地、难以查阅有关。有幸的是随着近年来多方学者的共同努力,国际敦煌项目正在逐步建立,学术界也已编撰完成较成系统的目录、纷纷影印出版图版照片等,为以后学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体来说,西域医学研究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马继兴先后撰写的《新疆地下埋葬的千年中医药宝藏亟待重视和发掘》《俄国现藏的中国出土古医药文献》《海外收藏古代中医文献研究》,王珍仁、孙慧珍《吐鲁番出土文书中所见祖国医药方研究》,王兴伊《西域医学初探》《西域方药文献研究述要》,戊己《唐西州的古代药方研究》。
敦煌西域医学研究已历经百年,通过对敦煌西域医学研究历程的回顾,可知相关的研究论著及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当今正值丝绸之路文化研究、敦煌西域医学研究兴盛时期,回顾历史,对已往研究的优秀成果进行收集、梳理、分类、编纂,必将对未来的敦煌西域医学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启迪意义,这正是编纂出版此书的目的和意义。《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百年研究荟萃》将1909年至21世纪初这一百多年来,丝绸之路医药文化及敦煌西域医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穷尽性搜集,尤其是将近现代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西域医药文献文物中的医经、本草、医方、针灸、养生等相关研究的成果,通过科学合理地筛选、分类、编纂,将百年来学者们对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的研究菁华荟萃于一卷作充分展示,为敦煌西域医学研究的学者及丝绸之路医药文化的爱好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本书精选不同时间段、不同领域的相关学术论文161篇,以冀满足多角度、多方位地研究敦煌西域医学及丝路医药文化的需求。分类上以研究内容为主要标准,并参考时代、作者、地域等因素。同时为了避免一家之言,本着学术争鸣的精神,选文尽可能公允不偏,让各种学术观点在此书中得以展现。本书搜集了罗振玉、王国维、罗福颐、范行准、赵燏黄、姜春华、马继兴、尚志钧等前辈学者珍贵的研究文章,以及当代中医学界及文史学界等诸方面学者的研究成果。按内容分为综概,医经,本草,医方,针灸,五藏论,佛、道养生及其他,文献形制与校释,凡8篇。各篇中的文章原则上以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其中“综概”篇是对敦煌西域医学进行综论概述性研究,以及介绍各国所藏敦煌西域医学文献及研究概况。“医经”篇包括对敦煌出土的《内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脉经》等卷子的校勘,词语解释、学术特色等方面的研究,涉及某些具有争议性的学术问题。“本草”篇包括敦煌、吐鲁番出土的《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食疗本草》等本草文献的研究。“医方”篇内容包括综合性及考注性研究、治法、病证与方药研究,汇集了对敦煌西域古医方多角度研究的成果。“针灸”篇主要包括研究《灸经图》《新集备急灸经》《黄帝明堂经》等针灸经络文献的相关文章,以及介绍敦煌遗书中具有特色的针灸治疗方法。“五藏论”篇包括对敦煌《五藏论》类文献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展开的诸方面研究。“佛、道养生及其他”篇包括对敦煌出土的佛教和道教文献中方药、养生、气功等内容的研究,以及敦煌洞窟壁画中医药卫生内容的研究。“文献形制与校释”篇包括对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的文献形制、符号标识,文本释读、校点、校释,残卷(片)缀辑等方面的研究。
另附录:敦煌西域医学文献整理研究著作、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研究论著目录、敦煌西域医学文献研究常用参考书目等,以便读者参考查阅。书中所载犀角、虎骨等,根据国发〔1993〕39号,卫药发〔1993〕59号文,属于禁用之列,均以代用品代替,书中所述犀角、虎骨相关内容仅作为文献参考。
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的研究至今已逾百年,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努力探索与辛勤耕耘,取得了丰富的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毋庸讳言,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与尚未解决的问题,张如青《丝绸之路医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18)、沈澍农《敦煌西域出土汉文医药文献综合研究》(2018)等文章中已详细指出,兹不赘述。正是由于这些不足与问题的存在,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深入研究与继续探索的空间。“鉴往知来,汲古开新”,年轻的学者们若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沿着前人的研究方向深入前行或另辟蹊径,持之以恒,则可推动敦煌西域医药文献研究不断前进,将来取得超越前人的成果亦可期。
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心与支持,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沈澍农教授特别惠寄各自的新作,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王进玉研究员寄来珍贵的敦煌图片,并在法国巴黎学术交流中向外国学者介绍了本书,还有中央民族大学罗秉芬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梁茂新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杜雨茂教授等,都对本书的编纂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同时向给予本书关心和帮助的各位学者和朋友们表达诚挚的谢意!
张如青
2022年3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