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RDI人际关系发展疗法:修复孤独症核心障碍,让干预回归生活
》
售價:HK$
99.7
《
金融科技监管的目标、原则和实践:全球视野下加密货币的监管
》
售價:HK$
110.9
《
城市轨道交通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研究——深圳地铁6号线工程创新与实践
》
售價:HK$
221.8
《
艾尔米塔什国家博物馆 少年游学 人一生一定要看的博物馆
》
售價:HK$
38.1
《
世界四大博物馆4册套装 卢浮宫大英大都会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青少年游学艺术参观科普书
》
售價:HK$
152.3
《
艺术家之路 塑造插画风格
》
售價:HK$
166.8
《
古乐钩沉(中国音乐学院60周年校庆中青年学者文集)
》
售價:HK$
132.2
《
我和抑郁症的3000天
》
售價:HK$
66.1
編輯推薦: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营养”、“健康”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而当前自媒体普及,营养的话题变得多元、杂乱、充斥着消费诱导与概念偏差,因此本书旨在通过以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普及,对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和解答,为普通大众提供使用的营养学信息,增强大众对于鱼龙混杂的信息流的辨识能力,贯穿“知”、“信”、“行”,提高人们健康知识素养与生活质量。
內容簡介:
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营养〞“健康” 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而当前自媒体普及,营养的话题变得多元、杂乱、充斥着消费诱导与概念偏差。本书以六大营养素和能量为线索,通过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与时俱进的实用营养学知识,结合当前营养相关热点进行答疑、纠偏、辟谣,提高人们的健康知识素养与生活质量,是一本实用又有趣的营养科普图书。
關於作者:
何更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公共卫生安全教育B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导。在丹麦奥胡斯大学获得内分泌与代谢博士学位后,回国长期从事营养与疾病的人群干预研究,针对母婴健康、儿童肥胖、2型糖尿病等开展研究,参与上海市高峰队列研究,具有丰富的现场干预研究经验。主持参加国际、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多项。目前主持中瑞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基于‘肠道菌群-代谢表型’新策略研究膳食对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预防作用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妊娠期糖尿病及巨大儿CD4 T细胞亚群的作用机制”。项目负责人主要国际合作经历包括参加NIH/fogarty, CMB 和 China-UK Global Health Support Program等全球卫生合作项目。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 40余篇,参编著作和教材10本以上,专利2项。
陈波,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暨卫生化学教研室教授,博导,担任教研室副主任并主持工作,同时兼任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上海市预防医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委员、上海市环境诱变剂学会委员、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委员会专家委员等职务。承担并已完成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和上海市自然基金在内的多个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三聚氰胺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食品化学污染物的风险评估,以及中国健康饮食指数的建立和应用。现已在国内外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名义发表50余篇论文,其中30余篇被SCI收录,并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
目錄 :
引言 营养是什么 1
中国人“吃”的历史 2
什么时候开始讲究营养 3
西方营养学的出现 4
中国营养学的现状 6
第一章蛋白质,远不是吃肉这么简单 9
1. 蛋白质在人体内的奇妙之旅 11
2. 人体之基——蛋白质 13
3. 蛋白质的优劣 16
4. 被误解的鸡蛋 18
这样吃就对了 21
第二章 油脂,以为只是油水就幼稚了29
1. 先来认识脂肪酸 30
2. 不能没有油脂的人体 38
3. 是 strong 还是胖 40
这样吃就对了 44
第三章 碳水化合物,不止米面这三两事 49
1. 认识“碳水化合物” 50
2. 碳水化合物与慢病 54
3.“好碳水”——膳食纤维 56
4. 摆脱这些甜蜜的“负担” 59
这样吃就对了 62
第四章维生素,维持生命所必需 67
1. 维生素的“神奇”故事 68
2. 维生素的“两大门派” 80
3. 并非越多越好 82
这样吃就对了 85
第五章矿物质,每个人都是一座“矿山” 93
1. 人体中的钙、磷、镁,样样不能少 94
2. 认识钾、钠、氯“三兄弟” 98
3. 微量元素也有大能量 103
这样吃就对了 108
第六章水,也是事关营养的事 111
1. 不同名称的“饮用水” 112
2. 身体中的水在哪里 113
3. 科学喝水三要素 115
这么喝水就对了 118
第七章 能量,核心就是“平衡”二字123
1. 收下这份能量宝典 124
2. 秘密在于“吃”“动”平衡 127
3. 减肥路上的“隐形炸弹” 128
內容試閱 :
与人类使用食物的历史相比,营养学的历史还非常短,但人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的关注,对每天摄取的食物是如何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话题的兴趣与日俱增。营养学所要研究的问题,便是以科学证据为基础,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态(如怀孕或患病)和不同活动强度下的人们提供合理的膳食建议,从而达到维护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
有的人选择每天只吃某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认为只要吃饱了就不必那么讲究营养,笃信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吃得开心最重要。然而开心只是享一时之口福,更重要的应当是兼顾当下的口福和长久少受病痛折磨的双重享受。了解自己身体的营养需求,适当延迟满足自己当下随意进食的欲望,有所吃、有所不吃,才能在不同的年龄、生理或病理状况下,维持较好的生存质量,让自己活得更开心、长久。营养学的专业研究,便是希望能指导我们怎样进食,将合理的进食习惯固化,成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用得上”的营养学。
以汇总国内外研究成果并根据人们生活的特点公布的《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2022)》为例,其核心推荐的第一条就是“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食,是人体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来源,在以谷类为主的基础上,膳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平均每天摄入12种、每周至少摄入25种食物,才能满足复杂人体对营养的全面需求,维持人体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懂得营养学的道理,就能帮助我们尽早走出关于营养的认识误区,把复杂的营养学成果转化到日常饮食中,吃出健康来。
又比如,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的重要来源,多吃蔬菜水果能降低患脑卒中和冠心病等风险,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和胃肠道癌症的发生风险;奶类富含钙、是优质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适量增加奶类的摄入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促进骨健康;大豆含有较多钾、钙和维生素E及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和大
豆低聚糖等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的成分。选择健康食物的同时也要注意摄入量,并不是所有的食物和营养素都是摄入得越多越好。
有人形象地说,人体的消化系统像一条“完整的流水线”,而且这条流水线是完全在人体内“工作”的。在“人体工厂”中,食物被消化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然后被人体细胞吸收,最终以此来维持人体机能、运行等。那么,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分解、吸收和利用的如果我们只是需要特定的某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直接吃蛋白粉行吗?缺什么,就吃什么营养补充剂不就行了吗?不同的食物一起吃会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吗?菠菜和豆腐究竟能不能一起吃?蔬菜和水果可以相互替换吗?
在民间还流传着很多关于食物和营养的”定论”,这些”定论”是真的吗?生活中关于吃的话题,永远如此层出不穷,如何能从根源上给自己一点思考的逻辑、知识的储备,从而吃得更聪明,这就是《你用得上的营养学》这本书编写的目的,希望这本汇聚了复旦大学营养学界多位科学工作者心血的作品,以其简单易懂、诙谐幽默的方式,给大家真正的、有科学依据的营养知识,为每个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感谢参与本书编写的陈波主编和李文韵、杨家齐、范菁、郑梦熳、刘雨薇、董瑞华、刘鑫媛、孙卓等编者,本书编写过程中离不开每位编者的辛勤付出。也感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你们的大力支持是本书得以圆满出版的前提。
何更生于2022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