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如果尸体会说话 罗琦的奇异科学系列

書城自編碼: 380869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科普讀物百科知識
作者: [美]玛丽·罗琦著 王祖哲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015923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3.8

我要買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台湾农业产业发展研究 》

售價:HK$ 117.6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论衡系列) 》

售價:HK$ 81.6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妈妈,我想为自己而活 》

售價:HK$ 69.6
再造大唐:郭子仪评传
《 再造大唐:郭子仪评传 》

售價:HK$ 93.6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人性的博弈:为什么做个好人这么难 》

售價:HK$ 81.6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不完美的自我:接纳与放手,让自己活得更有韧性 》

售價:HK$ 70.8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苏菲的世界(漫画版):寻找自我的旅程 》

售價:HK$ 94.8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让改变发生:学校改进视角下的办学思考与实践叙事 》

售價:HK$ 55.2

 

建議一齊購買:

+

HK$ 94.8
《 传染病:人类与致命疾病的故事 》
+

HK$ 86.3
《 规律简史(规律的族谱与规律的发现) 》
+

HK$ 52.2
《 世界奇异现象档案录(恐怖事件追踪,惊悚悬疑档案解封,奇异现象科学推理!) 》
+

HK$ 89.8
《 What if?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畅销纪念版) 》
+

HK$ 262.7
《 世界奇幻地图:古老又荒诞不经的神话、谎言和谬误(奇幻巨作,想象瑰丽,堪称世界版《山海经》) 》
+

HK$ 196.7
《 天然宝石百科 》
編輯推薦:
★《如果尸体会说话》是一本关于尸体的百科全书,满足你对尸体一切的好奇心。
★《如果尸体会说话》用轻松、有趣的文字为我们揭开尸体的神秘面具,呈现出一个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未知世界。
★《如果尸体会说话》令我们既惊叹于人类身体的细致与巧妙,也见证了器官捐赠对人类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
★《如果尸体会说话》不仅呈现了人体的精妙,更讲述了使生命延续,以及人存在的意义。我们的身体不仅仅是一部超级复杂而精密的机器,身体器官更能够不断适应和调整,一次次的努力都是为了让“你”继续活下去。
★在本书中,有趣搞怪的科普作家玛丽·罗琦将带领读者探索皮囊之下常人难以察觉的人体另一面,赞叹人体的玄妙与复杂。
內容簡介:
本书将向你讲述人类死后继续在历史上留下的点点滴滴,他们生前的所作所为都已湮没淡忘,但他们死后的贡献通过书籍诉说着他们的不朽。尽管有时显得那么怪异,令人惊奇,但总会激发你强烈的兴趣。从医学解剖的无序到有序、从粗放到严谨、从暴露隐私到尊重隐私,系统介绍了人类医学所走过的这段历程。科学幽默的作家玛丽·罗琦女士用并不悬疑、造作,但却出奇冷静、科学、严谨、细密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尸体背后的,不为人知的秘密。
關於作者:
玛丽·罗琦(Mary Roach),1959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卫斯理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自由作家,《美国国家地理》《新科学家》《连线》的专栏撰稿人,《美国科学与自然写作年度选2011年卷》主编,2012年获得哈佛世俗协会颁发的拉什迪奖,同年还被Maximum Fun.org授予科学调查特别奖。作者迄今已有5本科普畅销书问世,风格幽默搞怪,可称为当代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
译者简介:
王祖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理论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别逗了,费曼先生!》《居里一家》《地球简史》《神圣几何》《夏娃的种子》《另类美国史》《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等二十余种译著出版。
目錄
导言
第1章 人头可怕,浪费不得

第2章 解剖之罪

第3章 死后生活

第4章 死人开车

第5章 黑匣子之外

第6章 死尸参军

第7章 神圣的尸体

第8章 怎么知道你死没死

第9章 掉脑袋的事儿

第10章 烧成灰,沤成肥

第11章 作者的遗体
內容試閱
在我看来,死与泛舟湖海实在相去不远。你大部分时间仰卧于床榻。大脑关了开关,肉身开始瘫软。没有很新的事儿发生,也没有什么事儿指望你去办。
如果我去泛舟,我就更喜欢那舟是考察船,上面的乘客仍然把天的很多时间打发在仰面而卧上,心里空空如也,但也帮着科学家搞研究项目。这些考察船把乘客带往人所不知、想也想不到的地方,为乘客提供做事的机会,否则他们就做不成那种事了。
我猜,身为一具尸体,也是这么回事。你能够做某种新鲜有趣的事,某种有用的事,那干吗要成天躺着呢?每一项发展起来的外科手术,从心脏移植到变性手术,尸体都与外科医生如影随形,以其独特的沉静和与众不同的方式创造着历史。两千年来,有的是情愿的,有的是不知情的,尸体被牵扯进了最大胆的科学探索、最怪异的事业中。尸体帮助测试法国的第一个断头台,这是取代把人吊死的“人道”举措。在列宁遗体防腐工作者的实验室里,尸体帮助测试最新的技术。在国会听证会上,尸体也在场(在文件上),为强制使用安全带提供证据。尸体还乘坐太空梭呢(好吧,那是尸块),它帮助田纳西的研究生揭示人体自燃现象,尸体还钉在巴黎
的一个实验室里测试“都灵裹尸布”的真假。

为了取得它们的经历,作为交换这些尸体同意接受刀劈斧剁。尸体被肢解,被剖开,被重新布置。但事情是这样:它们并不忍受什么。尸体是我们的超级英雄:身受火炙,它们不退缩;从高楼掉落,跟汽车一同撞进墙壁,它们不吭声。你可以朝它们开枪,或者开一艘快艇撞它们的腿,这都不会让它们恼恨。它们的脑袋可以搬走,却无害处。它们能同时待在6个地方。我把它们视为超人:

导言

浪费这些力量之物,不用它们来改善人类,那是多么遗憾啊。
本书写的是人死之后的非凡业绩。有人身前的贡献早被人遗忘,身后事迹却在书页和刊物中永垂不朽。我家墙上挂着一本挂历,来自费城医学院的穆特博物馆。日历上10月份的那幅照片,是一张人皮,上面有箭头和裂口。医生想用它搞清楚,是纵向切还是横向切,怎么才不容易破坏皮肤。在我看来,死后能够在穆特博
物馆展示一番,或者给弄成个骨架子放在医学院的教室里,就好像为公园捐钱买了一把长条椅子一样,是一件可以做的好事,有点永垂不朽的意思。这本书写的事情,有时奇怪,常常令人震惊,总那么引人入胜,都是尸体的所作所为。仅仅仰面躺着,这倒没有什么错处。即便是躺着,我们也将会看到,腐烂过程很有趣。尸体有其他的方式来打发自己的日子。掺和一把科学,在艺术展上露露脸,或者给一棵树当肥料。这是一些可供尸体选择的方式。
死亡可不见得乏味。
有人与我不同调,他们觉得,除了把死者埋了或者烧了,其他的处理方式全都对死者不敬。我猜,写死人的事也不敬。许多人会觉得本书无礼。他们会说,关于死,没什么好乐的。哎呀,但是有好乐的啊。死是荒谬的,你会发现那是你最傻的处境。你的肢体松松垮垮,互不协调。你的嘴半张着。死,难看、有味儿,令人不安;关于死,没什么倒霉的事好做。

这本书写的不是正在死的那种死。死,撒手人寰那种的死,令人悲伤,刻骨铭心。失去你爱的人,或者你自己就要完了,这没有什么好玩的。这本书写的是已经死了的状况,是无名无姓、不公开的死。我见过的尸体并不叫人压抑,不叫人撕心裂肺,也不叫人反感。它们看上去蛮可爱,心思也善良,有时候还悲伤,偶尔也逗乐。有的漂亮,有的丑怪。有的穿着汗裤,有的赤身裸体。有的裂成碎块,有的是囫囵的。

我全不认识它们。某次实验,如果涉及的是自己认识或者喜欢的某个人,无论那多么有趣或者重要,我都不想看。(不多的几个人,如冉恩·韦德(Ronn Wade),在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主持解剖学尸体捐献项目,真见过这种实验。他告诉我,若干年前,一个女人的丈夫愿意把自己的尸体捐献给大学,她问能不能观看解剖。韦德委婉地说不能。)我有此感觉,不是因为我去看就不敬,就不对,而是因为我在感情上无法把尸体和才离世的那个人分开。亲人的遗体不仅仅是尸体,那是活人的栖身之所。那是一个焦点,一个容器,从感情上看,它如今是空了。用作科学研究的尸体总是陌生人的。

让我跟你讲讲我看到的第一具尸体。我当时36岁,死者81岁。那是我母亲的遗体。我此刻注意到我用的是所有格“我母亲的”,好像是说,那个遗体属于我母亲,而非那个尸体就是我母亲。我妈从来不是尸体,没有人曾经是尸体。你是一个人,然后你不再是一个人,一具尸体占了你的位置。我母亲走了。那具尸体是她的空壳。或者说,在我看来事情似乎就是如此。


过去的一年,我发现我最难适应的事情,不是我见过的那些尸体,而是要求我讲讲我的这本书的那些人的反应。你在写书的时候,大家想为你高兴高兴;他们想说出某些悦耳之词。一本写死尸的书,可不是期待的谈话内容。写一篇和尸体有关的文章,那没有问题;但是,写整整一本书,写关于死人的,那就在你的人格上插了一面红色的警示旗。我们知道玛丽神神叨叨,但我们现在搞不明白,你说,她是否反常。去年夏天,在旧金山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的图书馆里,在借书台那儿,我体验到了那一刻,把写一本关于尸体的书是个什么光景做了归纳。一个小伙子正在计算机上看我名下的借书记录:《尸体防腐的原理与实践》(The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Embalming)《死亡化学》(The Chemisty of Death)《枪伤》(Cunshot Injuries)。他看了看我眼下要登记的书:《第九届斯塔普撞车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s of the Ninth Stapp Car Crash Conference)。他一言未发,但他何需说什么,一切尽在他那一瞥之间。在我登记一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希望他们问一下:为什么你想看这本书?你在寻思些什么事儿呢?你是干什么的?

他们从来不问,我就有口难开了。但是,我现在要告诉你。我是一个好奇心重的人,像所有记者一样,我喜欢窥视隐私。我写我觉得引人入胜的那些东西。我一般是写游记。我旅游是为了逃避司空见惯的寻常之事。我逃避的时间越长,我走得就越远。到我发 现我自己第三次身在南极洲的时候,我开始搜寻近在手边的东西。我开始在裂缝之间寻找奇异之域。科学就是这么一片境地。牵扯尸体的科学,特别奇异而奇怪,以其令人反感的方式呈现,它也魅力十足。过去一年我走过的地方,不像南极洲那么漂亮,但是,我希望,那些地方奇异而有趣,值得与你分享。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大陸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