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古近代军制文职人员岗位研究

書城自編碼: 382046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政治
作者: 马溯川
國際書號(ISBN): 9787519504885
出版社: 时事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10.0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咏春八斩刀
《 咏春八斩刀 》

售價:HK$ 83.8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聊不完的艺术家:跨界设计师穆夏 》

售價:HK$ 117.6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失去的过去与未来的犯罪 》

售價:HK$ 59.8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 戴海峰,余卓平,袁浩 著 》

售價:HK$ 238.8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绘画的基础 彩色铅笔技法入门教程 》

售價:HK$ 59.8
听闻远方有你2
《 听闻远方有你2 》

售價:HK$ 51.4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牛津分配正义手册 》

售價:HK$ 432.0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全域增长:从战略制定到战术执行 》

售價:HK$ 141.6

 

建議一齊購買:

+

HK$ 65.3
《 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再版) 》
+

HK$ 60.0
《 《论十大关系》精学导读 》
+

HK$ 65.0
《 青年们,读马克思吧!:一位20多岁青年人的探索与热情 》
+

HK$ 259.7
《 毛泽东早期文稿 》
+

HK$ 71.3
《 胜者思维(全新再版):任正非盛赞!高层智囊金一南破解当今世界制胜之道。金一南:全球百年大变局,我们前所未有地需要胜者思维! 》
+

HK$ 127.2
《 观念的水位 》
內容簡介:
本书以“按岗索人”为原则,确定古代文职岗位为“保障作战、一般不直接上战场、从事军队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岗位。全书以时间为纵向坐标轴线,分别按照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的时间顺序,对各个阶段的文职岗位进行探寻、定位及描述,对这些岗位的产生与嬗变进行总结整理。总结出文职岗位发展的六大阶段:萌芽期(先秦)、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繁荣期(隋唐)、再次融合期(辽宋夏金元)、深度融合发展期(明清),通过六个发展阶段的史料整理,探究文职岗位产生、发展、融合、繁荣的原因,以及文职岗位服务军队建设的各类功能和作用。
關於作者:
马溯川,武警工程大学基础部政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技术六级。为全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专家、武警部队高层次学科拔尖人才。主持参与中央重大课题、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课题30余项,撰写理论文章50余篇,被《新华文摘》《求是》网检索转载,获军队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全军政治理论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全军职业教育征文三等奖、武警部队政治工作大调研二等奖、武警部队军事理论优秀成果三等奖、陕西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陕西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目錄
第一章先秦时期文职人员制度
一、历史背景
二、特色文职岗位
三、文职岗位在先秦的出现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五、述评
第二章秦汉时期文职人员制度
一、历史背景
二、特色文职岗位
三、文职岗位在秦汉的发展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五、述评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职人员制度
一、历史背景
二、特色文职岗位
三、文职岗位在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五、述评第四章隋唐时期文职人员制度
一、历史背景
二、特色文职岗位
三、文职岗位在隋唐时期的发展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五、述评
第五章辽宋夏金元时期文职人员制度
一、历史背景
二、特色文职岗位
三、文职岗位在辽宋夏金元的发展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五、述评
第六章明清时期文职人员制度
一、历史背景
二、特色文职岗位
三、文职岗位在明清的发展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五、述评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先秦时期文职人员制度
战争便始终与政权更迭、社会发展相伴随,且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大,武器装备越来越精良,与战争相关的战略战术和军事管理也越来越丰富,在《左传》《国语》《战国策》《孙子兵法》等史书与传世兵书、诸子著作之中都有体现。先秦时期的军制发展阶段属于中国古代军制的萌芽期,但是随着中国早期国家结构和军事形态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先秦时期的军队制度也已经初具雏形。“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任何国家的崛起和兴盛必须有强大军队作为支撑。纵观历史,王朝的兴衰演替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战国后期,秦国逐步崛起,最终结束战国时割据纷争的局面,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其所依仗的重要力量,便是强大的秦军。
一、历史背景
夏商时期,社会发展水平不高,部族之间征战较多,这个时期的军事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国防,强化军备;用兵有道,谋略致胜;文武结合,法纪强军。
(一)秦军军事制度发展完善
作为战国时期战斗力最强大的军队,秦军在兵法谋略、作战指挥、战斗意志方面都有其长处,除此之外,相对完善的军事制度也是其重要保障。一个国家要有强大的国力,就必须建立、完善包括军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必须具有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军事组织规范或行动准则,同时随着时代发展逐步改革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军制完善与否,往往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兴衰。《尉缭子》就曾指出:“凡兵,制必先定。制先定,则士不乱。”军制是军事力量的组织形式以及领导方法和管理手段的总和,包括军伍之制(军事组织体制)、掌兵之制(军事领导体制)、用兵之制(军事指挥体制)、养兵之制(军事后勤体制)、任官之制(武官制度)、集兵之制(兵役制度)、器用之制(武器装备制度)、教练之制(军事教育训练制度)、动员之制(战争动员制度)、法规之制(军事法规制度)等十个方面的体制和制度。《孙子兵法》有云:“法者,曲直、官道、主用也”,“曲直”即军队组织编制方面的制度,也是军事制度的内核。军事力量的结构编成与组织体制,是古往今来军队建设与改革必不可少的命题。依据战争形态的变化在军队中增加新的成分、要素,调整军事力量结构编成,加强军事力量各成分、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无论在古代抑或近现代,都是加强军队建设、提升军队战斗力的必要手段。在先秦时期,军事制度尤其是军队组织编制制度有了相当的发展,出现了一批非直接参与作战的军队人员。
(二)“文职”和“武职”分离
夏商至春秋时期,军队分工相对单一,体现在军事领导机构上表现为贵族大臣和方国首领担任军事领导,军、政统一,文、武不分途。战国以降,社会化大生产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明确,为适应兼并战争与中央集权的需要,要求有一批具有专门军事专长的人来担任各级军官,并要保持军官队伍的相对稳定。“寓将于卿”的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需要,伴随着军事制度的改革,在国君之下,各国先后普遍建立起了以“相”和“将”为长官的统治机构,出现了官员文、武分职,开始有了“将军”和独立的军事系统。在战国各国朝中,实际上已有了两个系统,一个是以“相”为首的文官群;一个是以“将”为首的武官群。《史记·赵世家》记载,缪王“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我们熟知的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也是文、武分职制的体现。《汉书·百官公卿表》云:“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争并争,各变异。”
在文、武分职的背景之下,原有的单一军事系统已不适应复杂的战争环境,军队需要越来越多专业化人才从事专门事宜,也催生了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与改革。战国以降,军事指挥结构层级由国君下移至将帅,握有统兵权的将帅组织起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军事指挥体系。
(三)军事人员分工逐渐细化
文、武分职带来的相对独立的军事系统使得军队需要越来越多专业化人才从事专门事宜,也催生了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与改革。如秦孝公时商鞅变法通过奖励军功、选拔军事人才,催生了军队更加专业的人才分工。
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六韬》中明确记载“将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包括“腹心一人,主潜谋应卒,揆天消变,总揽计谋,保全民命;谋士五人,主图安危,虑末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官位,决嫌疑,定可否;天文三人,主司星历,候风气,推时日,考符验,校灾异,知天心去就之机;地利三人,主三军行止形势,利害消息,远近险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兵法九人,主讲论异同,行事成败,简练兵器,刺举非法;通粮四人,主度饮食,备蓄积,通粮道,致五谷,令三军不困乏;奋威四人,主择才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伏鼓旗三人,主伏鼓旗,明耳目,诡符节,谬号令,阇忽往来,出入若神;股肱四人,主任重持难,修沟堑,治壁垒,以备守御;通材三人,主拾遗补过,应偶贵客,论议谈语,消患解结;权士三人,主行奇谲,设殊异,非人所识行无穷之变;耳目七人,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爪牙五人,主扬威武,激励三军,使冒难攻锐,无所疑虑;羽翼四人,主扬名誉,震远方,摇动四境,以弱敌心;游士八人,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术士二人,主为谲诈,依托鬼神,以惑众心;方士二人,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法算二人,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其分工已是相当专业精确,涵盖了作战参谋、情报、通信、气象、人事、宣传、后勤、医务等方方面面。在战争过程中,这一系列的支持与保障有时甚至可以决定战争的走向与国家命运。而这其中,有相当多的人员并非直接参与作战,而是为战争提供智力支持或后勤保障,也即军队中的文职人员。
(四)军纪严明
要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必须要建设一支能够承担这一使命的强大军队。春秋以前的战争规模较小,兵员以贵族子弟为主,军队建设与战斗力之间的矛盾不太明显。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兵员扩大到编户齐民,战争规模也迅速扩大,提高军队战斗力就成为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这一时期的军事家和思想家也对此有一些思考,并付诸实践。赏罚分明、纪律严明,是国家军队建设的基本要求。荀子主张以法治军、赏罚分明,“制号政令,欲严以威;庆赏刑罚,欲必以信”。荀子还把礼义作为军队建设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任用统帅、选拔将才以及将兵之道等军事原则和策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子曰:“约束不明,申令不熟,将之罪也;既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由于军纪严明,吴国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吴国才能在春秋末期迅速崛起。严明军纪只是孙子军事安全思想的一个侧面。孙子还指出,管理士兵要“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将帅要关心士兵,“视卒如婴儿”“视卒如爱子”,这样才能使士兵“可与之俱死”。再者,“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这强调的是要帮助士兵在思想观念上接受将帅的管理、理解军纪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在日常管理中应坚持刑罚手段的运用。如果文武结合得当,那么将领可以得到士兵的拥戴,军队才会有战斗力。
(五)经济人口大发展
社会是各种人际关系多样化、多层次、多种类的综合体,国家安全中囊括的社会安全包括多方面的内涵,比如相对平衡的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以及逐步成熟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先秦时期,从古国时代到夏商周王国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历史上不断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会对其造成巨大影响,影响粮食产量,进而带来社会动荡和政治危机。因此,粮食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问题,历代统治者都注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国家在面对灾害的时候有粮储备。《诗经》中有“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仓”“我仓既盈,我庚维亿”等记载,说明粮食储备已经比较普遍。周代统治者把荒政列为国家重要政策。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即使粮仓已满,也不会疏忽农业生产。人是重要生产力,特别是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会,人口的多少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人口的增加就意味着社会物质财富、军队兵员的增加。商鞅就把人口当做最重要的衡量国力强盛与否的指标之一,秦国地广人稀,三晋地少人多,从经济和军事的角度来考虑,秦国用奖励田宅和免除赋税徭役的方法招徕三晋人民,使三晋人民在秦国居住、耕作,秦国从事耕作的人力得到增强,粮食产量提高,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相应的军粮也有了更好的保障,还可征调更多本国人民为兵,补充兵员。这一措施为秦国的军事、国力的强盛提供了人力储备。
二、特色文职岗位
伴随着军队专业化分工逐步明确,制度体系日益健全,部队战斗力也因此有所提升。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战场之上能征善战的“虎贲之师”起到了基础性作用,而在战场之外,非直接参与作战的文职人员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管理人员
包括腹心、谋士、奋威、股肱之人。腹心“主潜谋应卒,揆天消变,总揽计谋,保全民命”,负责分析战争形势、制定作战计划;谋士“主图安危,虑末萌,论行能,明赏罚,授官位,决嫌疑,定可否”,即负责管理军士,明确军纪;奋威“主择才力,论兵革”,即参与人才选拔与管理。
《孙子兵法·谋攻》认为用兵之道首先应该注意选拔合适的将帅:“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从某种意义上说,将领的素质决定着民众命运与国家安危。反之,如果将领不堪大任,国家和民众将受到极大伤害。因此,“智、信、仁、勇、严”是将领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大体上是说,将领在用兵时要讲求谋略,治军公正严明、令行禁止,“视卒如爱子”,能够取得士兵的信任与拥护,要有取胜的勇气和信心,攻防有序,“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于主,国之宝也。”
(二)参谋人员
包括耳目、游士之人。耳目“主往来听言视变,览四方之事军中之情”,即负责收集情报,达到知己知彼;游士“主伺奸候变,开阖人情,观敌之意,以为间谍”,即打入敌人内部,离间敌军。这一策略与“合纵连横”的纵横家互相配合,在战场之外发挥出巨大作用。
在秦统一的进程中,多次采用“反间计”离间敌国。尤其是在秦灭赵的统一战争中,间谍、计谋的使用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之后大破赵军打下了一定基础。
(三)专业技术人员
包括天文、地利、伏鼓旗、爪牙、羽翼之人。天文“主司星历,候风气,推时日,考符验,校灾异,知天心去就之机”,即分野观察天象、占卜吉凶的术士;地利“主三军行止形势,利害消息,远近险易,水涸山阻,不失地利”,即负责判断军事地形,利用地理条件为制定战略方针、战场准备、指导作战行动等提供依据;伏鼓旗“主伏鼓旗,明耳目,诡符节,谬号令”,即负责击鼓鸣金,旗语交流;爪牙和羽翼为宣传人员,爪牙“主扬威武,激励三军”,羽翼“主扬名誉,震远方,摇动四境,以弱敌心”,既包括战时宣传,提振士气,也包括对敌宣传,进行心理攻势。
孙子认为,要取得战争主动权,就要重视对敌我军情的掌握,做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着重强调用“间”获得军事情报的重要性。“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间谍是军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四)后勤保障人员
包括通粮、方士、法算等人。“通粮四人,主度饮食,备蓄积,通粮道,致五谷,令三军不困乏”,负责军粮筹措与运送;方士“主百药,以治金疮,以痊万病”,即医务人员,负责保障军队医疗与战场前线的急救护理;法算“主计会三军营壁、粮食、财用出入”,即负责军内财务管理与统筹。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这句话强调的是物资储备、兵员数量和质量对国家安全和军事防御能力的决定性影响。战国中期,齐、秦、赵三国已出现军市,且开始对军市进行管理,收取军市租用于军队,弥补军费不足。秦国进一步加强了对军市的管理,军市内商人要自备铠甲、兵器,随时注意军队的开拔或驻扎;私人不可在军市上贩卖粮食,防止商人操纵粮价。除齐、秦两国外,赵国不仅在边境地区设立军市,而且征收租税,由军队自己支配。
(五)国防动员系统人员
除了为军队提供智力支持和后勤保障,直接作用于战争,文职人员还承担着沟通军队和地方的职责。秦时文、武分职已成定制,分别以文官和武将为长官的军队系统与地方行政系统也开始运行。一旦战事来临,需要军队与地方鼎力配合相互保障,这其中需要文职人员担负起沟通接洽的职责。
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么各国也必须重视国防建设,做好战争准备,做到有备无患。墨子虽然倡导“非攻”,但并没有将国家的军事安全寄希望于他国的“仁义”,而是主张进行积极的军事防御。墨子强调,国家的安全和防御是一个长远的全局性的国策问题,和平年代需要在粮食、武器装备、城防、防御计划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在《七患》篇中,墨子提到的这七个方面,基本涉及与国家军事安全密切相关的各个因素,如军队建设、城池修缮、邦交策略、积极防御、内政与经济等。而针对“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的现实问题,墨子主张:“我城池修,守器具,推粟足,上下相亲,又得四邻诸侯之救,此所以持也。”
(六)执军礼者
军礼起源可追溯至远古时期,无论农耕祈雨还是部落冲突,巫师祷卜总是伴随在远古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早期歌舞雏形。而到了奴隶社会,尤其是尚巫的商代,卜筮解卦更是常见并被后世文献所记载,且具有浓重的神话色彩。而到了奴隶社会的文化顶峰——周代,军礼制度更加的完备、严谨,“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这句话可以说十分具体的描述了军礼在先秦时代的重要意义。
音高定军心、凶吉依五行、听声知胜败,先秦军队中就有这种专门定律听音的神官,他们掌握四方之风、协调音律等。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类似于师旷这种集音乐家、军事家、政治家于一身的大能。师旷本是盲人,但其精通音律、博学多才、宅心仁厚,同时也是治世能臣。在群雄割据的春秋时代,也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人才,例如师涓等。再后来又出现了孙武等著名的军事家,在《孙子兵法》中亦有着关于乐律对战争影响的论述。可以看出,随着战争的逐渐发展,一些将领也需要掌握与音律相关的能力。
三、文职岗位在先秦的出现〖1〗(一)文职武职杂糅战国以来,虽文、武分职已成定制,但并不意味着军事战争只与武将有关,文武分职并不意味着文武分家,一旦战事来临,文臣武将需鼎力配合相互保障,这其中也出现文职人员的身影。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九卿”中的太仆掌管宫廷舆马与全国马政,治栗内史掌管租税钱谷盐铁以及财政收支,少府掌管山海池泽收入与手工业制造。这些文官系统,都或多或少与军事战争有所关联。太仆负责训练、管理战马以供军队使用,制栗内史在战时向前线运送粮草补给,少府掌管武器装备的制造,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官吏负责相关事宜。而在军队中也有相应人员负责马政、粮草、武器制造等事宜,并与朝中官吏对接,承担这一系列职责的军队人员即我们所称文职人员。
(二)全民皆兵体制
秦国推行战国以来的郡县征兵制。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述,男子17岁登记,开始每年在郡县服劳役一个月,到期轮换,称更卒。然后根据需要,随时应征入伍,至60岁免役。男子一生,须服军役两年,一年在本地充当材士、骑士、楼船士,接受军事训练,称正卒;第二年到京城宿卫或到边郡戍防,称卫士或戍卒。这种类似“全民皆兵”的情况,让一些有社会资源和才能的人,都能在军队里发挥自己的才能,大部分是在实践中体现价值,尚且没有在制度层面上推进。
春秋晚期,国人兵役制逐渐废除,普遍兵役制代替国人兵役制,使得各国的兵源、军赋剧增,争霸战争也愈演愈烈。战国时期,郡县制度全面推行,农民为军队主要成分,国家开始实行以郡县为单位的普遍征兵制度。战国时期的一次战役往往投入兵力数万。作战时间不断延长;武器装备的逐渐改良,对士兵的素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需要对士兵进行专门训练。战国时期,各国都非常重视军队人员的作战素质,通过训练、考核、招募一批优秀的士卒,被称作“选练之士”,齐国称“技击”,魏国称“武卒”,秦国称“锐士”。选中的素质较高的士卒与从郡县征发来的士兵不同,他们已经不从事农业生产,而是技艺高超的职业军人,成为国家的常备军,在战争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各国军队的主力。为了提升战斗力,对军事人员的管理也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三)军事制度逐渐成形
军事制度简称“军制”,研究对象包括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政治制度、后勤制度、兵役制度等。文职人员制度,必须要与之相对的管理制度,比如使用、发现、任务、定岗、考核、退出、保障等,对应现在的岗位基本条件、义务与权利、岗位设置、招录聘用、培训和考核、职务任免、岗位等级调整、教育和管理、待遇保障、人员退出等等制度。宋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第一卷中有针对文职人员制度的相关描写,秦国军队中文职人员的管理制度“秦国官阶共二十级……,十二级‘五大夫’到十六级‘大夫’都是军中文职人员”。此时期已经开始关于军队中文职人员的类别划分、岗位等级划分以及待遇薪酬划分。
(四)军民融合协作
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且两者互相作用,才能成为强国。管子指出,“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富兵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虽不用宝币事诸侯,诸侯不敢犯也。主之所以为罪者,贫弱也。故国贫兵弱,战则不胜,守则不固,虽出名器重宝以事邻敌,不免于死亡之患”。先秦诸家的思想中,国内的经济稳定和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国家经济富裕的基础是国民富裕。以粮食为核心的农业生产不仅是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也是治国、用兵和安民的物质基础。
四、文职人员代表人物及其贡献〖1〗(一)司马错司马错是中国古典军事史上第一个有全国战略目光,能够制定新战法,突破用兵局限的军师。他组织建设军队基础设施,改革组织管理模式,军事战略、战役、战术三管齐下,屡获奇功。司马错伐蜀是秦统一中国之前一个重大的军事举措,为秦统一中国提供了川蜀物资基地,奠定秦国国力根基,占有灭楚的上游优势。从地缘方面开拓出现代西南疆域雏形。
(二)师旷
音高定军心、凶吉依五行、听声知胜败,先秦军队中就有专门定律听音的神官,他们掌握四方之风、协调音律等。到了西周时期,出现了类似于师旷这种集音乐家、军事家、政治家于一身的大能。师旷本是盲人,但其精通音律、博学多才、宅心仁厚,同时也是治世能臣。在群雄割据的春秋时代,也出现了大量这样的人才,如师涓等。再后来又出现了孙武等著名的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亦有着关于乐律对战争影响的论述。可以看出,随着战争的逐渐发展,一些将领也需要掌握与音律相关的能力。
五、述评
纵观历史,王朝的兴衰演替已经充分证明“兵者,国之大事,死生……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