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HK$
108.9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HK$
108.9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HK$
74.8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HK$
54.8

《
咨询的奥秘2:咨询师的百宝箱(珍藏版)
》
售價:HK$
76.8

《
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增订版)
》
售價:HK$
107.8

《
张元济的生平与事业:从清代改革家到二十世纪出版家
》
售價:HK$
85.8

《
他者中的近代朝鲜(西方韩国研究丛书)
》
售價:HK$
85.8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审结的适用自首制度案例集萃,呈现了一线刑事法官的裁判思路及其深层思考:在控辩双方的唇枪舌剑中裁判者应如何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如何辨别纷繁复杂的证据迷雾,探寻行为人真实动机的路径,如何在刑罚的天平前左右权衡、弹斤估两,引领犯罪人向良善价值回归,以及“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穿梭往返”时的那些驻足停留、迁思回虑。同时,作者团队还将这些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度加工,并结合对最高人民法院和兄弟法院的裁判经验的学习体会,提炼了若干自首制度适用的裁判经验。
本书的框架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适用自首制度实务案例。本着扎根审判实践,总结个案经验的理念,本书遴选了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结的百余则涉及自首制度的典型案例,并以关键词为索引,高度凝练裁判要点,全面展示自首情节认定中涉及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刑罚裁量等各方面的考量因素,努力探寻自首制度与审判实践的契合点。
第二部分,自首情节认定及量刑的经验总结。裁判过程,既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借鉴的过程。作者团队在总结自身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编辑的《刑事审判参考》《人民司法》等书刊中涉及的类似案例,从中总结出自首情节认定及量刑的98条核心要点及常用裁判规则,将法官们的办案心得和盘托出、完整呈现。
第三部分,自首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该部分汇编了目前与自首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答复批复等司法文件,方便读者查阅。
|
關於作者: |
蓝向东
男,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曾在《法学杂志》《人民检察》《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有《我国审前羁押制度问题研究》、主编译作《卓越与底限--美国检察官奖惩机制研究》。
辛尚民
男,法学硕士。现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一级高级法官。曾在《人民司法》《法律适用》《著作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与他人合著多部。
王海虹
女,法学博士。现任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高级法官,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曾在《法律适用》《人民法院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目錄:
|
001第一部分自首实务认定
003第一章自动投案的认定
187第二章如实供述的认定
254第三章准自首的实务认定及适用
270第四章特殊犯罪形式中自首的认定及适用
282第五章自首与刑罚裁量
315第二部分自首认定与量刑常用裁判经验
335第三部分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
內容試閱:
|
准确理解、正确适用自首制度
——向读者作的说明
应该说,刑事自首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中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法律制度。我国《刑法》关于自首的规定清晰明了,理论界也形成了高度共识,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不少关于自首制度的司法解释和司法文件。但鲜活的司法实践中,个案情况千差万别,面对形态各异的自首现象产生的法律问题不断挑战司法从业者对自首制度的理解与判断。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北京市东北部六个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法律规定的案件,辖区内既有商业发达的首都商务中心区(CBD),又有首都城市副中心,还有首都临空空港区;既有繁华的国际都会区,又有僻静的远郊农业区和深山生态涵养区。本院刑事审判实践丰富、案例典型,更有不少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这使我们对于实务问题的研究和处理一直走在前沿。
本院审理的商业中心连环撞人致多人死伤案、医院杀医案、某大学女研究生被杀案等广为社会关注的大要案中,涉及大量自首认定与法律适用的难题。我们通过不断加强对刑事司法精神和刑事政策的学习,深入研究了自首制度,并对各异的实践问题展开广泛讨论,追求对这一制度的正确认识与准确适用。
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本院自2013年7月成立以来审结的适用自首制度案例集萃,呈现了一线刑事法官的裁判思路及其深层思考:在控辩双方的唇枪舌剑中裁判者应如何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如何辨别纷繁复杂的证据迷雾,探寻行为人真实动机的路径,如何在刑罚的天平前左右权衡、弹斤估两,引领犯罪人向良善价值回归,以及“目光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穿梭往返”时的那些驻足停留、迁思回虑。同时,我们还将这些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度加工,并结合对最高人民法院和兄弟法院的裁判经验的学习体会,提炼了若干自首制度适用的裁判经验。
对于本书的编撰体例,我们试图努力做到完美的呈现,将个体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现实案例与总结提炼的较为原则的、相对抽象的认定经验相结合,做一本接地气的、原汁原味的自首制度参考书和工具书。我们对于本书的框架结构做了如下设计:
第一部分,适用自首制度实务案例。本着扎根审判实践,总结个案经验的理念,本书遴选了本院审结的百余则涉及自首制度的典型案例,并以关键词为索引,高度凝练裁判要点,全面展示自首情节认定中涉及的证据审查、法律适用、刑罚裁量等各方面的考量因素,努力探寻自首制度与审判实践的最佳契合点。
第二部分,自首情节认定及量刑的经验总结。裁判过程,既是一个深思熟虑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借鉴的过程。我们在总结自身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整理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编辑的《刑事审判参考》《人民司法》等书刊中涉及的类似案例,从中总结出自首情节认定及量刑的98条核心要点及常用裁判规则,将法官们的办案心得和盘托出、完整呈现。
第三部分,自首制度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该部分汇编了目前与自首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指导意见、答复批复等司法文件,方便读者查阅。
鉴于自身视野局限,时间仓促,难免挂一漏万,我们唯愿将此书作为总结审判经验一次小小的尝试,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2022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